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5322U - 一种遥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遥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5322U
CN204425322U CN201520117848.2U CN201520117848U CN204425322U CN 204425322 U CN204425322 U CN 204425322U CN 201520117848 U CN201520117848 U CN 201520117848U CN 204425322 U CN204425322 U CN 204425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thimble
remote controller
array
button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78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润渊
田新团
李猛
李成龙
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178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5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5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5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控器,遥控器的每个按键包括按键帽和固定底座,两者可拆卸式连接,按键帽具有隔离结构,其下表面具有导电层,该隔离结构用于当按压按键帽时,筛选出与按键键值对应的顶针结构位置组合,该组顶针结构导通PCB板阵列扫描电路,处理器根据导通电信号识别出按键键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遥控器,由于按键帽的结构与键值一一对应,能够通过更换不同的按键帽解决传统遥控器中按键无法进行键值重新定义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适用于遥控器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遥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控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遥控器。
背景技术
遥控器是常见的控制端设备,其通过发出相应的键码值对被控设备,比如电视,空调等电器设备进行遥控。
现有技术中遥控器的按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PCB板1,其中PCB板1上布有按键扫描电路(未示出),位于PCB板上方的硅橡胶层2,硅橡胶层对应每个按键位置向下形成导电柱凸起22,其中导电柱下表面涂有碳油,能够导电,硅橡胶层向上形成凸起,即为按键帽31,凸起表面丝印有按键名称。当按压按键时,按键帽31带动导电柱22向下,导电柱下表面碳油使PCB板1导通按键扫描电路,处理器根据按键扫描电路反馈的按键位置确定该位置的按键键值,并发出键值码,控制家电等电器设备。
随着各类家用电器设备的智能化发展,遥控器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增加了较多互动的功能,比如购物,网络音视频资源下载,社交互动等等,随着功能的丰富,用户对各类功能使用的差异化也增强,这也体现在用户对遥控器按键的使用种类和使用频率上。比如,年轻的消费群体会进行网上购物,社交,音视频资源下载,网页浏览等,老年的消费群体则更倾向于传统的电视节目的欣赏。
通常情况下,遥控器中按键的键值定义和位置布局均为出厂设置,用户不能改变按键的键值(除少数预留的自定义按键外)和排列位置。但在遥控器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频繁使用一些按键而较少使用其他按键,用户也无法对这些使用频率较低的按键重定义,通常这些按键就被闲置,而当用户想要新增一些按键功能,尤其是一些快捷键功能时,又没有多余的按键提供其进行自定义。这些情况使得遥控器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遥控器, 解决了传统遥控器中按键无法进行键值重新定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遥控器,包括PCB板,以及多个按键,
其中,每个按键包括按键帽和固定底座,两者可拆卸式连接,
固定底座包括多个由导电材质制成,且呈阵列排布的顶针结构,
PCB板上对应每个所述顶针结构阵列设有阵列扫描电路,该阵列扫描电路连接至处理器,
多个顶针结构的一端均连接至PCB板上阵列扫描电路,
按键帽包括一隔离结构,以及涂布于按键帽下表面的导电层,
