CN204472684U -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2684U
CN204472684U CN201420853478.4U CN201420853478U CN204472684U CN 204472684 U CN204472684 U CN 204472684U CN 201420853478 U CN201420853478 U CN 201420853478U CN 204472684 U CN204472684 U CN 204472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vehicle
apomecometer
video camera
low visi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34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文
何黎明
李永涛
王传秋
刘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34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2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2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26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包括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发动机ECU和ABS系统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采用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相结合,红外摄像仪采集形成道路前方的画面信号,而车载测距仪采集路面上车、人、障碍物的距离、速度及方向,由控制模块根据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控制指令传输给发动机ECU和ABS系统进行相应的制动控制,增加了低能见度下的视距,自主制动、互动安全,大大提高了低能见度下的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途中遇到大雾、团雾、暴雨、大雪以及在晚上行驶时,能见度很低,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采用红外技术的智能驾驶系统一般只报警,不能直观查看警告信息,不能进行结合警告信息进行智能制动;而有些夜视系统只能用于辅助查看,却不能智能制动,未能充分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现在主动安全技术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日产新奇骏及2014款宝马5系配备了LDW(LaneDeparture Warning)车道偏离警示系统及FCW(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前方碰撞警示系统;第九代雅阁应用的CMBS防碰撞制动系统,当系统探测到前方将有碰撞的可能时,首先会发出声音提示,同时在仪表盘上也有视觉警告出现。全新揽胜配备了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其依靠前保险杠内的毫米波雷达实时监控前方车辆,使车辆与前车始终保持预定的时间差,智能紧急制动系统(IEB)是确保自适应巡航系统可以与前车保持距离的关键。新马自达6上将会使用i-ACTIVSENSE技术,i-ACTIVSENS技术为日常行车提供辅助,并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
由上述现有技术可见,现在市场上车辆配置的辅助智能驾驶系统等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即能见度低时(大雾、团雾、大雪、大雨环境下),雷达、摄像不好使用,而夜视仪工作又单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以解决现有智能系统在低能见度时不能智能制动的问题,同时提供一种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包括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发动机ECU和ABS系统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与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行车记录仪。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显示器。
所述车载测距仪为相位式测距仪;红外摄像仪为红外热敏成像摄像仪。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所述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包括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发动机ECU和ABS系统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与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行车记录仪。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显示器。
所述车载测距仪为相位式测距仪;红外摄像仪为红外热敏成像摄像仪。
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采用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相结合,红外摄像仪采集形式道路上前方人难看到或看不清的画面信号,而车载测距仪采集路面上车、人、障碍物的距离、速度及方向,由控制模块根据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控制指令传输给发动机ECU和ABS系统进行相应的制动控制,增加了低能见度下的视距并自主制动,大大提高了低能见度下的行车安全。
另外,该系统可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报警,利用平台系统以及公安网、交管网对本车一定范围内的车辆、行人下发报警信息,提醒危险,使驾驶员、行人早做防护,避免事故,实现社会化信息共享,打包传递,既快又少流量,由其在能见度低于50米时,更突显效果。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由图可知,该系统包括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发动机ECU和ABS系统的执行机构控制连接。ABS系统在得到临近危险距离制动信息时,启动制动操作,制动强度由控制模块给出指令,直至解除制动信息到来;发动机ECU得到减速指令后,立即减小发动机功能输出;得到停止指令后,发动机、ABS机构等结束操作,恢复正常。
本实施例的车载测距仪为相位式测距仪;红外摄像仪为红外热敏成像摄像仪。
另外,为了实现报警信息的上传,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与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在需要时报警,同时向平台系统传送有关信息,平台系统与并网的公安、交管网系统共转发相关人、车辆的位置(100米范围内)进行警示,提醒避让。
为了实现可视化驾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显示器,将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以及控制模块的处理数据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以提醒驾驶员。当然,这里的控制模块和显示器也可以使用车辆自带的具有控制及显示功能的整车控制模块来实现。
