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0053U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Google Patents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70053U CN204370053U CN201420757557.5U CN201420757557U CN204370053U CN 204370053 U CN204370053 U CN 204370053U CN 201420757557 U CN201420757557 U CN 201420757557U CN 204370053 U CN204370053 U CN 2043700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mer solution
- sub
- temperature
- controlled box
- feed liqu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纵向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聚合物溶液通道;所述箱体内除各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之外的区域为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流通与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弹性纤维干纺用聚合物溶液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介质;一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设有一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用于减小经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减小经各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使得经各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恒温且黏度均匀,有利于保证聚合物溶液进入喷丝头的流变性,使得喷丝头喷出的丝束稳定,由此提高了所制备的纤维的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性纤维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背景技术
氨纶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弹性纤维。控温箱在如氨纶等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生产工艺过程中主要作用是保持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恒温。现有控温箱的结构请参见图7,包括纵向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聚合物溶液通道2a的箱体1 a,箱体除通道之外的部分为空腔3a,空腔3a内通有用于与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介质,通道内设有喷丝头4a。弹性纤维生产所需的化学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溶液经计量装置计量和分配后形成各股聚合物溶液流,各股聚合物溶液流对应流入控温箱的各通道内并经各通道内的喷丝头喷出,形成丝束。
对于如氨纶等弹性纤维而言,温度对干法纺丝弹性纤维的聚合物溶液的黏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流入喷丝孔的聚合物溶液温度不均匀恒定,则会直接影响通过所述通道的聚合物溶液的黏性,进而影响聚合物溶液进入喷丝头的流变性,可能造成经喷丝头喷出的丝束不稳定,如丝束粗细不均、时断时续等。现有控温箱对聚合物溶液的恒温控制效果有限,特别是随着弹性纤维干法纺丝速度的不断提高,通过控温箱的聚合物溶液流速不断增加的情形下,现有控温箱的控温能力愈显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包括:
一箱体,所述箱体纵向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聚合物溶液通道;
所述箱体内除各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之外的区域为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流通与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弹性纤维干纺用聚合物溶液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介质;
一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设有一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用于减小经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中间部件包括:一分流部,用于将进入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的截面形状由实心形状转换为空心的环形形状。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实心形状为圆形,所述空心的环形形状为圆环形。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分流部包括:进液子部、出液子部和导流子部;所述进液子部和所述导流子部纵向依次设置;所述出液子部与所述进液子部连通,用于将进入所述进液子部的聚合物溶液引出至所述导流子部的外壁并沿所述外壁流下。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进液子部的内径小于所述导流子部的外径,所述出液子部具有外扩式结构,具有外扩式结构的所述出液子部的出口沿所述导流子部的外边缘分布。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进液子部包括纵向依次设置的空心圆筒进液部和倒锥台分配部;所述倒锥台分配部上表面与所述空心圆筒进液部连通,下表面与所述导流子部非连通式连接;具有外扩式结构的所述出液子部的进口与所述倒锥台分配部的侧面连通。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述导流子部具有圆柱结构。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进液子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流子部的外径,所述出液子部设于所述进液子部的底面并沿所述导流子部的外边缘分布。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进液子部具有空心圆筒结构,所述导流子部具有圆柱结构。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中间部件还包括:一汇流部,连接于所述分流部的下方,用于将所述分流部流出的聚合物溶液汇聚为一实心流束。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汇流部具有锥形结构。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中间部件包括:一静态混合器,用于对进入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进行分散和混合,以减小所述聚合物溶液径向不同部分的温差。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每个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的进口设有一密封圈,以免聚合物溶液流入所述空腔。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流体介质入口和流体介质出口,所述流体介质经所述流体介质入口流入所述空腔并经所述流体介质出口流出所述箱体。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流体介质入口设于所述箱体上表面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面的部位,所述流体介质出口设于所述箱体上表面靠近所述箱体的另一侧面的部位。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控温箱还包括:过滤部件,设于所述中间部件的下方,用于对所述中间部件流出的聚合物溶液进行过滤处理。