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9038U - 散热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9038U
CN204279038U CN201420640739.4U CN201420640739U CN204279038U CN 204279038 U CN204279038 U CN 204279038U CN 201420640739 U CN201420640739 U CN 201420640739U CN 204279038 U CN204279038 U CN 204279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side direction
connecting panel
direction connecting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407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俞智
刘福萍
苏朝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407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9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9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9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和车辆,散热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水室(1)、散热器芯子和下水室,上水室(1)与下水室之间通过侧向连接板(2)相连,下水室与侧向连接板(2)固定连接,侧向连接板(2)中形成有长条形安装孔(21),散热器还包括连接螺栓(3),该连接螺栓(3)从侧向连接板(2)外贯穿长条形安装孔(21)向内连接到上水室(1),其中,长条形安装孔(21)的两端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该散热器消除了由于散热器芯子的热胀冷缩,外部应力对散热器芯子的焊接部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散热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一部分用于做功,一部分通过排气排出,剩下的除了通过发动机表面散发外,还有30%左右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散发。
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冷却液将来自发动机的热量通过管路带到散热器中,通过冷却液与散热器冷却管之间进行液体与金属的热交换,风扇将风吹过散热器,通过冷却带与空气之间的金属与气体的热交换,最终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冷却后的冷却液在水泵作用下流回发动机,实现发动机冷却。
散热器进行冷热传递的主要部件是冷却管和冷却带,冷却管与冷却带、主片等通过钎焊成密闭的芯子总成,是冷却液流经的通道和热传递的部件。冷却管、冷却带和主片都是金属铝合金制品,焊接后的芯子总成在150kPa压力下不能出现任何泄漏。
散热器在工作时内部温度会达到100度左右,而停车冷却后温度又会下降至常温(在寒区会达到零下30度)。在冷热变化过程中,散热器的铝芯子主体会受热产生热胀冷缩,散热器芯子长度伸缩变化,此时若将散热器芯子固定住,外部应力必将作用到散热器芯子的焊接部位,长时间作用可使散热器芯子可靠性降低,产生泄漏、爆管等故障缺陷,使散热器失效,影响整车使用。
常用散热器结构是散热器芯子通过上下水室密封,钢侧片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水室螺栓连接,而钢侧片上焊接有支架结构,散热器通过钢侧片支架与车架连接固定。因此,当散热器芯子受热胀冷缩作用产生伸长、缩短时,散热器外部的钢侧片会限制其伸缩,因此会对散热器芯子的焊接部位产生应力,使散热器产生漏水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和车辆,该散热器消除了由于散热器芯子的热胀冷缩,外部应力对散热器芯子的焊接部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水室、散热器芯子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与所述下水室之间通过侧向连接板相连,所述下水室与所述侧向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侧向连接板中形成有长条形安装孔,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螺栓,该连接螺栓从所述侧向连接板外贯穿所述长条形安装孔向内连接到所述上水室,其中,所述长条形安装孔的两端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长条形安装孔沿竖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杆上形成有内端面抵靠于所述上水室的表面的凸台,该凸台贯穿于所述长条形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侧向连接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注塑结构。
优选地,所述螺杆上还形成有位于所述侧向连接板外的法兰,所述法兰的直径大于所述长条形安装孔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上水室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向连接板,所述上水室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向限位结构。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所述的散热器,所述侧向连接板上设有支架,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向连接板上设置长条形安装孔,使得当散热器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产生伸缩时,连接螺栓能够随着散热器的伸缩在长条形安装孔中移动,消除了应力对散热器的作用,避免了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散热器芯子渗漏。又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下水室与侧向连接板固定连接,上水室与侧向连接板通过上述可移动的连接,使得散热器的下端固定,只通过散热器的上端的移动来调节由于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散热器的伸缩,使得散热器不仅能够牢靠的固定在侧向连接板上,还能够消除了应力对散热器的作用,使得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中上水室与侧向连接板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中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上水室           2  侧向连接板
