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1402U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1402U
CN204391402U CN201420735251.XU CN201420735251U CN204391402U CN 204391402 U CN204391402 U CN 204391402U CN 201420735251 U CN201420735251 U CN 201420735251U CN 204391402 U CN204391402 U CN 204391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electronic cards
degree
terminal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52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爱红
李志强
王建新
卢髦
沈国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52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1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1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14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卡连接器,用于插接电子卡,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座和多个端子。每个端子包括一个接触部,用于与插接的电子卡电接触;和一对弹性臂,分别从基座延伸并相交于接触部,一对弹性臂适于使得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弹性位移。每个弹性臂上形成有延伸至接触部的平滑表面;并且一对弹性臂位于平行于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且经过接触部的竖直平面的两侧,使得在插拔电子卡时,电子卡与弹性臂的平滑表面滑动接触。因此,在插拔电子卡时,电子卡在弹性臂的平滑表面的引导下滑动至或离开接触部,从而避免了电子卡与弹性臂的锋利的外侧边缘接触,有效地防止电子卡被端子的边缘磨损,延长了电子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插接电子卡的卡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避免电子卡在插拔时被卡连接器的端子磨损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卡连接器一般包括基座和保持在基座中的多个端子,每个端子的顶端具有一个接触部,用于与插入的电子卡电接触。
在现有技术中,电子卡的插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竖插,即电子卡沿其纵向方向插入连接器或从连接器拔出;另一种是横插,即电子卡沿其横向方向插入连接器或从连接器拔出。在适于横插电子卡的连接器中,连接器的端子的延伸方向与电子卡的插拔方向成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在现有技术中,在适于横插电子卡的连接器中,连接器的每个端子包括从基座延伸并相交于接触部的一对弹性臂,这对弹性臂位于垂直于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且经过接触部的竖直平面的两侧。这使得在插拔电子卡时,电子卡或装载电子卡的托盘与卡连接器的端子的弹性臂的外侧边缘接触,然后在弹性臂的外侧边缘的引导下移动到或移动离开接触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弹性臂的外侧边缘比较锋利,在电子卡与该锋利的外侧边缘接触时,电子卡容易被该锋利的外侧边缘会刮伤,这会导致电子卡受损,甚至出现短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能够有效地防止电子卡或电子卡的卡托在插拔时被卡连接器的端子刮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能够有效地防止电子卡或电子卡的卡托在插拔时损伤卡连接器的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用于插接电子卡,所述卡连接器包括:一个基座;和多个端子,设于所述基座上。每个所述端子包括:一个接触部,用于与插接的所述电子卡电接触;和一对弹性臂,分别从基座延伸并相交于所述接触部,所述一对弹性臂适于使得所述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弹性位移。其中,所述一对弹性臂位于平行于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且经过所述接触部的竖直平面的两侧,并且每个所述端子还包括一个延伸臂部,自所述接触部向远离所述一对弹性臂的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延伸臂部的自由端低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在插拔所述电子卡时,所述延伸臂部的自由端滑动地支撑在一个支撑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弹性臂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接触部的平滑表面,使得在插拔电子卡时,所述电子卡与所述弹性臂的平滑表面滑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弹性臂包括:固定臂部,固定至所述基座并沿远离所述接触部的路径延伸;和引导臂部,连接至所述固定臂部并从所述固定臂部延伸至所述接触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引导臂部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接触部的平滑表面,用于将所述电子卡平滑地引导至/离开所述接触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端子的所述一对弹性臂构成大致的“W”形图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端子的两个引导臂部与所述竖直平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端子的两个引导臂部与所述竖直平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端子的两个引导臂部与所述竖直平面成大于10度且小于30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用于安装所述卡连接器的电路板,在插拔所述电子卡时,所述延伸臂部的自由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安装在电路板上的一个独立部件,在插拔所述电子卡时,所述延伸臂部的自由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独立部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具有滑道,在插拔所述电子卡时,所述延伸臂部的自由端沿所述支撑件的滑道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插拔所述电子卡时,所述延伸臂部的自由端沿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前后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端子的引导臂部和延伸臂部位于经过所述接触部且垂直于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的直线的两侧,使得每个端子的引导臂部和延伸臂部构成大致颠倒的“Y”形图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延伸臂部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接触部的平滑表面,以便将所述电子卡平滑地引导至/离开所述接触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端子被布置成至少两排,每排端子包括沿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排端子中相邻的两个端子中的在后的一个端子的延伸臂部被布置在在前的