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2512U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72512U
CN204172512U CN201420491362.0U CN201420491362U CN204172512U CN 204172512 U CN204172512 U CN 204172512U CN 201420491362 U CN201420491362 U CN 201420491362U CN 204172512 U CN204172512 U CN 204172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paper
suction port
printing
printing she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13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沢文彦
平林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72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725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机。打印机(4)具备在内部收纳喷墨头(54)、吸引压板(34)的打印机壳体(25)。吸引压板(34)在压板面(35)具备多个吸引口(36)。在吸引压板搭载有对一部分吸引口(36)进行开闭的闸门(37)。在打印机壳体(25)的壳体上表面(25b)贴有印刷有量度(55)、(56)以及闸门(37)的操作说明图(57)的使用说明标签(58)。用户在将印刷纸张配置于打印机(4)之前,能够使用量度(55)、(56)测量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另外,在根据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操作闸门(37)时,能够参照使用说明标签(58)的操作说明图(57)。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印刷纸宽不同的多种印刷纸张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该打印机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是对从卷纸抽出的长条状的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卷纸打印机,具备印刷头、用于经由基于印刷头的印刷位置而输送记录纸的输送路、以及规定印刷位置的压板。压板是在与印刷头对置的压板面具备多个吸引口的吸引压板,各吸引口经由吸引管道而与吸引风扇连接。在印刷时,驱动吸引风扇,使记录纸以吸引至压板面的状态通过印刷位置。
吸引压板在压板面具备第一吸引区域与第二吸引区域。第一吸引区域设置于压板面的输送印刷纸张的输送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第二吸引区域设置于第一吸引区域的两侧。在第一吸引区域设置有格子状的肋,被肋围起的部分的整体形成为矩形的第一吸引口。在第二吸引区域,设置有多根沿着印刷纸张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肋,在形成于各肋之间的在输送方向上细长的凹部的底面,设置有1个或者2个第二吸引口。第一吸引区域的第一吸引口的开口率比第二吸引区域的第二吸引口的开口率高。
在将包含第一吸引区域以及第二吸引区域的纸宽的印刷纸张用于印刷的情况下,通过印刷位置的印刷纸张在印刷位置覆盖第一吸引口以及第二吸引口。因此,将印刷纸张吸引至第一吸引区域以及第二吸引区域而成为沿着压板面的平坦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将与第一吸引区域对应的纸宽的印刷纸张用于印刷的情况下,通过印刷位置的印刷纸张在印刷位置仅覆盖第一吸引口,未覆盖第二吸引口。在该情况下,因从第二吸引口漏出空气而产生吸引压板的吸引压力的降低,但是由于在开口率较高的第一吸引区域输送印刷纸张,所以印刷纸张成为沿着压板面的平坦的状态。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不进行基于吸引风扇的吸引压力的调整等,就能够将在印刷位置输送的印刷纸张形成为平坦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1683号公报
