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0797U -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0797U
CN204440797U CN201520082874.6U CN201520082874U CN204440797U CN 204440797 U CN204440797 U CN 204440797U CN 201520082874 U CN201520082874 U CN 201520082874U CN 204440797 U CN204440797 U CN 204440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portable
training pattern
display screen
response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28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夕
张晓蕊
秦锐
张雨薇
罗世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828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0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0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07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包括假骨支架、支架包层、感应变阻器、显示屏、针灸毫针和电源;所述支架包层包裹在假骨支架上;所述感应变阻器设置在假骨支架上、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显示灯;所述感应变阻器、显示屏、针灸毫针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价格低廉,安全易行。且材料环保,无任何污染,更受广大人群喜爱。

Description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针灸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临床科目,其中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的是针刺治疗。由于受到当代医学教育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基本不允许中医的教学回到“跟师学徒”的经典教学方式上去。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的教学及练习过程中所适用的模型或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为自制棉团(或纸团);这种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掌握针刺的基本要点,也无法学习到针刺“得气”时的重点。即什么样的针刺进针速度才不会引起患者的痛感,什么样的进针深度才能更好的“得气”,什么位置才是最准确定位的进针位置。二、学生相互练习或是在学生自己身上进行练习;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将主要可能造成恐惧害怕和晕针两方面不足。同时,我们的同学在自身相互练习时,由于是初学者,消毒等过程可能做得不完善,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所述缺陷,在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携带、易操作、规避市场现有产品缺点、安全环保、满足不同消费者使用需求等特点的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一种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包括假骨支架、支架包层、感应变阻器、显示屏、针灸毫针和电源;所述支架包层包裹在假骨支架上;所述感应变阻器设置在假骨支架上、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显示灯;所述感应变阻器、显示屏、针灸毫针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假骨支架的形状可为前臂、上臂、大腿、小腿以及肩、肘、膝、踝关节等,可在假骨支架支撑整个模型基础,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结构人体相应的解剖结构,选择不同结构。
所述显示灯为两个,且分别为红色和绿色;可根据针刺速度以及针刺深度是否达标会有相应的标准点亮红灯或是绿灯。
所述支架包层由人体皮肤的仿真材料制成, 增加了对针刺的兴趣,满足人体各结构构造及触感。
所述感应变阻器为肌肉质感材料制成,使毫针进入电阻内与进入人体触感无异,增加练习者的手感。
所述电源为1.5V的电池,此电池不仅安全而且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结合了针灸学经穴理论、人体解剖学等原理研究,并且是国内外唯一可以练习针刺“快、准”手法的模具。基于针刺手法要点,不仅可以让使用者尽快地领悟针刺手法要点,而且该模具可以用于针灸学针刺的一种考试手法。
本实用新型表面采用仿真皮肤材料,使同学增加了对针刺的兴趣,并且便于练习者在课堂内外进行练习。具有易携带、易操作、规避市场现有产品缺点、安全环保、满足使用需求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小腿部位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导线,2、感应变阻器,3、针灸毫针,4、显示灯,5、显示屏,6、电源。7、假骨支架,8、支架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方法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解。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包括假骨支架7、支架包层8、感应变阻器2、显示屏5、针灸毫针3和电源6;所述支架包层8包裹在假骨支架7上;所述感应变阻器2设置在假骨支架7上、所述显示屏5上设置有显示灯4;所述感应变阻器2、显示屏5、针灸毫针4和电源6通过导线1连接。所述假骨支架的形状可为前臂、上臂、大腿、小腿以及肩、肘、膝、踝关节等,可在假骨支架支撑整个模型基础,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结构人体相应的解剖结构,选择不同结构。所述显示灯为两个,且分别为红色和绿色;可根据针刺速度会有相应的标准点亮红灯或是绿灯。所述支架包层由人体皮肤的仿真材料制成, 增加了对针刺的兴趣,满足人体各结构构造及触感。所述感应变阻器为肌肉质感材料制成,使毫针进入电阻内与进入人体触感无异,增加练习者的手感。所述电源为1.5V的电池,此电池不仅安全而且节能。
解剖学原理
    根据人体解剖学原理标示骨性结构,进行具体人体部分模型的设计,仿真真实人体结构,使使用者练习时易于穴位的记忆与手感的掌握,与真实人体相差无异。
人体经穴原理,通过人体经穴的原理,掌握针刺穴位的具体位置,掌握针刺“准”之要点。
电路电阻原理,根据进针过程触发皮肤表面与模型内部的传感器,而控制整个电路电流的闭合以及计时系统,从而通过计时系统显示进针速度,通过电路闭合控制不同颜色小灯的明暗程度来显示是否达到了“得气”所需要的速度、准确度与深度。
  骨性支架,整体架构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原理基础上,根据解剖结构以假骨材料制作出满足人体骨性标志的假骨支架。假骨支架支撑整个模型基础,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结构人体相应的解剖结构,设计出不同结构(便于携带练习的前臂、上臂、大腿、小腿以及肩、肘、膝、踝关节等)的模型。
骨性支架外部由人体皮肤的仿真材料所覆盖,包裹在骨性支架外部的皮肤材料满足人体各结构构造及触感。
  整个模型由日常所用1.5v的安全电池提供电路显示所需电源,显示屏上设两个灯即红灯和绿灯。在针刺毫针未进入皮肤达到肌肉质感的电阻时,整个电路为开路状态,没有电流流过,相应显示灯也不会被点亮。只有当针刺毫针进入皮肤并深入肌肉质感的电阻时,整个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并有电流流过,同时很据针刺速度会有相应的标准点亮红灯和绿灯。
肌肉质感的电阻即代表针灸针刺的面有效区域,只有针刺到肌肉质感电阻所代表的针刺有效区域,电路才会有电流通过而形成闭合通路,显示屏上则有相应的显示灯点亮。相反,如果未针刺到相应的有效区域,则不会有电流通过,显示屏上也就没有相应的显示灯被点亮。
