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1126U -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1126U
CN204321126U CN201420752595.1U CN201420752595U CN204321126U CN 204321126 U CN204321126 U CN 204321126U CN 201420752595 U CN201420752595 U CN 201420752595U CN 204321126 U CN204321126 U CN 204321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r arc
region
arc face
plane domain
continuous c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525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华
倪有金
马威
张丽丽
李中华
李鸿春
李树森
亢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525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1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1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包括:平面区域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平面区域位于中部;倒角圆弧面区域位于两侧边角部,垂直于水平侧边;在高度方向上,平面区域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均为倾角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铜板上部增加倒锥度以避免坯壳与铜板间形成空隙,使坯壳和铜板保持良好接触,并通过改变角部传热状态来提高矫直区连铸坯角部的温度,抑制了直角连铸板坯在弯曲矫直时角部的应力集中,不仅消除了连铸板坯角部裂纹的缺陷;而且还使倒角连铸坯的角部与附近区域的变形在轧制过程中趋近于一致,消除了轧后铜板边部的翘皮、细线等缺陷,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铸坯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背景技术
直角连铸板坯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一直是困扰微合金钢连铸行业的难题。为了解决微合金钢的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的问题,冶金工作者采用了包括提高钢水质量、优化和稳定保护渣性能、优化结晶器振动、优化二冷段的冷却工艺、加强扇形段设备维护力度等在内的大量工艺优化和设备保障措施。但由于传统直角连铸坯角部二维传热和弯曲矫直时具有应力集中的特点,因此连铸板坯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的缺陷一直无法得到稳定的控制。目前,为了避免在后续轧制的钢板边部产生裂纹缺陷,往往需要对存在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缺陷的连铸板坯进行切角处理,但这不仅大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效率,严重影响了钢铁企业物流和合同订单交货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它能够消除连铸板坯的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的缺陷,从而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铸坯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包括:平面区域和倒角圆弧面区域;所述平面区域位于中部;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位于两侧边角部,垂直于水平侧边;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平面区域和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均为倾角结构;所述平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13°-0.25°;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16°-0.4°。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2°;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3°。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区域与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通过连接圆弧平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圆弧半径在150mm-180mm之间;所述连接圆弧的半径在5mm-15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圆弧半径为170mm;所述连接圆弧的半径为10mm。
进一步地,在铜板上开设有平面区域冷却水槽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方向上,所述平面区域冷却水槽与铜板水平方向垂直;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与所述铜板水平方向呈70°-80°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与所述铜板水平方向呈75°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在高度方向上,将平面区域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均设计为倾角结构,在铜板上部增加倒锥度以避免坯壳与铜板间形成空隙,使坯壳和铜板保持良好接触,将传统连铸坯的直角变为钝角,通过改变角部传热状态来提高矫直区连铸坯角部的温度,从而抑制直角连铸板坯在弯曲矫直时角部的应力集中,不仅消除了连铸板坯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的缺陷;而且还可以使倒角连铸坯的角部与附近区域的变形在轧制过程中趋近于一致,有效地消除了轧后铜板边部的翘皮、细线等缺陷,从而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铸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的上沿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的下沿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F-F剖面图;
图4为图1的J-J剖面图;
图5为图1的剖视图;
其中,1-平面区域,2-倒角圆弧面区域,3-平面区域冷却水槽,4-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主要用于厚度范围为230mm-250mm、宽度范围为1100mm-2150mm的铸坯的连铸生产,连铸机为直弧型或立弯型。该窄面铜板可以与平行板式结晶器的宽面铜板配合使用,铜板的宽度范围为244mm-246mm,高度为900mm。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的工作面包括:平面区域1和倒角圆弧面区域2;平面区域1位于中部,上沿宽度为176mm,下沿宽度为174mm,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高度方向上,窄面铜板的宽度自上而下线性递减,且铜板上沿和下沿之间的宽度差为2.0mm。倒角圆弧面区域2位于两侧边角部,垂直于水平侧边,且高度为30mm,水平侧边的宽度为35mm;在高度方向上,平面区域1和倒角圆弧面区域2均为倾角结构。平面区域1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13°-0.25°;倒角圆弧面区域2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16°-0.4°。优选地,平面区域1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2°;倒角圆弧面区域2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区域1的上沿有0.8mm-1.5mm的锥度,倒角圆弧面区域2的上沿有2-3mm的锥度。自带锥度的上部与下部圆滑过渡。铜板上沿平面区域1的厚度在38.5mm-39.2mm之间,铜板下沿平面区域1的厚度为40mm。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圆弧面在横截面方向上的曲线与水平侧边形成的夹角为42°。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平面区域1与倒角圆弧面区域2通过连接圆弧平滑连接。其中,倒角圆弧面区域2的圆弧半径在150mm-180mm之间;连接圆弧的半径在5mm-15mm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圆弧面区域2的圆弧半径为170mm;连接圆弧的半径为10mm。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冷却处理,参见图5,在铜板上开设有平面区域冷却水槽3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4。具体地,在横截面方向上,平面区域冷却水槽3与铜板水平方向垂直,水槽的宽度为6mm,深度范围可在30mm-35mm之间;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4与铜板水平方向呈70°-80°的夹角,水槽的宽度为4mm,深度范围可在45mm-48mm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区域冷却水槽3的深度为31mm,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4的深度为48mm,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4与铜板水平方向呈75°的夹角。
