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5843U -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5843U
CN204325843U CN201420556487.7U CN201420556487U CN204325843U CN 204325843 U CN204325843 U CN 204325843U CN 201420556487 U CN201420556487 U CN 201420556487U CN 204325843 U CN204325843 U CN 204325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air bag
base plate
road
gas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64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鹤
陈徐均
吴广怀
樊军
江召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564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5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5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58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由多个单元组成,其单元包括矩形路面板,紧贴并固定于路面板下方的1个或多个长条形气囊,紧贴并固定于气囊下方的矩形底板,垂直于底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底板下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下连接绷带,紧贴气囊两侧、垂直于气囊轴线且两端分别固定于路面板和底板上的多根平行的侧面绷带,垂直于路面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路面板上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上连接绷带,以及设置在气囊一端的气阀;相临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横向之间通过各自的两端均分别带有公、母接头的多根下连接绷带和上连接绷带相互对应连接,就形成了可行车的气囊式通路。使用本实用新型路面器材,自重轻、工程量小、作业快速方便、对地基的适应性好、可重复利用、经济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装备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重轻、工程量小、作业快速方便、对地基的适应性好、可重复利用、经济性好的应急道路器材。
背景技术
一方面我国是多河流、湖泊的国家,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其中大量河流、湖泊的岸滩属于软弱地基。在战时或平时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当一些江河上的桥梁遭受严重破坏无法通行时,只能就近选择开设临时渡场或架桥点遂行作战行动或抢险救灾行动,往往需要快速克服江河湖泊的软滩障碍;另一方面我国具有广大海域,大范围的海岸滩涂的开发和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海岸带的濒海作战行动也具有突出的时效性要求,而海岸滩涂的土质往往很软弱,在其上构筑通路难度很大。此两方面的实际需要都离不开快速克服软弱地基修筑临时通路问题,而其工程量通常很巨大。
目前快速克服软弱地基修筑临时通路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工程类措施和装备类措施两大类。工程类措施主要有针对软弱土路段采取换土回填法、打桩回填法、抛石回填法等;装备类措施主要指利用制式化的路面器材来克服软弱土路段,以外国为例,典型的路面器材分为三大类:一是机械化铺设及撤收的路面器材,有英国30吨级铝制可卷路面、德国Krupp可卷路面、法国的640SPP塑料可卷路面、捷克金属车辙路面、前苏联金属车辙路面和带式路面器材、德国铝质六角板折叠式路面以及法国的钢质折叠路面等;二是由机械与人工相结合进行铺设和撤收的路面器材,有前苏联移动式路面器材,瑞典哥伦布路面器材等;三是由人工铺设的路面器材,有英国铝质60吨级可卷路面、希腊EBEX铝质可卷路面、德国钢质六角板路面、美国MO-MAT路面、德国铝质路面等。我国的路面器材发展较晚,先后研制了机械化路面器材和可卷式的土工布路面等,其中某型机械化路面器材单位面积重量约为51kg/m2。针对黄河岸滩特点,我国在上世纪下半叶专门研发了某黄河岸滩路面。该路面器材主要由双层气垫、钢质上部结构组成,采用半圆滚筒方式克服浅滩,气垫上铺车辙板的方式克服易液化的黄河浅滩。目前出现的民用路面器材较新的有路基箱,路基箱是一个封闭的钢质箱体组成,其 内部主要由一骨架体组成,骨架体由纵向主筋骨架和横向骨架构成,骨架体的表面封有一花纹防滑钢板,反面则封有平板钢板,整体形成一箱体。
上述技术尽管都有所应用,但工程类措施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换土或打桩、抛石后再行填筑的技术,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不能满足应急需要;二是需要动用多种机械设备,成本较高。装备类措施则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路面器材主要为钢结构,本身笨重,自身的运输及机动均不太方便;二是钢结构路面器材本身笨重,通常需要机械吊装作业,作业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下;三是钢结构路面器材使用完毕后容易生锈,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大;四是以土工布等织物为主的路面器材一般为薄层结构,当需要填筑的软弱路段的深度较大时,需要投入填筑的器材数量大;五是上述器材普遍对原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即当地基承载力较低时无法使用现有路面器材,这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工程类措施工程量大、作业速度低,装备类措施结构笨重、对地基的适应性差、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自重轻、工程量小、作业快速方便、对地基的适应性好、可重复利用、经济性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由多个单元组成,其单元包括:矩形路面板,紧贴并固定于路面板下方的1个或多个长条形气囊,紧贴并固定于气囊下方的矩形底板,垂直于底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底板下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下连接绷带,紧贴气囊两侧、垂直于气囊轴线且两端分别固定于路面板和底板上的多根平行的侧面绷带,垂直于路面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路面板上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上连接绷带,以及设置在气囊一端的气阀;相临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横向之间通过各自的、两端均带有公、母接头的多根下连接绷带和上连接绷带相互对应连接,就形成了气囊式通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器材自重轻: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主体材料为复合材料和橡胶材料,密度均为钢材的1/4~1/3,相对于钢质路面器材自重很轻,完全由人工就可完成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装卸车(运输)、铺设和单元间的拼组作业。
