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9065U -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9065U
CN204249065U CN201420417380.4U CN201420417380U CN204249065U CN 204249065 U CN204249065 U CN 204249065U CN 201420417380 U CN201420417380 U CN 201420417380U CN 204249065 U CN204249065 U CN 204249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aft
concrete
blade sleeve
driven shaft
feed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173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中玉
张春华
朱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173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9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9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90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底部出料口与钢模入口连通;所述料仓顶部与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口连通;所述料仓上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搅动叶片,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时所述搅动叶片能够将从混凝土搅拌机排出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本实用新型实现对上方搅拌机中喷射出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并且对下料速度具有缓冲作用,通过控制料仓中叶片旋转的速度来控制出料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管桩业中能够使混凝土连续且均匀的布入管桩钢模的装置,主要适用于中国自动化程度不高且生产粗放的管桩制造业。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适应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出现了管桩业。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混凝土管桩的应用从铁道系统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混凝土管桩的需求量猛增,管桩业也因为这种高需求,一直保持持续迅猛的发展势头。 
现如今,中国管桩业管桩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为:1. 装笼;2. 混凝土料混合搅拌;3.布料;4.合模;5.张拉;6.离心;7.常压蒸养;8.拆模;9.高压蒸养;10.成品堆场。而在管桩业高度发达的日本,混凝土管桩制造业的一般工艺流程为:1.装笼;2.合模;3.张拉;4.混凝土料混合搅拌;5.混凝土泵送入模;6.离心;7.常温蒸养;8.脱模;9.高压蒸养;10.成品堆场。中国与日本管桩生产工艺流程上的明显不同在于合模的顺序,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料入模的方式,中国混凝土料因为在入模时管桩钢模尚未合模,所以混凝土料是直接从搅拌机下出口落入管桩下钢模,而日本则因为混凝土料入模时管桩钢模已经合模,所以混凝土料是泵送入模。中国管桩业这种混凝土入模方式直接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混凝土在尚未布入钢模时,钢模中已经放入了一个编织比较细密的钢筋笼,混凝土因为其本身的粘稠以及存在大颗粒特性,在布入钢模时会堆积在钢筋笼上,无法落入钢模中,现在生产中的解决方案是将搅拌机布置在钢模上方2~3m处,混凝土以高速落入钢模,撞击进入钢筋笼,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堆积的情况,使得粘稠且存在很多大颗粒的混凝土顺利进入钢筋笼内部。但是,这种工艺属于粗放式的生产工艺,现如今大部分中国管桩厂都是将混凝土搅拌机直接布置在钢模上方,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皮带传送后直接呈抛物线落入钢模。总结以上的研究和分析,现在已有的国内管桩行业下料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因为中国现如今管桩行业所使用的搅拌机的工作特性,混凝土无法充分搅拌均匀;2.混凝土落入钢模的过程是断续的,无法实现连续均匀的布料;3.因为混凝土搅拌机出料的速度不受控制,所以很多时候混凝土落入钢模时会飞溅出来,造成大量浪费,工人工作环境很差,同时还造成了下方作业工人的生产安全隐患;4.混凝土呈团块状落入钢模,容易在钢筋笼上形成堆积。