当按压按键帽时,隔离结构从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顶针结构中筛选两个顶针结构,这两个顶针结构与所述导电层接触,并将所述PCB板上的阵列扫描电路导通并发出电信号,处理器根据电信号确定按键键值;
其中,上述两个顶针结构在阵列中的位置组合与按键的键值一一对应。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更换不同的按键帽来实现对该处按键的功能进行重定义的技术方案。
首先,与现有技术中遥控器的各个按键作为整体一体成型,无法进行单个按键的拆卸和更换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按键的按键帽和其固定底座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从而单个按键的按键帽结构和其固定底座之间可分离,按键帽结构能够被拆卸下并进行更换。
同时,通过按键帽中的隔离结构,选取顶针结构阵列中的两个顶针结构为一个位置组合,该位置组合和按键帽的隔离结构均由按键键值确定。当按压按键时,按键帽上的导电层和隔离结构选取的这两个顶针结构本身均作为导电媒介将位于PCB板上的阵列扫描电路导通,由于该两个顶针结构的位置组合与按键键值(对应按键的功能)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从而阵列扫描电路导通的位置也能够唯一对应按键的键值,因此处理器根据阵列扫描电路的导通电信号可以唯一识别出该按键键值,后续可以执行按键的功能。
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按键的键值与按键帽选择出的两个顶针结构组成的位置组合,本质上是与按键帽本身的结构一一对应,而与按键在遥控器上的物理位置无关,从而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通过安装不同的按键帽,就可以改变某处的按键键值,对按键功能进行重定义,同时也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对按键布局进行重新排布,使得遥控器的使用更加人性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遥控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个遥控器按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顶针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阵列扫描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顶针结构阵列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处理器与阵列扫描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按键帽与顶针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隔离片开孔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按键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按键结构整体组装示意图。
PCB板 1,阵列扫描电路 11,硅橡胶框 21,按键 3,按键帽 31, 导电层311,隔离片 312,缺口313,顶针结构4,基座41,导电触点42,支架5,磁铁 6,按键壳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对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器,包括PCB板,以及多个按键,其中,每个按键包括按键帽和固定底座,两者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底座包括多个由导电材质制成,且呈阵列排布的顶针结构, PCB板上对应每个所述顶针结构阵列设有阵列扫描电路,该阵列扫描电路连接至处理器,多个顶针结构的一端均连接至PCB板上阵列扫描电路,按键帽包括一隔离结构,以及位于所述按键帽下表面的导电层,当按压按键帽时,隔离结构从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顶针结构中筛选两个顶针结构,这两个顶针结构与所述导电层接触,并将所述PCB板上的阵列扫描电路导通并发出电信号,处理器根据电信号确定按键键值;
其中,上述两个顶针结构在阵列中的位置组合与按键的键值一一对应。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核心思想是不同的按键帽结构与该按键的键值具有唯一性关联,具体地,在固定底座中配合通用型结构的顶针结构,通过按键帽隔离结构的筛选,选择出某一组顶针结构的位置组合,并导通按键下方阵列扫描电路,对应地,阵列扫描电路的导通位置与按键键值也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处理器根据该阵列扫描电路的导通位置,查找到与键值的对应关系,比如查找表,识别出该按键键值。基于该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按键帽,使该位置的按键具有与按键帽结构对应的按键键值,完成对按键键值的重定义。