实施例1
某钢厂在浇铸230×1850mm的石油套管连铸板坯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晶器的宽面铜板的冷却水的流量为4840L/min,窄面铜板的冷却水的流量为550L/min,窄面铜板的锥度系数为1.3%,拉速为1.1m/min,所浇铸的连铸板坯没有出现角部横裂和纵裂的缺陷,所轧制出的热轧板表面没有边裂和边部细线。
实施例2
某钢厂在浇铸230×1400mm的中低级别管线钢连铸板坯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晶器的宽面铜板的冷却水的流量为4400L/min,窄面铜板的冷却水的流量为550L/min,窄面铜板的锥度系数为1.5%,拉速为1.3m/min,所浇铸的连铸板坯没有出现角部横裂和纵裂的缺陷,所轧制出的热轧板表面没有边裂和边部细线。
实施例3
某钢厂在浇铸230×1250-1650mm的超低碳钢连铸板坯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晶器的宽面铜板的冷却水的流量为4840L/min,窄面铜板的冷却水的流量为600L/min,窄面铜板的锥度系数为1.36%,拉速被控制在1.2-1.5m/min之间,所浇铸的连铸板坯热送轧制,在加热炉低温出炉条件下可避免边部翘皮的状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在高度方向上,将平面区域1和倒角圆弧面区域2均设计为倾角结构,在铜板上部增加倒锥度以避免坯壳与铜板间形成空隙,使坯壳和铜板保持良好接触,将传统连铸坯的直角变为钝角,通过改变角部传热状态来提高矫直区连铸坯角部的温度,从而抑制直角连铸板坯在弯曲矫直时角部的应力集中,不仅消除了连铸板坯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的缺陷;而且还可以使倒角连铸坯的角部与附近区域的变形在轧制过程中趋近于一致,有效地消除了轧后铜板边部的翘皮、细线等缺陷,从而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铸坯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通过对平面区域冷却水槽3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4的使用,可以保证倒角面与宽面、窄面接触部位的冷却强度和倒角面坯壳生长的均匀性,进一步地避免了角部横裂纹和角部纵裂纹的产生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漏钢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能用于相关的连铸工艺中,扩大了倒角结晶器的应用范围,因而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区域和倒角圆弧面区域;所述平面区域位于中部;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位于两侧边角部,垂直于水平侧边;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平面区域和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均为倾角结构;所述平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13°-0.25°;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16°-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2°;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外倾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区域与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通过连接圆弧平滑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圆弧半径在150mm-180mm之间;所述连接圆弧的半径在5mm-15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的圆弧半径为170mm;所述连接圆弧的半径为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在铜板上开设有平面区域冷却水槽和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方向上,所述平面区域冷却水槽与铜板水平方向垂直;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与所述铜板水平方向呈70°-80°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圆弧面区域冷却水槽与所述铜板水平方向呈75°的夹角。
CN201420752595.1U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Active CN204321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2595.1U CN204321126U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2595.1U CN204321126U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1126U true CN204321126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5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52595.1U Active CN204321126U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11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4960A (zh) * 2015-11-26 2016-02-2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倒角结晶器铸坯拉速的方法
CN106077537A (zh) * 2016-08-19 2016-11-09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组合式镁合金板坯结晶器冷却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4960A (zh) * 2015-11-26 2016-02-2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倒角结晶器铸坯拉速的方法
CN106077537A (zh) * 2016-08-19 2016-11-09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组合式镁合金板坯结晶器冷却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8795A (zh) 一种组合式板坯连铸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KR101609174B1 (ko) 열연 규소강 생산방법
CN102642000A (zh) 有效控制角部纵裂纹的板坯连铸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CN103831412B (zh) 一种控制中厚板表面边直裂缺陷的生产方法
CN103480647B (zh) 一种无加热低温直接轧制小方坯生产钢筋的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65443B (zh) 一种宽厚板轧机生产极限规格管线钢的轧制工艺
CN202146982U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冷却水道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CN105478696B (zh) 一种冷镦钢小方坯连铸矫直裂纹的控制方法
CN103822081A (zh) 横向变厚度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005374A (ko) 열간 압연 중간 슬라브의 선두부 및 후미부 절단량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연속 주조 슬라브의 선두부 및 후미부의 형태를 선-콘트롤하는 방법
CN109604338B (zh) 一种减小热轧管线钢边部发纹缺陷宽度的制造方法
CN204321126U (zh)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CN102366761A (zh) 一种防止热轧不锈钢翘头的方法
CN104525886A (zh) 一种改善铸坯边角部裂纹缺陷的方法
CN104399929A (zh) 一种减少耐候钢连铸板坯纵裂的方法
MY154731A (en) Strip cast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dge quality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741560B (zh) 一种减少含铌钢角部横裂纹的方法
CN103008361B (zh) 一种控制钢板头部弯曲的方法
CN109365527B (zh) 一种大展宽比宽厚钢板的轧制方法
CN204035495U (zh) 一种控制倒角坯斜面凹陷的结晶器窄面铜板
CN105598406A (zh) 一种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
CN103230943A (zh) 改善中厚板头部弯曲的方法
CN105414512A (zh) 一种倒角结晶器铸坯角部横裂纹的控制方法
CN102470426B (zh) 铸模
JP5094154B2 (ja) 連続鋳造機における鋳片冷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