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5089U - 镜头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5089U
CN204215089U CN201420580462.0U CN201420580462U CN204215089U CN 204215089 U CN204215089 U CN 204215089U CN 201420580462 U CN201420580462 U CN 201420580462U CN 204215089 U CN204215089 U CN 204215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driving apparatus
sensing element
lens driv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04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俊逸
曾德生
许文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5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5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含基座、金属外壳、载体、第一磁体、第一线圈、第二磁体、第一感测元件以及第二感测元件。基座包含开孔。金属外壳耦合于基座。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内,并供镜头耦合于其中。第一磁体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内。第一线圈环绕于载体的外侧。第二磁体设置于载体上朝向基座的一端。第一感测元件用以感应第二磁体的磁场,第二磁体相对第一感测元件位移,而使第一感测元件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第二感测元件用以感应第一磁体的磁场,第一磁体相对第二感测元件位移,而使第二感测元件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

Description

镜头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镜头驱动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移动设备上的镜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应用于移动设备上镜头的音圈马达(VCM),一般搭配开回路(Open Loop)的控制方式,提供镜头自动对焦的功能。然而,传统音圈马达在驱动镜头移动的过程中并不会回馈信号给制动器的电子元件,而无法得知镜头的位置信息,所以必须在每次对焦前,先将镜头回复至初始位置后再移动其至预设对焦位置,等于多执行了一个移动镜头的动作,会拖长整体对焦时间,使得使用者在操作移动设备的拍照功能时,无法更流畅地得到预期画面。
此外,由于使用者在操作移动设备过程中会产生无可避免的手震情况,但传统音圈马达仅能将镜头沿平行光轴的方向移动,而无沿垂直光轴方向移动的能力,故无法补偿晃动的位移使影像稳定,容易使拍摄的成果低于预期,影响拍摄体验。
因此,现今移动设备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提供更迅速自动对焦及防止光学手震的镜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透过第一感测元件与第二磁体相对位置的变化,使第一感测元件感应其磁场变化,以产生回授电流,使镜头被带动伸缩至预设的对焦位置,节省对焦时间,并透过第二感测元件与第一磁体相对位置的变化,使第二感测元件感应其磁场变化,以产生另一回授电流,补偿镜头的晃动飘移使影像稳定,达成防止光学手震的功效。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含一基座、一金属外壳、一载体、至少一第一磁体、一第一线圈、至少二第二磁体、至少一第一感测元件以 及至少一第二感测元件。基座包含一开孔。金属外壳耦合于基座。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内,并供一镜头耦合于其中,其中载体的移动方向包含一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镜头的光轴平行。第一磁体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内,第一磁体的移动方向包含一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镜头的光轴垂直。第一线圈环绕于载体的外侧,并毗邻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设置于载体上朝向基座的一端。第一感测元件为霍尔感测元件,用以感应第二磁体中任一者的磁场,其中第一感测元件所感应的第二磁体随着载体相对第一感测元件位移,而使第一感测元件所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第二感测元件用以感应第一磁体的磁场,其中第二感测元件所感应的第一磁体相对第二感测元件位移,而使第二感测元件所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还包含:至少三悬吊线,各该悬吊线的一端连接于垂直该镜头的光轴的一悬吊面上,且所述悬吊线设置于相同方向并与该镜头的光轴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还包含:一衬框,该第一磁体连接于该衬框,且该载体设置于该衬框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还包含:
至少一第一弹簧片,耦合于该载体朝向该基座的该端;以及
至少一第二弹簧片,耦合于该载体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弹簧片与该衬框耦合,且该第二弹簧片与所述悬吊线中至少一者的该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磁体包含:
至少一第一平行面,与该镜头的光轴平行;以及
至少一第一垂直面,与该镜头的光轴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还包含:至少一第二线圈,毗邻于该第一磁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设置于该基座上并邻设于该开孔,且毗邻该第一磁体朝向该基座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为封闭回圈式的带状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具有一环面,该环面是垂直该镜头的光轴且朝向该第一磁体,该环面及该第一磁体的该第一垂直面平行于该镜 头的光轴的最小空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d<0.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感测元件邻设于该基座的该开孔,并毗邻该第一磁体朝向该基座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感测元件邻设于该基座的该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为封闭回圈式的带状线圈,其内侧具有一包围空间,而该第二感测元件对应于该包围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包含一环面,其垂直该镜头的光轴且朝向该第一磁体,且该环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2.3mm2<A<8.5m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包含一环面以及一包围面,该环面垂直该镜头的光轴且朝向该第一磁体,该包围面为该环面所包围,该包围面的面积为B,其满足下列条件:
0.5mm2<B<2.9m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感测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测元件面,其与该镜头的光轴垂直,该第二感测元件面的面积为C,其满足下列条件:
0.35mm2<C<1.5m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还包含:
一成像元件,用以接收该镜头的成像光线;以及
一电路板,其中该成像元件及该第一感测元件是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感测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镜头包含至少5片具屈折力的塑胶透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感测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测元件面,其与该镜头的光轴垂直,该第二感测元件面的面积为C,其满足下列条件:
0.35mm2<C<1.0m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磁体的数量为二至六,且所述第二磁体等距地环设于该载体的该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磁体的数量为二,并以对称排列设置于该载体的该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线圈的一最小内接圆的直径为Φc, 该最小内接圆具有一圆心,各第二磁体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该第一线圈平行于该镜头的光轴的宽度为W,其满足下列条件:
∣Φc-Φm|/2<W。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载体的移动方向还包含该第二方向以及一第三方向,其中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以及该第三方向相互垂直,且该第二感测元件为霍尔感测元件,其数量为至少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磁体的移动方向包含该第三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至少一第二线圈,该第一磁体与该第二线圈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为至少四。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4绘示依照图2剖面线4-4的剖视图;
图5绘示依照图2剖面线5-5的剖视图;
图6A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
图6B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
图6C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
图7A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
图7B绘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
图7C绘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
图8A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
图8B绘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
图8C绘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
图9A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
图9B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
图9C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
图9D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镜头示意图;
图9E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载体及第二磁体示意图;
图10A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
图10B绘示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以及
图10C绘示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基座
110:开孔
200:金属外壳 
201:侧面
202:端面
203:开口
300:载体
310:衬框
320:第一弹簧片 
330:第二弹簧片 
331:悬吊面
340:悬吊线
400:镜头
510:第一磁体 
511:第一平行面 
512:第一垂直面 
520:第二磁体 
610:第一线圈 
620:第二线圈 
621:环面
622:包围面
710:第一感测元件
720:第二感测元件
721:第二感测元件面
800:电路板
810:成像元件 
A:第二线圈的环面的面积
B:第二线圈的包围面的面积
C:第二感测元件的第二感测元件面的面积
d:第二线圈的环面与第一磁体的第一垂直面平行于镜头的光轴上的最小空气距离
W:第一线圈平行于镜头的光轴的宽度
X:第二方向 
Y:第三方向 
Z:第一方向 
Φc:第一线圈的最小内接圆直径
Φm:取各第二磁体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而成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其中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爆炸图。镜头驱动装置包含一基座100、一金属外壳200、一载体300、至少一第一磁体510、一第一线圈610、至少二第二磁体520、至少一第一感测元件710以及至少一第二感测元件720,而由图1可知,组装后镜头驱动装置的构件可被金属外壳200覆盖包围,且透过基座100与金属外壳200耦合,使整体镜头驱动装置可被应用于各种电子用品中,且各构件不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详细来说,基座100具有一开孔110,金属外壳200耦合于基座100。图3所揭示的金属外壳200,为四方体外型,其四个侧面201形成封闭型态,且金属外壳200的一端具有一端面202,是与侧面201连接并具有一开口203,而金属外壳200的另一端为一开放端口。金属外壳200透过开放端口与基座100耦合连接,且金属外壳200的端面202上的开口203会与基座100的开孔 110相对应,供镜头400容设于其中及移动。
载体300用以供镜头400耦合于其中,并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200中,其中载体300连同镜头400的移动方向包含第一方向Z,第一方向Z与镜头400的光轴平行,亦即载体300与镜头400可于金属外壳200的端面202上的开口203与基座100的开孔110间来回伸缩。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装置所搭配的镜头400可包含至少5片具屈折力的塑胶透镜,以提供较高的解像力。
第一磁体510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200中,其中第一磁体510的移动方向包含第二方向X,且第二方向X与镜头400的的光轴垂直。第一线圈610环绕设置于载体300的外侧,并毗邻于第一磁体510。由图3可知,第一实施方式中,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510的数量为四,并分别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200中相对其四个角的对应位置。借此,可平均地与第一线圈610毗邻。