这里,在用于印刷的印刷纸张的纸宽较窄的情况下,若封闭第二吸引口抑制吸引压板的吸引压力的降低,则能够使印刷纸张向压板面的吸引可靠。因此,考虑在专利文献1的吸引压板搭载能够开闭第二吸引口的闸门。另外,在将闸门搭载于吸引压板的情况下,若开闭闸门的开闭机构复杂,则会导致装置大型化、制造成本增加,因此,考虑根据印刷纸张的纸宽来手动移动闸门。但是,为了根据印刷纸张的纸宽来移动闸门那样的移动部件,在沿着输送路输送印刷纸张之前,用户需要把握印刷纸张的纸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鉴于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在将印刷纸张配置于打印机之前用户能够容易地把握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的打印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具备印刷头、以及用于经由基于上述印刷头的印刷位置而输送印刷纸张的输送路,上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量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量度能够测量上述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印刷纸张配置于打印机之前,能够通过设置于打印机壳体的外表面的量度,测量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等。
在本实用新型能够中,上述量度的长度为能够在上述输送路输送的最大的上述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以上。即,能够构成为,量度具备与印刷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输送路的宽度尺寸以上的长度。这样的话,打印机能够通过量度测量可以用于印刷的全部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能够中,上述打印机具有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根据在上述输送路输送的上述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来手动操作。这样的话,能够基于通过量度测量的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来操作移动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打印机具有吸引压板,该吸引压板配置于上述印刷位置,并且在与上述印刷头对置的压板面具备吸引口,上述移动部件是在打开上述吸引口的打开位置与关闭该吸引口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闸门。这样的话,能够根据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来对吸引压板的吸引口进行开闭,能够减少未被通过印刷位置的印刷纸张覆盖而成为敞开状态的吸引口的数量。因此,能够使印刷纸张向压板面的吸引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上述打印机具有上述移动部件的操作说明图,上述操作说明图设置于上述打印机壳体的外表面的与上述量度邻接的位置。这样的话,便于测量了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等的用户参照操作说明图。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上述量度以及上述操作说明图设置于上述打印机壳体的形成有供上述输送路的下游端连接的排纸口的第一端面、或者从上述第一端面的外周边缘部分向与该第一端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端面。对于打印机而言,理所当然朝向水平方向或者铅垂方向的上方配置打印机壳体的形成有排纸口的第一端面,以使容易获取打印完毕的印刷纸张。因此,若将量度以及操作说明图,设置于形成有排纸口的第一端面或者与第一端面邻接的第二端面,则便于用户利用它们。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量度以及上述操作说明图印刷于背面为粘着面的一张标签的表面,上述标签贴于上述打印机壳体的外表面。量度以及操作说明图也能够通过印刷、成形而直接设置于打印机壳体的外表面。但是,若准备印刷有量度以及操作说明图的标签,并将该标签贴于打印机壳体,则容易将量度以及操作说明图设置于打印机壳体的外表面。
在将印刷纸张配置于打印机之前,用户容易把握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印刷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打印机驱动单元的纸张设定对话框的说明图。
图3是打印机驱动单元的纸张登录对话框的说明图。
图4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5是各交换口处于打开状态下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6是打印机的简要纵剖视图。
图7是吸引压板、吸引风扇以及吸引管道的说明图。
图8是吸引压板以及闸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吸引压板以及闸门的俯视图。