下面将结合图详细介绍实施例中遥控器的按键结构以及按键键值的识别过程。
如图2所示,遥控器包括PCB板1,以及多个按键3。
位于PCB板1上方的硅橡胶层对应每个按键位置均形成一个硅橡胶框21,硅橡胶框底部向内侧倾斜,用于当硅橡胶框受到向下的挤压时产生一定的回弹力,使用户按压按键时具有一定的手感。
遥控器上每个按键3包括一个按键帽31和一个固定底座。其中,固定底座包括硅橡胶框21,以及多个顶针结构4。此多个顶针结构4呈阵列排布,在此并不限定具体的阵列队形,但基于结构体积和紧凑性考虑,阵列排布优选为方阵。
顶针结构4由导电材质制成,比如金属铁,铜等,这多个顶针结构形状大小一致,且每个按键固定底座中的顶针结构阵列均相同,作为通用件,加工方便。这些顶针结构4的一端,固定在PCB板1上。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针结构还具有一个公共的基座41,基座41也由导电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将多个顶针结构和基座使用相同的导电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基座41下表面对应每个顶针结构4还分别设置有突起的导电触点42,该导电触点作为顶针结构的延伸。顶针结构4通过基座41上突起的导电触点42以焊接方式固定在PCB板1上。
同样如图3所示,PCB板1上对应每个按键位置处均布有与上述多个顶针结构阵列对应的阵列扫描电路11,此阵列扫描电路11也为通用性电路结构,方便PCB板的印刷布板,其中图4A为该阵列扫描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分为行扫描线和列扫描线,每条行扫描线和列扫描线均连接至处理器。上述导电触点42为多个,并作为阵列扫描电路11的电极,能够将阵列扫描电路导通,如图3所示,导电触点42可焊接在阵列扫描电路11的电极焊盘处。阵列扫描电路11由M条行扫描线和N条列扫描线组成,其中M与N之和等于每个所述顶针结构阵列中顶针结构的总数,且    M个顶针结构和M条行扫描线均具有1至M的行编号,剩余的N个顶针结构和N条列扫描线具有1至N的列编号,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的顶针结构4阵列排布示意图,以9个顶针结构4呈3行X3列的阵列排布为例,阵列扫描电路的行扫描线和列扫描线数量之和也等于9。优选地,阵列扫描电路以M=5行及N=4列的行列设置,这样最多可形成20个交叉点,当然也可以是4行5列,需要注意的是,满足M+N=9的M与N的组合有多种,但由于阵列扫描电路的行扫描线和列扫描线形成的交叉点不能少于顶针结构的个数总和,否则无法一一对应顶针结构阵列的所有顶针结构,即如果M=8,N=1则只有8个交叉点,不能满足条件。因此在选择M和N组合时,以阵列扫描电路的交叉点较多为佳,也就是选取M与N的乘积中较大的M和N值的组合。
分别以1-5给这些行扫描线以及6-9分别给这些列扫描线编号,9个顶针结构也同时具有1-9的编号,其中具有一编号的顶针结构和具有相同编号的行扫描线或者列扫描线相对应,比如编号为1的顶针结构对应行扫描线1,编号为6的顶针结构对应列扫描线6。
每个按键对应的PCB板1上的阵列扫描电路11排布也相同,且这些阵列扫描电路相同位置编号的线均并联,并连接至处理器IC的一个引脚输入口。如图5所示,比如所有按键阵列扫描电路中编号为1的行扫描线并联在一起,并连接至处理器IC的引脚1处,同理,所有编号为2的行扫描线并联在一起连接至处理器的引脚2处,以此类推,所有编号为9的列扫描线并联在一起并连接至处理器的引脚9处。
按键帽31的形状可以片状或者板状,本实施例中为圆角方形的板状。
按键帽31上表面通常丝印或粘贴有标签,方便用户识别该按键的按键名称。如图6A所示,按键帽31下表面涂布有导电层311,此导电层可以是金属层也可以是石墨层。按键帽31下端还设置有隔离结构部件,该隔离结构优选与按键帽形状相适应,为方形片状的隔离片312,该隔离片312可通过粘接方式连接到按键帽下表面,也就是粘接到导电层311上。隔离片为非导电材质制成,比如可以是树脂,当然也可以是硅橡胶,塑料材质。隔离片312能够阻挡一些顶针结构与导电层311的接触,以及允许另一些顶针结构与导电层接触,对顶针结构4的通过起到筛选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隔离片312上具有开孔,如图6B所示的隔离片312开孔示意图,在隔离片靠近顶针结构阵列的一面开设与顶针结构阵列相同数目且位置对应的孔,且这些孔中仅有两个为通孔,分别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位置,对应编号为1的顶针结构,以及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位置,对应编号为6的顶针结构,其余为盲孔(图中以黑色圆圈表示),以及,通孔的开孔位置由按键的键值唯一确定。
