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4410U - 舱室引流工装 - Google Patents

舱室引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4410U
CN204264410U CN201420600348.XU CN201420600348U CN204264410U CN 204264410 U CN204264410 U CN 204264410U CN 201420600348 U CN201420600348 U CN 201420600348U CN 204264410 U CN204264410 U CN 204264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manhole cover
frock
drainag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003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冀海俊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003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4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4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44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舱室引流工装,包括设置在舱室内部的内底板和设置在舱室外部的外底板,内底板和外底板之间呈间隔设置,在舱室的底部并位于内底板上开设人孔,人孔上可拆卸设置人孔盖组件,在舱室的底部并位于外底板上设置阀门组件,人孔盖组件和阀门组件之间设置用于连通舱室内部和舱室外部的放水管,阀门组件上设置用于放水或者堵水的第一阀门。通过在舱室底部并位于内底板上设置人孔盖组件,并通过放水管与设置在外底板上的阀门组件连通,可以操作第一阀门实现舱室放水或者堵水,当需要放水时,只需要开启第一阀门,舱室内部的水由于其自重作用,通过放水管向舱室外部放水,整个排水过程不需要动力装置,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清舱工序。

Description

舱室引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舱室引流工装。
背景技术
船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较大,使用位置的限制,一般在厂内制造好一个分段或者几个分段后就会将分段运送到水面上进行后续装配。为了保证各个分段在水面的平稳度,在装配前会对各分段灌装水,在船舶整体装配结束后,需要将各个分段的水排出。目前分段灌水大概需要灌装3000T~12000T,灌水和排水目前大多采用泵来完成,采用泵排除上述重量的水大概需要12h~24h,时间消耗常,在此时间内无法在此分段的舱室内进行操作,且泵无法实现清舱处理,排水后还需要单独增加清舱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室引流工装,其可以利用水的自重自动的将水由船舶分段的舱室内排出,整个排水过程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节约了能源,加快了排放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室引流工装,其安装在舱室底部,在排水后,不需要额外增加清舱工序即能实现清舱。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舱室引流工装,包括设置在舱室内部的内底板和设置在舱室外部的外底板,所述内底板和所述外底板之间呈间隔设置,在所述舱室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内底板上开设人孔,所述人孔上可拆卸设置人孔盖组件,在所述舱室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外底板上设置阀门组件,所述人孔盖组件和阀门组件之间设置用于连通舱室内部和舱室外部的放水管,所述阀门组件上设置用于放水或者堵水的第一阀门。
优选的,在所述内底板上至少开设一个所述人孔,每个所述人孔上均设置一个所述人孔盖组件,所述放水管和所述阀门组件的数量与所述人孔盖组件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人孔盖组件与所述阀门组件的位置也相互对应。
更加优选的,在所述内底板上开设两个人孔,对应的,所述人孔盖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阀门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放水管也设置有两根。
人孔的数量开设得越多,排水的速度越快,但是从舱室的强度、材料的成本等考虑,人孔的数量为两个是最佳的方案,这样具有最优排水速度、最优的舱室的强度以及最优的材料成本的配置。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底板和所述内底板之间并位于所述放水管上设置第二阀门。
通过设置第二阀门,当第一阀门出现故障无法放水或者堵水时,操作者可以进入到外底板和内底板之间,操作第二阀门,实现放水或者堵水。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人孔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人孔外周的与所述内底板焊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内底板的一侧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所述人孔的人孔盖,所述人孔盖与所述固定环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装置。
通过设置固定环,可以将人孔盖可拆卸的封堵在人孔处,便于人孔盖的拆装,且通过设置密封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固定环与人孔盖的连接处发生泄露。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装置为设置在固定环与所述人孔盖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环的内径,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通过在固定环与人孔盖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可以在固定环与人孔盖组装后,利用人孔盖施加在固定环上的压力,使橡胶密封圈被挤压变形,进而实现密封的目的。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环上环形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孔,在所述人孔盖上对应所述螺纹孔设置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密封圈上对应所述螺纹孔设置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旋入到所述螺纹孔内,将所述人孔盖、所述密封圈以及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通过将螺纹孔环形均匀分布在固定环上,可以使人孔盖上所承受的固定螺栓的紧固力均匀,保证固定环与人孔盖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有效的防止人孔盖组件泄露。