配合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图2剖面线4-4的剖视图。由图4可知,镜头驱动装置可还包含一衬框310,第一磁体510连接于衬框310,且载体300设置于衬框310内。透过与衬框310连接,并由衬框310带动第一磁体510位移,使第一磁体510的移动更加稳定,并维持整体镜头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至少二第二磁体520设置于载体300朝向基座100的一端。第二磁体520的数量可为二至六,并可等距地环设于载体300的所述端。第一实施方式中,镜头驱动装置包含二第二磁体520。配合参照图5,其绘示依照图2剖面线5-5的剖视图。由图5可知,二第二磁体520对称排列设置于载体300朝向基座100的一端。借此,可降低机构复杂度,以提高组装良率。
第一感测元件710为霍尔感测元件,在镜头400的对焦过程中,第一感测元件710用以感应第二磁体520中任一者的磁场,第一感测元件710所感应的第二磁体520随着载体300相对第一感测元件710在第一方向Z位移,使得第一感测元件710所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而使第一感测元件710因应镜头400的位置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并回授给一电子驱动元件(未绘示),让所述电子驱动元件调整输出的电流使镜头400移动到预期位置,而不用先进行复归至初始位置的动作。
在镜头400的对焦过程中,第二感测元件720用以感应第一磁体510中任一者的磁场,第二感测元件720所感应的第一磁体510相对第二感测元件720在第二方向X位移,使得第二感测元件720所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而使第 二感测元件720因应镜头400的晃动飘移量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并回授给另一电子驱动元件,让所述另一电子驱动元件调整输出的电流补偿镜头400的晃动飘移使影像稳定,以解决使用者操作移动设备时引起的光学手震问题。而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感测元件720的数量为二,并可为霍尔感测元件,以提高侦测晃动的解析度。
第一实施方式中,镜头驱动装置可还包含一成像元件810以及一电路板800,成像元件810用以接收镜头400的成像光线,电路板800则可供成像元件810及第一感测元件710设置于其上。借此,可提高镜头驱动装置的制造效率。
配合图3可知,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感测元件710及第二感测元件720皆可设置于电路板800上,且第一感测元件710及第二感测元件720皆邻设于基座100的开孔110,且第二感测元件720毗邻第一磁体510朝向基座100的一侧。借此,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再者,镜头驱动装置可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弹簧片320以及至少一第二弹簧片330,第一弹簧片320是耦合于载体300朝向基座100的一端,第二弹簧片330耦合于载体300的另一端,并皆与衬框310连接。由图3可知,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片320的数量为一,第二弹簧片330的数量为二。当载体300带动镜头400移动时,第一弹簧片320及第二弹簧片330可提供其第一方向Z移动的自由度,且第一弹簧片320及第二弹簧片330会随着载体300的移动而变形,并在载体300欲回归原位时,提供一回复力。
为了进一步补偿拍摄时手震所造成的影像晃动,载体300的移动方向可还包含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其中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以及第三方向Y相互垂直。再者,镜头驱动装置可还包含至少三悬吊线340,各悬吊线340的一端连接于垂直镜头400的光轴的一悬吊面331上,且悬吊线340设置于相同方向并与镜头400的光轴平行。配合参照图3及图4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悬吊线340的数量为四,各悬吊线340为金属材质并具有弹性,其一端与悬吊面331(即第二弹簧片330朝向基座100的一面)连接,另一端则与基座100连接。借此,既可提供载体300垂直光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并可相对限制其移动幅度,且悬吊线340更可具备导线功能。
另外,各第一磁体510的移动方向除包含第二方向X,可还包含第三方向 Y。借此,维持镜头驱动装置的精度。各第一磁体510包含至少一第一平行面511以及至少一第一垂直面512,其中第一平行面511与镜头400的光轴平行,第一垂直面512与镜头400的光轴垂直。配合参照图3可知,第一实施方式中,各第一磁体510为六边形柱体,各第一磁体510上有二第一垂直面512以及六第一平行面511。
再者,镜头驱动装置可还包含至少一第二线圈620,其毗邻于第一磁体510,是用以驱动载体300与第一磁体510沿第二方向X移动。第一磁体510与第二线圈620的数量可相同,并可皆为至少四,使载体300及第一磁体510可更加平均且稳定的受第二线圈620驱动,并维持整体小型化。由图3可知,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510与第二线圈620的数量皆为四,而第二线圈620可为封闭回圈式的带状线圈,且其内侧具有一包围空间,第二感测元件720可设置于电路板800上并对应于第二线圈620的包围空间。
详细来说,第二线圈620可设置于基座100上并邻设于开孔110,且各第二线圈620毗邻各第一磁体510朝向基座100的一侧。也就是说,各第二线圈620毗邻于各第一磁体510的第一垂直面512。
配合参照图6A及图6B,其中图6A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图6B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由图6A及图6B可知,第一线圈610的最小内接圆直径为Φc,各第二磁体520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第一线圈610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的宽度为W,其满足下列条件:∣Φc-Φm|/2<W。借此,以维持镜头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并减少机构装置复杂度。
配合图6B可知,第二线圈620具有一环面621,其垂直镜头400的光轴且朝向第一磁体510,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与第一磁体510的第一垂直面512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上的最小空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d<0.7mm。借此,可提高第二线圈620驱动载体300的效率,以达成省电及小型化的优点。
配合参照图6C,图6C绘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第二线圈620包含一环面621,其垂直镜头400的光轴且朝向第一磁体510,环面621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2.3mm2<A<8.5mm2。借此,可平衡第二线圈620驱动载体300的灵敏度与耗电量。
配合图6C可知,第二线圈620包含环面621以及包围面622,环面621垂直镜头400的光轴且朝向第一磁体510,包围面622为环面621所包围,包围面622的面积为B,其满足下列条件:0.5mm2<B<2.9mm2。借此,可维持第二线圈620驱动载体300的灵敏度。
配合参照图4可知,第二感测元件720包含一第二感测元件面721,其与镜头400的光轴垂直,其中第二感测元件面721的面积为C,其满足下列条件:0.35mm2<C<1.5mm2。借此,可维持镜头驱动装置的小型化。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0.35mm2<C<1.0mm2