    在进针过程中,针刺接触到皮肤表面会触动皮肤表面的传感器而启动时间测试系统,当针刺到达所需要的深度时,会触动该深度的传感器,使得整个时间测试系统关闭。测试系统所测试出的时间会相应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同时,通过对痛觉潜伏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我们将速度测试的标准制定为1.0秒。当进针速度较快,从针灸毫针进入与传感器结合到达到所需要深度的时间未超过1.0秒时,即显示器显示屏上显示数字小于1秒,显示器上的红色显示灯将会立即点亮。当进针速度较慢,时间超过1.0秒,显示器上的绿色显示灯会立即点亮。
针刺部位及穴位不同,需要掌握的得气的深度也不同,因此,我们的模型对象主要针对体型匀称适中的成年人。在此,我们以上臂的曲池穴位为例。经过我们的相关调查得出,普通体型匀称的成年人,曲池的得气深度大约在2.8厘米左右,我们即将深度测试标准设置为2.8厘米。当针灸毫针进入皮肤后深度达到2.8厘米时将才可接触到深度测试电阻。同时在1.0秒之内接触到肌肉质感的电阻,显示屏上的红色显示灯会立即点亮。相反,当针灸毫针进入皮肤未达到2.8厘米,则不会接触到深度肌肉质感电阻,显示屏上则不会有显示灯点亮。
本实用新型价格低廉,安全易行。且材料环保,无任何污染,更受广大人群喜爱。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假骨支架、支架包层、感应变阻器、显示屏、针灸毫针和电源;所述支架包层包裹在假骨支架上;所述感应变阻器设置在假骨支架上,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显示灯;所述感应变阻器、显示屏、针灸毫针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假骨支架的形状可为前臂、上臂、大腿、小腿以及肩、肘、膝、踝关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灯为两个,且分别为红色和绿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层由人体皮肤的仿真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变阻器为肌肉质感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1.5V的电池。
CN201520082874.6U 2015-02-05 2015-02-05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0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2874.6U CN204440797U (zh) 2015-02-05 2015-02-05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2874.6U CN204440797U (zh) 2015-02-05 2015-02-05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0797U true CN204440797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28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0797U (zh) 2015-02-05 2015-02-05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079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4768A (zh) * 2017-07-14 2017-10-20 西南大学 一种动物针灸定穴模型
CN107331268A (zh) * 2017-07-14 2017-11-07 西南大学 一种小动物针灸定穴模型
CN107331267A (zh) * 2017-07-14 2017-11-07 西南大学 一种人体针灸定穴模型
CN107331269A (zh) * 2017-07-14 2017-11-07 西南大学 一种家畜针灸定穴模型
CN109448522A (zh) * 2018-10-08 2019-03-08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脑室穿刺培训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67808A (zh) * 2021-02-06 2021-05-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针灸补泻手法教学装置及方法
CN114028222A (zh) * 2021-12-15 2022-02-1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针灸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4768A (zh) * 2017-07-14 2017-10-20 西南大学 一种动物针灸定穴模型
CN107331268A (zh) * 2017-07-14 2017-11-07 西南大学 一种小动物针灸定穴模型
CN107331267A (zh) * 2017-07-14 2017-11-07 西南大学 一种人体针灸定穴模型
CN107331269A (zh) * 2017-07-14 2017-11-07 西南大学 一种家畜针灸定穴模型
CN109448522A (zh) * 2018-10-08 2019-03-08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脑室穿刺培训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48522B (zh) * 2018-10-08 2021-08-31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脑室穿刺培训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67808A (zh) * 2021-02-06 2021-05-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针灸补泻手法教学装置及方法
CN114028222A (zh) * 2021-12-15 2022-02-1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针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0797U (zh) 便携式针刺感应训练模型
CN105513475A (zh) 一种教学机器人及其交互方法
CN103426352A (zh) 多功能针灸三维教学模型及其教学系统
Yoo et al. The effects of case-based learning using video on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CN207909366U (zh) 超声下穿刺脊柱的模拟装置
CN201749606U (zh) 针灸特殊部位腧穴仿真针刺练习平台
CN102824267B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KR101471595B1 (ko) 근육주사 훈련용 둔부모형 장치
Nadkarni et al. Enhancing eye-hand coordination with therapy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visual-spatial abilities using ‘The Re-training Approach’in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Three case studies
CN202677692U (zh) 学生用腹腔镜手术训练模型
CN210223255U (zh) 一种新型胳臂针灸教学装置
CN106781949A (zh) 一种针刺手法练习装置
CN201936516U (zh) 便携式多功能针刺手法练习仪
CN107437363A (zh) 人体经络演示仪
CN107424498A (zh) 一种多功能透明上肢骨折手法复位训练模型
Kanehira et 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nvironments for Skill Mastery: Approach to a Simulation System Using Haptic Device for Acupuncture
CN106205257A (zh) 虚拟针灸培训系统
CN208722453U (zh) 一种婴儿抚触教学模型
CN205068866U (zh) 外科在体切开缝合训练模具支架
CN207781039U (zh) 一种针灸练习包
CN205194088U (zh) 一种教学信息的展示装置
CN201465398U (zh) 带警示上臂肌肉注射训练及对比模型
CN214796443U (zh) 高仿真上肢神经损伤检查技能训练模型
CN215007150U (zh) 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
CN202920612U (zh) 一种经络穴位脏腑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