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6170U -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6170U
CN204236170U CN201420732958.5U CN201420732958U CN204236170U CN 204236170 U CN204236170 U CN 204236170U CN 201420732958 U CN201420732958 U CN 201420732958U CN 204236170 U CN204236170 U CN 204236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wivel
taper hole
locking section
bumper
vibration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29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勇
戴声良
李磊
龙道江
胡春波
杨子平
杨浩
梁媛媛
殷吕
王高磊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7329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6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6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61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包括转向节、减震器,和依次穿过转向节和减震器的螺栓;还包括螺接于螺栓穿出减震器一端的防松螺母,防松螺母包括贴于减震器远离转向节一侧的锁紧段,和连接于锁紧段的螺纹段,锁紧段设有锥形孔,锥形孔的开口向靠近减震器的方向增大,锥形孔的锥面与锁紧段的外壁相交;螺纹段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螺纹孔在锥形孔小端平面的投影置于锥形孔的小端边界内。通过防松螺母的锁紧段设置锥形孔,使防松螺母拧紧后,锥形面发生弹性变形,通过锥面的弹性力和压紧力防止防松螺母的松动,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中是通过减震器将路面激励减弱消除,转弯过程是通过减震器等部件对车辆支撑,保持车辆行驶平顺性以及操作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减震器104和转向节102,螺栓101依次穿过转向节102和减震器104,通过螺母103锁紧减震器104与转向节102。
现有技术中螺母103为普通标准件,且其与减震器104之间没有防松结构,在车辆运动过程中,由于震动螺栓101与螺母103的连接处受垂直于螺栓101轴线的冲击力较大,使螺母103的锁紧力矩减小,螺栓101与螺母103之间容易松动,螺母103与减震器104的压紧力降低,严重时螺母103还会脱落,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通过防松螺母的锁紧段设置锥形孔,使防松螺母拧紧后,锥面发生弹性变形,通过锥面的弹性力和压紧力防止防松螺母的松动,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包括转向节、减震器,和依次穿过所述转向节和所述减震器的螺栓;还包括螺接于所述螺栓穿出所述减震器一端的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包括贴于所述减震器远离所述转向节一侧的锁紧段,和连接于所述锁紧段的螺纹段,所述锁紧段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开口向靠近所述减震器的方向增大,所述锥形孔的锥面与所述锁紧段的外壁相交;所述螺纹段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在所述锥形孔小端平面的投影置于所述锥形孔的小端边界内。
进一步,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锥形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锁紧段为圆柱体,所述锥形孔为与所述圆柱体同轴的圆锥孔。
进一步,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锥形孔之间设有光孔,所述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大径。
进一步,所述锁紧段设有卡扣;所述减震器靠近所述防松螺母的一面安装有卡接于所述卡扣的卡爪。
进一步,所述卡扣为棘轮,所述卡爪为棘爪,所述防松螺母锁紧时所述棘爪卡入所述棘轮的齿槽。
进一步,所述螺纹段的外径小于所述锁紧段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锁紧段的厚度为所述防松螺母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螺纹段外壁为六棱柱或者四棱柱。
进一步,所述减震器靠近所述防松螺母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凸台的通孔,所述防松螺母贴于所述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松螺母的锁紧段设置锥形孔,且锥形孔的锥面与锁紧段的外壁相交,防松螺母在拧紧力矩的作用下,锥面发生弹性变形,使锥面与减震器贴合,增加其接触面积,拧紧后,通过锥面的弹性力和压紧力的作用防止在车辆运动过程中防松螺母的松动,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防松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在图1中:
101、螺栓,102、转向节,103、螺母,104、减震器;
在图2-图4中:
201、转向节,202、螺栓,203、减震器,204、防松螺母,205、锁紧段,206、螺纹段,207、螺纹孔,208、锥形孔,209、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2-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包括转向节201、减震203器,和依次穿过转向节201与减震器203的螺栓202;还包括螺接于螺栓202穿出减震器203一端的防松螺母204,防松螺母204包括贴于减震器203远离转向节201一侧的锁紧段205,和连接于锁紧段205的螺纹段206,锁紧段205设有锥形孔208,锥形孔208的开口向靠近减震器203的方向增大,锥形孔208的锥面与锁紧段205的外壁相交;螺纹段206设有与螺栓202相适配的螺纹孔207,螺纹孔207在锥形孔208小端平面的投影置于锥形孔208的小端开口内。
上述实施例通过防松螺母204的锁紧段205设置锥形孔208,且锥形孔208的锥面与锁紧段205的外壁相交,防松螺母204在拧紧力矩的作用下,锥面发生弹性变形,使锥面与减震器203贴合,增加其接触面积,拧紧后,通过锥面的弹性力和压紧力的作用防止在车辆运动过程中防松螺母204的松动,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螺纹段206与锁紧段205一体加工成型。
螺纹孔207与锥形孔208同轴设置,该结构加工时使用同一基准,便于加工。螺纹孔207与锥形孔208可以不同轴设置,螺纹孔207在锥形孔208小端平面的投影置于锥形孔208的小端开口内,即螺纹孔207完全贯穿锥形孔208。螺纹孔207、锥形孔208、锁紧段205和螺纹段206可以同轴设置,便于加工。
锁紧段205为圆柱体,锥形孔208为与圆柱体同轴的圆锥孔。该结构便于加工。锁紧段205也可以为棱柱,锥形孔208为与锁紧段相适应的棱锥孔,例如锁紧段205为六棱柱,锥形孔208为六棱锥孔,六棱锥孔的各锥面与六棱柱的相应棱面相交。
优选锥形孔208的小端直径等于螺纹孔207的大径,使锥形孔在锁紧段205同样高度的结构下,锥度角最大,从而提高锁紧段205的弹性,增加防松螺母204的锁紧力。锥形孔208的小端直径也可以大于螺纹孔207的大径。
螺纹孔207与锥形孔208之间设有光孔209,光孔209的直径大于螺纹孔207的大径。该结构可以防止加工锥形孔208时造成螺纹孔207的损坏,影响防松螺母204的安装。
锥形孔208与光孔209之间设有倒角,避免了锥形孔208与光孔209之间的尖角,使防松螺母204安装时不会刮伤螺栓202.