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610的最小内接圆直径Φc、各第二磁体520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数据∣Φc-Φm|/2、第一线圈610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的宽度W、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与第一磁体510的第一垂直面512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上的最小空气距离d、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面积A、第二线圈620的包围面622面积B,以及第二感测元件720的第二感测元件面721面积C,记载于下列表一中。
再参照图7A,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图7B绘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图7C绘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中,其元件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请一并参照下列表二,其表列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610的最小内接圆直径Φc、各第二磁体520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数据∣Φc-Φm|/2、第一线圈610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的宽度W、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与第一磁体510的第一垂直面512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上的最小空气距离d、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面积A、第二线圈620的包围面622面积B,以及第二感测元件720的第二感测元件面721面积C的数据。
再参照图8A,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图8B绘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图8C绘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中,其元件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请一并参照下列表三,其表列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610的最小内接圆直径Φc、各第二磁体520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数据∣Φc-Φm|/2、第一线圈610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的宽度W、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与第一磁体510的第一垂直面512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上的最小空气距离d、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面积A、第二线圈620的包围面622面积B,以及第二感测元件720的第二感测元件面721面积C的数据。
再参照图9A,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图9B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图9C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图9D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镜头400示意图,图9E绘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载体300及第二磁体520示意图。由图9D及图9E可知,镜头400为六片具屈折力的塑胶透镜所组成。借此,可提供镜头驱动装置较高的解像力。此外,第二磁体520的数目为四个,并等距的环设于载体300朝向基座100的一端,但第二磁体520的数量不以此限。借此,可减少镜头400歪斜,以提高成像品质。
请一并参照下列表四,其表列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610的最小内接圆直径Φc、各第二磁体520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数据∣Φc-Φm|/2、第一线圈610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的宽度W、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与第一磁体510的第一垂直面512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上的最小空气距离d、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面积A、第二线圈620的包围面622面积B,以及第二感测元件720的第二感测元件面721面积C的数据。
再参照图10A,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Φc及Φm的示意图,图10B绘示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d及W的示意图,图10C绘示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参数A及B的示意图。第五实施方式中,其元件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请一并参照下列表五,其表列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610的最小内接圆直径Φc、各第二磁体520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数据∣Φc-Φm|/2、第一线圈610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的宽度W、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与第一磁体510的第一垂直面512平行于镜头400的光轴上的最小空气距离d、第二线圈620的环面621面积A、第二线圈620的包围面622面积B,以及第二感测元件720的第二感测元件面721面积C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装置透过第一感测元件感应与第二磁体的磁场变化,以产生回授电流,使镜头被带动至预设的对焦位置,节省对焦时间。并透过第二感测元件感应与第一磁体的磁场变化,以产生另一回授电流,补偿 镜头的晃动飘移使影像稳定,达成防止光学手震的功效。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包含一开孔;
一金属外壳,耦合于该基座;
一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该金属外壳内,并供一镜头耦合于其中,其中该载体的移动方向包含一第一方向,该第一方向与该镜头的光轴平行;
至少一第一磁体,可移动地设置于该金属外壳内,其中该第一磁体的移动方向包含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该镜头的光轴垂直;
一第一线圈,环绕于该载体的外侧,并毗邻于该第一磁体;
至少二第二磁体,设置于该载体上朝向该基座的一端;