当按键帽被按压时,如图6A所示,按键帽31下移,隔离片312中的两个通孔仅允许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顶针结构4中,位置与其对应的两个顶针结构,分别是编号1和6穿过,并与按键帽下表面的导电层311接触,剩余7个顶针结构插入盲孔,不会穿透隔离片从而无法接触到导电层。这样,隔离片312通孔开孔位置的组合由按键的键值确定,通孔位置又决定了能够起导通作用的顶针结构的位置组合,从而按键键值与隔离片筛选出的两个顶针结构的位置组合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举例来讲,键值“A”可对应图4中编号为1,6的顶针结构位置组合对应,键值“B”对应编号2,8的顶针结构位置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此处的键值A,B仅为举例,并不代表实际的按键键值。
此时,穿过通孔的两个顶针结构利用接触到的导电层,自身的导电性能,以及导电触点将PCB板的阵列扫描电路导通,从而发出电信号给处理器,后续将介绍处理器如何根据电信号识别按键键值,并执行对应的功能。
而当按键未被按下时,上述两个顶针结构也不能够完全通过隔离片的通孔,与按键帽下表面的导电层仍保持一段距离,无法接触,从而不会导通PCB板上的阵列扫描电路。
上述的隔离片结构还可以通过在按键帽的下表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表面涂布导电涂层,隔离片结构嵌入凹槽内,或者隔离片可以通过螺钉等与按键帽固定在一起完成连接。隔离片的尺寸通常小于等于按键帽的尺寸,厚度小于按键帽的厚度。
对上述按键帽的隔离片结构实现顶针结构位置组合筛选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选取两个顶针结构的位置组合来唯一对应键值,一方面比单独使用一个顶针结构作为导电媒介可靠性高,同时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两个顶针结构的组合方式非常多,可对应多种键值。
以及,前面也已提及,遥控器上多个按键的顶针结构阵列相同为通用件,不同的键值对应不同的能够起导通作用的两个顶针结构的位置组合,体现到按键帽的隔离片结构上,该隔离片结构上开设的两个通孔位置的组合不同。
同样以图4B所示的3X3的顶针结构阵列为例,9种位置编号的顶针结构,利用数学组合原理,最多可以实现36种组合,理论上可以对应36种键值,那么遥控器上利用该结构可最多布置36种按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根据需要的键值的种类数来选择顶针结构的数目,比如,如果需要40种以上的键值,那么根据组合原理,则至少需要10个顶针结构,因为这10个顶针结构两两组合,可实现45种键值组合。
下面将结合图5和图6详细说明按键键值被识别的过程。当按键A被按下,编号为1的顶针结构4和编号为6的顶针结构4穿过隔离片上对应位置的通孔并接触到导电层311,顶针结构对应的导电触点1和6将编号为1的行扫描线和编号为6的列扫描线连通,从而编号为1的行扫描线和编号为6的列扫描线电极处导通,形成通路。处理器的引脚1和引脚6处接收到导通的电信号,比如可以是高电平信号,处理器判断来自哪两个引脚的信号,从而确定这两个引脚的组合对应的键值内容,其中引脚的组合和键值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写入处理器,处理器以查表方式获知。
当按键未被按压时,编号为1和6的顶针结构4虽然插入了通孔,但没有完全通过并不能接触到导电层311,也就不会启动其下方对应的阵列扫描电路11。
从而,因按键帽的结构,也就是隔离片的选择结构,能够唯一反映按键键值,选择出不同位置组合的顶针结构导通其下方的PCB电路,PCB板上阵列扫描电路被导通的位置也能够唯一反映键值,如果给某处的按键底座上安装不同的按键帽时,那么该处的按键键值也就随着按键帽结构不同而被重新定义。
接下来结合附图介绍实现按键帽的可更换的过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按键帽和固定底座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具体实现可以是:按键帽内部和固定底座中均设置有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可以是铁磁性材料,比如磁铁。
按键帽内部和固定底座中的磁性元件可以均为磁铁块,当然也可以一个是磁铁块,一个是铁块,只要能够实现相吸,保持两者固定在一起即可。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底座中的磁性元件为磁铁,按键帽中的磁性元件为磁铁或者铁块,其中磁铁的形状的可以是块状,也可以片状。
如图8所示,按键帽31为硅胶或者树脂材料制成的片状或者板状体,其内部具有空间能够嵌入磁铁块6或者铁块。需要注意的是,磁铁块或者铁块尽量避免接触到按键帽下表面的导电层,以免在形成导电回路时,磁铁块或者铁块或者铁磁性材料可能对导电回路产生干扰。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底座还包括一个支架5,该支架5作为磁性元件,具体地为磁铁块6的承载结构,该支架下部卡入硅橡胶框21开口处内,利用硅橡胶框的回弹力被卡紧,支架5上部延伸壁搭于硅橡胶框壁沿上,或者支架结构也可以下端套接与硅橡胶框边沿,利用自身的回弹力与硅橡胶框卡紧。