一个端子的一对引导臂部之间的空隙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端子具有对称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弹性臂的引导臂部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弹性臂的引导臂部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成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弹性臂的引导臂部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成大于35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延伸臂部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延伸臂部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成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延伸臂部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成大于35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固定臂部与所述基座的顶表面大致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卡连接器为用于插接SIM卡的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端子的一对弹性臂位于平行于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且经过接触部的竖直平面的两侧,因此,在插拔电子卡时,电子卡与弹性臂的平滑的顶部表面接触,并在该平滑的顶部表面的引导下滑动至或离开接触部,从而避免了电子卡与弹性臂的锋利的外侧边缘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电子卡被端子的边缘磨损,延长了电子卡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弹性臂包括固定至基座并沿远离接触部的路径延伸的固定臂部,因此,每个弹性臂的路径长度被加长,从而增加了弹性臂的柔性,这能够有效避免在插拔电子卡时由于正向力过大导致端子发生屈服。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端子还包括连接至接触部并从接触部延伸预定长度的延伸臂部,在插拔电子卡时,该延伸臂部的自由端滑动地支撑在一个支撑件上,从而提高了整个端子的防垮性能。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了基座和保持在基座上的多个端子;
图2显示将一个电子卡插入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的示意图;和
图3显示图1的卡连接器的基座和保持在基座上的多个端子的平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用于插接电子卡,所述卡连接器包括:一个基座;和多个端子,设于所述基座上。每个所述端子包括:一个接触部,用于与插接的所述电子卡电接触;和一对弹性臂,分别从基座延伸并相交于所述接触部,所述一对弹性臂适于使得所述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弹性位移。其中,所述一对弹性臂位于平行于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且经过所述接触部的竖直平面的两侧,并且每个所述端子还包括一个延伸臂部,自所述接触部向远离所述一对弹性臂的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显示了基座100和保持在基座100上的多个端子200。图2显示将一个电子卡300插入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插接电子卡的卡连接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卡连接器包括基座100、保持在基座100上的多个端子200、和容纳基座100的屏蔽外壳(未图示)。当电子卡300插入该卡连接器的屏蔽外壳中时,电子卡300与多个端子200分别电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端子200包括一个接触部230和一对弹性臂210、220。接触部230高于基座100的顶表面,用于与插入卡连接器的电子卡300电接触。一对弹性臂210、220分别固定到基座100并分别从基座100延伸至接触部230,一对弹性臂210、220在接触部230处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清楚地显示,每个弹性臂210、220上形成有延伸至接触部230的平滑表面(平滑的顶部表面),该平滑表面可以为在压制弹性臂210、220时形成的平滑的压延表面。
请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端子200的一对弹性臂210、220位于平行于电子卡300的插拔方向Y且经过接触部230的竖直平面P的两侧。这样,如图1所示,在插拔电子卡300时,电子卡300会直接与弹性臂210、220的平滑表面滑动接触,这样,电子卡300可以在弹性臂210、220的平滑表面的引导下滑动至或离开接触部230,而不会接触弹性臂210、220的外侧边缘,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电子卡300被端子的锋利的外侧边缘磨损,延长了电子卡3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弹性臂210、220包括一个固定臂部211、221和一个引导臂部212、222。固定臂部211、221固定至基座100并沿远离接触部230的路径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臂部211、221朝接触部230的外侧延伸。引导臂部212、222连接至固定臂部211、221并从固定臂部211、221延伸至接触部23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弹性臂210、220包括固定至基座100并沿远离接触部230的路径延伸的固定臂部211、221,因此,每个弹性臂210、220的路径长度被加长,从而增加了弹性臂210、220的柔性,这能够有效避免在插拔电子卡时由于正向力过大导致端子发生屈服。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引导臂部212、222上形成有延伸至接触部230的平滑表面,用于将电子卡300平滑地引导至/离开接触部230。
图3显示图1的卡连接器的基座100和保持在基座100上的多个端子200的平面俯视图。
在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端子200的一对弹性臂210、220构成大致的“W”形图案。即,每个端子200的两个固定臂部211、221和两个引导臂部212、222一起构成大致的“W”形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端子200的一个引导臂部212与竖直平面P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α,每个端子200的另一个引导臂部222与竖直平面P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β。在本图示的实施例中,一个引导臂部212与竖直平面P的夹角α等于另一个引导臂部222与竖直平面P的夹角β。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一个引导臂部212与竖直平面P的夹角α也可以大小或小于另一个引导臂部222与竖直平面P的夹角β。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端子200的两个引导臂部212、222与竖直平面P成大于0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α、β。优选地,每个端子200的两个引导臂部212、222与竖直平面P成大于10度且小于30度的夹角α、β。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端子200还包括连接至接触部230并从接触部230延伸预定长度的延伸臂部240。该延伸臂部240从接触部230倾斜向下且向前延伸,使得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低于基座100的顶表面。这样,在插拔电子卡300时,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会滑动地支撑在一个支撑件上。这样,在插拔电子卡300时,延伸臂部240就转变成一个滑动支撑的简支梁,能够为整个端子提供额外的支撑,从而提高了整个端子的防垮性能。