所述固定环上环形均匀分布二十八个所述螺纹孔,对应的,在所述人孔盖上环形均匀分布二十八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密封圈上环形均匀分布二十八个所述第二通孔。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人孔盖上开设第一放水孔,所述第一放水孔内固定设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放水孔延伸至所述舱室内部,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放水管可拆卸连接。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套管延伸到所述舱室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
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可以有效防止舱室内部的杂质进入到放水管内,进一步防止了放水管堵塞的情况发生,保证排水的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为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人孔盖焊接。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人孔盖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放水孔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放水孔的两侧。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外底板上的第二放水孔,所述第二放水孔内固定设置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放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放水孔通过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外底板焊接。
作为舱室引流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阀门为蝶阀;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为蝶阀。
进一步的,所述放水管为软管。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舱室底部并位于内底板上设置人孔盖组件,并通过放水管与设置在外底板上的阀门组件连通,可以操作第一阀门实现舱室放水或者堵水,当需要放水时,只需要开启第一阀门,舱室内部的水由于其自重作用,通过放水管向舱室外部放水,整个排水过程不需要动力装置,节约了能源,且经过试验证明,当舱室底部设置有一个此引流工装,舱室内储存有12000T水时,其排水过程所需的排放时间仅需要2h,极大节约了排水时间,另外,将人孔盖组件设置在舱室的底部,还减少了清舱的工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中人孔盖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中人孔盖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中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底板;2、外底板;3、人孔;
4、人孔盖组件;41、固定环;411、螺纹孔;42、人孔盖;421、第一通孔;43、密封圈;44、固定螺栓;45、把手;46、第一套管;47、第一法兰;
5、阀门组件;51、第二法兰;52、第二套管;53、第三法兰;
6、放水管;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舱室引流工装,包括设置在舱室内部的内底板1和设置在舱室外部的外底板2,内底板1和外底板2之间呈间隔设置,在舱室的底部并位于内底板1上开设人孔3,人孔3上可拆卸设置人孔盖组件4,在舱室的底部并位于外底板2上设置阀门组件5,人孔盖组件4和阀门组件5之间设置用于连通舱室内部和舱室外部的放水管6,阀门组件5上设置用于放水或者堵水的第一阀门7。
其中,如图2至4所示,人孔盖组件4包括设置在人孔3外周的与内底板1焊接的固定环41,固定环41远离内底板1的一侧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人孔3的人孔盖42,人孔盖42与固定环4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装置为设置在固定环41与人孔盖42之间的密封圈43,密封圈43的内径大于固定环41的内径,密封圈43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固定环41的外径,密封圈43为橡胶密封圈。
固定环41上环形均匀设置有二十八个螺纹孔411,在人孔盖42上对应螺纹孔411设置与螺纹孔41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421,在密封圈43上对应螺纹孔411设置与螺纹孔41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固定螺栓44依次穿过第一通孔421和第二通孔旋入到螺纹孔411内,将人孔盖42、密封圈43以及固定环41固定连接。
人孔盖42上开设第一放水孔,第一放水孔内固定设置第一套管46,第一套管46的一端穿过第一放水孔延伸至舱室内部,第一套管4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法兰47与放水管6可拆卸连接。
第一套管46延伸到舱室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图上未画出),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可以有效防止舱室内部的杂质进入到放水管6内,进一步防止了放水管6堵塞的情况发生,保证排水的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为滤网。
人孔盖42上并位于第一放水孔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把手45,两个把手45对称设置在第一放水孔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人孔盖42可以为圆形板或者椭圆形板,对应的固定环41为圆形环或者椭圆形环,密封圈43为圆形环或者椭圆形环。
如图5所示,阀门组件5包括开设在外底板2上的第二放水孔,第二放水孔内固定设置第二套管52,第二套管52的一端通过第二法兰51与放水管6可拆卸连接,第二套管5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放水孔通过第三法兰53与第一阀门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7为蝶阀,放水管6为软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在于增加了一个阀门,如图6所示,外底板2和内底板1之间并位于放水管6上设置第二阀门8。通过设置第二阀门8,当第一阀门7出现故障无法放水或者堵水时,操作者可以进入到外底板2和内底板1之间,操作第二阀门8,实现放水或者堵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门8为蝶阀。
