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0347U -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0347U
CN204210347U CN201420632291.1U CN201420632291U CN204210347U CN 204210347 U CN204210347 U CN 204210347U CN 201420632291 U CN201420632291 U CN 201420632291U CN 204210347 U CN204210347 U CN 204210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seat
embedded
axle sleeve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22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环环
都颖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322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0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0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03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嵌式扶手座椅和包括该内嵌式扶手座椅的车辆。其中,所述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扶手,扶手可向前翻转且在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于座椅靠背的前侧,使得扶手包括内嵌状态和使用状态,在内嵌状态,扶手嵌入在座椅靠背的前侧,在使用状态,扶手翻转至大致垂直于座椅靠背的位置,并且扶手在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能够嵌入座椅靠背的扶手在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可以调节位置,用于适应不同体型的乘客。当乘客乘坐时不仅可以将手放在扶手上,而且乘坐空间较大,具有较大的乘坐舒适性。此外,座椅的扶手还可以收纳到座椅靠背的前侧,因而不会占用中间过道,方便乘客在车内通行。

Description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内嵌式扶手座椅以及包括该内嵌式扶手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座椅中通常设置有扶手,方便乘坐人员将手放在扶手上,提高乘坐舒适性。在靠近通道的座椅中,扶手通常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将扶手设置在座椅的外侧。这种扶手无法折叠,减少了通道的空间,影响乘客通过的方便性。为了解决占用过道空间的问题,现有技术还存在可折叠的扶手,不使用扶手时,扶手可以嵌入座椅的前侧,避免占用过道空间,使用时放下扶手,提高乘坐舒适性。尽管这种扶手不会占用过道空间,但是扶手放下时会减少座椅的宽度,即占用乘客的乘坐空间,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嵌式扶手座椅,该内嵌式扶手座椅可以用于不同体型的乘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嵌式扶手座椅,该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扶手,其中,所述扶手可向前翻转且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侧,使得所述扶手包括内嵌状态和使用状态,在所述内嵌状态,所述扶手嵌入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前侧,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扶手翻转至大致垂直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位置,并且所述扶手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导杆,该导杆沿所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上,所述扶手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杆上。
优选地,所述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所述导杆的一端可移动地伸入所述第一轴套的中心孔中,所述第二轴套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扶手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轴套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套上安装有用于阻止所述导杆移动的锁止件。
优选地,所述锁止件包括一体形成的锁止部和锁止按钮,用于锁止所述导杆的所述锁止部弹性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套内,用于操作所述锁止部的所述锁止按钮在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轴套。
优选地,所述导杆上设置有多个锁止凹槽,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部卡入所述锁止凹槽内,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止部从所述锁止凹槽内退出。
优选地,所述锁止部具有锁止孔,在所述锁止状态,该锁止孔的边缘卡入所述锁止凹槽内,在所述解锁状态,该所述锁止孔的边缘从所述锁止凹槽内退出。
优选地,所述锁止按钮的厚度大于所述锁止部的厚度,在所述第一轴套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槽,所述锁止按钮与该导槽滑动配合,并且所述锁止按钮在轴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轴套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套包括一体形成的安装环部和凸缘环部,所述安装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凸缘环部的外径,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凸缘环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嵌式扶手座椅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扶手座椅通过使能够嵌入座椅靠背的扶手在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可以调节位置,用于适应不同体型的乘客。