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4658U - 增强润滑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增强润滑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44658U CN204344658U CN201420776206.9U CN201420776206U CN204344658U CN 204344658 U CN204344658 U CN 204344658U CN 201420776206 U CN201420776206 U CN 201420776206U CN 204344658 U CN204344658 U CN 2043446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shaft
- oil
- oil pocket
- auxiliary device
- axle co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包括耳板(1)、轴端挡板(2)、螺钉(3)、轮轴(4)、辅助装置(5)、隔套(6)、轴承(7)、挡圈(8)和工作轮(9),螺钉配合轴端挡板固定耳板安装在轮轴两侧,轮轴内设置有辅助装置,轮轴上下各安装两组工作轮,耳板与工作轮之间各镶嵌隔套,辅助装置另一端安装固定在长拉杆上;通过改进轴润滑通道,使转动轴承能得到很好润滑,提高滑轮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设计中,一般轴润滑道在轴心开主供油道,在轴下方加工供油支路,这种供油方式由于供油通道较细,中间没有通气口,容易形成油隔空间,该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油隔空间的限制,使加注润滑油需要较大输入压力能,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因为油隔空间的限制,使部分供油道中的润滑油不能进入润滑表面,塔式起重机常有旋转机构或轮系使用,如何使旋转的轮系保持长时间可靠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转动副的润滑也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通过改进轴润滑通道,使转动轴承能得到很好润滑,提高滑轮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包括耳板、轴端挡板、螺钉、轮轴、辅助装置、隔套、轴承、挡圈和工作轮,螺钉配合轴端挡板固定耳板安装在轮轴两侧,轮轴内设置有辅助装置,轮轴上下各安装两组工作轮,耳板与工作轮之间各镶嵌隔套。
所述的辅助装置由油杯、主油道、油腔Ⅰ和油腔Ⅱ组成,油杯固定在轮轴一侧,主油道设置在轮轴内部中间,主油道两侧连接油腔Ⅰ和油腔Ⅱ。
所述的主油道位置在轮轴内部中间。
所述的油腔Ⅰ和油腔Ⅱ的数量和工作轮的数量相同。
主油道的宽度为4~12mm,油腔Ⅰ和油腔Ⅱ的宽度为2~6mm。
所述的主油道的宽度为8mm,油腔Ⅰ和油腔Ⅱ的宽度为4mm。
本结构在润滑过程中,不易形成油隔空间,减少油隔空间形成的影响,使润滑油加注过程中,无速度变化影响,注油加满状态直观,能实际达到预期润滑油加注量,润滑油使用过程中,不会有润滑油大量留置在油道中形成浪费,而且本结构设计合理,大大增强了润滑效果,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增强了产品润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板,2、轴端挡板,3、螺钉,4、轮轴,5、辅助装置,6、隔套,7、轴承,8、挡圈,9、工作轮,51、油杯,52、主油道,53、油腔Ⅰ,54、油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增强润滑轴结构,包括耳板1、轴端挡板2、螺钉3、轮轴4、辅助装置5、隔套6、轴承7、挡圈8和工作轮9,螺钉3配合轴端挡板2固定耳板1安装在轮轴4两侧,轮轴4内设置有辅助装置5,轮轴4上下各安装两组工作轮9,耳板1与工作轮9之间各镶嵌隔套6。
所述的辅助装置5由油杯51、主油道52、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组成,油杯51固定在轮轴4一侧,主油道52设置在轮轴4内部中间,主油道52两侧连接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通过辅助装置5可以不易形成油隔空间,减少油隔空间形成的不良影响,不会造成润滑油加注不足,使油道中的油能完全进入润滑面,达到润滑油不会因滞留在油道中而失去润滑作用。
所述的主油道52位置在轮轴4内部中间,方便操作人员可直观的观察到实际达到预期润滑油加注量。
所述的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的数量和工作轮9的数量相同,保证工作轮9能润滑表面得到很好润滑,防止造成干摩擦,磨损加剧,提前损坏。
所述的主油道52的宽度为4~12mm,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的宽度为2~6mm,操作人员在注入润滑油时,方便润滑油流入,不会形成润滑油进入缓慢或外漏现象。
所述的主油道52的宽度为8mm,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的宽度为4mm,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当主油道52处于宽度为8mm,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的宽度均为4mm时,操作人员注入润滑油时,能完全进入润滑面,达到预期润滑油加注量。
Claims (6)
1.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板(1)、轴端挡板(2)、螺钉(3)、轮轴(4)、辅助装置(5)、隔套(6)、轴承(7)、挡圈(8)和工作轮(9),螺钉(3)配合轴端挡板(2)固定耳板(1)安装在轮轴(4)两侧,轮轴(4)内设置有辅助装置(5),轮轴(4)上下各安装两组工作轮(9),耳板(1)与工作轮(9)之间各镶嵌隔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润滑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装置(5)由油杯(51)、主油道(52)、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组成,油杯(51)固定在轮轴(4)一侧,主油道(52)设置在轮轴(4)内部,主油道(52)两侧连接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润滑