支架5上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结构,用于容纳磁铁块6,为了防止磁铁块从支架上脱落,磁铁块一般不突出于支架,磁铁块的形状与凹槽相适应。同时,因顶针结构4一端固定在PCB板1上并从硅橡胶框21内伸出且与按键帽31靠近,因此该支架5优选地为中空框架结构,允许顶针结构阵列从中穿过,此时支架凹槽可以为一个环形或者跑道型连续的凹槽,这与支架的形状有关,比如支架是圆形,可能形成一个环形凹槽,也可以是圆角方形,可能形成跑道型凹槽。对应地,凹槽内的磁铁块,优选地,可以与凹槽的整体形状相适应,也为中空结构。
当然,该磁铁块5可以为一个完整的中空结构,也可以是多个小的磁铁块,分布于支架的凹槽内,相应地,支架中的凹槽也为多个,并沿支架周边分布,在此并不做限定。
因磁吸力的大小与相互吸引的两个磁性元件部分的接触面积有关,因此按键帽内嵌入的磁铁块或者铁块,优选地,与支架凹槽内的磁铁块位置对应,并尽可能以最大面积的作用面进行接触,两者通过磁吸力将按键帽和固定底座固定在一起。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完整的按键结构组装图。其中,顶针结构4一端固定在PCB板1上,依次穿过PCB板1上方的硅橡胶框21,支架5,位于支架5之上的磁铁块6,并插入按键帽31下端的隔离片312中。其中,遥控器本体上的按键壳7用于固定支架5,防止支架5以及磁铁块6从硅橡胶框21上脱落,保证整个按键结构的牢固度和可靠性。
按键帽31内的磁铁块或者铁块(图8中未示出)与支架5上的磁铁块6通过磁吸力相吸固定。
为了使按键帽的拆卸方便,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按键帽31一侧设置有缺口313,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或者撬起装置在缺口处将按键帽以一定的作用力轻轻撬起,将按键帽取下,位于边缘位置的按键可以通过这种撬起的方式取下,也可以沿向外侧方向滑动,使按键帽所受的磁吸力越来越小,完成拆卸。当安装按键帽时,只需将按键帽置于该按键的底座上方,通过磁吸力就可以轻松将按键帽吸附到固定底座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按键帽内部充入其他铁磁性材料,比如铁粉。固定底座的支架上安装磁铁块,实现按键帽和固定底座之间通过磁吸力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通过将按键帽和按键底座中分别设置磁性元件,利用磁吸原理将这两个结构部件连接在一起,一方面可以不必破坏遥控器壳体和影响其他按键结构就可以实现单个按键的按键帽与按键底座的分离,实现了按键结构的可拆卸。
同时,与两个部件进行采用卡扣卡槽的卡接等有形的连接方式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洁,在拆卸时并不涉及对连接结构,比如卡扣,卡槽等有形的结构件的拆解,不会对连接结构产生物理损坏,提高了部件连接的可靠性程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了另外一种按键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用户将按键帽从固定底座上取下或者安装。
本实施例中,按键帽和固定底座可拆卸式方式连接,具体可以使:通过一弹性部件连接。弹性部件可以为弹簧,弹簧部件结构设计简单,由于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按键的按压手感会更佳。其中,弹簧一端可套接入固定底座的硅橡胶框开口处的直立部分中,或者硅橡胶框直立部分向外翻折形成的翻折部分和直立部分的间隙内,或者而弹簧另一端可扣接到按键帽上,比如按键帽底面的凸起物中,该凸起物具有限位筋或者旋转螺纹结构,能够防止或减弱弹簧扣接后产生的晃动。按键帽可以在一定力的作用上从弹簧上端脱离,实现按键帽和按键底座的分离,从而按键帽可拆卸。
由于顶针结构需贯穿多个部件,因此弹簧部件的内径要略大于顶针结构方阵的对角线长度,顶针结构依次从硅橡胶框伸出,穿过弹簧部件内部,并插入按键帽下端的隔离片中。
当按压按键帽时,弹簧被压缩,两个顶针结构接触到按键帽的导电层,导通阵列扫描电路,完成键值的识别。
上述实施例二中同样具有顶针结构以及隔离片,能够根据按键帽的选择作用导通能够反映按键键值的阵列扫描电路,由处理器根据阵列扫描电路的导通位置确定对应的按键键值,其工作原理和具体过程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以及,为了实现可拆卸式连接,其连接方案也可以为:所述按键帽具有卡扣结构,按键壳具有卡槽,通过按键帽与按键可之间的卡扣和卡槽配合实现连接,当要拆卸按键壳时,仅需施加以一定的作用力,使卡扣发生形变,从卡槽脱出。