尽管未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插拔电子卡300时,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可以直接滑动地支撑在电路板上或者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独立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用于支撑延伸臂部240的支撑件上形成有滑道,这样,在插拔电子卡300时,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可以沿支撑件的滑道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插拔电子卡300时,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沿电子卡300的插拔方向Y前后滑动。为了防止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磨损支撑件,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的外表面可以形成为光滑的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端子200的引导臂部212、222和延伸臂部240位于经过接触部230且垂直于电子卡的插拔方向Y的直线L的两侧,这使得每个端子200的引导臂部212、222和延伸臂部240构成大致颠倒的“Y”形图案。在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端子的两个引导臂部212、222和一个延伸臂部240一起构成大致颠倒的“Y”形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延伸臂部240上形成有延伸至接触部230的平滑表面,以便将电子卡300平滑地引导至/离开接触部230,从而能够降低对电子卡300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端子200被布置成至少两排,每排端子200包括沿电子卡300的插拔方向Y排列的至少两个端子200。如图1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端子200被布置成两排,每排端子200包括沿电子卡300的插拔方向Y排列的三个端子200。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排端子200中相邻的两个端子200中的在后的一个端子200的延伸臂部240被布置在在前的一个端子200的一对引导臂部213、223之间的空隙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提高端子的布置密度,减小整个卡连接器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端子200具有对称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每个端子200也可以具有不对称的结构。例如,一个引导臂部212可以大于或小于另一个引导臂部222。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基座100的顶表面为与竖直平面P垂直的水平向。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弹性臂210、220的引导臂部212、222与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弹性臂210、220的引导臂部212、222与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的夹角。优选地,每个弹性臂210、220的引导臂部212、222与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5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延伸臂部240与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延伸臂部240与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的夹角。优选地,每个延伸臂部240与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5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固定臂部211、221与基座100的顶表面大致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卡连接器可以是用于插接SIM卡或其它电子卡的卡连接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卡连接器,用于插接电子卡(300),所述卡连接器包括:
一个基座(100);和
多个端子(200),设于所述基座(10)上,
每个所述端子(200)包括:
一个接触部(230),用于与插接的所述电子卡(300)电接触;和
一对弹性臂(210、220),分别从基座(100)延伸并相交于所述接触部(230),所述一对弹性臂(210,220)适于使得所述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弹性位移,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弹性臂(210、220)位于平行于所述电子卡(300)的插拔方向(Y)且经过所述接触部(230)的竖直平面(P)的两侧,并且
每个所述端子(200)还包括一个延伸臂部(240),自所述接触部(230)向远离所述一对弹性臂(210、220)的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低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在插拔所述电子卡(300)时,所述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滑动地支撑在一个支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弹性臂(210、220)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接触部(230)的平滑表面,使得在插拔电子卡(300)时,所述电子卡(300)与所述弹性臂(210、220)的平滑表面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臂(210、220)包括:
固定臂部(211、221),固定至所述基座(100)并沿远离所述接触部(230)的路径延伸;和
引导臂部(212、222),连接至所述固定臂部(211、221)并从所述固定臂部(211、221)延伸至所述接触部(2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引导臂部(212、222)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接触部(230)的平滑表面,用于将所述电子卡(300)平滑地引导至/离开所述接触部(2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端子(200)的所述一对弹性臂(210、220)构成大致的“W”形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端子(200)的两个引导臂部(212、222)与所述竖直平面(P)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α、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端子(200)的两个引导臂部(212、222)与所述竖直平面(P)成大于0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α、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端子(200)的两个引导臂部(212、222)与所述竖直平面(P)成大于10度且小于30度的夹角(α、β)。