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0355U - 垫片缠绕机 - Google Patents

垫片缠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0355U
CN204300355U CN201420780044.6U CN201420780044U CN204300355U CN 204300355 U CN204300355 U CN 204300355U CN 201420780044 U CN201420780044 U CN 201420780044U CN 204300355 U CN204300355 U CN 204300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wheel
metal tape
graphite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00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石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800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0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0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03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垫片缠绕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金属带压型机构、金属带传送机构、石墨带传送机构、缠绕焊接机构、排列机构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金属带压型机构、金属带传送机构、石墨带传送机构、缠绕焊接机构和排列机构的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缠绕机,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金属带成型至垫片缠绕的全自动化,特别是无钩缠绕器缠绕的结构,高精度自动测量垫片外径的结构,均提高了垫片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垫片缠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垫片缠绕机。
背景技术
密封是工业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在一般工业设备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大都采用静密封形式。垫片密封是静密封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密封场合,其结构紧凑、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效果好且成本低。其中,柔性石墨金属缠绕垫片兼有金属缠绕垫片和石墨垫片的优点,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
国内现如今的密封件生产厂家的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大都是采用半自动化设备,缠绕式垫片生产处于低档水平,且质量很不稳定。生产的缠绕式垫片不是金属带裸露,就是石墨带挤出太多,直接影响垫片的外观和质量。此外,目前采用的绕制工艺中,垫片缠绕外径尺寸人工测量传统工艺都是采用带钩固定缠绕方式,缠绕制作后还需去钩等后期处理,并且无法在垫片达到规定外径时及时切带外径外径、停止带的进给,从而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人为因素很大,影响了垫片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随着工业装置向着大型化、多参数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对高质量缠绕式垫片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研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对提高缠绕式垫片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已经公开的垫片缠绕半自动化的技术有:1、专利号为201310660875.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石墨金属缠绕式垫片高效缠绕机,其仅可以同时缠绕金属带和石墨带,完成垫片的缠绕工作,由该专利技术制作出来的垫片中间比较松弛,质量不高,在使用中淘汰率高;且该技术缺少金属带成型装置和垫片的后处理装置,根据不同的密封技术需求,金属带形状也可能是V型或W型,需要将成型的金属带绕盘之后再进行缠绕工作,增加了人工的工作量,缠绕完成后还是需要人工去取下垫片,整理垫片。
2、专利号为201120306992.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缠绕垫自动缠绕机,该 专利技术虽然公开了金属带成型辊,但是由该专利的实用新型内容和附图可知,该技术仅仅为设想,并未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相同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能够做出符合密封要求的垫片;且该技术中石墨带和金属带都是通过石墨复合辊传送至主动缠绕轮进行缠绕,缠绕完成的垫片质量不高,金属带与石墨带之间也不紧凑,即使垫片缠绕完成,后续也还是需要人工去取下垫片,整理垫片,生产效率不高。