3  连接螺栓        21 长条形安装孔
31 法兰            32 凸台
33 螺杆            34 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散热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水室1、散热器芯子(未显示)和下水室(未显示),上水室1与下水室之间通过侧向连接板2相连,下水室与侧向连接板2固定连接,侧向连接板2中形成有长条形安装孔21,散热器还包括连接螺栓3,该连接螺栓3从所述侧向连接板2外贯穿长条形安装孔21向内连接到上水室1,其中,长条形安装孔21的两端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
通过在侧向连接板2上设置长条形安装孔21,并且长条形安装孔21的两端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使得当散热器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产生伸缩时,连接螺栓3能够随着散热器的伸缩在长条形安装孔21中上下移动,消除了应力对散热器的作用,避免了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散热器芯子渗漏。又由于将下水室与侧向连接板固定连接,上水室1与侧向连接板2通过可移动的连接,使得散热器的下端固定,只通过散热器的上端的移动来调节由于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散热器的伸缩,使得散热器不仅能够牢靠的安装在侧向连接板2上,还能够消除了应力对散热器的作用,使得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其中,连接螺栓3与上水室1拧紧,保证连接螺栓3能够随着散热器的伸缩在长条形安装孔21中自由移动即可,在此连接螺栓3主要起到限位的作用;而长条形安装孔21为处于伸缩状态下的散热器提供一定自由的伸缩空间,因此长条形安装孔21主要起到调节连接螺栓3高度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以非限定的方式,长条形安装孔21的宽度为6.5mm,高度为10mm,以保证散热器芯子上下伸缩2mm,也可以根据散热器产品的伸缩试验数据最终确定长条形安装孔21的孔位尺寸。
为了保证散热器更牢靠的安装和限位,特别地,如图2所示,长条形安装孔21沿竖向布置。由于长条形安装孔21沿竖向布置,使得散热器只在上下方向移动,方便了散热器在前后、左右方向的限位,从而使得散热器更牢靠的固定。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散热器安装的需要来设置长条形安装孔21的位置,只要保证散热器能够安装牢靠即可。
如图3所示,特别地,连接螺栓3包括螺帽34和螺杆33,螺杆33上形成有内端面抵靠于上水室1的表面的凸台32,该凸台32贯穿于长条形安装孔21。连接螺栓3的螺杆33上形成有凸台32,凸台32使得侧向连接板2与上水室1隔开,将传统的侧向连接板2与上水室1之间的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使得侧向连接板2与上水室1之间可自由移动。
特别地,凸台32的轴向长度大于侧向连接板2的厚度。使得侧向连接板2与上水室1被凸台32隔开,从而将传统的侧向连接板2与上水室1之间的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使得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引起散热器的伸缩,上水室1可随着散热器的伸缩,在侧向连接板2的长条形安装孔21内自由移动,消除了应力对散热器的作用。
由于凸台32为刚性件,其生产成本比较昂贵,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特别地,凸台32为注塑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非限定的方式,凸台32为直径6mm、长3.5mm的尼龙,该尼龙凸台32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具体值可很据需要来设定,通过注塑保证了凸台32端面的平整、光滑,同时还保证凸台32的强度,使得注塑尺寸均匀,此注塑结构成本较低,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此外,由于受到温度变化,上水室1产生热胀冷缩的影响,上水室1将尼龙材质的凸台32推向外侧,即上水室1与侧向连接板2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得连接螺栓3更容易、方便的在长条形安装孔21内移动,又由于尼龙的弹性,使得凸台32与上水室1的表面接触或有力作用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致在有力作用时损坏上水室1的表面。
特别地,螺杆33上还形成有位于侧向连接板2外的法兰31,法兰31的直径大于长条形安装孔21的宽度。使得连接螺栓3在长条形安装孔21内移动时,长时间也不会造成穿孔的情况,即螺帽穿过长条形安装孔21,从而使得提高了上水室1与侧向连接板2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下水室与侧向连接板2采用传统的紧固连接,上水室1与侧向连接板2采用上述可移动的连接,同时取消了其他部位的连接,因此为了对散热器更好的限位,特别地,上水室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向连接板2,上水室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向限位结构。可以根据上水室1的具体结构采用单侧2-3处的限位结构,对上水室1与侧向连接板2在前后、左右的方向限位,但高度方向必须留有足够的尺寸以用于伸缩。限位结构不受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凸起件与滑槽或凹槽的配合进行限位。