然而,近年来国内针对管桩行业生产中连续均匀布料装置的研究和设计几乎为零,生产工艺仍然属于粗放式,生产环境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国内管桩业的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本设计的基本原理:本装置是在混凝土搅拌机的下方,设置一个临时的储料仓,减速电动机提供动力源,通过联轴器使得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带动上面的齿轮转动,主动轴上的齿轮和从动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将转动传递给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各自带动料仓中的叶片转动,在料仓中通过叶片的旋转运动,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使混凝土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同时对上方搅拌机中间歇落下的混凝土进行存储,再通过料仓下方的出料口连续均匀的落入位于本装置下方的钢模中。本装置还对上方搅拌机中喷射出的混凝土的速度具有缓冲作用,通过控制料仓中叶片旋转的速度来控制出料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底部出料口与钢模入口连通;所述料仓顶部与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口连通;所述料仓上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搅动叶片,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时所述搅动叶片能够将从混凝土搅拌机排出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相同的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所述搅动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上,所述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相接触的端面焊接在一起。 
上述方案中,所述叶片套筒Ⅰ和所述叶片套筒Ⅱ上的叶片个数为四个,所述叶片套筒Ⅰ上的搅动叶片和所述叶片套筒Ⅱ上的搅动叶片之间的夹角为45°。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动轴的输入端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和减速电机相连。 
上述方案中,料仓通过八个螺栓连接与地面相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材料为40Cr,齿轮毛坯选择锻造工艺;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材料选为45号钢,需经过调质,淬火处理;所述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材料选为铸铁,叶片套筒Ⅰ和叶片套筒Ⅱ的毛坯选择铸造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管桩业传统的工艺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机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各组分未充分混合就落入下方钢模中,影响管桩的质量,在混凝土搅拌机下方安装本装置,混凝土进入本装置后,本装置通过叶片的转动,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二次搅拌,使其各组分混合均匀。2.本装置的料仓能实现混凝土的暂时存储,然后从料仓下方的出料口连续落下,避免了传统混凝土搅拌机落料不连续的问题。3.管桩业传统的搅拌机断续落料,每次落料量大,不可调,本装置可以根据具体工况,选定特定型号下的料仓下方出料口,控制落料量。4.