另外,现有缠绕技术中,缠绕器的结构为:在缠绕器上设有凹槽,将金属带一端插入缠绕器的凹槽内,之后进行缠绕工作,待缠绕工作结束后,再将突出缠绕垫片的金属带切断、磨平,这种结构浪费材料、耗费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垫片缠绕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垫片缠绕机,其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金属带压型机构、金属带传送机构、石墨带传送机构、缠绕焊接机构、排列机构和控制系统。金属带压型机构用于将金属带碾压成型,金属带传送机构用于将成型的金属带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石墨带传送机构用于将石墨带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缠绕焊接机构用于缠绕金属带和石墨带,并对缠绕完成的由金属带和石墨带组成的垫片进行焊接,排列机构用于将垫片排列整齐。控制系统控制金属带压型机构、金属带传送机构、石墨带传送机构、缠绕焊接机构和排列机构的运行,实现了垫片缠绕的全自动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带压型机构包括金属带盘、金属带压型辊轮和第一电机。金属带盘上卷绕有金属带。金属带压型辊轮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一主动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电机连接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机的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带压型机构还包括速度调节装置和第一支架,速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安装在机架上。速度调节装置依次设有第一过渡轮、第一调节轮、第二过渡轮和第三过渡轮,第一过渡轮、第二过渡轮和第三过渡轮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一调节轮活动连接第一支架,第一调节轮可以在第一支架上进行上下移动。金属带经过速度调节装 置送至金属带压型辊轮进行压型,金属带压型辊轮正常工作时,第一调节轮根据金属带的传送速度围绕着第一支架进行上下移动,在金属带压型辊轮停止工作时,金属带盘因惯性的作用依然在释放金属带,此时第一调节轮向下运动,整个速度调节装置可以贮存一定长度的金属带,使金属带不会堆积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带传送机构包括金属带传送轮、第二电机、金属带传送导轨和金属带切断装置。金属带传送轮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二主动轮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第二电机连接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机的开关。金属带传动导轨设于金属带传送轮一侧,将金属带由金属带传送轮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金属带切断装置连接金属带传动导轨,用于切断金属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带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金属带调节轮和金属带过渡轮,第二支架安装在机架上,金属带调节轮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金属带过渡轮设于金属带调节轮与金属带传送轮之间,第二支架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第一传感器感应到金属带调节轮时,会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对第一电机发出停止工作的指令,使金属带压型辊轮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石墨带传送机构包括石墨盘、石墨带传送轮、第三电机、石墨带传送导轨和石墨带切断装置。石墨盘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石墨盘上设有石墨带。石墨带传送轮包括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三主动轮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第三电机连接控制系统。石墨带传送导轨设于石墨带传送轮一侧,石墨带经过石墨带传送轮送至石墨带传动导轨。石墨带切断装置连接石墨带传送导轨,用来切断石墨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石墨带传送机构还包括石墨带过渡轮和石墨带传感器。石墨带过渡轮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石墨带传感器安装在石墨带过渡轮上,石墨带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因为石墨带比较柔软,容易断裂,在垫片缠绕过程中,若石墨带断裂,石墨带过渡轮会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三电机停止工作,进而石墨带传送轮停止工作,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石墨带修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缠绕焊接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缠绕装置和焊接装置,缠绕装置和焊接装置安装在第三支架上,第三支架安装在机架上。