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车辆还包括上述的散热器,侧向连接板2上设有支架,散热器通过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散热器中上水室1与侧向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批量生产操作,生产成本低,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特别优选地,连接螺栓3上的凸台32、法兰31、螺帽34和螺杆33与连接螺栓3为整体式,使得在连接螺栓3在长条形安装孔21内移动时,凸台32、法兰31、螺帽34和螺杆33也能同步的随着连接螺栓3移动。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散热器可用于中重卡车的所有纵流结构散热器,设计目的是考虑散热器芯子的冷热伸缩,对于不同的侧片连接结构可不局限于上述同一种形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散热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水室(1)、散热器芯子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1)与所述下水室之间通过侧向连接板(2)相连,所述下水室与所述侧向连接板(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连接板(2)中形成有长条形安装孔(21),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螺栓(3),该连接螺栓(3)从所述侧向连接板(2)外贯穿所述长条形安装孔(21)向内连接到所述上水室(1),其中,所述长条形安装孔(21)的两端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安装孔(21)沿竖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3)包括螺帽(34)和螺杆(33),所述螺杆(33)上形成有内端面抵靠于所述上水室(1)的表面的凸台(32),该凸台(32)贯穿于所述长条形安装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2)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侧向连接板(2)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2)为注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3)上还形成有位于所述侧向连接板(2)外的法兰(31),所述法兰(31)的直径大于所述长条形安装孔(21)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向连接板(2),所述上水室(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向限位结构。
8.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所述侧向连接板(2)上设有支架,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CN201420640739.4U 2014-10-30 2014-10-30 散热器和车辆 Active CN204279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0739.4U CN204279038U (zh) 2014-10-30 2014-10-30 散热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0739.4U CN204279038U (zh) 2014-10-30 2014-10-30 散热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9038U true CN204279038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40739.4U Active CN204279038U (zh) 2014-10-30 2014-10-30 散热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9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5384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支承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5384A (zh) * 2018-01-24 2019-07-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支承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63075U (zh) 塑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CN204279038U (zh) 散热器和车辆
KR20120057348A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CN202470585U (zh) 化霜加热器的安装结构
CN203177370U (zh) 水冷式汽车半导体制冷空调系统
CN202083265U (zh) 散热器的散热管和具有它的散热器
CN201945204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4067839U (zh) 激光器自排水式水冷板
CN107949242B (zh) 一种环保设备用双排散热器
CN204963315U (zh) 汽车冷凝器装置
CN202866976U (zh) 扩口式冷却管及汽车散热器
CN202106838U (zh) 发动机散热器顶置式城市客车
CN203949531U (zh) 一种车用散热器
CN207945008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用散热片
CN203717544U (zh) 工程机械用油冷器
JP2014083911A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JP5600796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CN109570254B (zh) 一种传热铝管胚料热挤压粗成型装置
CN203515786U (zh) 一种可消除热应力的u形循环铝制中冷器
CN201909563U (zh) 一种胀管式单节散热器
CN103447734B (zh) 一种自冷夹具
CN200993544Y (zh) 车用散热器的软质加热水管
CN203372053U (zh) 一种油冷器安装支架
CN203920403U (zh) 散热器支撑结构
CN201449189U (zh) 一种肋翅片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