管桩业传统的工艺过程中,混凝土呈团块状落在钢模中的钢筋笼上,容易在钢筋笼上产生堆积,需要人工清理,工作效率低,本装置能将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口落下的团块状混凝土打散,大大的减少了混凝土在钢筋笼上的堆积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5.在传统的管桩生产工艺中,团块状的混凝土直接落入钢模,到处飞溅,造成浪费,存在安全隐患,本装置料仓下的落料口的形状与钢模相似,落料口和钢模入口连通,落料时对混凝土的形状进行了初约束,缓解了飞溅的情况,节省资源,也消除了安全隐患。6.传统的管桩工艺流程中落料高度一定,落料速度一定,不能随着工况的改变而做出调整,本装置能根据落料高度的不同,通过改变叶片的转速来调整落料速度,适应各种工况,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3 是图1中的B-B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齿轮油箱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装置动力源的主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联轴器段的主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齿轮段的主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齿轮段的左视图。
图9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左轴承段的主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左过渡段的主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叶片段的主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叶片段的左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右过渡段的主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系右轴承段的主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装置从动轴系齿轮段的俯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装置主动轴叶片和从动轴叶片安装位置图。
图中:1 弹性柱销联轴器  2 键Ⅰ  3 主动轴  4 封油毡圈Ⅰ5 弹性挡圈Ⅰ  6-1 第一传动齿轮   6-2 第二传动齿轮  7 键Ⅱ   8 封油毡圈Ⅱ   9 螺栓Ⅰ  10 旋盖式油杯  11 轴承  12 弹性挡圈Ⅱ   13 定位套筒   14 螺栓Ⅱ   15 螺栓Ⅲ   16 叶片套筒Ⅰ 17 键Ⅲ   18 叶片套筒Ⅱ  19 橡胶垫圈Ⅰ 20 封油毡圈Ⅲ  21 法兰盘   22 料仓  23 轴承端盖Ⅰ 24 橡胶垫圈Ⅱ   25 轴承端盖Ⅱ   26 轴承座   27 螺栓Ⅳ  28弹簧垫圈Ⅰ 29 螺母Ⅰ  30 轴承支座  31 油箱支座  32 螺钉  33 定位销  34 轴端挡圈  35 从动轴  36 弹簧垫圈Ⅱ  37 螺栓Ⅴ  38 齿轮油箱箱体  39 螺母Ⅱ  40 弹簧垫圈Ⅲ  41 螺栓Ⅵ  42 齿轮油箱箱盖  43 螺栓Ⅶ  44 通气器  45 窥视孔盖  46 杆式油标  47 橡胶垫圈Ⅲ  48 外六角螺塞 49 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装置包括四个部分:动力源、主动轴轴系组件、从动轴轴系组件和料仓。动力由减速电动机提供,主动轴轴系从动力源获得动力,带动主动轴上的叶片旋转,从动轴轴系通过齿轮从主动轴获得动力,带动从动轴上的叶片旋转,主动轴叶片和从动轴叶片旋转搅拌混凝土,料仓暂时存储混凝土,为搅拌提供空间,搅拌均匀后,混凝土从料仓下出口排除。下面将结合图具体介绍每一部分的细节。 
结合图5和图6,动力源由减速电动机49、键Ⅰ2和弹性柱销联轴器1组成,减速电动机49的内部电机提供一定的转速,经减速电动机49内内部的减速器减速,从右端的输出轴输出所需要的转速,通过键Ⅰ2的传递,使得联轴器1跟随输出轴以相同转速旋转,以此向下一部分主动轴系提供转速。 
主动轴轴系主要分为七段,结合图7,第一段联轴器段由主动轴3、键Ⅰ2和弹性柱销联轴器1组成。弹性柱销联轴器1随着动力源转动,通过键Ⅰ2将转矩传递给主动轴3,使得主动轴3随着弹性柱销联轴器1以相同转速转动。 