缠绕装置包括缠绕主轴、第四电机、顶轮、顶轮气缸、光栅尺、机械手和机械手气缸,缠绕主轴连接第四电机的输出轴,第四电机连接控制系统。缠绕主轴内设有顶杆,顶杆由顶杆气缸驱动,顶杆气缸、顶轮气缸和光栅尺连接控制系统。缠绕主轴一端连接缠绕器,顶杆抵设于缠绕器一侧,顶杆向前推动时可使缠绕器张开;在缠绕器上缠绕有金属带并经过焊接装置焊接后,控制系统控制顶杆气缸驱动顶杆,顶杆顶进缠绕器,缠绕器张开,可以绷紧金属带,使缠绕主轴进行缠绕石墨带和金属带时,贴紧缠绕器的金属带不会围绕缠绕主轴转动。顶轮安装在机架上,顶轮由顶轮气缸驱动,顶轮外圈设有凹槽,顶轮外圈的凹槽与缠绕器相匹配。光栅尺安装在顶轮上,控制系统控制第四电机工作时,一并控制顶轮气缸驱动顶轮靠近缠绕器,金属带穿过顶轮和缠绕器之间,金属带缠绕的外径由光栅尺监控,金属带缠绕的外径达到要求时,光栅尺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四电机停止工作。机械手设于缠绕主轴一侧,机械手由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气缸连接控制系统,在缠绕器缠绕金属带时,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气缸工作,机械手由机械手气缸驱动使机械手靠近缠绕器,待金属带穿过机械手和缠绕器之间时,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旋转180度,使金属带缠绕在缠绕器上,之后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列机构包括第一推送器、垫片传送带、垫片槽、第二推送器和排列杆。第一推送器安装在缠绕主轴的外侧,第一推送器由第一气缸驱动,垫片传送带设于缠绕器的下方,垫片槽设于垫片传送带的下方,第二推送器设于垫片槽的一侧,第二推送器由第二气缸驱动,排列杆设于垫片槽的另一侧,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控制系统。金属带和石墨带经缠绕器缠绕成完整的垫片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推送器工作,将缠绕器上的垫片推出,垫片掉落在垫片传送带上,经垫片传送带的运动使垫片掉落在垫片槽内,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推送器工作,将垫片推送至排列杆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触摸屏,触摸屏连接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触摸屏安装在机架上,可以通过触摸屏对垫片缠绕机进行 操作,使操作过程简单明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垫片缠绕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带压型机构、金属带传送机构、石墨带传送机构、缠绕焊接机构、排列机构和控制系统,从金属带的压型,金属带和石墨带的传送,垫片的缠绕、焊接,以及垫片的排列均可以实现,且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整个机械的运行,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垫片缠绕的全自动化,提高了垫片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速度调节装置的设置,缠绕机构停止工作时,金属带也不会堆积在一起,从而影响垫片缠绕机的继续运转;
3、石墨带过渡轮使石墨带在传送过程中不易断裂,石墨带传感器可以在监测到石墨带断裂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维修;
4、缠绕装置的整体结构设置的相当巧妙,在缠绕器上缠绕有金属带并经过焊接装置焊接后,控制系统控制顶杆气缸驱动顶杆,顶杆顶进缠绕器,缠绕器张开,可以绷紧金属带,使缠绕装置在进行垫片缠绕时,金属带与缠绕器之间不会相对滑动,保证垫片的质量,提高了垫片的生产效率;另外,缠绕器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缠绕出的垫片形状也是多样化的,满足密封行业对于垫片形状多样化的要求,且仅仅是更换合适的缠绕器安装到缠绕主轴上,简单方便;
5、顶轮外圈的凹槽与缠绕器相匹配,使缠绕器在缠绕金属带和石墨带时,不会缠歪,使垫片表面光滑平整;
6、采用了光栅尺来测量金属带和石墨带的外径,使垫片的外径满足密封行业的精准尺寸,垫片的精度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垫片缠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缠绕主轴和缠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缠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排列机构和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垫片缠绕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按照自右向左顺序依次安装有金属带压型机构2、金属带传送机构3、石墨带传送机构4、缠绕焊接机构5、排列机构6和控制系统7。金属带压型机构2用于将金属带碾压成型,金属带传送机构3用于将成型的金属带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5;石墨带传送机构4用于将石墨带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5;缠绕焊接机构5用于缠绕金属带和石墨带,并对缠绕完成的由金属带和石墨带组成的垫片进行焊接;排列机构6用于将垫片排列整齐。控制系统7控制金属带压型机构2、金属带传送机构3、石墨带传送机构4、缠绕焊接机构5和排列机构6的运行,实现了垫片缠绕的全自动化。具体实施时,还包括触摸屏8,触摸屏8连接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为PLC控制系统。触摸屏8安装在机架1上,可以通过触摸屏8对垫片缠绕机进行操作,使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明了。