以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内容给出了一种可通过更换按键帽对按键键值重新定义的遥控器技术方案,按键的按键帽与固定底座之间通过分别设置磁铁磁性元件通过磁吸力或弹簧部件或者卡扣卡槽配合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能够将按键帽和固定底座分离,以及,按键帽上设置隔离结构,固定底座上设置通用型顶针结构部件,且按键的键值与按键帽的结构一一对应,通过按键帽选择出的两个顶针结构组成的位置组合与按键值一一对应,这两个顶针结构组合导通阵列扫描电路,从而阵列扫描电路导通的位置也能够唯一对应按键的键值,处理器接收到阵列扫描电路导通的电信号后确定按键键值,以便后续执行对应的功能。
按键的键值或者功能定义与按键帽结构具有唯一对应关系,而与按键在遥控器上的物理位置无关,因此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通过安装不同的按键帽,就可以改变某处的按键键值,对按键功能进行重定义,同时也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对按键布局进行重新排布,使得遥控器的使用更加人性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较多应用场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当用户想要将平常不常用到的按键X重新定义成按键Y,仅需要将对应Y键值的按键帽结构替换掉原来的按键帽,非常简便的完成了按键功能的重定义,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需要遥控器设置学习功能软件,通过多次按键按压和记忆才能完成对该按键键值的自定义,更有异于现有技术中出厂设置的按键键值不能改变的情况。
上述应用场景还包括,如果用户平常会频繁使用智能电视机的网络功能,并倾向于通过快捷键方式进入到各种购物或者视频网站,比如淘宝网链接,亚马逊链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改变原有遥控器的按键种类和位置布局,通过选择安装对应快捷方式的按键帽,该快捷方式也作为一种键值可预先写入到处理器中,用户通过直接使用该快捷方式按键,可以直接进入而不必通过层层菜单展开并选中才能执行某一功能,比如进入视频聚合网站的历史题材影片网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遥控器按键功能重定义技术方案的实施,给各种场景应用带来了便利性,同时提高了用户对遥控器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遥控器,包括PCB板,以及多个按键,其特征在于,
每个按键包括按键帽和固定底座,两者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多个由导电材质制成,且呈阵列排布的顶针结构,所述PCB板上对应每个所述顶针结构阵列设有阵列扫描电路,所述阵列扫描电路连接至处理器,所述多个顶针结构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PCB板上阵列扫描电路,所述按键帽包括一隔离结构,以及涂布于所述按键帽下表面的导电层,当按压所述按键帽时,所述隔离结构从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顶针结构中筛选两个顶针结构,所述两个顶针结构与所述导电层接触,并将所述PCB板上的阵列扫描电路导通并发出电信号,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电信号确定所述按键键值;
其中,所述两个顶针结构在阵列中的位置组合与所述按键的键值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连接具体为:所述按键帽内部和所述固定底座中分别设置磁性元件,两者通过磁性元件相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为非导电材质制成的隔离片,所述隔离片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多个顶针结构数目和位置均对应的孔,其中两个为通孔,其余为盲孔;所述两个顶针结构穿过所述两个通孔,其他顶针结构插入所述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另一面与所述按键帽下表面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顶针结构的一端具有一个公共基座,所述基座对应每个所述顶针结构设置有导电触点;
所述基座通过多个所述导电触点焊接在所述遥控器的PCB板上;
