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6611U -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6611U
CN204206611U CN201420597410.4U CN201420597410U CN204206611U CN 204206611 U CN204206611 U CN 204206611U CN 201420597410 U CN201420597410 U CN 201420597410U CN 204206611 U CN204206611 U CN 204206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rrier
circuit layer
circuit board
layer
blen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74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壬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Qingc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金壬海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壬海 filed Critical 金壬海
Priority to CN2014205974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6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6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6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 Wave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上层电路层、下层电路层以及至少一中间电路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采用不同绝缘介质;所述中间电路层边缘部分设置多个金属电极并裸露在绝缘层外面,所述金属电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上层电路层或下层电路层电气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中间层金属电极裸露在绝缘层外面,从而中间电路层无需通过金属过孔与上下电路层相连接,避免了寄生电容的产生,大大提升了电路板的抗干扰功能,能够满足机载雷达装置、相控阵系统、遥感卫星等使用微带天线和大型遥感天线阵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背景技术
传统混合介质多层电路板的中间微带线埋在混合介质中,上层、下层的电路或其他器件要与中间层的微带电路相连接需要打一个金属过孔,由于金属过孔内部形成金属层,这样会产生寄生电容。该寄生电容的存在,在一些高要求的应用场合使得传统混合介质多层电路板无法满足应用要求。尤其在机载雷达装置、相控阵系统、遥感卫星等上应用的微带天线和天线阵等,大大影响了天线的性能。
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多层电路板,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上层电路层、下层电路层以及至少一中间电路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采用不同绝缘介质;
所述上层电路层印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表面;所述下层电路层印制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下表面;所述中间微带电路层印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下表面和第二绝缘层上表面之间;
所述上层电路层、中间电路层和下层电路层呈阶梯状分布;
所述中间电路层边缘部分设置多个金属电极并裸露在绝缘层外面,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上层电路层或下层电路层和外部连接器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及设计尺寸缩小5~10mm,与第一绝缘层形成阶梯状,露出第一绝缘层下表面电路层的连接点击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陶瓷基材,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环氧玻璃纤维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环氧玻璃纤维布,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陶瓷基材。
优选地,所述上层电路层为铜箔层,通过热压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下层电路层为铜箔层,通过热压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中间电路层为铜箔层,通过热压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下表面和第二绝缘层上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上层电路层或下层电路层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部连接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将中间层金属电极裸露在绝缘层外面,从而中间电路层无需通过金属过孔与上下电路层相连接,避免了寄生电容的产生,大大提升了电路板的抗干扰功能,能够满足机载雷达装置、相控阵系统、遥感卫星等使用微带天线和大型遥感天线阵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混合介质多层电路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混合介质多层电路板的剖面图,包括第一绝缘层4、第二绝缘层5、上层电路层1、下层电路层3以及至少一中间电路层2,其中,第一绝缘层4和第二绝缘层5采用不同绝缘介质,其绝缘介质可以为环氧玻璃纤维布、FR4、高TG FR4、高CTI FR4、高频材料、无卤素材料、铝基材料、陶瓷基材料中的任一种。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4为陶瓷基材,第二绝缘层5为环氧玻璃纤维布。
所述上层电路层1印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4上表面;所述下层电路层3印制在所述第二绝缘层5下表面;所述中间层2印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4下表面和第二绝缘层5上表面之间;上层电路层1和下层电路层3一般为电源层和接地层,中间电路层一般为微带信号层。电路层一般为铜箔层,以热压工艺形成在绝缘层表面。
与现有技术的混合介质多层电路板不同之处在于,中间电路层2的边缘部分设置多个金属电极6并裸露在绝缘层外面(第二绝缘层尺寸比第一绝缘层小5~10mm,两个绝缘层形成阶梯状露出第一绝缘层下表面的部分微带线连接端口。),所述金属电极6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上层电路层或下层电路层电气连接,即在上层电路层或下层电路层和中间电路层的金属电极之间焊接导线使其电气接通。采用该方式,无需通过现有技术金属过孔的方式与中间电路层电气链接,从而避免在电路板中产生寄生电容,大大提升了电路板的抗干扰功能,能够满足机载雷达装置、相控阵系统、遥感卫星等使用微带天线和大型遥感天线阵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上层电路层、下层电路层以及至少一中间电路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采用不同绝缘介质;
所述上层电路层印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表面;所述下层电路层印制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下表面;所述中间电路层印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下表面和第二绝缘层上表面之间;
所述上层电路层、中间电路层和下层电路层呈阶梯状分布;