当乘客乘坐时不仅可以将手放在扶手上,而且乘坐空间较大,具有较高的乘坐舒适性。此外,座椅的扶手还可以收纳到座椅靠背的前侧,因而不会占用中间过道,方便乘客在车内通行。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扶手座椅的扶手处于内嵌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扶手座椅的扶手处于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扶手座椅的扶手处于第一位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扶手座椅的扶手处于第二位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扶手座椅的扶手处于第三位置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扶手座椅的扶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除去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止件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靠背        2扶手
3导杆            4第一轴套
5第二轴套        6锁止件
11第一内嵌凹槽      12第二内嵌凹槽
41安装环部          42凸缘环部
61锁止部            62锁止按钮
3a锁止凹槽          4a中心孔
6a锁止孔            42a导槽
L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零部件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嵌式扶手座椅,该内嵌式扶手座椅主要是指商务汽车中的第二排座椅,但不限于该使用范围,例如,这种内嵌式扶手座椅还可以用于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
参见图1至图5,内嵌式扶手座椅通常包括位于坐凳上的座椅靠背1和设置在座椅靠背1两侧的扶手2,并且,两侧的扶手2可向前翻转地安装于座椅靠背1的前侧,使得扶手2包括内嵌状态和使用状态。在内嵌状态,扶手2嵌入在座椅靠背1的前侧,作为座椅靠背1的一部分,既美观又方便不使用扶手2的乘客进行背靠。在使用状态,扶手2翻转至大致垂直于座椅靠背1的位置,用于乘客放手。本实用新型中,在车内朝向车头的方向为“前”,相反,朝向车尾的方向为“后”。扶手2嵌入在座椅靠背1的前侧,也就是说扶手2嵌入在座椅靠背1的朝向车头的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靠背1的前侧形成有用于扶手2嵌入的第一内嵌凹槽11和第二内嵌凹槽12。在内嵌状态,扶手2竖直地同时嵌入第一内嵌凹槽11和第二内嵌凹槽12内,并且第一内嵌凹槽11可以在后侧支撑扶手2且限制扶手2向后翻转。第一内嵌凹槽11的深度小于第二内嵌凹槽12的深度,以在使用状态,扶手2的一部分可以容纳在第二内嵌凹槽12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座椅的扶手2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于座椅靠背1,以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调节位置,尤其是调节座椅中靠近过道一侧的扶手2的位置,用于调节座椅的乘坐空间。由于扶手2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进行调节,可以适用于各种体型的乘客。当扶手2处于内嵌状态时,扶手2不会占用过道空间,便于乘客通过,而且扶手2不会妨碍乘客坐到座椅上。当乘客坐到座椅上后,再放下扶手2,方便乘客将手放在扶手2上,并且调节扶手2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适应乘客的体型,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扶手2直接放下,并未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移动,适用于体型小的乘客;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扶手2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移动的距离L较小,而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扶手2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移动的距离L较大,适用于体型较大的乘客。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扶手座椅既可以处于内嵌状态而不占用车内过道空间,又可以处于放下的使用状态来确保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上述结构中,扶手2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移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通过可移动的导杆3实现。即,内嵌式扶手座椅可以包括导杆3,该导杆3沿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座椅靠背1上,同时将扶手2可转动地安装于导杆3上。可见,导杆3的移动将带动扶手2移动,实现扶手2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扶手2在导杆3上转动,实现扶手2的翻转。可以理解的是,扶手2可以先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然后再翻转至使用位置(如图3至图5所示),当然也可以先翻转至使用状态,然后再在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至所需的使用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制。
参见图6和图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第一轴套4,基于上述导杆3,其具体的安装结构可以为,第一轴套4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1上,导杆3的一端可移动地伸入第一轴套4的中心孔4a中。此外,内嵌式扶手座椅还包括有第二轴套5,第二轴套5可转动地套装在导杆3的另一端上,当将扶手2固定安装在第二轴套5后,第二轴套5相对于扶手3转动,则可以实现扶手2的翻转。
基于上述扶手2可移动的结构,为防止扶手2在嵌入状态和使用状态中发生移动,所述第一轴套4上还安装有用于阻止导杆3移动的锁止件6。该锁止件6的结构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将处于某一位置的导杆3固定即可。对于第一轴套4,其可以包括一体形成的安装环部41和凸缘环部42。该结构下,第一轴套4的中心孔4a可以是贯穿安装环部41和凸缘环部42的轴向通孔,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安装环部41中封闭的轴向盲孔。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环部41的外径小于凸缘环部42的外径,锁止件6优选地设置在外径较大的凸缘环部42上,便于安装。
