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0739U - 双盘双绞机 - Google Patents
双盘双绞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70739U CN204270739U CN201420546682.1U CN201420546682U CN204270739U CN 204270739 U CN204270739 U CN 204270739U CN 201420546682 U CN201420546682 U CN 201420546682U CN 204270739 U CN204270739 U CN 2042707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shaft
- bow
- take
- twisting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3/00—General-purpose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wisted ropes or cables from component strand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material
- D07B3/08—General-purpose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wisted ropes or cables from component strand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material in which the take-up reel rotates about the axis of the rope or cable or in which a guide member rotates about the axis of the rope or cable to guide the rope or cable on the take-up reel in fixed position and the supply reels are fixed in position
- D07B3/10—General-purpose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wisted ropes or cables from component strand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material in which the take-up reel rotates about the axis of the rope or cable or in which a guide member rotates about the axis of the rope or cable to guide the rope or cable on the take-up reel in fixed position and the supply reels are fixed in position with provision for imparting more than one complete twist to the ropes or cables for each revolution of the take-up reel or of the guide member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双盘双绞机,包括机架、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一对绞弓、连接主轴和绞弓的绞弓座、引取轮组、收线盘及主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第二主轴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固设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内均设有通孔;引取轮组,包括第一、第二引取轮组,所述第一引取轮组设于所述第二主轴一侧,所述第二引取轮组设于所述第一主轴一侧;收线盘,设于所述引取轮组间;主驱动电机,为绞线机提供驱动动力;本实用新型采用行星差动机构原理形成一稳定的收线张力,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另外减少了齿轮的传动,有效地降低噪音及减少机器的保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线电缆绞合生产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双盘双绞机。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等由多股细线相互缠绕形成一根线缆的绕线装置。现有绞线机的绞线原理:多股线丝经主轴导轮转向进入绞弓,绞弓回转把多股丝线等绞合成型,绞合形成的绞距的大小由与绞弓转速同比例运转的机械式传动的牵引轮控制,最后通过导轮将绞好的线卷入收线盘。
现有的绞线机存在以下缺点:大多采用手动调整收线张力,使张力不均致使线材节距变化过大;直接采用交、直流电动机带动多齿轮啮合传动动力,噪音大,零件易磨损,传动速度不稳定易改变,会使绞距变化大、绞线松紧不平均,造成加工精度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另外多次齿轮传动还需要长期使用大量的润滑油进行润滑保养,保养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收线张力、生产效率、精度高,减少传动齿轮使用的双盘双绞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机架、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一对绞弓、连接主轴和绞弓的绞弓座、引取轮组、收线盘及主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第二主轴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固设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内均设有通孔,所述绞弓座包括第一绞弓座和第二绞弓座,所述第一、第二绞弓座分别对应套设在第一、第二主轴的一端,所述的引取轮组包括第一引取轮组、第二引取轮组,所述第一引取轮组设于所述第二主轴一侧,所述第二引取轮组设于所述第一主轴一侧;所述的收线盘设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和第二引取轮组之间,所述的主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架内,为绞线机收线提供驱动动力;所述第一主轴通孔内还设有可在通孔内旋转的进线中空轴,所述进线中空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主轴外,所述进线中空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两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另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连接有出线中空轴,并延伸至第一主轴外;所述机架还设有副驱动电机,所述进线中空轴延伸出第一主轴的一端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副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出线中空轴延伸出第一主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引取轮组连接,所述第二引取轮组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连接。副驱动电机带动套接入第一主轴内的进线中空轴转动,形成第一速度V1,进线中空轴经过第一、第二、第三传动齿轮传动将第一速度V1传动至出线中空轴处,同时主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主轴转动,速度为V2,出线中空轴的转动速度V1和第一主轴转动速度V2叠加,形成稳定的叠加速度V3,通过皮带将出线中空轴处的叠加速度V3传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主轴一侧的第二引取轮组,再通过传动轴将叠加速度V3传动至位于所述第二主轴一侧的第一引取轮组,上述运动机构构成行星差动机构使第一、第二引取轮组产生相同的引取速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绞弓座设有第一导轮、第二导轮,所述第二绞弓座设有第三导轮、第四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导引从第一主轴进入的线材进入绞弓,所述第四导轮导引所述绞弓的线材进入第一引取轮组;所述第三导轮导引从第二主轴进入的线材进入绞弓,所述第二导轮导引所述绞弓的线材进入第二引取轮组。