图10是使用说明标签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印刷系统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印刷系统)
图1是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印刷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打印机驱动单元显示于显示器的纸张设定对话框的说明图。图3是打印机驱动单元显示于显示器的纸张登录对话框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印刷系统1具备计算机2以及经由电缆3而与该计算机2连接的打印机4。作为输入输出装置,在计算机2连接有显示器5、键盘6以及鼠标7。打印机4是喷墨式打印机,并且能够使用卷纸10(参照图5)以及折叠纸(fanfold paper)(未图示)作为印刷纸张。另外,打印机4能够使用纸宽、印刷区域不同的多种纸张来作为卷纸10以及折叠纸。
在计算机2中,OS11(操作系统)、在OS11上工作的应用程序12以及驱动控制打印机4的打印机驱动单元13进行工作。打印机驱动单元13经由OS11而接收从应用程序12输出的印刷用的应用数据,并且将其转换为包含驱动控制打印机4的印刷命令在内的印刷数据。另外,打印机驱动单元13将印刷数据供给至打印机4,而使打印机4印刷印刷数据。
在开始基于印刷系统1的印刷处理时,打印机驱动单元13在显示器5显示图2所示的纸张设定对话框15,而使用户设定用于印刷的印刷纸张的纸张种类。更具体而言,若用户点击纸张设定对话框15的纸张设定栏16,则打印机驱动单元13显示纸张种类的登录清单,而使用户从登录清单中选择任意一个纸张种类。若用户选择一个纸张种类,则将被选择的纸张种类保持于打印机驱动单元13,并且将在打印机4设定该纸张种类的印刷命令担载于印刷数据。
这里,在用于印刷的印刷纸张的纸张种类未登载于登录清单的情况下,用户点击纸张设定对话框15的用户设定按钮17。若点击用户设定按钮17,则打印机驱动单元13在显示器5显示图3所示的纸张登录对话框18,而使用户输入纸张种类的宽度尺寸等。图3是登录贴有能够从台纸起模的标签的模切标签纸张作为新的纸张种类的例子。在纸张登录对话框18,设置有用于输入台纸的宽度尺寸的台纸宽度尺寸输入栏19、用于输入标签的宽度尺寸的标签宽度尺寸输入栏20、用于输入与台纸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标签的长度尺寸的标签长度尺寸输入栏21、以及用于输入相邻的标签之间的尺寸的标签间隙尺寸输入栏22。若用户结束向各输入栏19~22的输入,并点击追加按钮23,则将新的纸张种类登录于打印机驱动单元13。另外,将新登录的纸张种类保持于打印机驱动单元13,并且将在打印机4设定该纸张种类的印刷命令担载于印刷数据。
(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图4是从前方的斜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4的情况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从左侧前方的斜上方观察打开了卷纸交换口罩、盒交换口罩以及废墨罐交换口罩的状态的打印机4的情况的外观立体图。如图4所示,打印机4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壳体(壳体)25。在打印机壳体25的壳体前表面(第一端面)25a,形成有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的规定宽度的排纸口27。
在排纸口27的下侧,排纸引导件28向前方突出。在排纸引导件28安装有引导部件29,该引导部件29从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两侧与从排纸口27排出的印刷纸张抵接而引导该印刷纸张。引导部件29以能够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的状态支承于排纸引导件28。在排纸引导件28的侧方配置有开闭杆30。在壳体前表面25a的排纸引导件28以及开闭杆30的下侧,形成有矩形的卷纸交换口31。卷纸交换口31由卷纸交换口罩32封闭。
若操作开闭杆30,则解除卷纸交换口罩32的锁定(未图示),从而能够从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32A移动卷纸交换口罩32。若在解除锁定的状态下将排纸引导件28拉向前方,则卷纸交换口罩32以下端部为中心向前方转动而移动至图5所示的打开位置32B。在打开位置32B卷纸交换口罩32成为大致水平倾倒的姿势,形成于打印机壳体25的内部的卷纸收纳部33成为敞开状态。因此,能够经由卷纸交换口31将卷纸10装填于卷纸收纳部33。
另外,若将卷纸交换口罩32配置于打开位置32B,则收纳于打印机壳体25内的吸引压板34与卷纸交换口罩32一起移动,而配置于比卷纸交换口31靠外侧的位置。由此,从卷纸收纳部33至排纸口27的空间成为敞开状态。吸引压板34在朝向上方的压板面35具备多个吸引口36。在吸引压板34搭载有对一部分吸引口36进行开闭的闸门(移动部件)37。
