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8532U - 微型开关 - Google Patents

微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8532U
CN204348532U CN201520061207.XU CN201520061207U CN204348532U CN 204348532 U CN204348532 U CN 204348532U CN 201520061207 U CN201520061207 U CN 201520061207U CN 204348532 U CN204348532 U CN 204348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needle shaft
type control
control piece
contac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12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育旻
崔勇
莫鸿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TACT PROB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TACT PROB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TACT PROB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TACT PROB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612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8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8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8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开关,装设于一电路板,具有第一导电管、针轴、弹性体与基座,针轴活动设于第一导电管,弹性体系与针轴相抵并提供一反向力予针轴,基座供以安装第一导电管、针轴及弹性体,更具有一球型控制件及一侧向导件,球型控制件设于基座顶侧,侧向导件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与该针轴形成一电流通路,藉由球型控制件位移压抵针轴以控制电流通路的导通状态,藉此可有效控制电路或讯号导通状态,即便于微小尺寸下亦具有极佳的导通效果并可承载较大电流,并可进一步搭配防水件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微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微型电子组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具高导通效能,以及极佳防水效果的微型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现今的电子机构亦为了各式目的而渐趋小型化,相对电子机构中的组成元件亦随的趋向微小,以达到缩小组装后机构体积的功效。
于电子机构中,为了控制各项元件的开关状态,以及特定电路的导通状态,一般设置有连接器作为开关控制元件。常用的连接器开关采用冲压弹片设计制作接点,而早期的弹片开关属简单的弹臂式弹片,其整体构成的体积较大,如前述,为了实施于小型化或微型化电子机构中,弹臂式态样的弹片其结构于设计上可缩小的空间有限,因此进而衍生多弯折弹片型式,以有效减小弹片开关的整体体积。弹片开关通过外部施力于冲压弹片,使之受力形变以达到控制电路或元件的开关及导通状态的功效,然而冲压弹片于受力时产生的应力较大而会影响材料的疲劳寿命,使冲压弹片的使用寿命降低,并导致接触灵敏度降低。
为了解决冲压弹片式开关的缺失,进一步衍生关于利用探针结构作为连接器开关的组件,其由电路板测试探针而发展出的开关控制组件,通过针轴与针管接触形成通路进而藉由操控探针结构的导通与否,以进一步控制电子机构的运作。然而,探针式开关对于接触及电传导功能的方式与设计,必须需因应探针本身结构同时亦须保持电流或讯号的良好导通效能,目前无法兼具如上述的需求而制作成微型的连接器开关。又各类连接器开关于使用时,由于结构设计必然存在些许微小间隙,而电子零组件极易受环境水气因素影响而导致损坏或电流导通效能不佳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在微型的连接器开关内,针对该些间隙进行防水设计亦为另一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构思一种微型开关,希冀可有效解决上述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微型开关,以应用于微型电子机构内做为控制电路导通之用,并可应用于侧滑接触触动的结构,且具有极佳之电流或讯号良好导通效能,以承载各式大小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微型开关,具有极佳的防水效能,以进一步保持开关的电流或讯号传导状态于最佳状态,避免外在环境因素影响以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开关,装设于一电路板,其具有一第一导电管、一针轴、一弹性体及一基座,该针轴活动设于该第一导电管,该弹性体与该针轴相抵并提供一反向力予该针轴,该基座供以安装该第一导电管、该针轴及该弹性体,该微型开关更具有一球型控制件及一侧向导件,该球型控制件设于该基座顶侧,该侧向导件之一端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该侧向导件与该针轴形成一电流通路,并通过该球型控制件的位移压抵该针轴以控制该电流通路的导通状态。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管顶侧对应该球型控制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第一导电管的顶侧开口环设有一限位部,以防止该球型控制件脱离该第一导电管且使该球型控制件可于该容置空间内转动,该球型控制件凸出于该第一导电管顶侧面的高度相对该容置空间的垂直高度具有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介于1:3~2:5。
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第二导电管,相对该第一导电管设置,且一端与该电路板连接,该针轴受该球型控制件下压滑移时,该针轴相对接触该球型控制件的一端接触该第二导电管,使该电流通路为导通状态。