所述中间电路层边缘部分设置多个金属电极并裸露在绝缘层外面,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上层电路层或下层电路层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及设计尺寸缩小5~10mm,与第一绝缘层形成阶梯状,露出第一绝缘层下表面电路层的连接点击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陶瓷基材,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环氧玻璃纤维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环氧玻璃纤维布,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陶瓷基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电路层为铜箔层,通过热压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电路层为铜箔层,通过热压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电路层为铜箔层,通过热压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下表面和第二绝缘层上表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上层电路层或下层电路层电气连接。
CN201420597410.4U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Active CN204206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7410.4U CN204206611U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7410.4U CN204206611U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6611U true CN204206611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64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7410.4U Active CN204206611U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661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440A (zh) * 2016-05-23 2016-10-26 深圳市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pa板材的无人机天线
CN108770182A (zh) * 2018-04-17 2018-11-06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阶梯移动天线pcb及制作方法
CN110632560A (zh) * 2019-09-23 2019-12-31 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焊接装配的雷达
CN110831352A (zh) * 2019-10-10 2020-02-21 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厚板压合台阶制作方法
US10700440B1 (en) 2019-01-25 2020-06-30 Corning Incorporated Antenna stack
CN116068496A (zh) * 2023-04-06 2023-05-05 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雷达电路板及阵列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440A (zh) * 2016-05-23 2016-10-26 深圳市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pa板材的无人机天线
CN108770182A (zh) * 2018-04-17 2018-11-06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阶梯移动天线pcb及制作方法
CN108770182B (zh) * 2018-04-17 2019-08-06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阶梯移动天线pcb及制作方法
WO2019200860A1 (zh) * 2018-04-17 2019-10-24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阶梯移动天线pcb及制作方法
US10700440B1 (en) 2019-01-25 2020-06-30 Corning Incorporated Antenna stack
US11133602B2 (en) 2019-01-25 2021-09-28 Corning Incorporated Antenna stack
CN110632560A (zh) * 2019-09-23 2019-12-31 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焊接装配的雷达
CN110831352A (zh) * 2019-10-10 2020-02-21 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厚板压合台阶制作方法
CN116068496A (zh) * 2023-04-06 2023-05-05 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雷达电路板及阵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6611U (zh) 一种新型混合介质阶梯状多层电路板
CN104425459B (zh)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检查方法
CN107041065B (zh) 一种数字信号处理器
CN104022321B (zh) 一种基于ltcc的微型瓦片式t/r组件
CN1081833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模组
CN203951671U (zh) 一种具有良好电磁兼容性能的pcb结构
CN104488077A (zh) 一种芯片散热结构和终端设备
CN206834323U (zh) 缝隙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US9792544B2 (en) Interposer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CN209497668U (zh) 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
CN104284454B (zh) 一种接地结构及旋转式无线网卡
CN105977635B (zh) 应用于新一代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定向mimo天线
CN204350437U (zh) 多层电路板
CN103762407B (zh) 一种小型化多层陶瓷电桥
CN203192932U (zh) 可缩小净空区的天线装置
CN204103439U (zh) 一种通信电缆接头屏蔽罩
CN202565603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机壳
CN203205534U (zh) 双模双馈入天线
CN204614943U (zh) 一种多层陶瓷天线及采用该陶瓷天线的陶瓷pifi天线和其适用的cpw板
CN207460615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阶梯印制电路板层压设计装置
CN206585832U (zh) Pcb板
CN206574853U (zh) 射频天线装置
CN204289694U (zh) 移动设备gps、wifi、bt整合的多频天线
CN104681970A (zh) 一种多层陶瓷天线及采用该陶瓷天线的陶瓷pifi天线和其适用的cpw板
CN204966688U (zh) 一种双频缝隙天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05

Address after: Room 201, 2nd Floor, No. 1 Qingchun Road South, Jiaxing Zhaoxi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Ji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xing Qingc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107 9 North Ring Bridge, Gan Yao Town, Jiashan County,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Jin Ren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