在壳体前表面25a的卷纸交换口31的右侧,形成有在打印机上下方向Z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墨盒交换口38。如图4所示,墨盒交换口38由盒交换口罩39封闭。盒交换口罩39以其下端部为中心向打印机前方(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前方)转动,而在封闭墨盒交换口38的关闭位置39A与敞开墨盒交换口38的打开位置39B之间移动。在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39A,盒交换口罩39成为立起的姿势,在图5所示的打开位置39B,盒交换口罩39成为大致水平地倒向前方的姿势。若将盒交换口罩39配置于打开位置39B,则在设置于打印机壳体25内的墨盒安装部40安装的墨盒41露出。因此,能够经由墨盒交换口38更换墨盒41。
在壳体前表面25a的卷纸交换口31的左侧,形成有在打印机上下方向Z上细长的长方形的废墨罐交换口42。如图4所示,废墨罐交换口42由罐交换口罩43封闭。罐交换口罩43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安装于壳体前表面25a。罐交换口罩43的下端部与废墨罐交换口42的下边缘部位之间如图5所示那样,通过恒定宽度的挠性的连结部件亦即连结带44连结。若将罐交换口罩43从壳体前表面25a拆下,则在设置于打印机壳体25内的废墨罐安装部45安装的废墨罐46露出。因此,能够经由废墨罐交换口42更换废墨罐46。对于废墨罐46而言,将为了防止喷墨头(印刷头)54(参照图6)的墨水喷嘴堵塞而定期从墨水喷嘴排出的墨水作为废墨来回收。
如图4所示,在壳体前表面25a的墨盒交换口38的上方,配置有显示打印机4的状态的显示灯47。在显示灯47与墨盒交换口38之间,配置有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细长的液晶显示屏幕48。在液晶显示屏幕48的下侧配置有多个按钮型开关49。各按钮型开关49例如是自动刀具驱动按钮、送纸按钮。在壳体前表面25a的废墨罐交换口42的上方配置有电源开关50。
另外,如图5所示,在墨盒交换口38的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51。在操作面板51配置有多个双列直插开关52与操作按钮53。双列直插开关52用于对打印机4进行各种设定,操作按钮53用于调整液晶显示屏幕48的对比度。若将盒交换口罩39配置于关闭位置39A,则操作面板51被盒交换口罩39遮蔽。
在从壳体前表面25a的上边缘朝向打印机后方(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后方)沿着与壳体前表面25a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壳体上表面(第二面)25b,贴有印刷有第一量度55、第二量度56以及闸门37的操作说明图57的使用说明标签(标签)58。使用说明标签58贴于壳体上表面25b的前端侧部分。使用说明标签58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中央位于比壳体上表面25b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中央靠右侧的位置。
在从壳体上表面25b的后边缘趋向打印机后方朝下方倾斜的壳体倾斜面25c,设置有折叠纸插入口60。折叠纸插入口60由折叠纸插入口罩61封闭。折叠纸插入口罩61以能够转动的状态安装于打印机壳体25,能够通过使折叠纸插入口罩61转动,从而对折叠纸插入口60进行开闭。
(内部构造)
图6是打印机4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图7是吸引压板34、吸引风扇以及吸引管道的说明图。在打印机4的内部设置有卷纸收纳部33、从卷纸收纳部33朝向排纸口27延伸的记录纸输送路(输送路)65、以及将从卷纸10抽出的长条状的记录纸10a沿着记录纸输送路65在朝向排纸口27的输送方向M1输送的输送机构66。记录纸输送路65具备:朝上输送路部分65a,其从卷纸收纳部33的后端朝向上方延伸;弯曲输送路部分65b,其从朝上输送路部分65a的上端朝向前方弯曲;以及水平输送路部分65c,其从弯曲输送路部分65b的前端朝向打印机前方水平地延伸。水平输送路部分65c位于卷纸收纳部33的上方,水平输送路部分65c的前端(下游端)与排纸口27连接。在排纸口27附近,配置有用于切断记录纸10a的自动刀具67。
在水平输送路部分65c的上方配置有喷墨头54。喷墨头54从安装于墨盒安装部40的各墨盒41接受墨水的供给,而对通过基于该喷墨头54的印刷位置A的记录纸10a实施印刷。喷墨头54在印刷时通过头移动机构68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往复移动。头移动机构68具备搭载有喷墨头54的滑架69、与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的滑架引导轴70,并且使滑架69沿着滑架引导轴70往复移动。
在喷墨头54的下方,以空开恒定间隙的方式相对地设置有吸引压板34。吸引压板34规定印刷位置A。在吸引压板34的内部,设置有与多个吸引口36分别连通的腔室71。