于另一实施例中,更具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对应该球型控制件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开口周缘并对应该球型控制件设有一限位部,且该球型控制件凸出于该容置槽的高度相对该容置槽的高度具有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介于1:3~2:5,该针轴与该侧向导件常态接触而使该电流通路为导通状态,当该针轴受该球型控制件下压移动后切换该电流通路至非导通状态。
而为了提升该针轴与该弹性体的配合功效,使该针轴对应该弹性体设有一凸环部,而可降低该弹性体的应力承受过于集中,提高该微型开关的使用寿命。
此外,为了防止外在环境因素如水气影响该微型开关运作及导通状态,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防水件,设于该球型控制件与该针轴之间藉此填补结构间形成的间隙,有效防止受潮导致损坏的情形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开关系通过该球型控制件有效地因应使用方式与设置的电子结构等因素控制电路或讯号导通状态,使本实用新型即便于微小尺寸下亦具有极佳的导通效果并可承载较大电流,且进一步搭配该防水件避免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各组件,有效地延长该微型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应用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应用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应用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应用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微型开关;10第一导电管;101容置空间;102限位部;11针轴;111凸环部;12弹性体;13基座;14球型控制件;15侧向导件;16第二导电管;2电路板;3电流通路;4微型开关;41针轴;44球型控制件;45侧向导件;46防水件;461透孔;47连接件;471容置槽;472限位部;5电流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及2~3,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各剖面应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开关1,装设于一电路板2,供以控制该电路板2导通状态,其具有一第一导电管10、一针轴11、一弹性体12及一基座13,该针轴11活动设于该第一导电管10内,该弹性体12与该针轴11相抵并提供一反向力予该针轴11,该基座13供以安装该第一导电管10、该针轴11及该弹性体12。
该微型开关1的特征在于,更具有一球型控制件14及一侧向导件15,该球型控制件14设于该基座13顶侧,以于受力时驱使该针轴移动。该侧向导件15的一端与该电路板2电性连接,其中,该侧向导件15与该针轴11形成一电流通路3,并通过该球型控制件14的位移来控制该电流通路3的导通状态。其中,该球型控制件14可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藉此,该微型开关1藉由该侧向导件15而使该电流通路3为侧向流动,以使该微型开关1承载更大的电流,并通过该球型控制件14做为驱动该微型开关1的主要组件以进一步确保对于该电流通路3控制的准确度。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管10顶侧对应该球型控制件14设有一容置空间101供以放置该球型控制件14并使其与该针轴11接触,并于该第一导电管10的顶侧开口环设有一限位部102,供以防止该球型控制件14脱离该容置空间,且使该球型控制件14可于该容置空间101内自由转动。其中,该球型控制件14位于该容置空间101时,常态凸出于该第一导电管10的顶侧面以受外部对手件触动控制该电流通路3的导通状态,为了进一步避免该球型控制件14移动或掉落,该球型控制件14凸出于该第一导电管10顶侧面的高度h1相对该容置空间101的垂直高度h2具有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h1:h2介于1:3~2:5。
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体12套设于该针轴11外,而为了与该弹性体12配合,该针轴11对应该弹性体12设有一凸环部111,使该弹性体12套设于该针轴11后其一端与该凸环部111接触,藉此结构而可降低该弹性体12的承受应力过于集中,并提升其使用寿命。而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第二导电管16,其相对该第一导电管10设置,且一端与该电路板2连接,该针轴11受该球型控制件14下压滑移时,相对接触该球型控制件14一端接触该第二导电管16,以使该电流通路3呈现导通状态。
如图2及3所示,该微型开关1可藉侧向位移的对手件驱动,意即该微型开关1可为侧趋式开关。该微型开关1的各项元件相互组装并设置于该电路板2后,该电流通路3为非导通状态,直至该球型控制件14受外力下压并触碰该针轴11使其相对该第一导电管10下移并接触该第二导电管16,即使该电流通路3呈现导通状态,以驱动该电路板2及其各项电子零组件等。反之,当该球型控制件14恢复至未受力状态时,则可阻断该电流通路3使之成为断路。故藉该球型控制件14可有效地控制该电流通路3的导通状态,以控制该微型开关1相对连接的各项电子零组件的驱动情况。
请继续参阅图4及5~6,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各剖面应用示意图。承第一实施例,其相同部分即不再加以赘述。于本实施例中,该微型开关4并未具有该第二导电管,且该针轴41常态直接与该侧向导件45接触使该电流通路5为导通状态。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更具有一防水件46,设于该球型控制件44与该针轴41之间,以防止液体自该球型控制件44与该针轴41间的空隙渗入而影响该电流通路5的导通效能。
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连接件47,该连接件47并对应该球型控制件44设有一容置槽471供以放置该球型控制件44,同样地,为了防止该球型控制件44掉落或移动影响该微型开关4的驱动切换功效,该容置槽471的开口周缘设有一限位部472,该球型控制件44凸出于该容置槽471的高度h3相对该容置槽471的高度h4具有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h3:h4-并介于1:3~2:5,而该针轴41与该侧向导件45常态接触而使该电流通路5为导通状态。当该针轴41受该球型控制件44下压移动后,使该针轴41脱离该侧向导件45,以切换该电流通路5至非导通状态。而该防水件46位于该连接件47与该针轴41之间,并对应该连接件47设有一透孔461,以使该连接件47的一端可穿设于该透孔461与针轴41接触。
