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2322U -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2322U
CN204362322U CN201520102963.2U CN201520102963U CN204362322U CN 204362322 U CN204362322 U CN 204362322U CN 201520102963 U CN201520102963 U CN 201520102963U CN 204362322 U CN204362322 U CN 204362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heating
matrix
rete
heated object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29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振
尹善章
张建亮
王新元
张贵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29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2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2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23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该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基体和红外发热膜层,其中基体呈圆柱状,且基体上具有可盛放被加热体的容纳腔,且容纳腔包围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红外发热膜层附设在基体的壁面上,可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进行加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实现了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同时进行立体式加热,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进而降低了产品的能源消耗。

Description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和一种电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盘式加热装置通常采用的是接触式加热或平板式远红外加热结构加热,接触式加热受结构的限制,在做立体加热时,通常采用的是发热带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功率低,能源消耗量大。平板式远红外加热结构无法有效对侧面进行加热,加热效率也较低。
因此,增大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从而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上述红外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呈圆柱状,且所述基体上具有可盛放被加热体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包围所述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和红外发热膜层,附设在所述基体的壁面上,可对所述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基体呈空心的圆柱状,包围在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外,红外发热膜层设置在基体底壁和侧壁上,被加热体安装于基体内部,则红外发热膜层包围在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外,红外加热装置通电后,红外发热膜层开始发热,并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对被加热体的侧壁和底壁同时进行加热,实现立体加热,增大了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能源消耗。
其中,红外发热膜层由包含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经喷涂法、沉积法或蒸镀法成型在基体的外表面,而后再经退火成膜工艺处理而制成,且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1.8%,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0.3%,这样可以提高红外发热膜层的光谱发射率和热辐射效率,使其实用性更好。优选地,混合物内还可以包含Cr2O3、MnO2、Ni2O3,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红外发热膜层的光谱发射率和热辐射效率,其热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更好地实现了产品节能的目的。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体包括:底基体,所述底基体呈平板状,且所述底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有所述红外发热膜层;和侧基体,所述侧基体与所述底基体的周边相连,且所述侧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有所述红外发热膜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基体包括底基体和侧基体,底基体为平板状,侧基体与底基体相连,并组成一开口向上的容纳腔,底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的红外发热膜层与被加热体的底壁相对,用于对被加热体的底壁进行加热;侧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的红外发热膜层与被加热体的侧壁相对,用于对被加热体的侧壁进行加热。红外加热装置通电后,红外发热膜层开始发热,对被加热体的侧壁和底壁同时进行加热,实现立体加热,增大了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能源消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基体和所述侧基体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底基体和侧基体为一体式结构,生产时底基体与侧基体一体成型,无需组装,简化了组装的操作,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基体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被加热体的高度。
侧基体的高度小于被加热体的高度,使红外加热装置可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的下部进行加热,使得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下部的温度上升较快,由于高温的液体或气体会上升,与上部的液体或气体进行对流,可使整个被加热体内部温度均匀,这样在保证红外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的同时,节省了能源,以及红外加热装置的材料及成本;侧基体的高度等于被加热体的高度,使红外加热装置可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整个侧壁进行加热,使被加热体的整体加热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基体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包括多个红外发热膜条,多个所述红外发热膜条均呈环形,并沿竖直方向排布在所述侧基体的外壁面上,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多个所述红外发热膜条的加热功率依次降低;或者所述侧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呈螺旋形,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螺旋形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的加热功率逐渐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侧基体的外壁面上的红外发热膜层包括多个红外发热膜条,且多个红外发热膜条呈环形均匀的分布在侧基体的外壁面上,实现了多个红外发热膜条的并联连接,这样可通过一控制器控制其工作,也可以通过多个控制器分别独立控制其工作;或者红外发热膜层呈螺旋形均匀的分布在侧基体的外壁面上,实现了位于底基体上的红外发热膜层的多圈的串联连接,