这里,在卷纸收纳部33的打印机后方配置有吸引风扇72。吸引风扇72是离心风机,如图7所示,吸引风扇72的空气吸入口72a经由吸引管道73而与吸引压板34的腔室71连接。吸引风扇72的空气喷出口与在打印机壳体25形成的未图示的排气口连接。吸引管道73由从吸引压板34一侧延伸的压板侧管道73a与从吸引风扇72一侧延伸的风扇侧管道73b构成。在卷纸交换口罩32配置于关闭位置32A的状态下,上述压板侧管道73a与风扇侧管道73b成为气密地连接的状态。若卷纸交换口罩32配置于打开位置32B,则由于吸引压板34与卷纸交换口罩32一起移动,所以压板侧管道73a与风扇侧管道73b分离。
如图6所示,输送机构66具备:抽出辊75,其配置于卷纸收纳部33的后方的斜上方;张紧引导件76,其配置于弯曲输送路部分65b;送纸辊77,其配置于比水平输送路部分65c的印刷位置A靠上游侧的位置;以及压纸辊78,其配置于比水平输送路部分65c的印刷位置A靠下游侧的位置。基于规定的按压力将压纸辊79按压于抽出辊75。压纸辊7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从吸引压板34的下侧部分趋向打印机后方朝下方延伸的卷纸压杆80的前端。基于弹力向上方对张紧引导件76施力,而对经由张紧引导件76的印刷纸张施加规定的张力。从上方以规定的按压力将从动辊81按压于送纸辊77。将来自未图示的输送马达的驱动力传递至抽出辊75以及送纸辊77。
另外,在打印机4的内部,设置有与水平输送路部分65c的后端连续且向打印机后方延伸的折叠纸导入路85。折叠纸导入路85的上游端与折叠纸插入口60连接。折叠纸导入路与水平输送路部分65c构成用于输送折叠纸的折叠纸输送路86。
若在从卷纸10抽出的记录纸10a配置于记录纸输送路65上的状态下从计算机2(打印机驱动单元13)供给印刷数据,则打印机4驱动吸引风扇72,从而将位于印刷位置A的记录纸10a吸引至压板面35。另外,打印机4交替地反复进行一边使喷墨头54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一边排出墨水滴的打印动作、以及通过输送机构66以规定的送纸量输送记录纸10a的输送动作,来对通过印刷位置A的记录纸10a实施印刷。
当在从折叠纸插入口60插入的折叠纸配置于折叠纸输送路86上的状态下从计算机2(打印机驱动单元13)供给印刷数据时,打印机4也驱动吸引风扇72,从而将位于印刷位置A的折叠纸吸引至压板面35。另外,打印机4交替地反复进行一边使喷墨头54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一边排出墨水滴的打印动作、以及通过输送机构66的抽出辊75以规定的送纸量输送折叠纸的输送动作,来对通过印刷位置A的折叠纸实施印刷。
(吸引压板)
图8是吸引压板34与闸门37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吸引压板34以及闸门37的俯视图。如图8、图9所示,在吸引压板34的后侧的左端部分形成有压板侧管道73a。在压板面35设置有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的吸引区域90。吸引区域90在压板面35设置于输送印刷纸张的输送区域,并且形成于靠近压板面35的右侧的部分。吸引区域90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的宽度尺寸L1即为记录纸输送路65以及折叠纸输送路86的宽度尺寸L1。
吸引区域90具备设置于其中央部分的第一吸引区域91、设置于第一吸引区域91的两侧的一对第二吸引区域92、以及设置于第一吸引区域91与第二吸引区域92之间的一对第三吸引区域93。一对第二吸引区域92以及一对第三吸引区域93分别将第一吸引区域91夹于它们之间而构成为左右对称。这里,以记录纸输送路65以及折叠纸输送路86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为基准输送印刷纸张。因此,能够在打印机4中用于印刷的多种印刷纸张中的、纸宽最窄的印刷纸张通过第一吸引区域91之上。纸宽最宽的印刷纸张通过第一吸引区域91、第二吸引区域92以及第三吸引区域93之上。
如图8所示,第一吸引区域91具备4根第一肋94,它们沿着从打印机后方朝向打印机前方的记录纸10a的输送方向M1平行地延伸。在相邻的第一肋94之间设置有格子状肋89。格子状肋89由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且与两侧的第一肋94连接的多根横肋89a、以及将各横肋89a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分连结且沿着输送方向M1延伸的纵肋89b构成。4根第一肋94为相同高度,各第一肋94的上端面规定压板面35。格子状肋89的高度比第一肋94低,格子状肋89的上端面位于与压板面35相比向下方后退的位置。由第一肋94与各格子状肋89围起的矩形部分成为其整体开口的第一吸引口36a。各第一吸引口36a与腔室71连通。
第二吸引区域92具备平行地延伸的5根第二肋95。各第二肋95趋向下游侧(打印机前方)稍微向外侧倾斜。各第二肋95的高度与第一肋94相同,各第二肋95的上端面与第一肋94的上端面一起规定压板面35。相邻的第二肋95之间成为矩形的凹部96(1)~96(4),在各凹部96(1)~96(4)的底面分别形成有5个第二吸引口36b。5个第二吸引口36b在第二肋95的延伸配置方向以恒定间隔设置。各第二吸引口36b与腔室71连通。