至少一第一感测元件,为霍尔感测元件,用以感应所述第二磁体中任一者的磁场,其中该第一感测元件所感应的该第二磁体随着该载体相对该第一感测元件位移,而使该第一感测元件所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以及
至少一第二感测元件,用以感应该第一磁体的磁场,其中该第二感测元件所感应的该第一磁体相对该第二感测元件位移,而使该第二感测元件所感应的磁场产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三悬吊线,各该悬吊线的一端连接于垂直该镜头的光轴的一悬吊面上,且所述悬吊线设置于相同方向并与该镜头的光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衬框,该第一磁体连接于该衬框,且该载体设置于该衬框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第一弹簧片,耦合于该载体朝向该基座的该端;以及
至少一第二弹簧片,耦合于该载体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簧片与 该衬框耦合,且该第二弹簧片与所述悬吊线中至少一者的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体包含:
至少一第一平行面,与该镜头的光轴平行;以及
至少一第一垂直面,与该镜头的光轴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第二线圈,毗邻于该第一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设置于该基座上并邻设于该开孔,且毗邻该第一磁体朝向该基座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为封闭回圈式的带状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具有一环面,该环面是垂直该镜头的光轴且朝向该第一磁体,该环面及该第一磁体的该第一垂直面平行于该镜头的光轴的最小空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d<0.7mm。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元件邻设于该基座的该开孔,并毗邻该第一磁体朝向该基座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元件邻设于该基座的该开孔。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为封闭回圈式的带状线圈,其内侧具有一包围空间,而该第二感测元件对应于该包围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包含一环面,其垂直该镜头的光轴且朝向该第一磁体,且该环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2.3mm2<A<8.5mm2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包含一环面以及一包围面,该环面垂直该镜头的光轴且朝向该第一磁体,该包围面为该环面所包围,该包围面的面积为B,其满足下列条件:
0.5mm2<B<2.9mm2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测元件面,其与该镜头的光轴垂直,该第二感测元件面的面积为C,其满足下列条件:
0.35mm2<C<1.5mm2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成像元件,用以接收该镜头的成像光线;以及
一电路板,其中该成像元件及该第一感测元件是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包含至少5片具屈折力的塑胶透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测元件面,其与该镜头的光轴垂直,该第二感测元件面的面积为C,其满足下列条件:
0.35mm2<C<1.0mm2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体的数量为二至六,且所述第二磁体等距地环设于该载体的该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体的数量为二,并以对称排列设置于该载体的该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圈的一最小内接圆的直径为Φc,该最小内接圆具有一圆心,各第二磁体中心之间相距最远的直线距离为直径Φm,该第一线圈平行于该镜头的光轴的宽度为W,其满足下列条件:
∣Φc-Φm|/2<W。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的移动方向还包含该第二方向以及一第三方向,其中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以及该第三方向相互垂直,且该第二感测元件为霍尔感测元件,其数量为至少二。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体的移动方向包含该第三方向。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第二线圈,该第一磁体与该第二线圈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为至少四。
CN201420580462.0U 2014-09-18 2014-10-09 镜头驱动装置 Active CN2042150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6584U TWM493077U (zh) 2014-09-18 2014-09-18 鏡頭驅動裝置
TW103216584 2014-09-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5089U true CN204215089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783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0462.0U Active CN204215089U (zh) 2014-09-18 2014-10-09 镜头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197812B2 (zh)
CN (1) CN204215089U (zh)
TW (1) TWM49307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275A (zh) * 2016-02-12 2017-08-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9581623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0082886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片组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
WO2020135196A1 (zh) * 2018-12-27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用户设备
CN11288231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4157800A (zh) * 2020-09-07 2022-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驱动模组、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93077U (zh) * 2014-09-18 2015-0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鏡頭驅動裝置
USD902982S1 (en) * 2018-01-12 2020-11-24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unit for a camera lens