结合图8和图9,主动轴系组件第二段齿轮段由主动轴3、封油毡圈Ⅰ4、弹性挡圈Ⅰ5、齿轮6、键Ⅱ7、封油毡圈Ⅱ8、油箱支座31、弹簧垫圈Ⅱ36、螺栓Ⅴ37、齿轮油箱箱体38、螺母Ⅱ39、弹簧垫圈Ⅲ40、螺栓Ⅵ41、齿轮油箱箱盖42、螺栓Ⅶ43、通气器44、窥视孔盖45、杆式油标46、橡胶垫圈Ⅱ47、外六角螺塞48组成。主动轴3第二段上安装有一个齿轮6,主动轴3轴肩和弹性挡圈Ⅰ5对齿轮6进行轴向定位,防止齿轮6在主动轴3上轴向串动。主动轴3通过键Ⅱ7传递转矩,使得齿轮6随主动轴同速转动。在齿轮6正下方的油箱支座31通过螺栓连接在地面上用来支撑上面的齿轮油箱。齿轮油箱由齿轮油箱箱体38和齿轮油箱箱盖42两部分组成,内部装有润滑油,为主动轴3和从动轴35上的两个齿轮6润滑,齿轮油箱箱体38通过四个弹簧垫圈Ⅱ36和四个螺栓Ⅴ37与油箱支座31相连接,弹簧垫圈Ⅱ36起到防止振动使螺栓Ⅴ37松脱的作用,在齿轮油箱箱体38上方盖上齿轮油箱箱盖42,齿轮油箱箱盖42和齿轮油箱箱体38通过四个螺栓连接相连,每个螺栓连接由螺栓Ⅵ41、弹簧垫圈Ⅲ40和螺母Ⅱ39组成。在齿轮油箱箱盖42的正上方有一个窥视孔,窥视孔上盖有一个窥视孔盖45,窥视孔盖45通过四个螺栓Ⅶ43与齿轮油箱箱盖42相连接,在窥视孔盖45的正中间用螺纹连接连接一个通气器44,因为齿轮油箱是个封闭的环境,可以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两个齿轮6的啮合区域,保护齿轮,同时内部装有润滑油,起到润滑齿轮的作用,但是齿轮油箱相对封闭,齿轮高速啮合会产生高温,油箱内部就会随之产生高压,通气器44能交换油箱内外空气,降低油箱内温度,同时防止油箱内部压力过大,如果齿轮6啮合出现噪音和故障,可以将将窥视孔盖45连同通气器44一起取下,查看齿轮啮合情况,排除故障。齿轮油箱内的油液会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少,通过杆式油标46可以观察油液高度,适时添加油液,齿轮油箱内的油液因为齿轮的啮合高温会部分碳化,油液变黑,且齿轮啮合会在齿轮表面剥落一些铁屑,使油液变浑浊,这时,需要旋开外六角螺塞48,放出油液,更换新润滑油,清洗油箱内部时,清洗液最后也从外六角螺塞48的位置流出。 
结合图10和图11,主动轴系第三段左轴承段由主动轴3、轴承端盖Ⅰ23、橡胶垫圈Ⅱ24、螺栓Ⅰ9、封油毡圈Ⅱ8、旋盖式油杯10、轴承11、弹性挡圈Ⅱ12、轴承座26、螺栓Ⅳ27、弹簧垫圈Ⅰ28、螺母Ⅰ29、轴承座支座30组成。在主动轴3第三段轴承段下方有一个轴承座支座30,通过螺栓连接与地面相连,轴承座支座给轴承座26提供支撑,轴承座26和轴承座支座30之间通过四个螺栓连接相连,每个螺栓连接包括一个螺栓Ⅳ27、一个弹簧垫圈Ⅰ28和一个螺母Ⅰ29组成,弹簧垫圈Ⅰ28是为了防止螺栓振动松脱,在轴承座26内部与主动轴3之间,安装有一个轴承11,轴承内圈与主动轴3过盈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26内孔过盈配合,轴承内圈因为与主动轴3过盈配合,所以与轴一起转动,而外圈与轴承座26过盈配合,所以不随主动轴3一起转动,轴承11两端各有一个弹性挡圈Ⅱ12,防止轴承11在主动轴3上轴向串动,轴承座26左右两端面各有一个轴承端盖Ⅰ23,每个轴承端盖23都各自由六个螺栓Ⅰ9和轴承座26相连接,轴承端盖23和轴承座26之间垫有橡胶垫圈Ⅱ24,防止轴承座26内的润滑油漏出,轴承端盖23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将轴承座26左右端面非封闭,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轴承11,影响轴承11正常工作,同时两个轴承端盖23伸出部分正好抵住轴承11外圈的两侧,防止轴承11相对轴承座26轴向串动,两个轴承端盖23和主动轴3之间都装有封油毡圈Ⅱ8,封油毡圈Ⅱ8防止用来润滑轴承11的润滑油漏出,在轴承座26的上方安装有一个旋盖式油杯10,旋盖式油杯10内部存储一定量的润滑油,旋动旋盖式油杯10就可以给轴承11注入润滑油。轴承11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主动轴3在很小的阻力下旋转,同时因为轴承11在轴的两端对称布置,两个轴承共同支撑轴系零件的重量,因为轴承11相对轴承座26无法移动,主动轴3相对于轴承11无法移动,所以轴承也起到了防止主动轴3轴向左右串动的作用。 
结合图12,主动轴系第四段为左过渡段,过渡段由主动轴3、定位轴套13、螺栓Ⅱ14、封油毡圈Ⅲ20、料仓22组成,料仓22安装在地面上,主动轴3穿过料仓22上的轴孔,轴孔和主动轴3之间安装有封油毡圈Ⅲ20,防止料仓内混凝土漏出,过渡段上还安装有一个定位套筒13,定位套筒13通过六个螺栓Ⅱ14与料仓22相连,定位套筒13的作用是用定位套筒的左端面给轴承段的轴承右端盖23定位,也起到了保护轴的作用。 
结合图13、图14和图15,主动轴系第五段为叶片段,叶片段由主动轴3、封油毡圈Ⅲ20、螺栓Ⅲ15、橡胶垫圈Ⅰ19、法兰盘21、叶片套筒Ⅰ16、键Ⅲ17、叶片套筒Ⅱ18组成。叶片套筒16有三个,叶片套筒18有两个,从左至右按照16、18、16、18、16的顺序依次紧密套在主动轴3上,然后将这些叶片套筒焊接在一起,图中粗线就是焊缝,每一个叶片套筒和轴之间都有一个键Ⅲ17(叶片套筒18与主动轴3之间的键Ⅲ17在另一侧,示意图中未画出),叶片套筒16和叶片套筒18叶片之间的角度为45度,主动轴3通过键Ⅲ17将转矩传递给每一个叶片套筒,使得叶片套筒与主动轴3一起转动,叶片在转动时起到搅拌混凝土的作用,最左端和最右端的叶片套筒外侧都安装了一个法兰盘21,法兰盘21通过六个螺栓Ⅲ15和叶片套筒16相连接,叶片套筒16与法兰盘21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圈Ⅰ19,法兰盘21与主动轴3之间安装有封油毡圈Ⅲ20,封油毡圈Ⅲ20的作用是防止混凝土进入主动轴3与叶片轴套(16和18)的缝隙,损坏轴和叶片轴套,法兰盘21的作用有两个,将五个叶片套筒紧密压在一起,二是通过与主动轴3之间的轴肩定位,防止叶片套筒在主动轴3上轴向左右串动。 