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温箱,可选的,所述弹性纤维为氨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传统的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进行了改进,在控温箱的聚合物溶液通道内引入中间部件,流入各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经设于各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中间部件的作用,可减小经各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使得经各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恒温且黏度均匀。将该恒温且黏度均匀的聚合物溶液进入干法纺丝生产后道工序中的喷丝头进行喷丝处理,有利于保证聚合物溶液进入喷丝头的流变性,使得喷丝头喷出的丝束稳定,由此提高了所制备的纤维的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中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中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 a-箱体;2a-聚合物溶液通道;3a-空腔;4a-喷丝头;
1-箱体;2-聚合物溶液通道;20-聚合物溶液通道的孔壁;3-空腔;4-流体介质;5-中间部件;50-静态混合器;51-分流部;52-汇流部;511-进液子部;512-出液子部;513-导流子部;5111-空心圆筒进液部;5112-倒锥台分配部;6-密封圈;71-流体介质入口;72-流体介质出口;8-过滤部件;9-圆环形的聚合物溶液流束。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仅仅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而示出的,而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附图中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了,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在实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在基于现有的控温箱进行如氨纶等弹性纤维的干法纺丝生产过程中,如图7所示,流入聚合物溶液通道2a内的聚合物溶液通过聚合物溶液通道2a的壁面与空腔3a内的流体介质进行非接触式热交换,由于流入聚合物溶液通道2a内的聚合物溶液为具有一定尺寸的实心流束,因此,聚合物溶液的不同部分与流体介质的热交换的程度可能存在差异,特别是当聚合物溶液为具有较大尺寸的实心流束和/或聚合物溶液流速较快等情形下,聚合物溶液流束径向越靠近聚合物溶液通道2a壁面的部分与空腔3a中的流体介质的热交换就越充分,越远离聚合物溶液通道2a壁面的部分(如聚合物溶液流束的中心部分)与空腔3a中的流体介质的热交换就越不充分,这样,就导致聚合物溶液径向自中心向边缘的不同部分存在一定的温度分布,如中心部分温度低于边缘部分等,也就是说,聚合物溶液通道2a内的聚合物溶液径向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差,使得流入喷丝孔4a的聚合物溶液温度不均匀恒定。由于温度对如氨纶等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的聚合物溶液的黏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流入喷丝孔4a的聚合物溶液温度不均匀恒定,则会直接影响通过所述通道的聚合物溶液的黏性,进而影响聚合物溶液进入喷丝头的流变性,可能造成经喷丝头喷出的丝束不稳定,如丝束粗细不均、时断时续等,影响了纤维品质,严重的话可能影响干法纺丝的连续作业。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向截面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包括:
一箱体1,所述箱体1纵向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聚合物溶液通道2;多个相互隔离的聚合物溶液通道2的分布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如可将多个聚合物溶液通道2分布为一排或多排等。
所述箱体1内除各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2之外的区域为空腔3,所述空腔3用于流通与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2内的弹性纤维干纺用聚合物溶液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介质4;
一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4内设有一中间部件5,所述中间部件5用于减小经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2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温箱,可用于如氨纶等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对用于制备氨纶的聚合物溶液的黏性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温箱用于氨纶的干法纺丝工艺中,获得的有益效果也更为明显。
实际生产过程中,弹性纤维生产所需的化学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溶液经计量装置计量和分配后形成各股聚合物溶液流,各股聚合物溶液流对应流入控温箱的各聚合物溶液通道2内,流入各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经设于各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中间部件的作用,可减小经各聚合物溶液通道2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使得经各聚合物溶液通道2流出的聚合物溶液恒温且黏度均匀。将该恒温且黏度均匀的聚合物溶液进入干法纺丝生产后道工序中的喷丝头进行喷丝处理,有利于保证聚合物溶液进入喷丝头的流变性,使得喷丝头喷出的丝束稳定,由此提高了所制备的纤维的产品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中间部件5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可实现所述中间部件5功能的具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间部件5包括:一静态混合器50,用于对进入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进行分散和混合,以减小所述聚合物溶液径向不同部分的温差。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例如,所述静态混合器50可采用如图5a所示的类似麻花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使得聚合物溶液在聚合物溶液通道内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流动,以增加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溶液通道的孔壁20的热交换频率,提高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热交换效率,由此尽可能减小经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又例如,所述静态混合器50可采用如图5b所示的类似交叉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使得聚合物溶液的不同部分在聚合物溶液通道内多次分流再混合,增加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溶液通道的孔壁20的热交换频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之间的热交换,提高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热交换效率,由此尽可能减小经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