锁紧段205设有卡扣;减震器203靠近防松螺母204的一面安装有卡接于卡扣的卡爪。该结构增加了防松螺母204的锁紧力,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优选卡扣为棘轮,卡爪为棘爪,防松螺母204锁紧时所述棘爪卡入棘轮的齿槽。该结构使卡接更为牢固。卡爪通过螺钉安装于减震器203,防松螺母204向锁紧方向旋转时,棘爪不起作用;当锁紧后,棘爪卡入齿槽,限制了防松螺母204朝解锁方向旋转;当拆装维修时,可以松开螺钉将卡爪取下,以解锁防松螺母204。
卡扣也可以为锁紧段205上的棱柱,卡爪为减震器203上的弹性凸起,弹性凸起的中心位于棱柱的外接圆,防松螺母204锁紧后,弹性凸起弹性变形压紧棱柱。
螺纹段206的外径小于锁紧段205的外径。该结构当扳手卡紧螺纹段206时,为扳手拧紧防松螺母204提供支撑,方便操作。
锁紧段205的厚度为防松螺母204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该结构可以保证锁紧段205的强度,防止由于锁紧段205太薄在拧紧力矩的作用下开裂,使锁紧段205失效。锁紧段205的厚度可以为防松螺母204厚度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者十二分之五。
螺纹段的外壁为六棱柱或者四棱柱。方便扳手操作。
减震器204靠近防松螺母204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螺栓202穿过凸台的通孔,防松螺母204贴于凸台。单独设置凸台安装面,可以避免大面积难以加工平整的问题,从而使安装更稳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包括转向节、减震器,和依次穿过所述转向节与所述减震器的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接于所述螺栓穿出所述减震器一端的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包括贴于所述减震器远离所述转向节一侧的锁紧段,和连接于所述锁紧段的螺纹段,所述锁紧段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开口向靠近所述减震器的方向增大,所述锥形孔的锥面与所述锁紧段的外壁相交;所述螺纹段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在所述锥形孔小端平面的投影置于所述锥形孔的小端边界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锥形孔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段为圆柱体,所述锥形孔为与所述圆柱体同轴的圆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锥形孔之间设有光孔,所述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大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段设有卡扣;所述减震器靠近所述防松螺母的一面安装有卡接于所述卡扣的卡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棘轮,所述卡爪为棘爪,所述防松螺母锁紧时所述棘爪卡入所述棘轮的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的外径小于所述锁紧段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段的厚度为所述防松螺母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的外壁为六棱柱或者四棱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靠近所述防松螺母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凸台的通孔,所述防松螺母贴于所述凸台。
CN201420732958.5U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6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2958.5U CN204236170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2958.5U CN204236170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6170U true CN204236170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5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295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6170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6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6995A (zh) * 2014-11-27 2015-04-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6995A (zh) * 2014-11-27 2015-04-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2995A (zh) 一种螺母及其安装方法
CN204236170U (zh)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CN203702814U (zh) 一种锁紧螺母
CN203098532U (zh) 左右旋螺纹螺栓
CN104476995A (zh) 一种转向节与减震器总成
CN211449343U (zh) 一种齿型防松螺母组件
CN202746385U (zh) 自行车用防盗螺母和防盗螺栓
JP2014088951A (ja) ねじの緩み止部材
CN202867437U (zh) 油田卡箍式防盗装置
CN205823879U (zh) 防盗拆防松脱螺母保护帽
CN214247952U (zh) 一种防松螺母
CN202468654U (zh) 防盗螺母
CN204628238U (zh) 一种防卸防盗螺栓装置
CN105909662A (zh) 一种嵌套式锥体防盗抗震螺母
CN210919764U (zh) 防松螺栓螺母组件
JP6151124B2 (ja) ネジセット
CN202991797U (zh) 一种防松螺栓
CN203009530U (zh) 中间组合式防盗螺母
CN202597416U (zh) 十二角形防松螺母
CN207647950U (zh) 一种多效赛车锁紧紧固件
CN203463459U (zh) 一种螺母
KR101423076B1 (ko) 마그네틱 너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용 외장 패널의 풀림 방지장치
CN204572724U (zh) 一种汽车轮胎防松螺栓
CN102352728B (zh) 钻具适配器
CN203401900U (zh) 汽车减震器螺栓连接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