于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舱室内部的内底板和设置在舱室外部的外底板,所述内底板和所述外底板之间呈间隔设置,在所述舱室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内底板上开设人孔,所述人孔上可拆卸设置人孔盖组件,在所述舱室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外底板上设置阀门组件,所述人孔盖组件和阀门组件之间设置用于连通舱室内部和舱室外部的放水管,所述阀门组件上设置用于放水或者堵水的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板和所述内底板之间并位于所述放水管上设置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人孔外周的与所述内底板焊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内底板的一侧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所述人孔的人孔盖,所述人孔盖与所述固定环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设置在固定环与所述人孔盖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环的内径,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上环形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孔,在所述人孔盖上对应所述螺纹孔设置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密封圈上对应所述螺纹孔设置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旋入到所述螺纹孔内,将所述人孔盖、所述密封圈以及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盖上开设第一放水孔,所述第一放水孔内固定设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放水孔延伸至所述舱室内部,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放水管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延伸到所述舱室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盖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放水孔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放水孔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外底板上的第二放水孔,所述第二放水孔内固定设置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放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放水孔通过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舱室引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为蝶阀;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为蝶阀。
CN201420600348.XU 2014-10-16 2014-10-16 舱室引流工装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64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0348.XU CN204264410U (zh) 2014-10-16 2014-10-16 舱室引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0348.XU CN204264410U (zh) 2014-10-16 2014-10-16 舱室引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4410U true CN204264410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9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0034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64410U (zh) 2014-10-16 2014-10-16 舱室引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4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9988U (zh) 海洋工程装备及其海底阀箱密封装置
CN108152142A (zh) 一种深水潜水电泵用电机水压试验罐
CN203477326U (zh) 隔膜式排泥阀
CN204056207U (zh) 一种船舶压载水排放装置
CN204264410U (zh) 舱室引流工装
CN204266266U (zh) 新型排泥装置
CN209097421U (zh) 一种拼接式全接液内浮盘
CN108797671B (zh) 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
CN203008030U (zh) 防泥沙取水头部
CN206904416U (zh) 一种管道密封装置
CN206669056U (zh) 一种浮筒式水舱阀体
CN207360518U (zh) 用于船舶临时起浮的密封装置
CN103395474B (zh) 散货船风暴压载舱基于共用滤网的压载管及污水井系统
CN203381768U (zh) 散货船风暴压载舱基于共用滤网的压载管及污水井系统
CN201225469Y (zh) 一种法兰连接件
CN205075997U (zh) 一种半潜平台立柱空舱泄漏探测系统
CN202691162U (zh) 便于排气回水的侧翻式拍门
CN104456073B (zh) 用于海上lng接收终端的抗冰冰锥结构
CN204300687U (zh) 一种用于海上lng接收终端的抗冰冰锥结构
CN204527528U (zh) 一种海上辅助工程船污油回收人孔转接装置
CN203673915U (zh) 一种变压器矩形管口堵板密封结构
CN203878620U (zh) 密封窨井盖
CN218236359U (zh) 一种水龙头加重内胆配件
CN216614606U (zh) 发酵罐
CN216003044U (zh) 一种用于船舶上的污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382 Fangcun Road, Guangdong, Liwan District Province, south of No. 40, No.

Patentee after: CSSC OFFSHORE & MARINE ENGINEERING (GROUP)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10382 Fangcun Road, Guangdong, Liwan District Province, south of No. 40, N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3

Address after: 511462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Pearl River Management District, West Road, No., the first floor of the layer on the ground floor, No. 68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10382 Fangcun Road, Guangdong, Liwan District Province, south of No. 40, No.

Patentee before: CSSC OFFSHORE & MARINE ENGINEERING (GROUP)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