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2336U -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2336U
CN204372336U CN201420843455.5U CN201420843455U CN204372336U CN 204372336 U CN204372336 U CN 204372336U CN 201420843455 U CN201420843455 U CN 201420843455U CN 204372336 U CN204372336 U CN 204372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lock
flexible buffer
cooling pipe
mounting structure
middl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34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朋
刘莉
张雷
李磊
刘嘉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434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2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2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2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所述中冷管悬置结构包括:中冷硬管,所述中冷硬管上设有固定卡子;柔性悬置装置,所述柔性悬置装置卡合在所述固定卡子上,所述柔性悬置装置上设有安装通孔;螺纹安装件,所述螺纹安装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能够便于实现复杂走向成型、减小膨胀及尺寸误差、避免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摩擦、且无需借助额外支架、工艺简单、不易出现疲劳断裂。

Description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管悬置结构、具有所述中冷管悬置结构的汽车以及柔性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动力性日益升高的要求,增压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领域。但由于增压技术会导致发动机气缸压力的提高以及机械负荷的增加,因此需要在汽车内增设中冷系统。
相关技术中中冷系统的中冷管,通常采用橡胶管路和尼龙管路。其中,橡胶管路柔性较大,无法实现复杂走向成型且膨胀及尺寸误差较大,易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磨损。而尼龙管路的固定需要借助额外的支架,工艺复杂且易出现疲劳断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中冷管悬置结构,以便于实现复杂走向成型、减小膨胀及尺寸误差、避免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摩擦、且无需借助额外支架、工艺简单、不易出现疲劳断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冷管悬置结构,所述中冷管悬置结构包括:中冷硬管,所述中冷硬管上设有固定卡子;柔性悬置装置,所述柔性悬置装置卡合在所述固定卡子上,所述柔性悬置装置上设有安装通孔;螺纹安装件,所述螺纹安装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悬置装置包括:柔性缓冲块,所述柔性缓冲块卡合在所述固定卡子上,所述柔性缓冲块上设有沿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贯通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装配通孔;刚性内衬套,所述刚性内衬套配合在所述装配通孔内,所述安装通孔由所述刚性内衬套限定出。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缓冲块的侧表面上设有防脱凸台,所述固定卡子卡接在所述防脱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缓冲块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贯通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若干减振孔。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缓冲块的侧表面上设有在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上抵在所述固定卡子上的减震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内衬套为金属件且所述柔性缓冲块为橡胶件,所述柔性缓冲块与所述刚性内衬套一体硫化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子包括:弹性夹,所述弹性夹的横截面为U形;两个卡台,两个所述卡台分别设在所述弹性夹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冷硬管为尼龙注塑件且与所述固定卡子一体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通过采用中冷硬管,可以方便实现复杂走向成型、减小膨胀及尺寸误差,避免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摩擦,进一步通过设置柔性悬置装置和螺纹安装件,可以将中冷硬管灵活固定在发动机舱的任何位置,省去了额外的支架,简化了生产工艺,且可以对中冷硬管进行减震缓冲,防止中冷硬管疲劳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便于实现中冷管复杂走向成型、减小中冷管膨胀及尺寸误差、避免中冷管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摩擦、且中冷管固定无需借助额外支架、工艺简单、不易出现中冷管疲劳断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
