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8820U -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 Google Patents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8820U
CN204448820U CN201520085936.9U CN201520085936U CN204448820U CN 204448820 U CN204448820 U CN 204448820U CN 201520085936 U CN201520085936 U CN 201520085936U CN 204448820 U CN204448820 U CN 204448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in
fixed
oil supply
roller bracke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59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启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859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8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8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882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包括辊轮支架、销轴、供油嘴、辊轮、轴承、供油通道、供水嘴;辊轮支架为箱体结构,在上部开有通槽,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在辊轮支架的底部,销轴通孔的下部对应设置有销轴固定螺纹沉孔;销轴上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侧固定在辊轮的轴向通孔上,销轴在端部开有外螺纹,销轴穿过销轴通孔并利用螺纹固定在销轴固定螺纹沉孔上;供油通道设置在销轴上,供油通道在销轴的端部和固定轴承处分别设置开口,供油嘴设置在端部的开口处;辊轮支架的侧壁开有供水螺纹通孔,供水嘴设置在供水螺纹通孔处;通槽两侧的每对辊轮之间形成轧材通道。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滚动弯道引钢线。

Description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轧钢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背景技术
我厂大盘卷生产线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盘卷线之一,因“嫁接”于棒材生产线之上,受技术、位置等各因素影响,使得轧材出成品架之后进入大盘卷线之前有一段S形弯道。由于大盘卷1#夹送辊的夹持,使得轧材存在一个向下游方向的拉力,进而产生轧件与引钢管的摩擦滑动,造成轧材产生长度方向的划伤,此情形在该S形弯道表现尤为突出,已严重制约我厂大盘卷表面质量的提高。
现有技术解决该问题方法如下:
1、依靠调整1#加送辊的张力来控制轧材与引钢管摩擦,该方法稳定性差,经验水平要求高,不易推广。
2、在生产中观察轧材与S型弯道的摩擦点,在各个摩擦点设置托辊,加之水管冷却,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划伤的产生,但该方法对轧材的头部及1#夹送辊扭矩数值的稳定有较高的要求,不能有较大偶然性的发生,因此不便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件滚动单元机构,能够大大提高大盘卷表面质量,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尤其在替代非直线引钢管使用中表现非常出色。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包括辊轮支架、销轴、供油嘴、辊轮、轴承、供油通道、供水嘴;所述辊轮支架为箱体结构,在上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在所述辊轮支架的底部,所述销轴通孔的下部对应设置有销轴固定螺纹沉孔;所述销轴上固定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在所述辊轮的轴向通孔上,所述销轴在端部开有外螺纹,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轴通孔并利用螺纹固定在所述销轴固定螺纹沉孔上;所述供油通道设置在所述销轴上,所述供油通道在所述销轴的端部和固定所述轴承处分别设置开口,所述供油嘴设置在端部的开口处;所述辊轮支架的侧壁开有供水螺纹通孔,所述供水嘴设置在所述供水螺纹通孔处;所述通槽两侧的每对所述辊轮之间形成轧材通道。
进一步:所述辊轮支架设置有二对辊轮,每个所述销轴上固定二个所述轴承,二个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一个辊轮。
进一步:所述轴承的内轴承瓦固定在所述销轴上,所述轴承的外轴瓦固定在所述辊轮的轴向通孔上。
进一步:所述供油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供油通道的端部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供油嘴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供油通道的端部开口处;所述供水嘴设置有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供水嘴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供水螺纹通孔处。
进一步:所述辊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辊轮支架下部的侧壁处;所述固定板为L形,所述固定通孔开在横向平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动弯道引钢线,能够替代原有S形弯道的引钢管,并大大提高大盘卷表面质量。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滚动弯道引钢线,包括至少一个轧件滚动单元机构,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包括辊轮支架、销轴、供油嘴、辊轮、轴承、供油通道、供水嘴;所述辊轮支架为箱体结构,在上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在所述辊轮支架的底部,所述销轴通孔的下部对应设置有销轴固定螺纹沉孔;所述销轴上固定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在所述辊轮的轴向通孔上,所述销轴在端部开有外螺纹,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轴通孔并利用螺纹固定在所述销轴固定螺纹沉孔上;所述供油通道设置在所述销轴上,所述供油通道在所述销轴的端部和固定所述轴承处分别设置开口,所述供油嘴设置在端部的开口处;所述辊轮支架的侧壁开有供水螺纹通孔,所述供水嘴设置在所述供水螺纹通孔处;所述通槽两侧的每对所述辊轮之间形成轧材通道。
进一步: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固定在S形弯道上,所述供油嘴连接供油管路,所述供水嘴连接冷却水管路,在所述S形弯道的下部安装有集水槽。