第三吸引区域93是在位于最外侧的第一肋94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肋95之间划分而形成的的梯形的凹部97。凹部97的宽度朝向下游侧(打印机前方)扩大。在凹部97的底面,沿着输送方向M1形成有3个第三吸引口36c。3个第三吸引口36c中的最上游侧的第三吸引口36c形成于吸引区域90的上游侧部分。剩余2个第三吸引口36c形成于吸引区域90的下游侧部分。在凹部97设置有将该凹部97分隔为3个区域的2个突起98。各突起98设置于第三吸引口36c之间,各突起98具备趋向打印机前方朝上方倾斜的倾斜面98a、以及从倾斜面的前边缘向下方延伸且与凹部97的底面正交的前端面98b。
在第二吸引区域92的各凹部96(1)~96(4),分别插入有闸门37(1)~37(4)。各闸门37(1)~37(4)如图8所示那样具备沿着第二肋95的延伸配置方向延伸的底板部101、以及从底板部101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两侧向上方立起的一对侧板部102。另外,各闸门37(1)~37(4)具备操作板部103。操作板部103在第二肋95的延伸配置方向的中途位置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且连结一对侧板部102。闸门37(1)~37(4)在第二肋95的延伸配置方向的长度是包含在凹部96(1)~96(4)的底面形成的5个第二吸引口36b的长度。在底板部101形成有与第二吸引口36b相同形状的4个开口部104。4个开口部104在第二肋95的延伸配置方向以恒定间隔设置。相邻的开口部104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第二吸引口36b之间的距离相同。
通过手动,使闸门37(1)~37(4)在其开口部104未与第二吸引口36b重叠的吸引口封闭位置37A、和其开口部104与第二吸引口36b重叠的吸引口敞开位置37B之间滑动。如图9所示,吸引口封闭位置37A位于比吸引口敞开位置37B靠输送方向M1的上游侧(打印机后方)的位置。在吸引口封闭位置37A,底板部101中未形成有开口部104的板部分封闭5个第二吸引口36b的全部。在吸引口敞开位置37B,闸门37(1)~37(4)位于比5个第二吸引口36b中的在最上游侧(打印机后方)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靠下游侧(打印机前方)的位置。因此,该第二吸引口36b成为敞开状态。另外,剩余4个第二吸引口36b与闸门37(1)~37(4)的开口部104连通而成为敞开状态。此外,在图8、图9中,插入位于第二吸引区域92的内侧的2个凹部96(1)、96(2)的闸门37(1)、37(2)配置于吸引口封闭位置37A,插入位于外侧的2个凹部96(3)、96(4)的闸门37(3)、37(4)配置于吸引口敞开位置37B。
(使用说明标签)
图10是使用说明标签58的说明图。使用说明标签58呈长方形,并且在4个角部分别带有弧。在使用说明标签58的表面印刷有第一量度55、第二量度56以及闸门37(1)~37(4)的操作说明图57。背面为贴于打印机壳体25的外表面的粘着面。使用说明标签58将长边方向朝向打印机宽度方向而贴于壳体上表面25b。
第一量度55以及第二量度56沿着使用说明标签58的长边58a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一量度55印刷于比第二量度56靠近使用说明标签58的长边58a的边缘的位置。第一量度55的刻度单位是英寸,第二量度56的刻度单位是毫米。第一量度55以及第二量度56的长度与记录纸输送路65以及折叠纸输送路86的宽度尺寸L1相同。因此,能够通过使用上述量度55、56,而测量沿着记录纸输送路65或者折叠纸输送路86能够输送的、全部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此外,也可以将量度55、56的长度形成为比记录纸输送路65以及折叠纸输送路86的宽度尺寸L1长,或者比其短。这里,在量度55、56比宽度尺寸L1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分两次测量印刷纸张,从而测量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
操作说明图57具备设置为与2个量度的刻度0mm(0inch)的位置邻接的第一说明图105、以及设置为与刻度30mm(1.18inch)、刻度62mm(2.44inch)、刻度79mm(3.11inch)、刻度97mm(3.82inch)、刻度112mm(4.41inch)各自的位置邻接的第二说明图106。
在第一说明图105中,示出了闸门37(1)~37(4)的位置以及操作方法。即,在第一说明图105中,示出了从前方观察将卷纸10收纳口罩配置于打开位置32B的打印机4的情况的立体图105a、以及吸引压板34的压板面35的局部放大图105b。而且,在第一说明图105中,使用箭头说明如下情况:若将手指按于操作板部103而使搭载于吸引压板34的闸门37(1)~37(4)向里移动,则关闭第二吸引口36b,若使搭载于吸引压板34的闸门37(1)~37(4)向近前移动,则第二吸引口36b成为敞开状态。