所述汽车与上述中冷管悬置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悬置装置,以实现中冷管灵活固定,且能够对中冷管进行减震缓冲、实现对低频噪声的消声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悬置装置,所述柔性悬置装置包括:柔性缓冲块,所述柔性缓冲块安装在中冷硬管上,所述柔性缓冲块上设有分别沿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贯通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装配通孔和减振孔,所述柔性缓冲块的侧表面上设有减震凸台;刚性内衬套,所述刚性内衬套配合在所述装配通孔内。
所述柔性悬置装置与上述中冷管悬置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柔性悬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中冷管悬置结构,100-中冷硬管,110-固定卡子,111-弹性夹、112-卡台、200-柔性悬置装置,210-柔性缓冲块,211-装配通孔,212-防脱凸台,213-减振孔,214-减震凸台,220-刚性内衬套,221-安装通孔,300-螺纹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10包括中冷硬管100、柔性悬置装置200和螺纹安装件300。
中冷硬管100上设有固定卡子110。柔性悬置装置200卡合在固定卡子110上,柔性悬置装置200上设有安装通孔221。螺纹安装件300穿过安装通孔221,具体地,螺纹安装件300为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10,采用中冷硬管100,可以方便中冷硬管100实现复杂走向成型、减小中冷硬管100的膨胀及尺寸误差,避免中冷硬管100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摩擦。并且,通过在中冷硬管100上设置固定卡子110,可以在固定卡子110上设置柔性悬置装置200,再利用螺纹安装件300对柔性悬置装置200进行安装固定,由此可以实现中冷硬管100在发动机舱任何位置的灵活固定,这样可以省去额外的支架,节省了空间且简化了生产工艺。此外,由于柔性悬置装置200为柔性件,柔性悬置装置200可以减弱、缓冲中冷硬管100在整车任何工况下X/Y/Z向的传递力,实现对中冷硬管100的减震缓冲,防止中冷硬管100疲劳断裂。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10能够便于实现复杂走向成型、减小膨胀及尺寸误差、避免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摩擦、且无需借助额外支架、工艺简单、不易出现疲劳断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X/Y/Z向是指三维坐标的三个方向,其中X和Y向为两个水平方向,例如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而Z方向为竖直方向,即上下方向,上述方向均以整车实际使用时的方向为准。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10包括中冷硬管100、柔性悬置装置200和螺纹安装件300。
其中,中冷硬管100为尼龙注塑件,且中冷硬管100与固定卡子110一体成型。由此不仅可以实现复杂管路走向成型,满足紧凑机舱的布置空间要求,而且可以加强中冷硬管100和固定卡子110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悬置装置200包括柔性缓冲块210和刚性内衬套220。柔性缓冲块210卡合在固定卡子110上,保证柔性悬置装置200与固定卡子110卡合的紧密性,且可以对中冷硬管100进行减震缓冲。柔性缓冲块210上设有沿柔性缓冲块210的轴向方向贯通柔性缓冲块210的装配通孔211(柔性缓冲块210的轴向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刚性内衬套220配合在装配通孔211内,安装通孔221由刚性内衬套220限定出,螺纹安装件300穿过刚性内衬套220。由此可以利用刚性内衬套220将螺纹安装件300与柔性缓冲块210分隔开,防止螺纹安装件300磨损柔性缓冲块210,且刚性内衬套220可以作为整个柔性悬置装置200的骨架,通过螺纹安装件300将其压紧,实现柔性悬置装置200的固定限位。
具体地,刚性内衬套220为金属件,例如不锈钢件、铁件、黄铜件、碳素钢件等,以保证刚性内衬套220的结构强度,柔性缓冲块210为橡胶件以保证柔性缓冲块210的减震缓冲效果。柔性缓冲块210与刚性内衬套220一体硫化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缓冲块210的侧表面上硫化成型出防脱凸台212,固定卡子110卡接在防脱凸台212上,实现中冷硬管100与柔性悬置装置200的固定,防止柔性悬置装置200脱出固定卡子110。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缓冲块210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减振孔213,通过对减振孔213进行压缩或拉伸,可以减弱、缓冲中冷硬管100在整车任何工况下X/Y向的传递力。优选地,减振孔213在柔性缓冲块210上的位置可以邻近中冷硬管100设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柔性缓冲块210的侧表面是指平行于柔性缓冲块210的轴线的表面,而柔性缓冲块210的端面是指垂直于柔性缓冲块210的轴线的表面。
进一步地,柔性缓冲块210的侧表面上还设有减震凸台214,减震凸台214在柔性缓冲块210的轴向方向上抵在固定卡子110上,由此可以利用减震凸台214减弱、缓冲中冷硬管100在整车任何工况下Z向的传递力。
其中,如图2所示,减振孔213沿柔性缓冲块210的轴向方向贯通柔性缓冲块210,这样可以减弱气流在中冷管路内产生的辐射噪声,实现对低频噪声的消声功能。
如图1所示,固定卡子110包括弹性夹111和两个卡台112。弹性夹111的横截面为U形,两个卡台112分别设在弹性夹11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柔性缓冲块210的一部分被夹持在弹性夹111内,且卡台112钩挂在防脱凸台212上。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中冷管悬置结构10,具有便于实现中冷管复杂走向成型、减小中冷管膨胀及尺寸误差、避免中冷管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摩擦、且中冷管固定无需借助额外支架、工艺简单、不易出现中冷管疲劳断裂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柔性悬置装置20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柔性悬置装置200包括柔性缓冲块210和刚性内衬套220。