进一步:所述辊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辊轮支架下部的侧壁处;所述固定板为L形,所述固定通孔开在横向平板上;利用螺栓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所述辊轮支架固定在所述S形弯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大盘卷表面质量,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尤其在替代非直线引钢管使用中表现非常出色。非直线引钢管带来的一系列不利于轧材表面质量的负面因素时常发生,因此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在提高大盘卷成品表面质量和减少维护成本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经过在我厂大盘卷生产线实际使用发现,以往成材表面划伤的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消除,并且该装置造价低易更换,是历来解决该处划伤问题的新思路。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易安装拆卸和维护,所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其他备件的消耗。
3、通过多组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形成的滚动弯道引钢线,能够替代原有S形弯道的引钢管,滚动弯道引钢线从根本上解决了轧材表面划伤的问题,加之水冷及油气润滑的应用,使得滚动弯道引钢线的稳定性和寿命有了质的飞跃,作用发挥明显。
4、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经济效益显著,直接年经济效益可达100万元。本实用新型从现场实际角度解决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对于全行在解决大盘卷生产中,因轧材与引钢管产生摩擦而引起的表面质量问题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轧件滚动单元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轧件滚动单元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轧件滚动单元机构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轧件滚动单元机构的结构包括:辊轮支架1、销轴2、供油嘴3、辊轮4、轴承5、供油通道6、供水嘴7。其中,辊轮支架1为箱体结构,在上部开有通槽,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辊轮支架1的底部,销轴通孔的下部对应设置有销轴固定螺纹沉孔;销轴2上固定有轴承5,轴承5的外侧固定在辊轮4的轴向通孔上,销轴2在端部开有外螺纹,销轴2开有外螺纹的端部穿过销轴通孔,并利用螺纹固定在销轴固定螺纹沉孔上;销轴2开有供油通道6,供油通道6在销轴2的端部和轴承5处分别设置开口,供油嘴3设置在端部的开口处;辊轮支架1的侧壁开有供水螺纹通孔,供水嘴7设置有设置有外螺纹,供水嘴7通过螺纹固定在供水螺纹通孔处。
在每对通槽两侧的辊轮4之间为轧材通道10,为了更好控制轧材走向,在辊轮支架1设置有二对辊轮4。每个销轴2上固定二个轴承5,二个轴承5的外侧固定一个辊轮4。辊轮支架1的两侧侧壁分别开有二个供水螺纹通孔,每个供水螺纹通孔设置一个供水嘴7。在辊轮4的选择上要求耐磨性好,并且孔型R角(即轧材通道10的半径)要尽可能的大,辊缝(通槽两侧辊轮4之间的距离)选择要适中,防止钢头扎入引起憋钢。R角为30゜,两辊轮4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28mm,两轮所形成的孔型(即轧材通道10)满足18~40mm轧材顺利通过,且行进中稳定可靠。
轴承5的内轴承瓦固定在销轴2上,轴承5的外轴瓦固定在辊轮4的轴向通孔上。轴承5选用型号为DW32005单列圆锥磙子轴承。
供油嘴3设置有外螺纹,供油通道6的端部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供油嘴3通过螺纹固定在供油通道6的端部开口处。
为了更好地将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固定在S形弯道上,在辊轮支架1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板8和固定通孔9;固定板8通过铰链固定在辊轮支架1下部的侧壁处,固定板8为L形,固定通孔9开在横向平板上。固定时,将固定板8向两侧打开,利用螺栓穿过固定通孔9将辊轮支架1固定在S形弯道上。
轴承5的润滑为油润滑,供油嘴3连接到供油管路后,供油嘴3将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6送至轴承5。冷却水管路连接到供水嘴7,供水嘴7将降温用的水导入辊轮支架1,喷到辊轮4上,给辊轮4降温。S形弯道的下部安装有集水槽,集水槽的作用是回收冷却、润滑介质,防止污染现场。
辊轮支架1为334mm(长)×295mm(宽)×136mm(高)的长方体箱体,该箱体上部开有通槽,通槽的宽度为8mm,箱体采用20mm 45#钢板制作加工。固定通孔9为内径14mm(M14)的内螺纹,螺栓(M14×150mm)规格为14mm(外径)×150mm(长度)。
将多个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安装在S形弯道上,然后将供水嘴7连接冷却水管路,将供油管路连接供油嘴3,在S形弯道的下部安装集水槽,组成滚动弯道引钢线。轧件滚动单元机构的安装位置在垂线方向上保持与轧制线高低一致。多个轧件滚动单元机构便形成了以辊轮4的孔型组成的轧件进入滚动弯道引钢线。
滚动弯道引钢线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开启供油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细雾润滑油经供油嘴3进入供油通道6,流经轴承5后通过辊轮4和辊轮支架1之间的间隙排出;冷却水经供水嘴7进入辊轮支架1内侧,并喷射到辊轮4上;
润滑油和降温后的水排出辊轮支架1后流入集水槽。
步骤2:棒材生产线出来的轧件进入滚动弯道引钢线第一个轧件滚动单元的轧材通道10,轧件推动辊轮4转动,将轧件和辊轮4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辊轮4的转动化解;
步骤3:在滚动弯道引钢线的拐弯处,辊轮4强制改变轧件的移动方向,并使轧件发生形变,以适应滚动弯道引钢线的形状;
S形弯道的拐弯处,多个轧件滚动单元组成的滚动弯道引钢线也随之拐弯,以适应S形弯道的形状。在拐弯处,轧件和辊轮4之间的摩擦力最大,通过辊轮4的转动化解摩擦力防止轧件的表面划伤,消除了现有技术中轧件与引钢管之间的摩擦划伤现象。
在S弯道上安装的多个轧件滚动单元,通过固定板8和固定通孔9中的顶丝,将多个滚动单元固定在原有S形引钢线支架上。