金属带压型机构2包括金属带盘20、速度调节装置21、第一支架22、金属带压型辊轮23和第一电机。金属带盘20上卷绕有金属带,速度调节装置21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第一支架22安装在机架1上。速度调节装置21依次设有第一过渡轮210、第一调节轮213、第二过渡轮211和第三过渡轮212,第一过渡轮210、第二过渡轮211和第三过渡轮212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22上,第一调节轮213通过滑块活动连接第一支架22,第一调节轮213可以在第一支架22上进行上下移动。金属带压型辊轮23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一主动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电机连接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机的开关。金属带经过速度调节装置21送至金属带压型辊轮23进行压型,金属带压型辊轮23正常工作时,第一调节轮213根据金属带的传送速度围绕着第一支架22进行上下移动,在金属带压型辊轮23停止工作时,金属带盘20因惯性的作用依然在释放金属带,此时第一调节轮213向下运动,整个速度调节装置21可以贮存一定长度的金属带,使金属带不会堆积在一起。
金属带传送机构3包括金属带传送轮30、第二电机、第二支架31、金属带调节轮32、金属带过渡轮33、金属带传送导轨34和金属带切断装置35。 金属带传送轮30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二主动轮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第二电机连接控制系统7,由控制系统7控制第二电机的开关。第二支架31安装在机架1上,金属带调节轮32通过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架31上,使金属带调节轮32可以在第二支架31上上下移动;金属带过渡轮33设于金属带调节轮32与金属带传送轮30之间,第二支架31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36,第一传感器36连接控制系统7。金属带调节轮32在第二支架31上移动到第一传感器36的前面时,第一传感器36会将其感应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进而对第一电机发出停止工作的指令,使金属带压型辊轮停止工作。金属带传动导轨34设于金属带传送轮30一侧,将金属带由金属带传送轮30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5。金属带切断装置35连接金属带传动导轨34,用于切断金属带。
石墨带传送机构4包括石墨盘40、石墨带过渡轮41、石墨带传感器42、石墨带传送轮43、第三电机、石墨带传送导轨44和石墨带切断装置45。石墨盘40安装在第二支架31上,石墨盘40上设有石墨带。石墨带传送轮43包括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三主动轮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第三电机连接控制系统7。石墨带过渡轮41安装在第二支架31上,石墨带传感器42安装在石墨带过渡轮43上,石墨带传感器42连接控制系统7。因为石墨带比较柔软,容易断裂,在垫片缠绕过程中,若石墨带断裂,石墨带过渡轮43会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控制第三电机停止工作,进而石墨带传送轮43停止工作,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石墨带修复。石墨带传送导轨44设于石墨带传送轮43一侧,石墨带经过石墨带传送轮43送至石墨带传动导轨44。石墨带切断装置45连接石墨带传送导轨44,用来切断石墨带。
金属带切断装置35和石墨带切断装置45可以采用车床上常用的切断结构,该切断机构由切断刀具和气缸组成,切断刀具设于金属带或石墨带一侧,气缸连接切断刀具和控制系统7,由控制系统7控制气缸工作,气缸驱动切断刀具工作,切断刀具可以切断金属带和石墨带。
缠绕焊接机构5包括第三支架50、缠绕装置51和焊接装置52,缠绕装置51和焊接装置52安装在第三支架50上,第三支架50安装在机架1上。焊接装置52采用市场上常用的点焊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缠绕装置51 包括缠绕主轴510、第四电机、顶轮511、顶轮气缸、光栅尺512、机械手513和机械手气缸,缠绕主轴510连接第四电机的输出轴,第四电机连接控制系统7。缠绕主轴510内设有顶杆514,顶杆514由顶杆气缸驱动,顶杆气缸、顶轮气缸和光栅尺512连接控制系统7。缠绕主轴510一端与缠绕器515通过螺纹连接,顶杆514抵设于缠绕器515一侧;如图3所示,缠绕器515的侧面516分为至少2个部分,使顶杆514向前推动时,缠绕器515的缠绕面517的外径扩大,本实用新型中缠绕器515的侧面516均匀的分为4个部分,这样缠绕器515的缠绕面517的外径在扩大时比较均匀。在缠绕器515的缠绕面517上缠绕有金属带并经过焊接装置52焊接后,控制系统7控制顶杆气缸驱动顶杆514,顶杆514顶进缠绕器515,顶杆514向前推动时可使缠绕器515的缠绕面517的外径张开,缠绕面517的外径张开后可以绷紧金属带,使缠绕主轴510进行缠绕石墨带和金属带时,贴紧缠绕器515的金属带不会围绕缠绕主轴510转动。