可通过一控制器控制多圈红外发热膜层的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体包括有两电极,两所述电极均与所述红外发热膜层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基体包括两个电极,每个电极均与红外发热膜层中相连,电极通电,红外发热膜层通电发热,并向外辐射红外线,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体为发热盘,发热盘对红外发热膜层进行加热,同样可使红外发热膜层向外辐射红外线,并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发热膜层的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红外发热膜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一方面可防止热量向外扩散,另一方面可对红外发热膜层进行保护,防止红外发热膜层磨损,再一方面,隔热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可防止红外发热膜层处发生漏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被加热体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所述被加热体放置到所述红外加热装置的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基体,11底基体,12侧基体,2红外发热膜层,3被加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基体1和红外发热膜层2。
其中,所述基体1呈圆柱状,且所述基体1上具有可盛放被加热体3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包围所述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
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附设在所述基体1的侧壁的外壁面和底壁的外壁面上,可对所述被加热体3的底壁和侧壁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基体呈空心的圆柱状,包围在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外,红外发热膜层设置在基体底壁和侧壁的外壁面上,被加热体安装于基体内部,则红外发热膜层包围在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外,红外加热装置通电后,红外发热膜层开始发热,并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对被加热体的侧壁和底壁同时进行加热,实现立体加热,增大了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能源消耗。
其中,红外发热膜层由包含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经喷涂法、沉积法或蒸镀法成型在基体的外表面,而后再经退火成膜工艺处理而制成,且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1.8%,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0.3%,这样可以提高红外发热膜层的光谱发射率和热辐射效率,使其实用性更好。优选地,混合物内还可以包含Cr2O3、MnO2、Ni2O3,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红外发热膜层的光谱发射率和热辐射效率,其热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更好地实现了产品节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体为耐高温的基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包括:底基体11和侧基体12,其中所述底基体11呈平板状,且所述底基体11的外壁面上附设有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所述侧基体12与所述底基体11的周边相连,且所述侧基体12的外壁面上附设有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
基体包括底基体和侧基体,底基体为平板状,侧基体与底基体相连,并组成一开口向上的容纳腔,底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的红外发热膜层与被加热体的底壁相对,用于对被加热体的底壁进行加热;侧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的红外发热膜层与被加热体的侧壁相对,用于对被加热体的侧壁进行加热。红外加热装置通电后,红外发热膜层开始发热,对被加热体的侧壁和底壁同时进行加热,实现立体加热,增大了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能源消耗。
具体地,底基体11与侧基体12的结构包括多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所述底基体11和所述侧基体12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侧基体12的高度等于被加热体3的高度。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所述底基体11和所述侧基体12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侧基体12的高度等于被加热体3的高度。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所述底基体11和所述侧基体12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侧基体12的高度小于被加热体3的高度。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所述底基体11和所述侧基体12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侧基体12的高度小于被加热体3的高度。
底基体和侧基体为一体式结构,生产时底基体与侧基体一体成型,无需组装,简化了组装的操作,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成本;侧基体与底基体为分体式结构,使得侧基体与底基体的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
侧基体的高度小于被加热体的高度,使红外加热装置可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的下部进行加热,使得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下部的温度上升较快,由于高温的液体或气体会上升,与上部的液体或气体进行对流,可使整个被加热体内部温度均匀,这样在保证红外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的同时,节省了能源,以及红外加热装置的材料及成本;侧基体的高度等于被加热体的高度,使红外加热装置可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整个侧壁进行加热,使被加热体的整体加热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底基体11的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侧基体12的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的加热功率。
底基体上的红外发热膜层对被加热体的底壁进行加热的平均加热功率比侧基体上的红外发热膜层对被加热体的侧壁进行加热的平均加热功率大,这样被加热体的底壁温度上升较快,由于高温的液体或气体会上升,与上部的液体或气体进行对流,使被加热体的整体加热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基体12的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包括多个红外发热膜条,多个所述红外发热膜条均呈环形,并沿竖直方向排布在所述侧基体12的外壁面上,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多个所述红外发热膜条的加热功率依次降低,这样在整个红外发热膜层上,从底壁向上加热功率递减,其中位于底基体上的红外发热膜层和位于侧基体上最下方的红外发热膜层的加热功率最大,用于对被加热体的底壁以及底壁与侧壁的圆滑过渡处进行大功率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基体12的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呈螺旋形,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螺旋形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的加热功率逐渐降低。