或者,可选的,所述中间部件5包括:一分流部51,用于将进入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聚合物溶液的截面形状由实心形状转换为空心的环形形状。所述实心形状是指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整体形成一个流束,该流束内部没有类似空腔的空间分布。所述空心的环形形状是指所述聚合物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形成以某一环形分布的流束,该流束中心部分具有类似空腔的空间分布。由于聚合物溶液通道2内的聚合物溶液是通过聚合物溶液通道2的壁面与空腔3内的流体介质4进行热交换,该方案通过分流部将进入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聚合物溶液的截面形状由实心形状转换为空心的环形形状,使得该聚合物溶液径向尽可能贴近聚合物溶液通道2分布,增加热交换的接触面积,以便该聚合物溶液径向的不同部分通过聚合物溶液通道2的壁面与空腔3内的流体介质实现充分、均匀的热交换,由此减少了聚合物溶液径向不同部分的温差。可选的,所述实心形状为圆形,所述空心的环形形状为圆环形,该方案可与圆形的聚合物溶液通道的情形更为匹配,可更好的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和均一性。
所述分流部的具体结构设计非常灵活,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例如,所述分流部51包括:进液子部511、出液子部512和导流子部513;所述进液子部511和所述导流子部513纵向依次设置;所述出液子部512与所述进液子部511连通,用于将进入所述进液子部511的聚合物溶液引出至所述导流子部513的外壁并沿所述外壁流下。实际生产过程中,经计量装置计量和分配的聚合物溶液流入进液子部,流入进液子部的聚合物溶液截面积为实心流束(如截面为圆形的聚合物溶液流束等),然后经出液子部引出并沿导流子部的外壁流下,导流子部内部没有聚合物溶液,沿着导流子部外壁流下的聚合物溶液的截面即为空心流束(如截面为圆环形的聚合物溶液流束9),这样就增加了聚合物溶液与聚合物溶液通道2的壁面的接触面积,以便该聚合物溶液径向的不同部分通过聚合物溶液通道2的壁面与空腔3内的流体介质实现充分、均匀的热交换,由此减少了聚合物溶液径向不同部分的温差。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和图4a所示,所述进液子部511的内径小于所述导流子部513的外径,所述出液子部512具有外扩式结构,具有外扩式结构的所述出液子部512的出口沿所述导流子部513的外边缘分布。该方案通过将出液子部设计为具有外扩式结构,可将内径较小的进液子部511内的聚合物溶液经出液子部512的出口引出后沿外径较大的导流子部513的外壁流下(聚合物溶液的流向请参考图4a的箭头所示),由此将聚合物溶液的截面由圆形等实心形状转换为如圆环形等空心的环形形状。
所述进液子部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例如,进液子部511包括纵向依次设置的空心圆筒进液部5111和倒锥台分配部5112;所述倒锥台分配部5112上表面与所述空心圆筒进液部5111连通,下表面与所述导流子部513非连通式连接;具有外扩式结构的所述出液子部512的进口与所述倒锥台分配部5112的侧面连通。所述导流子部可具有圆柱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导流子部设计为空心或实心结构,设计为空心结构还有利于节省耗材。该方案中所述进液子部的结构紧凑,采用该方案可有效的将进入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较小束的聚合物溶液由实心圆流束分散为以导流子部为中心的圆环形流束,由此提高导流子部外壁流动的聚合物溶液与聚合物溶液通道的壁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经该壁面与空腔中换热介质热交换的效率和均一性。采用该方案提供的所述中间部件的结构成本较低。
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4b所示,所述进液子部511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流子部513的外径,所述出液子部512设于所述进液子部511的底面并沿所述导流子部513的外边缘分布。该方案可将内径较大的进液子部511内的聚合物溶液经出液子部512的出口引出后沿外径较小的导流子部513的外壁流下(聚合物溶液的流向请参考图4b的箭头所示),由此将聚合物溶液的截面由实心形状转换为空心的环形形状。可选的,所述进液子部具有空心圆筒结构,所述导流子部具有圆柱结构,由此实现将聚合物溶液的截面由圆形的实心形状转换为如圆环形的空心的环形形状。
进一步,所述中间部件还可包括:一汇流部52,连接于所述分流部51的下方,用于将所述分流部51流出的聚合物溶液汇聚为一实心流束。可选的,所述汇流部具有锥形结构。例如,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箭头所示,导流子部外壁流下的聚合物溶液经具有如锥形等结构的汇流部52后重新汇聚为一实心流束,从而便于将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准确流入喷丝头以进行后续的喷丝处理。采用该方案提供的中间部件的结构成本较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每个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2的进口设有一密封圈6,以免聚合物溶液流入所述空腔。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流体介质入口71和流体介质出口72,所述流体介质4经所述流体介质入口71流入所述空腔3并经所述流体介质出口72流出所述箱体1。该方案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流体介质的入口和出口,便于对空腔中的流体介质进行流动控制,通过流体介质的流动与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快速进行热交换,并控制流体介质的温度以保证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均匀恒温。
所述流体介质入口71和所述流体介质出口72的位置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选的,所述流体介质入口71设于所述箱体1上表面靠近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的部位,所述流体介质出口72设于所述箱体1上表面靠近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面的部位。该方案有利于箱体空腔不同部位的流体介质充分流动来保证空腔内的流体介质恒温,由此实现对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进行保温。
可选的,所述控温箱还包括:过滤部件8,设于所述中间部件5的下方,用于对所述中间部件5流出的聚合物溶液进行过滤处理。所述过滤部件8可包括但不限于滤网。通过在所述中间部件下方设置所述过滤部件的方案有利于减少进入喷丝头的聚合物溶液的杂质含量,由此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延长喷丝头的更换或清洗等维护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方法等实施例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方案。同时,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最后应说明的是:虽然以上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Claims (17)
1.一种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所述箱体纵向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聚合物溶液通道;
所述箱体内除各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之外的区域为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流通与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弹性纤维干纺用聚合物溶液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介质;