所述导电触点作为所述PCB板上阵列扫描电路的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还包括位于所述PCB板上方的硅橡胶框,以及支架,所述支架上承载有磁性元件;所述支架下部卡接入所述硅橡胶框内;所述支架为中空框架;所述多个顶针结构突出于所述硅橡胶框并穿过所述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部向内形成凹槽,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为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按键对应PCB板上的阵列扫描电路由M条行扫描线和N条列扫描线组成,其中所述M与N之和等于每个所述顶针结构阵列中顶针结构的总数;
其中,M个顶针结构和所述M条行扫描线均具有1至M的行编号,剩余的N个顶针结构和所述的N条列扫描线具有M+1至M+N的列编号,M,N均为大于1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顶针结构中一个具有所述的行编号,一个具有所述的列编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按键对应PCB板上的阵列扫描电路的行扫描线和列扫描线分别并联,所述并联后的多条行扫描线和多条列扫描线分别连接至所述处理器。
CN201520117848.2U 2014-09-22 2015-02-27 一种遥控器 Active CN204425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7848.2U CN204425322U (zh) 2014-09-22 2015-02-27 一种遥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44945 2014-09-22
CN201420544494 2014-09-22
CN201520117848.2U CN204425322U (zh) 2014-09-22 2015-02-27 一种遥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5322U true CN204425322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7848.2U Active CN204425322U (zh) 2014-09-22 2015-02-27 一种遥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5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6742A (zh) * 2014-09-22 2015-07-0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6742A (zh) * 2014-09-22 2015-07-0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6742A (zh) 一种遥控器
CN102595224B (zh) 一种遥控方法、遥控器、遥控响应方法以及机顶盒
CN204270946U (zh) 一种键盘
CN101365076B (zh) 电视机遥控器精简化的设置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80760A (zh) 一种遥控器
CN104076965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04425322U (zh) 一种遥控器
CN204130397U (zh) 组合式按键的底座
CN105718199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699025B (zh) 自组式模块化家居智能控制面板及其实现方法
CN204392476U (zh) 一种遥控器
CN108702306A (zh) 电子设备及其传感器布置方法
CN102694885A (zh) 一种便携电子装置及其按键变换方法
TWI814397B (zh) 控制裝置
CN207397994U (zh) 一种按键板、中框及移动终端
JP5779802B2 (ja) 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キーキャップのための台座を有する2ショット射出成形筐体
CN105474764A (zh) 远程控制电子设备的装置
CN103326703A (zh) 按键模块及具有该按键模块的触摸电子设备
US20130341170A1 (en) Key membra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517766A (zh) 操作按键
CN10369930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38304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0361168C (zh) 可编程控制遥控器的设定方法
CN105611376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机顶盒
CN207369448U (zh) 一种控制组件安装结构及智能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