USD897405S1 (en) * 2018-01-12 2020-09-29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unit for a camera lens
USD908775S1 (en) * 2018-01-12 2021-01-26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unit for a camera lens
USD891504S1 (en) * 2018-01-12 2020-07-28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unit for a camera l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6357B2 (en) 2008-10-14 2013-03-1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JP5079049B2 (ja) 2009-11-17 2012-11-21 台湾東電化股▲ふん▼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1141517A (ja) * 2009-12-11 2011-07-21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US8670195B2 (en) 2011-06-09 2014-03-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Lens actuator
JP2014126668A (ja) * 2012-12-26 2014-07-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US20140327965A1 (en) * 2013-05-06 2014-11-06 Tdk Taiwan Corp. Tri-Axis Close Loop Feedback Controlling Module for Electromagnetic Lens Driving Device
TWI516855B (zh) * 2014-05-15 2016-01-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三軸閉迴路防手震結構
TWM493077U (zh) * 2014-09-18 2015-0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鏡頭驅動裝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275A (zh) * 2016-02-12 2017-08-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085275B (zh) * 2016-02-12 2020-04-1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9581623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9581623B (zh) * 2017-09-29 2022-03-1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0082886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片组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
WO2020135196A1 (zh) * 2018-12-27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用户设备
CN11288231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882314B (zh) * 2019-11-29 2022-06-0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4157800A (zh) * 2020-09-07 2022-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驱动模组、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157800B (zh) * 2020-09-07 2024-0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驱动模组、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3077U (zh) 2015-01-01
US10690935B2 (en) 2020-06-23
US20190113767A1 (en) 2019-04-18
US11448892B2 (en) 2022-09-20
US20160085085A1 (en) 2016-03-24
US10197812B2 (en) 2019-02-05
US20200271945A1 (en) 2020-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5089U (zh) 镜头驱动装置
US10531012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CN204101866U (zh) 镜头驱动模块
CN204422843U (zh) 镜头致动模块
US9329356B2 (en) Structure for voice coil motor providing controllable lens tilt capability
KR102421070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US11239024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7817610B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KR20210014875A (ko) 렌즈 어셈블리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2022541785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817357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2612540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US20200333553A1 (en) Lens driving module
KR102575584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617338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352216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539644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665369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16224528B (zh) 一种变焦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485738U (zh) 镜头驱动机构
KR102446414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40068610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2013290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및 광학 기기
KR20200129620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