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油道(52)位置在轮轴(4)内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润滑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的数量和工作轮(9)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润滑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油道(52)的宽度为4~12mm,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的宽度为2~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润滑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油道(52)的宽度为8mm,油腔Ⅰ(53)和油腔Ⅱ(54)的宽度为4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76206.9U CN204344658U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增强润滑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76206.9U CN204344658U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增强润滑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44658U true CN204344658U (zh) | 2015-05-20 |
Family
ID=5322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76206.9U Active CN204344658U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增强润滑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4465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4947A (zh) * | 2014-12-11 | 2015-03-25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 |
CN106837993A (zh) * | 2017-03-06 | 2017-06-13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链条及其导向轮 |
CN108529408A (zh) * | 2018-05-29 | 2018-09-14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提升机天轮轴、天轮及其润滑装置 |
-
2014
- 2014-12-11 CN CN201420776206.9U patent/CN2043446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4947A (zh) * | 2014-12-11 | 2015-03-25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 |
CN106837993A (zh) * | 2017-03-06 | 2017-06-13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链条及其导向轮 |
CN108529408A (zh) * | 2018-05-29 | 2018-09-14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提升机天轮轴、天轮及其润滑装置 |
CN108529408B (zh) * | 2018-05-29 | 2020-04-14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提升机天轮轴、天轮及其润滑装置 |
US10859204B2 (en) | 2018-05-29 | 2020-12-08 |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oisting sheave shaft, hoisting sheave and lubricating device thereof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44658U (zh) | 增强润滑轴结构 | |
CN104454947A (zh) | 一种增强润滑轴结构 | |
CN202812108U (zh) | 一种齿轮 | |
CN204458510U (zh) | 风机 | |
CN203421156U (zh) | 一种减速机及其润滑结构 | |
CN103438198A (zh) | 一种减速机及其润滑结构 | |
CN201757128U (zh) | 外圈带储脂沟的角接触球轴承 | |
CN204239509U (zh) | 一种防漏油的万向节 | |
CN202833695U (zh) | 一种驱动装置及包含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 |
CN102900932B (zh) | 球型滚轮润滑系统 | |
CN204061527U (zh) | 铲斗销轴连接结构 | |
CN204003951U (zh) | 新型角接触轴承 | |
CN204267689U (zh) | 一种轴承密封装置 | |
CN203104168U (zh) | 轴伸端机座法兰安装注泄油装置的电动机 | |
CN201794919U (zh) | 轴承 | |
CN201843817U (zh) | 一种轴承箱密封装置 | |
CN202707814U (zh) | 一种轴承 | |
CN202419094U (zh) | 螺旋推进润滑脂加注装置 | |
CN201982631U (zh) | 拖拉机传动箱主动压力润滑装置 | |
CN205064804U (zh) | 一种齿轮减速器的轴承润滑系统 | |
CN203131037U (zh) | 一种干洗机主轴密封装置 | |
CN204459716U (zh) | 粉碎机机油浸式润滑轴承 | |
CN202628840U (zh) | 一种具有密封油环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 |
CN203023307U (zh) | 一种可排油的分离轴承总成 | |
CN204459106U (zh) | 一种变速箱脂润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