具体地,所述的绞弓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牵引导轮。
具体地,所述第一、第二主轴两侧各依序设有集线板、绞线眼模。
具体地,所述收线盘包括第一、第二收线盘,所述第一、第二收线盘上侧对应设有第一引线导轮、第二引线导轮,所述第一收线盘设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一侧,所述第二收线盘设于所述第二引取轮组一侧,并与驱动电机连接。
具体地,本双盘双绞机还设有电控系统及触控屏,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主驱动电机及副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行星差动机构原理形成一稳定的引取速度,能够免去手动更换绞距齿轮,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另外减少了齿轮的传动,有效地降低噪音及减少机器的保养。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轴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机架1;第一主轴2;第一绞弓座20;第一导轮201;第二导轮202;进线中空轴21;第一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出线中空轴25;第二主轴3;第二绞弓座30;第三导轮301;第四导轮302;通孔31;绞弓4;引取轮组5;第一引取轮组51;第二引取轮组52;收线盘6;第一收线盘61;第一引线导轮611;第二收线盘62;第二引线导轮621;驱动电机7;副驱动电机71;传动轴8;轴承座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双盘双绞机,包括:机架1、第一主轴2、第二主轴3、一对绞弓4、连接主轴2(3)和绞弓4的绞弓座、引取轮组、收线盘6及主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主轴2和第二主轴3通过轴承座9可转动地固设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主轴2、第二主轴3内均设有通孔31,所述绞弓座包括第一绞弓座20和第二绞弓座30,所述第一、第二绞弓座20、30分别对应套设在第一、第二主轴20、30的一端,所述的引取轮组包括第一引取轮组51、第二引取轮组52,所述第一引取轮组51设于所述第二主轴3一侧,所述第二引取轮52组设于所述第一主轴2一侧;所述的收线盘设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51和第二引取轮组52之间,所述的主驱动电机7设于所述机架1内,为绞线机提供驱动动力;所述第一主轴通孔31内还设有可在通孔31内旋转的进线中空轴21,所述进线中空轴2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主轴2外,所述进线中空轴2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传动齿轮2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两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2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3的另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3相互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24,所述第三传动齿轮24连接有出线中空轴25,并延伸至第一主轴外2;所述机架1还设有副驱动电机71,所述进线中空轴21延伸出第一主轴2的一端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副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出线中空轴25延伸出第一主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引取轮组52连接,所述第二引取轮组52通过传动轴8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51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绞弓座20设有第一导轮201、第二导轮202,所述第二绞弓座30设有第三导轮301、第四导轮302;所述第一导轮201导引从第一主轴进入的线材进入绞弓4,所述第四导轮302导引所述绞弓4的线材进入第一引取轮组51;所述第三导轮301导引从第二主轴3进入的线材进入绞弓4,所述第二导轮202导引所述绞弓4的线材进入第二引取轮组52。
具体地,所述的绞弓4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牵引导轮(附图未标出)。
具体地,所述第一、第二主轴2、3两侧各依序设有集线板、绞线眼模(附图未标出)。
具体地,所述收线盘6包括第一、第二收线盘61、62,所述第一、第二收线盘61、62上侧对应设有第一引线导轮611、第二引线导轮621,所述第一收线盘61设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51一侧,所述第二收线盘62设于所述第二引取轮组52一侧,并与驱动电机7连接。
具体地,本双盘双绞机还设有电控系统及触控屏,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驱动电机及副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如下:
驱动电机7带动第一主轴2转动,副驱动电机71带动进线中空轴21转动,形成行星差动机构,产生一稳定的叠加速度并传动至第二引取轮组52,再通过传动轴8将所述稳定叠加速度传动至第一引取51轮组;
线材经过设置在第一主轴2外侧的集线板、绞线眼模进入进线中空轴21,绕过第一导轮201进入绞弓4,绞弓4在第一主轴2带动下旋转,再绕过第四导轮302经过第二主轴3通孔进入第一引取轮组51,在引取轮作用下形成收线张力,最后绕过第一引线导轮611卷入第一收线盘61;
同理, 线材经过设置在第二主轴3外侧的集线板、绞线眼模进入第二主轴3的通孔,经第三导轮301进入绞弓4;绞弓4在第一主轴2带动下旋转,再绕过第二导轮202,经过出线中空轴25进入第二引取轮组52,由于第二引取轮组52通过传动轴8传动至第一引取轮组51,因此与第一引取轮组51相同的收线张力,最后绕过第二引线导轮621卷入第二收线盘62。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双盘双绞机,包括:机架、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一对绞弓、连接主轴和绞弓的绞弓座、引取轮组、收线盘及主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第二主轴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固设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内均设有通孔,所述绞弓座包括第一绞弓座和第二绞弓座,所述第一、第二绞弓座分别对应套设在第一、第二主轴的一端,所述的引取轮组包括第一引取轮组、第二引取轮组,所述第一引取轮组设于所述第二主轴一侧,所述第二引取轮组设于所述第一主轴一侧;所述的收线盘设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和第二引取轮组之间,所述的主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架内,为绞线机提供驱动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通孔内还设有可在通孔内旋转的进线中空轴,所述进线中空