侧基体的外壁面上的红外发热膜层包括多个红外发热膜条,且多个红外发热膜条呈环形均匀的分布在侧基体的外壁面上,实现了多个红外发热膜条的并联连接,这样可通过一控制器控制其工作,也可以通过多个控制器分别独立控制其工作;或者红外发热膜层呈螺旋形均匀的分布在侧基体的外壁面上,实现了位于底基体上的红外发热膜层的多圈的串联连接,可通过一控制器控制多圈红外发热膜层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基体1包括有两电极,两所述电极均与所述红外发热膜层2电连接。这样,电极通电,红外发热膜层通电发热,并向外辐射红外线,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示例中,所述基体1为发热盘。发热盘对红外发热膜层进行加热,同样可使红外发热膜层向外辐射红外线,并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热膜层3的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图中未示出)。
红外发热膜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一方面可防止热量向外扩散,另一方面可对红外发热膜层进行保护,防止红外发热膜层磨损,再一方面,隔热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可防止红外发热膜层处发生漏电。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红外发热膜层附设在基体的内壁面上,同样可实现红外加热装置对被加热体的加热,此时只需在红外发热膜层的内表面上设置保护层,防止红外发热膜层被磨损或者发生漏电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被加热体3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所述被加热体3放置到所述红外加热装置的容纳腔内,并通过位于基体外壁面上的红外发热膜层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同时进行立体式加热。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其中,上述的电加热器具可以为电加热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电压力锅,此时红外加热装置可以为外锅,还可以为电水壶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通过红外加热膜层对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进行红外加热,实现了非接触式立体加热,提高了加热效果和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相连”、“连接”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呈圆柱状,且所述基体上具有可盛放被加热体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包围所述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和
红外发热膜层,附设在所述基体的壁面上,可对所述被加热体的底壁和侧壁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
底基体,所述底基体呈平板状,且所述底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有所述红外发热膜层;和
侧基体,所述侧基体与所述底基体的周边相连,且所述侧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有所述红外发热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基体和所述侧基体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基体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被加热体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包括多个红外发热膜条,多个所述红外发热膜条均呈环形,并沿竖直方向排布在所述侧基体的外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基体的外壁面上附设的所述红外发热膜层呈螺旋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包括有两电极,两所述电极均与所述红外发热膜层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为发热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发热膜层的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
10.一种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加热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所述被加热体放置到所述红外加热装置的容纳腔内。
CN201520102963.2U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2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2963.2U CN204362322U (zh)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2963.2U CN204362322U (zh)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2322U true CN204362322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6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29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2322U (zh)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2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0675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0675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4225U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
CN105992401B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CN204427677U (zh) 电加热器具
CN102740514A (zh) 云母板涂层电发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4445453U (zh) 煲盖及电饭煲
CN204362322U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CN202859429U (zh) 带陶瓷电热基板的电热暖手器
CN202938371U (zh) 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电热炉
CN204408646U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CN204362330U (zh) 电加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852884Y (zh) 紫砂内胆电饭锅
CN204427749U (zh) 内胆及烹饪器具
CN102860899A (zh) 带陶瓷电热基板的电热暖手器
CN105992402A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CN103356050B (zh) 高频电加热厨具
CN210673077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涂层的电热器
CN205912755U (zh) 一种新型华夫机
CN203657010U (zh) 一种家用电炉
CN204693532U (zh) 一种电阻炉
CN205162830U (zh) 烹饪器具
CN204408651U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具
CN204427778U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5773613U (zh) 一种面状发热体加热电烤箱
CN103118448A (zh) 一种纳米ptc化合物导热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204408652U (zh) 电加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