结合图16,主动轴系第六段为右过渡段,与第四段过渡段相对于轴系第五段的中心线镜像对称,结构不再重复。 
主动轴系第七段为右轴承段,与第三段轴承段相对于轴系第五段的中心线近似镜像对称,不同点有两处,第一处为主动轴3这一段比第三段轴承段略短,不从轴承右端盖中伸出,第二处不同为轴承右端盖由轴承端盖Ⅰ23换成轴承端盖Ⅱ25,其他部分与第三段轴镜像对称,结构不在重复。 
结合图1、图2和图3,料仓22的安装位置如图,通过八个螺栓连接与地面相连接,料仓起到暂时存储混凝土的作用,也为混凝土的搅拌提供空间。 
从动轴系组件与主动轴系基本一致,不同点有两处,第一处为从动轴35没有第一段轴承段,且齿轮段比主动轴齿轮段略短,装配时齿轮段由从动轴35、齿轮6、轴端挡圈34、定位销33、螺钉32、键Ⅱ7组成。齿轮6安装在齿轮段上,右端由从动轴35轴肩定位,左端由轴端挡圈34压紧,轴端挡圈34通过定位销33定位,通过螺钉32连接在从动轴35上,将齿轮6压紧,齿轮6通过跟主动轴35上的齿轮6啮合,跟随主动轴3一起转动,从动轴35上的齿轮6通过键Ⅱ7将转矩传递给从动轴35,使从动轴35与主动轴一起转动。 
从动轴系组件与主动轴系的第二个不同之处为,从动轴上的叶片16和18与主动轴3上的叶片16和18安装时呈一定角度,保证两轴转动时叶片互不干涉。比如,对于长度为248mm,宽为150mm,厚度为15mm的长方体叶片,两轴距离为320mm,同轴上相邻两叶片套筒叶片呈45度角时,两轴对应叶片的装配角度为20度时,可以保证两轴上的叶片互不相碰。根据叶片的尺寸、两轴的距离、同轴上相邻叶片间的角度的不同,两轴上对应叶片相应的安装角度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 
从动轴系上的其他零件的具体细节和主动轴系完全一致,不再赘述。 
具体安装方式:根据工作场地中生产线的具体情况和本装置的设计位置,将料仓22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地面上,取出两个封油毡圈Ⅲ20,分别安装在料仓22两端主动轴孔的密封槽中,然后用行车将主动轴3吊起,要做好防止吊起的主动轴3水平旋转的措施,将主动轴一端穿过料仓22的主动轴轴孔,从料仓22左端穿入,这时取出一个法兰盘21和一个封油毡圈Ⅲ20,将封油毡圈Ⅲ20放入法兰盘21轴孔内的密封槽中,将法兰盘21放入料仓22内,与料仓22左端主动轴孔对齐,将主动轴3右端从法兰盘21中穿出,继续将轴从左向右移动,但不要从料仓22右端主动轴轴孔穿入,再将一个橡胶垫圈Ⅰ19从主动轴3的右端穿入,一直移动到主动轴3第五段最左端的位置,与法兰盘21的右端面贴合,然后在主动轴3上安装五个键17,接着,将五个叶片套筒按照16、18、16、18、16的顺序依次从主动轴3的右端穿入,将五个叶片套筒相互压紧后依次焊接,焊接好后从主动轴的右端穿入一个橡胶垫圈Ⅰ19,再取出第二个法兰盘21,在法兰盘21的轴孔密封槽中放入一个封油毡圈Ⅲ20,然后将法兰盘21从主动轴3的右端穿入到,移动到主动轴3第五段的最右端,然后左右两个法兰盘21各自调整位置到主动轴3第五段左右轴肩处,然后分别用六个螺栓Ⅲ15与叶片套筒连接,到此为止,主动轴系叶片段安装完成;下面安装主动轴系过渡段,从主动轴3左端穿入一个定位套筒13,用六个螺栓Ⅱ14将定位套筒13连接在料仓22左端主动轴孔的外侧,然后将主动轴3从料仓22右端主动轴孔中穿出,到合适的位置停止,主动轴系左过渡段安装完成;主动轴系右过渡段安装也左过渡段安装完全一致;下面安装主动轴系左轴承段,取出一个轴承端盖Ⅰ23,在其轴孔密封槽中放入一个封油毡圈Ⅱ8,然后将这个轴承端盖Ⅰ23从主动轴3的左端穿入,移动到其右端与上述定位套筒13左端贴紧为止,在从主动轴3左端穿入一个橡胶垫圈Ⅱ24,移动到贴紧上述的轴承端盖Ⅰ23左端面为止,然后在轴上靠近轴承段右端的槽中安装一个弹性挡圈Ⅱ12,再取出一个轴承11,从主动轴3左端穿入,移动到轴承段时,因为轴承11内圈与轴承段是过盈配合,配合比较紧,所以需要用铜锤慢慢敲击轴承左侧,使轴承11在轴3上向右移动,一直移动到轴承11右端与弹性挡圈Ⅱ12左端贴紧为止,然后再在轴承段靠左的槽中安装另一个弹性挡圈Ⅱ12,接着在轴承11的正下方将一个轴承座支座30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地上,然后从主动轴3的左端穿入一个轴承座26,因为轴承座26与轴承11外圈也属于过盈配合,所以也需要用铜锤敲击轴承座26左侧,使它向右移动,一直移动到轴承座26右端面与上述轴承端盖23和橡胶垫圈Ⅱ24左端紧密贴合为止,接着从主动轴3左端再穿入一个橡胶垫圈Ⅱ24,移动到与轴承座26左端紧密贴合为止,再取出一个轴承端盖23,在其轴孔密封槽中安装一个封油毡圈Ⅱ8,然后将这个轴承端盖23从轴的左端穿入,移动到与轴承座26左端紧密贴合为止,然后将左右两个轴承端盖23分别用六个螺栓Ⅰ9与轴承座26相连接,接着用螺栓Ⅳ27、弹簧垫圈Ⅰ28、螺母Ⅰ29将轴承座26与轴承座支座20连接在一起,最后在轴承座26上方螺纹孔内安装一个旋盖式油杯10,到此为止主动轴