缠绕器515的缠绕外径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缠绕出的垫片形状也是多样化的,满足密封行业对于垫片形状多样化的要求,且仅仅是更换合适的缠绕器515安装到缠绕主轴510上,简单方便。顶轮511安装在机架1上,顶轮511由顶轮气缸驱动,顶轮511外圈设有凹槽,顶轮511外圈的凹槽与缠绕器515的缠绕面517相匹配,使缠绕器515在缠绕金属带和石墨带时,缠绕器515的缠绕面517始终在顶轮511的凹槽内缠绕,不会缠歪,使垫片表面光滑平整。光栅尺512安装在顶轮511上,控制系统7控制第四电机工作时,一并控制顶轮气缸驱动顶轮511靠近缠绕器515,金属带穿过顶轮511和缠绕器515之间,金属带缠绕的外径由光栅尺512监控,金属带缠绕的外径达到要求时,光栅尺512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控制第四电机停止工作。机械手513设于缠绕主轴510一侧,机械手513由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气缸连接控制系统7。在缠绕器515缠绕金属带时,控制系统7控制机械手气缸工作,机械手513由机械手气缸驱动使机械手513靠近缠绕器515,待金属带穿过机械手513和缠绕器515之间时,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513旋转180度,使金属带缠绕在缠绕器515上,之后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513复位。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再安装一个传感器在顶轮511上,这样能够双方面监测金属带和石墨带的缠绕外径;还可以采用传感器代替光栅尺512,这样的精度虽然没有光栅尺的高,但是对于密 封要求不高的垫片也足够了。
如图4所示,排列机构6包括第一推送器60、垫片传送带61、垫片槽62、第二推送器63和排列杆64。第一推送器60安装在缠绕主轴510的外侧,第一推送器60由第一气缸驱动,垫片传送带61设于缠绕器515的下方,垫片槽62设于垫片传送带61的下方,第二推送器63设于垫片槽62的一侧,第二推送器63由第二气缸驱动,排列杆64设于垫片槽62的另一侧,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控制系统7。金属带和石墨带经缠绕器515缠绕成完整的垫片后,控制系统7控制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推送器60工作,将缠绕器515上的垫片推出,垫片掉落在垫片传送带61上,经垫片传送带61的运动使垫片掉落在垫片槽62内,此时,控制系统7控制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推送器63工作,将垫片推送至排列杆64上。
具体实施时,金属带传送导轨34和石墨带传送导轨44汇集至缠绕器515一侧,方便金属带和石墨带混合缠绕。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缸连接结构和电机连接结构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能了解的基础技术,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气缸和电机的技术并未详细解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将金属带盘20上卷绕的金属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过渡轮210、第一调节轮213、第二过渡轮211和第三过渡轮212,再经过金属带压型辊轮23压型,之后再将金属带穿过金属带调节轮32、金属带过渡轮33和金属带传送轮30送至金属带传送导轨34。将石墨带盘40上卷绕的石墨带一端一次穿过石墨带过渡轮41和石墨带传送轮43送至石墨带传送导轨44。
启动控制系统7,先控制金属带压型机构2、金属带传送机构3和缠绕焊接机构5进行工作,此时顶轮气缸驱动顶轮511靠近缠绕器515,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513靠近缠绕器515;金属带经过金属带压型机构2和金属带传送机构3传送至缠绕器515和顶轮511之间,缠绕主轴510带动缠绕器转动,金属带继续卷绕经过机械手513后,机械手气缸驱动机械手513贴紧缠绕器515并旋转180度,然后机械手513复位,缠绕器515继续卷绕,金属带卷绕3圈之后,焊接装置52对金属带进行焊接;接着,第三电机带动石墨带传送轮43开始工作,将石墨带传送至石墨带传送导轨44并和金属带重合,缠绕器515开始同时卷绕金属带和石墨带,由光栅尺52监测金属带和石墨带 卷绕的外径,达到要求时,光栅尺52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控制石墨带传送机构4停止传送石墨带,并控制石墨带切断装置45切断石墨带;缠绕器515继续缠绕,待单独缠绕金属带满3圈时,控制系统7控制金属带传送机构3停止传送金属带,并控制金属带切断装置35切断金属带;此时,第四电机控制缠绕主轴510停止转动,焊接装置52对缠绕完成的垫片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推送器60,第一推送器60推动垫片,使垫片掉落在垫片传送带61上,经垫片传送带61的运动使垫片掉落在垫片槽62内,此时,控制系统7控制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推送器63工作,将垫片推送至排列杆64上;至此,单个垫片的缠绕过程结束,重复上述过程即可继续生产垫片。