如图5及6所示,于常态下,该针轴41与该侧向导件45常态接触,使该电流通路5为导通状态。当该球型控制件44受外部对手件施力并下压移动,触动该针轴41使其相对该第一导电管40移动而脱离该侧向导件45使该电流通路5形成非导通状态,以达到断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该微型开关1、4,因应目前各项电子组件或装置渐趋微小化的需求,而以极小尺寸制成且可运用于侧向滑动控制,并且,利用该球型控制件14、44增进开关切换的准确度,再者,为了防止该球型控制件14、44移动或脱离该针轴11、41等情况发生,系针对其设有该限位部102、472,并限定该球型控制件14、44相对该容置空间101或该容置槽471的凸出高度,而藉该侧向导件15、45可供该微型开关1、4可承载更大的电流。此外,本实用新型更可结合该防水件46,以有效地防堵液体影响各具导电性质的组件作动,进一步保护该微型开关1、4的使用。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微型开关,装设于一电路板,其具有一第一导电管、一针轴、一弹性体及一基座,该针轴活动设于该第一导电管,该弹性体与该针轴相抵并提供一反向力予该针轴,该基座供以安装该第一导电管、该针轴及该弹性体,其特征在于:
该微型开关更具有一球型控制件及一侧向导件,该球型控制件设于该基座顶侧,该侧向导件的一端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该侧向导件与该针轴形成一电流通路,并透过该球型控制件的位移压抵该针轴以控制该电流通路的导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开关,其中,该第一导电管顶侧对应该球型控制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第一导电管的顶侧开口环设有一限位部,以防止该球型控制件脱离该第一导电管且使该球型控制件能够于该容置空间内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开关,其中,该球型控制件凸出于该第一导电管顶侧面的高度相对该容置空间的垂直高度具有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介于1:3~2: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开关,其中,更具有一第二导电管,相对该第一导电管设置,且一端与该电路板连接,该针轴受该球型控制件下压滑移时,该针轴相对接触该球型控制件一端接触该第二导电管,使该电流通路为导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开关,其中,更具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对应该球型控制件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开口周缘并对应该球型控制件设有一限位部,且该球型控制件凸出于该容置槽的高度相对该容置槽的高度具有一设定比例,该设定比例介于1:3~2:5,该针轴与该侧向导件常态接触而使该电流通路为导通状态,当该针轴受该球型控制件下压移动后切换该电流通路至非导通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微型开关,其中,该针轴对应该弹性体设有一凸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开关,其中,更具有一防水件,设于该球型控制件与该针轴之间。
CN201520061207.XU 2015-01-28 2015-01-28 微型开关 Active CN204348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1207.XU CN204348532U (zh) 2015-01-28 2015-01-28 微型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1207.XU CN204348532U (zh) 2015-01-28 2015-01-28 微型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8532U true CN204348532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3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1207.XU Active CN204348532U (zh) 2015-01-28 2015-01-28 微型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8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5928U (zh) 电子设备和动态输入表面
TWI47938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按鍵墊
CN101964265B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按键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0422840C (zh) 开关组装体
CN104299818B (zh) 一种键盘按键
CN102290272A (zh) 触动式开关按键及具有该触动式开关按键的电子装置
EP2302486A2 (en) Keyboard
JP2010086385A (ja) 静電容量センサ
CN102403148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2403147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3219185A (zh) 按键
CN104298384A (zh) 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04348532U (zh) 微型开关
CN105098430B (zh) 具有浮动式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CN111223701B (zh) 按键结构
CN201700124U (zh) 屏蔽罩及具有屏蔽罩的电子装置
CN101924543B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连接结构
CN103165319A (zh) 按钮装置
CN201294180Y (zh) 按键结构
WO2021098763A1 (zh)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1072530Y (zh) 一种键盘输入装置
CN104701052A (zh) 一种键盘
CN203950280U (zh) 具有电容感应装置的主动式触控笔
CN205335140U (zh) 按键及移动终端
CN203691455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