2、工程量小:采用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构筑临时通路,不需要利用 土石方材料,而气囊式路面器材为整体式拼组单元,现场只需要将若干个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进行拼组连接、充气即可,工程量显著小。
3、作业快速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不需要动用工程机械,只需要少量人员将空的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按设计要求铺设在软土地基上并相互连接,然后利用运输车自带的气泵(或空气压缩机)对气囊充气直至充满,作业快速且十分方便轻松。
4、对地基的适应性好: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一方面其底部采用了复合材料或木质底板,具有较高的防刺穿能力;另一方面,气囊式路面器材充气后具有足够大的体积,允许其在软土中有一定的沉降量,能类似浮箱在水中使用一样,使其可在承载力极低的软土地基上使用。当在承载力极低的路段构筑行车通道时,可铺设多层气囊式路面器材(一般最多用2层就能满足使用要求),逐层重复上述作业即可。
5、可重复利用:相比于工程类技术措施,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路面器材在每次使用完毕后只要排出气囊中的空气即可回收,器材外表冲洗干净并晒干后储存,可重复利用。
6、经济性好: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所用主体材料为橡胶材料和复合材料或木材,可重复利用,一方面相比于工程类技术措施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其用材少,单位长度气囊式路面器材的造价也将少于装备类技术措施,工程经济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含单个气囊)充气后的侧视图。
图2为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充气后的俯视图。
图3为气囊式路面器材充气后连接而成的通路段侧视图。
图4为气囊式路面器材充气后连接而成的通路段俯视图。
图5为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含2个气囊)充气后的侧视图。
图中,1路面板,2气囊,3底板,4下连接绷带,5侧面绷带,6上连接绷带,7气阀,8防滑车辙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由多个单元组成,其单元包括:矩形路面板1,紧贴并固定于路面板1下方的1个或多个长条形气囊2,紧贴并固定于气囊2下方的矩形底板3,垂直于底板3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底板3下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下连接绷带4,紧贴气囊2两侧、垂直于气囊2轴线且两端分别固定于路面板1和底板3上的多根平行的侧面绷带5,垂直于路面板1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路面板1上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上连接绷带6,以及设置在气囊2一端的气阀7。
路面板1由一定厚度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材或木材制成,主要用于承载车辆荷载及保护气囊。
气囊2由橡胶和其它高强材料复合制成,充气后位两端部具有类似训练场跑道形状或圆形等形状的长条体,能承受足够的气压并具有足够的传递荷载的能力,放气后可随所在单元折叠回收以便重复使用。气囊2紧贴于路面板1的下方,两者之间牢固粘结。气阀7设置在气囊2的一端,以便充、放气作业。在作业现场,气囊2可用运输车辆自配的充气装置或空气压缩机快速充气。
底板3由较薄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材或木材制成,主要用于向下传递车辆荷载及保护气囊。底板3紧贴于气囊2的下方,两者之间牢固粘结。底板3在平面尺寸上和路面板1的相同,两者的长度方向在布置上是一致的。
下连接绷带4由高强度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一端带有公接头,另一端带有母接头,用于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之间在下部的连接。数根平行的下连接绷带4按照一定间距且垂直于底板3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底板3的下表面。
侧面绷带5由高强度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用于增强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整体稳定性,并防止路面板1、底板3与气囊2的分离。侧面绷带5设置在垂直于气囊2轴线且紧贴气囊2的两侧,其上端与路面板1相固定,下端与底板3相固定。侧面绷带5以器材单元的长轴线为对称、布置于器材单元两侧。
上连接绷带6由高强度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一端带有公接头,另一端带有母接头,用于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之间在上部的连接。数根平行的上连接绷带6按照一定间距且垂直于路面板1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路面板1的上表面。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加工过程中,在路面板1上直接压制防滑车辙道8,或在路面板1上附加其它材料制成车辆防滑的车辙道8,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在气囊式通路上的抗滑性能。
如图3-4所示,相临充气后的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之间,通过各自的、两端均分别带有公、母接头的多根下连接绷带4和上连接绷带6相互对应连接,就形成了气囊式通路。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中还可包含多个气囊体,如图5所示为含有2个气囊体的单元,这种情况下气囊体的加工更为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即使1个气囊体受到破坏,也不致彻底影响1个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使用。3个或以上个气囊体的情况也可参照图5的方式平行配置。