系左轴承段安装完成;主动轴系右轴承段安装方式和左轴承段一致,唯一不同点在于将轴承右端盖换成轴承端盖Ⅱ25;以上所有轴系零件均在主动轴被行车吊起的情况下完成,下面可以不用起吊了,主动轴系的重量有两个轴承座承担;下面开始齿轮段的安装,先在齿轮段上的两个键槽(对称布置)中装上两个键Ⅱ7,然后将齿轮6从主动轴3左端穿入,一直向右移动到齿轮6右端与齿轮段右轴肩紧密贴合为止,然后在轴承段靠左的槽中安装一个弹性挡圈Ⅰ,然后取两个封油毡圈(一个4、一个8),分别放入齿轮油箱箱体38主动轴轴孔的密封槽中,然后用螺栓Ⅴ37和弹簧垫圈Ⅱ36将齿轮油箱箱体38安装在齿轮正下方的油箱支座31上,在齿轮油箱箱座38的右侧安装一个杆式油标46、一个橡胶垫圈Ⅲ47、一个外六角螺塞48,到此为止主动轴系齿轮段安装完成;下面安装联轴器段,先在联轴器段的键槽中放入一个键Ⅰ2,然后安装联轴器1,使联轴器1右端面和联轴器段右端面紧密贴合为止,主动轴系联轴器段安装完成;下面安装动力源,在减速电机49输出轴上的键槽中放入一个键Ⅰ2,然后插入联轴器1的左轴孔,最后用螺栓连接将减速电机49安装在地上,动力源安装完毕;到此为止,主动轴系所有零件全部安装完成;下面安装从动轴系,从动轴系的安装与主动轴系基本相同,只有两个不同之处,第一处是从动轴35上的齿轮6安装在齿轮段上,右端由从动轴35轴肩定位,左端由轴端挡圈34压紧,轴端挡圈34通过定位销33定位,通过螺钉32连接在从动轴35上,将齿轮6压紧,第二处是从动轴35上的叶片16和18与主动轴3上的叶片16和18安装时呈一定角度,保证两轴转动时叶片互不干涉。比如,对于长度为248mm,宽为150mm,厚度为15mm的长方体叶片,两轴距离为320mm,同轴上相邻两叶片套筒叶片呈45度角时,两轴对应叶片的装配角度为20度时,可以保证两轴上的叶片互不相碰。根据叶片的尺寸、两轴的距离、同轴上相邻叶片间的角度的不同,两轴上对应叶片相应的安装角度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其它的安装方式与主动轴系完全相同,不再赘述;从动轴系安装完成后再安装齿轮油箱箱盖42,将齿轮油箱箱盖安装在齿轮油箱箱体38上,通过螺栓Ⅵ41、弹簧垫圈Ⅲ40、螺母Ⅱ39将齿轮油箱箱盖42和齿轮油箱箱体38连接在一起,然后用四个螺栓Ⅶ43将窥视孔盖45安装在齿轮油箱箱盖42上,左后再在窥视孔盖45上安装一个通气孔44,到此为止,本装置的所有零件全部装配完毕。 
当需要调整本装置的出料速度时,只需要调整减速电机49的速度,就能控制叶片旋转的速度,进而控制出料的速度,本装置安装高度不同时,出料速度也需要调整,转速越快,出料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Claims (6)

1.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22),所述料仓(22)底部出料口与钢模入口连通;所述料仓(22)顶部与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口连通;所述料仓(22)上安装有主动轴(3)和从动轴(35),所述主动轴(3)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6-1),所述从动轴(35)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6-2),所述主动轴(3)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从动轴(35),所述主动轴(3)和所述从动轴(35)上均固定安装有搅动叶片,主动轴(3)和从动轴(35)转动时所述搅动叶片能够将从混凝土搅拌机排出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3)和所述从动轴(35)上安装有相同的叶片套筒Ⅰ(16)和叶片套筒Ⅱ(18),所述搅动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叶片套筒Ⅰ(16)和叶片套筒Ⅱ(18)上,所述叶片套筒Ⅰ(16)和叶片套筒Ⅱ(18)相接触的端面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套筒Ⅰ(16)和所述叶片套筒Ⅱ(18)上的叶片个数为四个,所述叶片套筒Ⅰ(16)上的搅动叶片和所述叶片套筒Ⅱ(18)上的搅动叶片之间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3)的输入端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1)和减速电机(4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料仓(22)通过八个螺栓连接与地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2)的材料为40Cr,齿轮毛坯选择锻造工艺;所述主动轴(3)和所述从动轴(35)材料选为45号钢,需经过调质,淬火处理;所述叶片套筒Ⅰ(16)和叶片套筒Ⅱ(18)材料选为铸铁,叶片套筒Ⅰ(16)和叶片套筒Ⅱ(18)的毛坯选择铸造工艺。