步骤4:轧件经过最后一个轧件滚动单元后进入大盘卷生产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轮支架、销轴、供油嘴、辊轮、轴承、供油通道、供水嘴;所述辊轮支架为箱体结构,在上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在所述辊轮支架的底部,所述销轴通孔的下部对应设置有销轴固定螺纹沉孔;所述销轴上固定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在所述辊轮的轴向通孔上,所述销轴在端部开有外螺纹,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轴通孔并利用螺纹固定在所述销轴固定螺纹沉孔上;所述供油通道设置在所述销轴上,所述供油通道在所述销轴的端部和固定所述轴承处分别设置开口,所述供油嘴设置在端部的开口处;所述辊轮支架的侧壁开有供水螺纹通孔,所述供水嘴设置在所述供水螺纹通孔处;所述通槽两侧的每对所述辊轮之间形成轧材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支架设置有二对辊轮,每个所述销轴上固定二个所述轴承,二个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一个辊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内轴承瓦固定在所述销轴上,所述轴承的外轴瓦固定在所述辊轮的轴向通孔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供油通道的端部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供油嘴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供油通道的端部开口处;所述供水嘴设置有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供水嘴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供水螺纹通孔处。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辊轮支架下部的侧壁处;所述固定板为L形,所述固定通孔开在横向平板上。
6.一种滚动弯道引钢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轧件滚动单元机构,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包括辊轮支架、销轴、供油嘴、辊轮、轴承、供油通道、供水嘴;所述辊轮支架为箱体结构,在上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在所述辊轮支架的底部,所述销轴通孔的下部对应设置有销轴固定螺纹沉孔;所述销轴上固定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在所述辊轮的轴向通孔上,所述销轴在端部开有外螺纹,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轴通孔并利用螺纹固定在所述销轴固定螺纹沉孔上;所述供油通道设置在所述销轴上,所述供油通道在所述销轴的端部和固定所述轴承处分别设置开口,所述供油嘴设置在端部的开口处;所述辊轮支架的侧壁开有供水螺纹通孔,所述供水嘴设置在所述供水螺纹通孔处;所述通槽两侧的每对所述辊轮之间形成轧材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滚动弯道引钢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固定在S形弯道上,所述供油嘴连接供油管路,所述供水嘴连接冷却水管路,在所述S形弯道的下部安装有集水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滚动弯道引钢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辊轮支架下部的侧壁处;所述固定板为L形,所述固定通孔开在横向平板上;利用螺栓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所述辊轮支架固定在所述S形弯道上。
CN201520085936.9U 2015-02-06 2015-02-06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48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5936.9U CN204448820U (zh) 2015-02-06 2015-02-06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5936.9U CN204448820U (zh) 2015-02-06 2015-02-06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8820U true CN204448820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5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593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48820U (zh) 2015-02-06 2015-02-06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88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6426A (zh) * 2015-02-06 2015-05-27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滚动弯道引钢线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6426A (zh) * 2015-02-06 2015-05-27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滚动弯道引钢线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1992U (zh) 滚动式井字架线缆导卫装置
CN206455002U (zh) 一种防止棒材连轧机出口导卫划伤轧件的装置
CN204448820U (zh)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及其滚动弯道引钢线
CN103552920A (zh) 一种电缆滑车首端
CN104646426A (zh) 轧件滚动单元机构、滚动弯道引钢线及其使用方法
CN201494957U (zh) 用于电工用杆件生产的收线装置
CN202045157U (zh) 轧制高速线、棒材滚动导槽装置
CN204489887U (zh) 皮带输送机导向滚筒
CN203578389U (zh) 粗中轧进口导卫总成
CN204052384U (zh) 一种能够避免划伤线材的组合导卫装置
CN206952120U (zh) 三段式耐磨耐温大方坯足辊
CN205732304U (zh) 圆钢材轧制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CN201424306Y (zh) 铝线收线装置
CN203737727U (zh) 一种多功能棒材成品辊道
CN211360590U (zh) 一种拉矫机可调式前置导向
CN202180107U (zh) 收杆成圈装置
CN203991693U (zh) 轧钢用一体化滚动导轮轴承总成
CN215918652U (zh) 一种线材防划伤装置
CN205798188U (zh) 一种电机壳体冲压模润滑机构
CN206093471U (zh) 电机轴承分段式排油装置
CN203030642U (zh) 一辊出口滚动导卫总成
CN105234362A (zh) 一种大方坯扇形段抗变形足辊组合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2779198U (zh) 铝杆无油装置
CN221017993U (zh) 一种辊轮式运输回温导槽总成
CN205278088U (zh) 一种变速箱惰齿轮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5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5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