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主轴外,所述进线中空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两侧设有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另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连接有出线中空轴,并延伸至第一主轴外;所述机架还设有副驱动电机,所述进线中空轴延伸出第一主轴的一端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副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出线中空轴延伸出第一主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引取轮组连接,所述第二引取轮组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双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弓座设有第一导轮、第二导轮,所述第二绞弓座设有第三导轮、第四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导引从第一主轴进入的线材进入绞弓,所述第四导轮导引所述绞弓的线材进入第一引取轮组;所述第三导轮导引从第二主轴进入的线材进入绞弓,所述第二导轮导引所述绞弓的线材进入第二引取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盘双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弓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牵引导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双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主轴两侧各依序设有集线板、绞线眼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双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包括第一、第二收线盘,所述第一、第二收线盘上侧对应设有第一引线导轮、第二引线导轮,所述第一收线盘设于所述第一引取轮组一侧,所述第二收线盘设于所述第二引取轮组一侧,并与驱动电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双绞机,其特征在于,本双盘双绞机还设有电控系统及触控屏,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驱动电机及副驱动电机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46682.1U CN204270739U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双盘双绞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46682.1U CN204270739U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双盘双绞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70739U true CN204270739U (zh) | 2015-04-15 |
Family
ID=5280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4668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0739U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双盘双绞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7073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2557A (zh) * | 2015-05-29 | 2015-09-30 | 镇江金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龙门式高速成缆机 |
CN107142569A (zh) * | 2017-06-10 | 2017-09-08 | 浙江华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卷装捻线机 |
CN110675992A (zh) * | 2019-10-11 | 2020-01-10 | 昆山金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弓绞线机 |
CN112079187A (zh) * | 2020-09-04 | 2020-12-15 | 建峰索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双节距拧股机 |
-
2014
- 2014-09-22 CN CN201420546682.1U patent/CN2042707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2557A (zh) * | 2015-05-29 | 2015-09-30 | 镇江金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龙门式高速成缆机 |
CN107142569A (zh) * | 2017-06-10 | 2017-09-08 | 浙江华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卷装捻线机 |
CN110675992A (zh) * | 2019-10-11 | 2020-01-10 | 昆山金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弓绞线机 |
CN112079187A (zh) * | 2020-09-04 | 2020-12-15 | 建峰索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双节距拧股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13618B (zh) | 一种hdmi线缆的立式绞线机 | |
CN204270739U (zh) | 双盘双绞机 | |
CN112900125B (zh) | 一种绳缆用的股条的合股加捻机及加捻方法 | |
CN203338872U (zh) | 一种hdmi线缆的立式绞线机 | |
CN109686506B (zh) | 一种性能优良的高速绞线机 | |
CN2837999Y (zh) | 一种数据电缆绞对机 | |
CN205529645U (zh) | 高效多功能制绳机 | |
CN202363178U (zh) | 漆包机的拉丝及收线装置 | |
CN201812577U (zh) | 一种多倍绞快速节能束绞机 | |
CN208400622U (zh) | 盘式绞线机及其无引取盘绞机主机 | |
CN202205510U (zh) | 网络通讯线缆放线装置 | |
CN115162038A (zh) | 一种自动化捻股机 | |
CN205240916U (zh) |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 |
CN218024710U (zh) | 一种麻绳合股机等张力放线装置 | |
CN2663491Y (zh) | 捻股机 | |
CN208903743U (zh) | 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生产用束丝机 | |
CN109338588A (zh) | 一种多股绳绕线制带机 | |
CN210896776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用缠绕结构 | |
CN106835386A (zh) | 一种花式捻线机 | |
CN217880980U (zh) | 一种绞线牵引过线装置 | |
CN111705383B (zh) | 一种高效倍捻合股机 | |
CN207810910U (zh) | 一种包芯线用收线机 | |
CN206767277U (zh) | 花线rvs高速合股机组 | |
CN206233021U (zh) | 制绳机 | |
CN214328283U (zh) | 一种钢丝绳捻股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