该驾驶系统的控制模块在摄像画面中设有临近危险区、危险区,对所有目标自动锁选最近危险目标,对横向移动目标,有临近关注,一旦临近危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报警或制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结构的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当车辆处于能见度很低的环境中在路上行驶时,红外摄像仪把路上的前方人难看到或看不清的景面拍摄成热敏画面,通过信息传输线传输到控制模块中,经过控制模块的增益(信号放大)、过滤、成像处理后,由信息传输线转展在系统显示器上,让驾驶员看到哪里有车和人,行走方向。同时车载测距仪把路面上的车、人、障碍物测得距离、速度、方向,通过信息传输线也传输给控制模块进行分析、计算,同时将计算分析的结果变为指令,控制模块把车前景区模拟为正常区、临近危险区、危险区,当有车、人进入临近危险区时下达报警指令;当有车、人进入危险区时,控制模块下达制动指令,传输给ABS系统和发动机ECU,由ABS和发动机进行相应的控制,减除作功,切断动力;行为进行完毕后,指令各机构恢复正常,继续工作。
另外,该系统还能够实现提前报警,通过卫星定位系统(与公安网、交管网并网)将本车行驶方向一定距离内的车辆、行人(定位手机)间隔标定报警,提醒危险,使驾驶员、行人早做防护,避免事故,具体实现过程如下:控制模块将计算分析的结果变为指令传输给行车记录仪,如有报警的指令,立刻报警并上报平台系统,平台系统接到记录仪的信息后,对上传的各车、人相对位置进行判断,识别是否为同一平台,若是,则下发报警信息,即对本网100米内的车辆,行人(系统定位手机)发出警示,注意避让;如果不是,则通过网络线转传并网的公安网、交管网,转发至其所在网,通过其所属平台下达报警信息。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发动机ECU和ABS系统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与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行车记录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测距仪为相位式测距仪;红外摄像仪为红外热敏成像摄像仪。
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所述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包括红外摄像仪、车载测距仪和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摄像仪和车载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发动机ECU和ABS系统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与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行车记录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测距仪为相位式测距仪;红外摄像仪为红外热敏成像摄像仪。
CN201420853478.4U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478.4U CN204472684U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478.4U CN204472684U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2684U true CN204472684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347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684U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26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274A (zh) * 2017-03-07 2017-05-24 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远红外车道标示系统及标示方法
CN106740848A (zh) * 2016-12-24 2017-05-3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驾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848A (zh) * 2016-12-24 2017-05-3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驾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6740848B (zh) * 2016-12-24 2019-03-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驾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6710274A (zh) * 2017-03-07 2017-05-24 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远红外车道标示系统及标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62721B2 (ja) 早期警告および衝突回避
CN113129622B (zh) 合作式交叉路口通行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862315B2 (en) Driver coaching from vehicle to vehicle and 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s
CN107161146B (zh) 一种高速公路辅助系统
CN110155045A (zh) 一种车辆紧急加速自保护系统及其自保护方法
CN104442571B (zh) 一种夜视导航集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587467B (zh) 一种危险超车预警提示方法
JP2022546320A (ja) 高度車載機器
CN113460051A (zh) 合作式变道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0006656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ocalized Warning of Dangerous Situations for Vehicles
US20130090806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an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2616198A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检测和图像识别的主动式汽车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407816B (zh) 基于can总线的大型客车安全性能预警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346954A (zh) 提供、管理碰撞信号的及控制碰撞保护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339719A1 (en) Locomotive decision support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 system interface aggregating multiple disparate datasets
CN103465907A (zh) 一种汽车避撞装置及方法
JP7380409B2 (ja) 車両用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
CN105644567A (zh) 基于adas的驾驶辅助系统
CN106004671A (zh) 一种交叉路口车辆防碰撞系统及防碰撞方法
CN108032809A (zh) 一种倒车侧向辅助系统及其数据融合与控制方法
CN202138330U (zh) 基于can总线的大型客车安全性能预警系统
CN202686117U (zh) 一种汽车防碰撞预警装置
CN106043298A (zh) 一种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控制系统
CN204472684U (zh) 一种低能见度远红外可视驾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CN208429049U (zh) 一种车辆前向防碰撞自动预警喇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