在第二说明图106中,示出了具备与邻接的刻度对应的纸宽的卷纸10以及折叠纸的示意图106a、与在卷纸10以及折叠纸的宽度尺寸为邻接的刻度值的情况下闸门37(1)~37(4)的配置图106b。在配置图106b中,使用箭头说明闸门37(1)~37(4)的操作方向。
更具体而言,在印刷纸张的纸宽为30mm(1.18inch)的情况下,示出了使全部闸门37(1)~37(4)向里移动而封闭全部第二吸引口36b的情况。在印刷纸张的纸宽为62mm(2.44inch)的情况下,示出了使位于外侧的6个闸门37(2)~37(4)向里移动而封闭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2)~37(4)的凹部96(2)~96(4)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的情况。另外,示出了使剩余2个闸门37(1)向近前移动而将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1)的凹部96(1)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敞开状态的情况。在印刷纸张的纸宽为79mm(3.11inch)的情况下,示出了使位于外侧的4个闸门37(3)、37(4)向里移动而封闭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3)、37(4)的凹部96(3)、96(4)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的情况。另外,示出了使剩余4个闸门37(1)、37(2)向近前移动而将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1)、37(2)的凹部96(1)、96(2)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敞开状态的情况。在印刷纸张的纸宽为97mm(3.82inch)的情况下,示出了使位于外侧的2个闸门37(4)向里移动而封闭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4)的凹部96(4)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的情况。另外,示出了使剩余6个闸门37(1)~37(3)向近前移动而将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1)~37(3)的凹部96(1)~96(3)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敞开状态的情况。在印刷纸张的纸宽为112mm(4.41inch)的情况下,示出了使全部闸门37(1)~37(4)向近前移动而将全部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敞开状态的情况。
这里,通过如第二说明图106所示那样根据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使闸门37(1)~37(4)移动,从而在印刷纸张通过印刷位置A时,能够将未被该印刷纸张从上方覆盖而成为敞开状态的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0个,或者减少其数量。因此,在驱动吸引风扇72时,能够抑制因从第二吸引口36b漏出空气而使吸引压板34的吸引压力降低的情况,能够使印刷纸张向压板面35的吸引可靠。
此外,对于使用说明标签58而言,2个量度55、56位于比操作说明图57靠打印机前方的位置,2个量度55、56以成为与壳体上表面25b的前边缘平行的状态,贴于壳体上表面25b。
(印刷纸张的配置)
在通过印刷系统1开始印刷处理时,用户在打印机驱动单元13设定用于印刷的印刷纸张的纸张种类,并且将该印刷纸张配置于打印机4。
例如,在设定宽度尺寸为79mm的卷纸10作为印刷纸张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那样,点击通过打印机驱动单元13显示于显示器5的纸张设定对话框15的纸张设定栏16,并且从显示的登录清单选择与该卷纸10相当的纸张种类。这里,在用户未把握用于印刷的卷纸10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设置于壳体上表面25b的第一量度55以及第二量度56测量卷纸10,从而把握其宽度尺寸。因此,能够容易地选择纸张种类。
在将卷纸10向打印机4配置时,用户如图5所示那样打开卷纸交换口罩32。由此,吸引压板34配置于比卷纸交换口31靠外侧的位置,从而成为使用说明标签58的第一说明图105所示的状态。
因此,用户参照图10所示的使用说明标签58,根据与用于印刷的卷纸10的宽度尺寸对应的第二说明图106的指示,来手动移动闸门37(1)~37(4)。在本例中,由于卷纸10的宽度尺寸为79mm,所以用户使位于外侧的4个闸门37(3)、37(4)向里移动,从而封闭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3)、37(4)的凹部96(3)、96(4)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另外,使剩余4个闸门37(1)、37(2)向近前移动,从而将在插入有上述闸门37(1)、37(2)的凹部96(1)、96(2)形成的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敞开状态。