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用于安装所述卡连接器的电路板,在插拔所述电子卡(300)时,所述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电路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安装在电路板上的一个独立部件,在插拔所述电子卡(300)时,所述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独立部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具有滑道,在插拔所述电子卡(300)时,所述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沿所述支撑件的滑道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插拔所述电子卡(300)时,所述延伸臂部(240)的自由端沿所述电子卡(300)的插拔方向(Y)前后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端子(200)的引导臂部(212、222)和延伸臂部(240)位于经过所述接触部(230)且垂直于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Y)的直线(L)的两侧,使得每个端子(200)的引导臂部(212、222)和延伸臂部(240)构成大致颠倒的“Y”形图案。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臂部(240)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接触部(230)的平滑表面,以便将所述电子卡(300)平滑地引导至/离开所述接触部(230)。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端子(200)被布置成至少两排,每排端子(200)包括沿所述电子卡(300)的插拔方向(Y)排列的至少两个端子(20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排端子(200)中相邻的两个端子(200)中的在后的一个端子 (200)的延伸臂部(240)被布置在在前的一个端子(200)的一对引导臂部(213、223)之间的空隙中。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子(200)具有对称的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弹性臂(210、220)的引导臂部(212、222)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弹性臂(210、220)的引导臂部(212、222)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的夹角。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弹性臂(210、220)的引导臂部(212、222)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5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
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延伸臂部(240)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延伸臂部(240)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0度且小于60度的夹角。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延伸臂部(240)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成大于35度且小于45度的夹角。
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固定臂部(211、221)与所述基座(100)的顶表面大致平行。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为用于插接SIM卡的连接器。
CN201420735251.XU 2014-11-28 2014-11-28 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1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5251.XU CN204391402U (zh) 2014-11-28 2014-11-28 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5251.XU CN204391402U (zh) 2014-11-28 2014-11-28 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1402U true CN204391402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6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525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1402U (zh) 2014-11-28 2014-11-28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14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049A (zh) * 2015-04-28 2015-09-09 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5514639A (zh) * 2016-02-03 2016-04-2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5633717A (zh) * 2014-11-28 2016-06-0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3717A (zh) * 2014-11-28 2016-06-0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4901049A (zh) * 2015-04-28 2015-09-09 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5514639A (zh) * 2016-02-03 2016-04-2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5514639B (zh) * 2016-02-03 2018-10-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2590B (zh) 卡連接器
CN101783451B (zh) 卡用连接器
CN106207566B (zh) 卡连接器
CN204088671U (zh) 卡连接器
CN102904091B (zh) 电连接器
CN105449411A (zh) 卡连接器
CN101593918B (zh) 电子设备以及连接器
CN204391402U (zh) 卡连接器
CN201054396Y (zh) 电连接器
JP2009295496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端子
CN103298308B (zh) 电子装置以及印刷电路板连接方法
CN104241908A (zh) 电连接器
CN105337071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8206350B (zh) 一种侧压式弹片
CN204103094U (zh) 用于插接电子卡的连接器和端子模组
CN202712502U (zh) 线端连接器
CN105633717A (zh) 卡连接器
CN105490074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7093820B (zh) 一种卡托及具有该卡托的移动终端
CN105514655A (zh) 电源连接器
CN204577662U (zh) 电连接器
CN20548866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3531940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5385130U (zh) 导电端子、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105449454A (zh) 卡缘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