对于锁止件6的结构,其可以包括一体形成的锁止部61和锁止按钮62,其中锁止部61弹性地安装在第一轴套4内,用于锁止导杆3。锁止按钮62在径向上突出于第一轴套4,用于操作锁止部61。在通常情况下,锁止件6处于锁止状态,即锁止部61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夹紧或卡住导杆3。当按下锁止按钮62,施加在锁止按钮62上的力在克服锁止部61所受到的弹性力的情况下,锁止部61不再与导杆3接触,从而释放导杆3,达到解锁状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杆3上设置有多个锁止凹槽3a。在该结构下,当锁止件6在锁止状态时,锁止部61可以卡入锁止凹槽3a内,在解锁状态时,锁止部61从锁止凹槽3a内退出。可以理解,通过锁止部61与锁止凹槽3a的相互配合,可以形成更加牢固的锁止结构。其中,锁止凹槽3a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而确定。在如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杆3上设置有三个锁止凹槽3a,即,导杆3可以锁止在三个位置。相对应地,扶手2将可以包括三个使用位置。此外,多个锁止凹槽3a彼此之间的间距也是根据实际安装需要而确定的。
参见图8,显示了锁止件6的一种具体结构。该具体结构中,锁止部61具有锁止孔6a。安装时,将锁止部61不设置有锁止按钮62的一侧弹性地安装在第一轴套4内,例如通过设置弹簧而实现弹性安装。这样,在锁止状态,锁止部61受到弹簧的偏压力而使得锁止孔6a的边缘卡入锁止凹槽3a内。通过按压锁止按钮62而克服弹性力,使锁止孔6a的边缘从锁止凹槽3a内退出,从而达到解锁状态。通常,锁止孔6a可以是不小于第一轴套4的中心孔4a的任意形状的孔。在图8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锁止孔6a为是直径大于或等于导杆3直径的圆孔。在这种情况下,在锁止状态,锁止孔6a的中心点是偏离于第一轴套4的中心孔4a的中心点的,也就是说,锁止孔6a和中心孔4a的重合部分小于导杆3的直径,从而使锁止孔6a的边缘卡入锁止凹槽3a内。而在解锁状态,锁止孔6a与第一轴套4的中心孔4a同轴,这样,导杆3便可以自由地移动。
优选地,锁止按钮62的厚度大于锁止部61的厚度,同时在第一轴套4的端面上导槽42a,更具体地,在凸缘环部42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槽42a,使得锁止按钮62与该导槽42a滑动配合并且锁止按钮62可以在轴向上突出于第一轴套4的端面,或者说突出于凸缘环部42的端面。如前所述,锁止按钮62在径向上突出于第一轴套4,可以方便在径向上施加按压力,用于解锁。此处,锁止按钮62由于具有较大的厚度,使得在轴向上突出于第一轴套4的端面。当锁止按钮62在径向上与导槽42a滑动配合一段距离后,导槽42a将底壁将限制锁止按钮62进一步在导槽42a中滑动。由此,通过设置导槽的深度,可以防止锁止按钮62移动过多而导致锁止孔6a与第一轴套4的中心孔4a的重合部件减少,即可以防止锁止部61再次锁止导杆3。
尽管如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锁止件6的结构进行其他变型,而不限于图8所示的具体形状。
基于以上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内嵌式扶手座椅的车辆。在车辆中安装上述内嵌式扶手座椅后,可以为乘客提供更高的乘坐舒适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内嵌式扶手座椅,该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座椅靠背(1)和扶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可向前翻转且在所述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1)的前侧,使得所述扶手(2)包括内嵌状态和使用状态,在所述内嵌状态,所述扶手(2)嵌入在所述座椅靠背(1)的前侧,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扶手(2)翻转至大致垂直于所述座椅靠背(1)的位置,并且所述扶手(2)在所述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导杆(3),该导杆(3)沿所述座椅靠背(1)的宽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1)上,所述扶手(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杆(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式扶手座椅包括第一轴套(4)和第二轴套(5),所述第一轴套(4)固定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1)上,所述导杆(3)的一端可移动地伸入所述第一轴套(4)的中心孔(4a)中,所述第二轴套(5)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导杆(3)的另一端上,所述扶手(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轴套(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4)上安装有用于阻止所述导杆(3)移动的锁止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6)包括一体形成的锁止部(61)和锁止按钮(62),用于锁止所述导杆(3)的所述锁止部(61)弹性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套(4)内,用于操作所述锁止部(61)的所述锁止按钮(62)在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轴套(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3)上设置有多个锁止凹槽(3a),所述锁止件(6)包括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部(61)卡入所述锁止凹槽(3a)内,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止部(61)从所述锁止凹槽(3a)内退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61)具有锁止孔(6a),在所述锁止状态,该锁止孔(6a)的边缘卡入所述锁止凹槽(3a)内,在所述解锁状态,该所述锁止孔(6a)的边缘从所述锁止凹槽(3a)内退出。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按钮(62)的厚度大于所述锁止部(61)的厚度,在所述第一轴套(4)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槽(42a),所述锁止按钮(62)与该导槽(42a)滑动配合,并且所述锁止按钮(62)在轴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轴套(4)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4)包括一体形成的安装环部(41)和凸缘环部(42),所述安装环部(41)的外径小于所述凸缘环部(42)的外径,所述锁止件(6)设置在所述凸缘环部(42)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扶手座椅。