进一步地,通过改变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主尺寸,就可以实现由其拼组的气囊式通路为单车道或多车道。例如,当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主尺寸较小时(单元长3.5m~4m),可以构成单车道;当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主尺寸较大时(单元长约7m左右),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横向相互拼组就可以构成双车道。通常情况下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长度无需超过4m,即只需要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横向能拼组成单车道,而对于多车道,只需要利用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横向相互拼组形成多列单车道即可,这样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的运输和人工拼组作业都相对方便轻松。

Claims (4)

1.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由多个单元组成,其单元包括:矩形路面板(1),紧贴并固定于路面板(1)下方的1个或多个长条形气囊(2),紧贴并固定于气囊(2)下方的矩形底板(3),垂直于底板(3)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底板(3)下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下连接绷带(4),紧贴气囊(2)两侧、垂直于气囊(2)轴线且两端分别固定于路面板(1)和底板(3)上的多根平行的侧面绷带(5),垂直于路面板(1)长度方向、两端对称固定于路面板(1)上表面的多根平行的上连接绷带(6),以及设置在气囊(2)一端的气阀(7),其特征在于:下连接绷带(4)和上连接绷带(6)的两端均分别带有公、母接头,相临气囊式路面器材单元横向之间通过各自的多根下连接绷带(4)和上连接绷带(6)相互对应连接,就形成了气囊式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路面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1)、底板(3)均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木材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路面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绷带(4)、侧面绷带(5)、上连接绷带(6)均由高强度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路面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1)上表面设有防滑车辙道。
CN201420556487.7U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5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6487.7U CN204325843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6487.7U CN204325843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5843U true CN204325843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2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648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5843U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58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2661A (zh) * 2016-08-11 2016-12-07 潘远蕻 便携式气垫平台
CN108099279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沼泽地道路铺设用柔性抗沉降复合板
CN110172891A (zh) * 2019-05-27 2019-08-27 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跑道专用橡胶板
CN114541207A (zh) * 2022-01-18 2022-05-27 戴礼科 一种聚氨酯柔性应急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2661A (zh) * 2016-08-11 2016-12-07 潘远蕻 便携式气垫平台
CN108099279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沼泽地道路铺设用柔性抗沉降复合板
CN108099279B (zh) * 2017-12-29 2023-10-27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沼泽地道路铺设用柔性抗沉降复合板
CN110172891A (zh) * 2019-05-27 2019-08-27 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跑道专用橡胶板
CN114541207A (zh) * 2022-01-18 2022-05-27 戴礼科 一种聚氨酯柔性应急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41207B (zh) * 2022-01-18 2024-01-26 戴礼科 一种聚氨酯柔性应急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5843U (zh) 一种新型气囊式路面器材
CN101638877B (zh) 基于软基重载交通条件下的沥青路面结构及路基处理方法
CN102425138A (zh) 废旧轮胎护坡或防洪堤
CN202194151U (zh) 倒扣薄壁桶形基础结构
CN108661161B (zh) 一种水陆两栖移动式泵站
US20130004239A1 (en) Pile Wall System, Pil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N206157515U (zh) 一种快速铺装制式路面
CN103806407A (zh) 桩桶组合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78505A (zh) 刚柔组合式道路保障器材
CN204112298U (zh) 瀉湖区组合式人工岛
CN106284018A (zh) 一种快速铺装制式路面
CN210368481U (zh) 一种防水防沉降路基
CN104195984B (zh) 一种防汛水袋
CN202899083U (zh) 桩桶组合码头结构
CN109162247A (zh) 具有智能控制及简易连接结构的气囊支撑防洪子堤
CN202865803U (zh) 淤地坝
CN205603998U (zh) 用于泥石流地面的复合结构体
CN103821104A (zh) 一种土工海沙淤泥生态袋(管)加劲挡土墙
CN101914905B (zh) 非固化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CN101230558A (zh) 一种浮式景观斜拉桥
CN102518084A (zh) 废旧轮胎抢险笼和废旧轮胎抢险笼组合堤
CN101922148B (zh) 桥涵式板桩结构
CN202879443U (zh) 一种快速出水的清洗土方车的高压出水装置
CN202416250U (zh) 废旧轮胎护坡或防洪堤
CN101205711A (zh) 三腔体充水\气膨胀坝及围堰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