CN201420417380.4U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9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7380.4U CN204249065U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7380.4U CN204249065U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9065U true CN204249065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3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1738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9065U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90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0526A (zh) * 2019-05-27 2019-08-20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齐齐哈尔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变载荷匀料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0526A (zh) * 2019-05-27 2019-08-20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齐齐哈尔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变载荷匀料输送装置
CN110140526B (zh) * 2019-05-27 2021-12-1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齐齐哈尔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变载荷匀料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6037A (zh)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装置
CN204035193U (zh) 内循环稀油润滑鼓形齿接轴
CN107160558B (zh) 一种混凝土试验搅拌机结构
CN104552584A (zh)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CN203342879U (zh) 行星式轮辗机
CN204249065U (zh) 一种管桩生产用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装置
CN206796185U (zh) 一种四驱大方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结构
CN202155208U (zh) 一种液压圆锥破碎机的隔尘环结构及其破碎机
CN205501775U (zh) 一种乳化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拌缸
CN103128856A (zh) 一种新型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CN206011445U (zh) 一种多向混凝土搅拌器
CN106917825A (zh) 用于高频破碎锤的激振箱
CN103162012A (zh) 泥水平衡顶管机机头驱动及密封装置
CN201304678Y (zh) 混凝土搅拌机的密封装置
CN106195223A (zh) 一种新型网电钻机双变比齿轮变速箱装置
CN2177525Y (zh) 内循环式辊压磨
CN207102426U (zh) 一种水下液压搅拌装置
CN207206753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09552106U (zh) 多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CN207630263U (zh) 一种防堵管及堵泵的细石混凝土泵
CN203783942U (zh) 立式砂浆泵防料浆凝固、板结离合式搅拌装置
CN207844545U (zh) 一种废料破碎输送机
CN108636187A (zh) 一种石油管道生产加工用涂料制作搅拌设备
CN219072752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装置
CN219964707U (zh) 一种润滑油混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