一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设有一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用于减小经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流出的聚合物溶液不同部分的温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包括:一分流部,用于将进入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的截面形状由实心形状转换为空心的环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形状为圆形,所述空心的环形形状为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包括:进液子部、出液子部和导流子部;所述进液子部和所述导流子部纵向依次设置;所述出液子部与所述进液子部连通,用于将进入所述进液子部的聚合物溶液引出至所述导流子部的外壁并沿所述外壁流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子部的内径小于所述导流子部的外径,所述出液子部具有外扩式结构,具有外扩式结构的所述出液子部的出口沿所述导流子部的外边缘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子部包括纵向依次设置的空心圆筒进液部和倒锥台分配部;所述倒锥台分配部上表面与所述空心圆筒进液部连通,下表面与所述导流子部非连通式连接;具有外扩式结构的所述出液子部的进口与所述倒锥台分配部的侧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子部具有圆柱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子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流子部的外径,所述出液子部设于所述进液子部的底面并沿所述导流子部的外边缘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子部具有空心圆筒结构,所述导流子部具有圆柱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还 包括:一汇流部,连接于所述分流部的下方,用于将所述分流部流出的聚合物溶液汇聚为一实心流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部具有锥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包括:一静态混合器,用于对进入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内的聚合物溶液进行分散和混合,以减小所述聚合物溶液径向不同部分的温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9、12任一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聚合物溶液通道的进口设有一密封圈,以免聚合物溶液流入所述空腔。
14.根据权利要求1-9、12任一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流体介质入口和流体介质出口,所述流体介质经所述流体介质入口流入所述空腔并经所述流体介质出口流出所述箱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入口设于所述箱体上表面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面的部位,所述流体介质出口设于所述箱体上表面靠近所述箱体的另一侧面的部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9、12任一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部件,设于所述中间部件的下方,用于对所述中间部件流出的聚合物溶液进行过滤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9、12任一所述的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为氨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57557.5U CN204370053U (zh) | 2014-12-04 | 2014-12-04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57557.5U CN204370053U (zh) | 2014-12-04 | 2014-12-04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70053U true CN204370053U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32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57557.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70053U (zh) | 2014-12-04 | 2014-12-04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700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89033A (zh) * | 2014-12-04 | 2015-03-04 | 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
2014
- 2014-12-04 CN CN201420757557.5U patent/CN20437005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89033A (zh) * | 2014-12-04 | 2015-03-04 | 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WO2016086821A1 (zh) * | 2014-12-04 | 2016-06-09 | 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CN104389033B (zh) * | 2014-12-04 | 2017-07-21 | 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89033A (zh)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
US12104282B2 (en) | Spandex fiber dry spinning component and spinning part | |
CN204370053U (zh)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 |
CN106435788A (zh) | 新型多孔中空纤维膜喷丝装置 | |
CN203174236U (zh) | 中空复合式纺丝组件 | |
CN202187099U (zh) | 内置静态混合器的纺丝组件 | |
CN204251782U (zh) | 一种新型内插管式多孔中空纤维膜喷丝头 | |
CN104389035A (zh) |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组件和纺丝部件 | |
CN206157283U (zh) | 新型多孔中空纤维膜喷丝装置 | |
CN206157284U (zh) | 带芯液导流管的喷丝头 | |
CN106381529A (zh) | 一种纺丝喷丝板 | |
CN201648597U (zh) | 三叶中空型烟束丝用喷丝板 | |
CN104294379A (zh) | 双腔一体式纺丝组件 | |
CN201648590U (zh) | 仿麻型纤维喷丝板 | |
CN211441098U (zh) | 一种草坪挤出机模头组件 | |
CN208632709U (zh) | 一种异形喷丝板 | |
CN204354330U (zh) | 一种原料静态混合器 | |
CN203678884U (zh) | 棒线材水冷喷嘴 | |
CN208554090U (zh) | 一种新型挤出机孔板 | |
CN203862212U (zh) | 一种新型的可分段冷却的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 | |
CN201517143U (zh) | 一种单丝挤出机模头 | |
CN209240534U (zh) | 一种催化剂挤条机的模板 | |
CN203866423U (zh) | 中空异型复合喷丝板 | |
CN201778151U (zh) | 一种能够消除熔体流动死点的纺丝组件 | |
CN204125571U (zh) | 双腔一体式纺丝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