在此过程中,金属带和石墨带缠绕的外径均可以在控制系统设定,灵活度大,能够生产不同密封垫片,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缠绕机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垫片缠绕的全自动化,特别是实用新型了无钩缠绕器缠绕的结构和高精度自动测量垫片外径的结构,提高了垫片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金属带压型机构(2)、金属带传送机构(3)、石墨带传送机构(4)、缠绕焊接机构(5)、排列机构(6)和控制系统(7),所述金属带压型机构(2)用于将金属带碾压成型,所述金属带传送机构(3)用于将成型的金属带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5),所述石墨带传送机构(4)用于将石墨带传送至缠绕焊接机构(5),所述缠绕焊接机构(5)用于缠绕金属带和石墨带,并对缠绕完成的由金属带和石墨带组成的垫片进行焊接,所述排列机构(6)用于将垫片排列整齐,所述控制系统(7)控制金属带压型机构(2)、金属带传送机构(3)、石墨带传送机构(4)、缠绕焊接机构(5)和排列机构(6)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压型机构(2)包括金属带盘(20)、金属带压型辊轮(23)和第一电机,所述金属带盘(20)上设有金属带,所述金属带压型辊轮(23)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控制系统(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压型机构(2)还包括速度调节装置(21)和第一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速度调节装置(21)安装在第一支架(22)上,所述速度调节装置(21)依次设有第一过渡轮(210)、第一调节轮(213)、第二过渡轮(211)和第三过渡轮(212),所述第一过渡轮(210)、第二过渡轮(211)和第三过渡轮(212)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调节轮(213)活动连接第一支架(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传送机构(3)包括金属带传送轮(30)、第二电机、金属带传送导轨(34)和金属带切断装置(35),所述金属带传送轮(30)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控制系统(7),所述金属带传动导轨(34)设于金属带传送轮(30)一侧,所述金属带切断装置(35)连接金属带传动导轨(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传送机构(3)还包括第二支架(31)、金属带调节轮(32)和金属带过渡轮(33),所述第二支架(31)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金属带调节轮(32)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架(31)上,所述金属带过渡轮(33)设于金属带调节轮(32)与金属带传送轮(30)之间,所述第二支架(31)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36),所述第一传感器(36)连接控制系统(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带传送机构(4)包括石墨盘(40)、石墨带传送轮(43)、第三电机、石墨带传送导轨(44)和石墨带切断装置(45),所述石墨盘(40)安装在第二支架(31)上,所述石墨盘(40)上设有石墨带,所述石墨带传送轮(43)包括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主动轮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控制系统(7),所述石墨带传送导轨(44)设于石墨带传送轮(43)一侧,所述石墨带切断装置(45)连接石墨带传送导轨(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带传送机构(4)还包括石墨带过渡轮(41)和石墨带传感器(42),所述石墨带过渡轮(41)安装在第二支架(31)上,所述石墨带传感器(42)安装在石墨带过渡轮(41)上,所述石墨带传感器(42)连接控制系统(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焊接机构(5)包括第三支架(50)、缠绕装置(51)和焊接装置(52),所述缠绕装置(51)和焊接装置(52)安装在第三支架(50)上,所述第三支架(50)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缠绕装置(51)包括缠绕主轴(510)、第四电机、顶轮(511)、顶轮气缸、光栅尺(512)、机械手(513)和机械手气缸,所述缠绕主轴(510)连接第四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控制系统(7),所述缠绕主轴(510)内设有顶杆(514),所述顶杆(514)由顶杆气缸驱动,所述顶杆气缸、顶轮气缸和光栅尺(512)连接控制系统(7),所述缠绕主轴(510)一端连接缠绕器(515),所述顶杆(514)抵设于缠绕器(515)一侧,所述顶杆(514)向前推动时使缠绕器(515)张开,所述顶轮(511)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顶轮(511)由顶轮气缸驱动,所述顶轮(511)外圈设有凹槽,所述顶轮(511)外圈的凹槽与缠绕器(515)相匹配,所述光栅尺(512)安装在顶轮(511)上,所述机械手(513)设于缠绕主轴(510)一侧,所述机械手(513)由机械手气缸驱动,所述机械手气缸连接控制系统(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机构(6)包括第一推送器(60)、垫片传送带(61)、垫片槽(62)、第二推送器(63)和排列杆(64),所述第一推送器(60)安装在缠绕主轴的外侧,所述第一推送器(60)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垫片传送带(61)设于缠绕器(515)的下方,所述垫片槽(62)设于垫片传送带(61)的下方,所述第二推送器(63)设于垫片槽(62)的一侧,所述第二推送器(63)由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排列杆(64)设于垫片槽(6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连接控制系统(7)。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垫片缠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摸屏(8),所述触摸屏(8)连接于控制系统(7),所述控制系统(7)为PLC控制系统。
