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8611U -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8611U
CN204438611U CN201420775262.0U CN201420775262U CN204438611U CN 204438611 U CN204438611 U CN 204438611U CN 201420775262 U CN201420775262 U CN 201420775262U CN 204438611 U CN204438611 U CN 204438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late
condenser tube
system condenser
bolster
synd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752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DIAN REFRIGERA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DIAN REFRIGERA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DIAN REFRIGERA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DIAN REFRIGERA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752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8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8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86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及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通过数个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一管孔,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二管孔,从而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配合度不达标而引起的水路水阻过大、压强损失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系统冷凝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各类能源紧张的市场条件下,高效、节能的制冷、制热机组应运而生,其广泛的运用于各类行业,尤其目前涡旋系列模块机组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由于其机组体积小,制冷、制热范围广,可以通过单个模块进行并联,能够满足复杂使用条件的需求,其主要换热部件之一为多系统冷凝器,请参阅图1,其揭示了现有技术中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及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垫,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通过数个螺栓连接,该种连接结构要求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的管孔数量、大小、相对位置等均要完全一致,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装配等手工因素的影响,其配合度不能100%满足理论要求,因此可能会引起水路水阻过大、压强损失等问题。另外由于限制相邻系统间管孔数量、大小、相对位置等完全一致,限制了一定的使用条件,失去了系统并联的优势,不能适合各类规格的冷凝器并联;同时多系统冷凝器长期运行后,由于管内水温度较高,会产生结垢现象,致使水的流通更加不顺通,加大了水的压降,增加了水系统的压强损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性广、运行稳定性高的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及设置于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通过数个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一管孔,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二管孔。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及第二密封垫均为橡胶密封垫。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缓冲件由钢板卷曲后焊接而成。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数个螺栓沿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的周向均匀排布。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管孔的截面与第二管孔的截面均呈圆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设置缓冲件,从而在缓冲件内形成缓冲腔,第一系统冷凝器中的水经过换热后流入缓冲腔内,上方管孔及下方管孔内的水流入缓冲腔后进行混合使得缓冲腔内的水温度调和,温度调和后的水平稳过渡流入第二系统冷凝器中,从而使流入第二系统冷凝器内的水温度分布均匀,提高了整个机组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结构降低了对第一管孔及第二管孔的要求,无论两者的大小、数量及相对位置是否一致,均可连接,因此适用性较广,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配合度不达标而引起的水路水阻过大、压强损失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及图3中:1、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2、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3、缓冲件,4、第一密封槽,5、第一密封垫,6、第二密封槽,7、第二密封垫,8、螺栓,9、第一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图2及图3所示,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1、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2及设置于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1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2之间的缓冲件3,所述缓冲件3由钢板卷曲后焊接而成,所述缓冲件3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1设有第一密封槽4,所述第一密封槽4内设有与缓冲件3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垫5,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2设有第二密封槽6,所述第二密封槽6内设有与缓冲件3相配合的第二密封垫7,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1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2之间通过数个螺栓8固定,所述数个螺栓8沿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1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1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一管孔9,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2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二管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孔9的截面与第二管孔的截面均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垫5及第二密封垫7均为橡胶密封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有利于后期保养维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1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2之间设置缓冲件3,从而在缓冲件3内形成缓冲腔,第一系统冷凝器中的水经过换热后流入缓冲腔内,上方管孔及下方管孔内的水流入缓冲腔后进行混合使得缓冲腔内的水温度调和,温度调和后的水平稳过渡流入第二系统冷凝器中,从而使流入第二系统冷凝器内的水温度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整个机组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结构降低了对第一管孔及第二管孔的要求,无论两者的大小、数量及相对位置是否一致,均可连接,因此适用性较广,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配合度不达标而引起的水路水阻过大、压强损失等问题。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5)

1.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及设置于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与缓冲件相配合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与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之间通过数个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一管孔,所述第二系统冷凝器管板设有与缓冲腔相通的数个第二管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及第二密封垫均为橡胶密封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由钢板卷曲后焊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螺栓沿第一系统冷凝器管板的周向均匀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孔的截面与第二管孔的截面均呈圆形设置。
CN201420775262.0U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8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5262.0U CN204438611U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5262.0U CN204438611U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8611U true CN204438611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52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8611U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86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3482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临沂市云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源热泵冷凝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3482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临沂市云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源热泵冷凝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8617U (zh) 一种电刷镀装置
CN204438611U (zh) 一种新型多系统冷凝器的连接结构
CN203479104U (zh) 高炉冲渣水低温余热供暖系统用的不等距换热器
CN204661330U (zh) 一种化成铝箔生产线的磷酸回收系统
CN203076253U (zh) 汽缸垫片清洗水循环装置
CN203007046U (zh) 一种核电厂反渗透预脱盐浓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05868287U (zh) 一种离子交换设备滤出排料装置
CN204962677U (zh) 水冷系统
CN204079652U (zh) 一种冷却水净化系统
CN105643149A (zh) 一种板材切割冷却装置
CN205024335U (zh) 溶铜罐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03881004U (zh) 分流均匀的组合式换热器
CN105000630A (zh) 聚丙烯离子交换器
CN206799218U (zh) 反渗透装置
CN201848149U (zh) 一种过滤循环水系统
CN110763052A (zh) 一种巴氏灭菌槽高温废水的热能回收设备组合
CN105016426A (zh) 一种原水金属离子交换器
CN203401655U (zh) 一种pet生产线的水循环系统
CN208913875U (zh) 一种玻璃直线双边机用供水系统
CN203919670U (zh) 一种冷凝降温装置
CN103398523A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104126030A (zh) 电解装置
CN203265920U (zh) 冷水机水车设备
CN204261570U (zh) 一种元膜组件曝气支管
CN204005937U (zh) 浓缩锅冷却水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