CN201420632291.1U 2014-10-28 2014-10-28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0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2291.1U CN204210347U (zh) 2014-10-28 2014-10-28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2291.1U CN204210347U (zh) 2014-10-28 2014-10-28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0347U true CN204210347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3229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0347U (zh) 2014-10-28 2014-10-28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034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21472A1 (en) * 2013-09-12 2016-08-0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Vehicle seating and methods and vehicles using the same
CN107187346A (zh) * 2017-05-05 2017-09-22 陈歆 一种儿童安全公交座椅
CN108608903A (zh) * 2016-12-19 2018-10-02 天津效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扶手箱装置
CN108819809A (zh) * 2017-04-20 2018-11-16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包含旋转扶手模块的座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21472A1 (en) * 2013-09-12 2016-08-0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Vehicle seating and methods and vehicles using the same
CN108608903A (zh) * 2016-12-19 2018-10-02 天津效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扶手箱装置
CN108819809A (zh) * 2017-04-20 2018-11-16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包含旋转扶手模块的座椅
CN107187346A (zh) * 2017-05-05 2017-09-22 陈歆 一种儿童安全公交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0347U (zh)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WO2007041099A3 (en) Vehicle sea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fatigue
WO2011041760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tegrated user interface system at a seat
CN204736738U (zh) 车辆扶手组件、车辆扶手和用于车门的竖直可操作的扶手
WO2013144935A3 (en) Base frame assembly for passenger seats
ATE528052T1 (de) Fahrgeschäft-sitzanordnung
WO2006044809A3 (en) Child vehicle seat having an adjustable harness system
ATE555013T1 (de) Verstellbarer sitz mit schlafposition zum einsatz in flugzeugen
WO2012064922A3 (en) Swiveling passenger seat
PL2013059T3 (pl) Oparcie dla pleców z podgłówkiem, wyposażone w nie siedzenie pojazdu i sposób montażu
BR112012012245A2 (pt) conjunto de trilho de assento, e, conjunto de assento para uso em um veículo automotivo
CN105764748A (zh) 具有一卷帘门的可调式车辆扶手总成
WO2010132548A3 (en) Headrest with a rotation mechanism
WO2011154130A3 (de) Kopfstütze,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X2016004137A (es) Bloqueo inercial de reposabrazos central.
CN104827936B (zh)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US20150041608A1 (en) Adaptable vehicle seat fitting
KR200475988Y1 (ko) 차량용 리어시트
KR101763770B1 (ko) 감속 캐스터 장치
CN203961764U (zh) 一种具双向开门及自动回门功能的门栏
CN204383211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锁止机构
GB201208500D0 (en) Safety seat device
CN207388978U (zh) 一种全方向调节的长途汽车座椅
KR101597583B1 (ko) 차량용 암 레스트
CN203974608U (zh) 儿童约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8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