CN201420780044.6U 2014-12-10 2014-12-10 垫片缠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0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0044.6U CN204300355U (zh) 2014-12-10 2014-12-10 垫片缠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0044.6U CN204300355U (zh) 2014-12-10 2014-12-10 垫片缠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0355U true CN204300355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00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0355U (zh) 2014-12-10 2014-12-10 垫片缠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03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0740A (zh) * 2014-12-10 2015-04-08 陈石鸣 垫片缠绕机
CN110654919A (zh) * 2019-09-09 2020-01-07 慈溪市恒立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全自动缠绕机
CN111646272A (zh) * 2020-04-30 2020-09-11 慈溪埃弗龙密封件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缠绕垫片上料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0740A (zh) * 2014-12-10 2015-04-08 陈石鸣 垫片缠绕机
CN104500740B (zh) * 2014-12-10 2017-02-22 陈石鸣 垫片缠绕机
CN110654919A (zh) * 2019-09-09 2020-01-07 慈溪市恒立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全自动缠绕机
CN110654919B (zh) * 2019-09-09 2021-08-31 慈溪市恒立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全自动缠绕机
CN111646272A (zh) * 2020-04-30 2020-09-11 慈溪埃弗龙密封件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缠绕垫片上料装置
CN111646272B (zh) * 2020-04-30 2022-04-01 慈溪埃弗龙密封件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缠绕垫片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6828B (zh) 医用胶带自动缠绕机的自动换卷装置
CN106629165B (zh) 医用胶带自动缠绕机
CN103449264B (zh) 一种全自动生料带分卷机
CN202754586U (zh) 全自动生料带复卷机
CN104150256B (zh) 一种电池极片自动换卷接带系统
CN204300355U (zh) 垫片缠绕机
CN104210897B (zh) 一种自动收卷机
CN206218896U (zh) 医用胶带自动缠绕机
CN105290278A (zh) 一种螺旋网罩生产设备
CN207322986U (zh) 一种全自动滚筒刷毛套热熔胶缠绕机
CN206218912U (zh) 医用胶带自动缠绕机的自动换卷装置
CN102840794B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鞭炮插引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11800A (zh) 一种缠绕方法和缠绕机
CN102840793B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鞭炮插引方法
CN105667860A (zh) 一种自动裹膜机
WO2021032215A1 (zh) Npr钢筋棒材的加工工艺
CN106904484A (zh) 全自动胶带分切机构
CN202534505U (zh)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的自动送丝绕线机构
CN208932691U (zh) 全自动成圈扎带机
CN102070292B (zh) 灯具用玻璃角珠自动加工机床
CN207971801U (zh) 全自动去料头料尾棒料切割系统
CN202518876U (zh) 塑胶软管收卷机
CN104500740B (zh) 垫片缠绕机
CN207271074U (zh) 一种膜丝排丝点胶机
CN110723585A (zh) 一种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