柔性缓冲块210安装在中冷硬管100上,柔性缓冲块210上设有分别沿柔性缓冲块210的轴向方向贯通柔性缓冲块210的装配通孔211和减振孔213,柔性缓冲块210的侧表面上设有减震凸台214。刚性内衬套220配合在装配通孔21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柔性悬置装置200,能够实现中冷管灵活固定,且能够对中冷管进行X/Y/Z向的减震缓冲、实现对低频噪声的消声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冷硬管,所述中冷硬管上设有固定卡子;
柔性悬置装置,所述柔性悬置装置卡合在所述固定卡子上,所述柔性悬置装置上设有安装通孔;
螺纹安装件,所述螺纹安装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悬置装置包括:
柔性缓冲块,所述柔性缓冲块卡合在所述固定卡子上,所述柔性缓冲块上设有沿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贯通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装配通孔;
刚性内衬套,所述刚性内衬套配合在所述装配通孔内,所述安装通孔由所述刚性内衬套限定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块的侧表面上设有防脱凸台,所述固定卡子卡接在所述防脱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块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贯通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若干减振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块的侧表面上设有在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上抵在所述固定卡子上的减震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内衬套为金属件且所述柔性缓冲块为橡胶件,所述柔性缓冲块与所述刚性内衬套一体硫化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子包括:
弹性夹,所述弹性夹的横截面为U形;
两个卡台,两个所述卡台分别设在所述弹性夹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硬管为尼龙注塑件且与所述固定卡子一体成型。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冷管悬置结构。
10.一种柔性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缓冲块,所述柔性缓冲块安装在中冷硬管上,所述柔性缓冲块上设有分别沿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轴向方向贯通所述柔性缓冲块的装配通孔和减振孔,所述柔性缓冲块的侧表面上设有减震凸台;
刚性内衬套,所述刚性内衬套配合在所述装配通孔内。
CN201420843455.5U 2014-12-26 2014-12-26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Active CN204372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3455.5U CN204372336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3455.5U CN204372336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2336U true CN204372336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3455.5U Active CN204372336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2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0136Y (zh) 一种新型动力总成悬置软垫
CN101522454A (zh) 排气管隔离器
CN102278537A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固定管夹
US9868345B2 (en) Roll-rod for vehicle
CN109835159A (zh) 嵌入有减振器的发动机悬置
CN109130769A (zh) 压缩机安装结构以及汽车
CN204372336U (zh) 中冷管悬置结构、汽车和柔性悬置装置
CN205689906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的固定结构
CN203656379U (zh) 固定管路的管夹
CN104534171A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管路管夹
CN204126724U (zh) 一种空调机支架
CN103759076B (zh) 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管卡
CN204641368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结构及汽车
US20140110558A1 (en) Parallel engine mount structure
CN201982574U (zh) 一种汽车悬置软垫总成
CN105109324A (zh) 一种减震橡胶垫
CN202623909U (zh) 一种车用电动水泵的固定结构
CN104044569A (zh) 电动真空泵与安装支架间连接用弹性减震装置
CN103448525B (zh) 长轴距四轮驱动汽车动力总成布置方法及结构
CN2874127Y (zh) 汽车复合减振橡胶空气弹簧总成
CN204978229U (zh) 一种后处理总成结构
CN205243614U (zh) 消声器用减振器
CN203449912U (zh) 长轴距四轮驱动汽车动力总成布置结构
JP2016147511A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ーホースの取付構造
CN105202266A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管路的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