然后,将卷纸10投入卷纸收纳部33。此处,在打开卷纸交换口罩32的状态下,吸引压板34、张紧引导件76、送纸辊77、排纸引导件28、卷纸压杆80以及压纸辊79与卷纸交换口罩32一起移动,而使记录纸输送路65成为敞开状态。因此,若将向打印机前方拉出了记录纸10a的状态的卷纸10投入卷纸收纳部33且关闭卷纸交换口罩32,则在吸引压板34、张紧引导件76、送纸辊77、排纸引导件28、卷纸压杆80以及压纸辊79返回至原来位置而形成记录纸输送路65时,拉出的记录纸10a配置为在记录纸输送路65上经过了印刷位置A的状态。
在此之后,若从计算机2(打印机驱动单元13)供给印刷数据,则打印机4驱动吸引风扇72,将位于印刷位置A的记录纸10a吸引至压板面35。另外,打印机4基于印刷数据,交替地反复进行一边使喷墨头54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一边排出墨水滴的打印动作、以及通过输送机构66输送规定的送纸量的记录纸10a的输送动作,从而对通过印刷位置A的记录纸10a实施印刷。
在本例中,在将卷纸10配置于打印机1时,根据用于印刷的卷纸10的宽度尺寸,将闸门37(1)~37(4)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因此,在记录纸10a通过印刷位置A时,能够将未被记录纸10a从上方覆盖而成为敞开状态的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0个,或者减少其数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从第二吸引口36b漏出空气而使吸引压板34的吸引压力降低的情况,所以能够使记录纸10a向压板面35的吸引可靠。另外,由于能够抑制从第二吸引口36b漏出空气,所以能够抑制在印刷位置A产生气流。其结果是,从喷墨头54排出的墨水滴正确地弹落于记录纸10a上的目标弹落位置,所以能够维持印刷品质。
此外,在用于印刷的印刷纸张未登录在登录清单上的情况下,用户操作纸张设定对话框15的用户设定按钮17,使图3所示的纸张登录对话框18显示于显示器5。而且,将数值输入纸张登录对话框18的台纸宽度尺寸输入栏19、标签宽度尺寸输入栏20、标签长度尺寸输入栏21以及标签间隙尺寸输入栏22。例如,在用于印刷的印刷纸张为模切标签纸张的情况下,利用设置于壳体上表面25b的第一量度55或者第二量度56,测量模切标签纸张的台纸的宽度尺寸、标签的宽度尺寸、标签的长度尺寸以及标签间隙尺寸,并且将上述数值输入对应的各输入栏19~22。
这里,在用户未把握用于印刷的模切标签纸张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设置于壳体上表面25b的第一量度55以及第二量度56,测量模切标签纸张,从而把握各尺寸。因此,容易向各输入栏19~22输入数值,能够容易地登录新纸张种类。另外,能够基于测量的台纸的宽度尺寸,一边参照第二说明图106一边操作闸门37(1)~37(4),从而使闸门37(1)~37(4)的配置适合于用于印刷的模切标签纸张。
另外,在使用折叠纸作为印刷纸张的情况下,与使用卷纸10的情况相同,用户将该折叠纸的纸张种类设定于打印机驱动单元13。而且,在将折叠纸向打印机4配置时,用户首先打开卷纸交换口罩32,将吸引压板34配置于比卷纸交换口31靠外侧的位置。而且,根据与用于印刷的折叠纸的宽度尺寸对应的折叠纸的示意图106a所示的第二说明图106的指示,手动移动闸门37(1)~37(4)。然后,用户关闭卷纸交换口罩32,在此之后,从折叠纸插入口60插入折叠纸,将折叠纸配置于折叠纸输送路86。
在该情况下,在用户未把握用于印刷的折叠纸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设置于壳体上表面25b的第一量度55以及第二量度56,测量折叠纸,从而把握其宽度尺寸。因此,能够容易地选择纸张种类。
另外,在将折叠纸配置于打印机1时,根据用于印刷的折叠纸的宽度尺寸,将闸门37(1)~37(4)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因此,在折叠纸通过印刷位置A时,能够将未被折叠纸从上方覆盖而成为敞开状态的第二吸引口36b形成为0个,或者减少其数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从第二吸引口36b漏出空气而使吸引压板34的吸引压力降低的情况,所以能够使折叠纸向压板面35的吸引可靠。另外,由于能够抑制从第二吸引口36b漏出空气,所以能够抑制在印刷位置A产生气流。其结果是,从喷墨头54排出的墨水滴正确地弹落于折叠纸上的目标弹落位置,所以能够维持印刷品质。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例,由于将量度55、56以及操作说明图57设置于壳体上表面25b,并且将量度55、56与操作说明图57配置于邻接的位置,所以便于用户利用量度55、56,且便于用户参照操作说明图57。
另外,由于将印刷有量度55、56以及操作说明图57的使用说明标签58贴于打印机壳体25,所以容易将量度55、56以及操作说明图57设置于打印机壳体25。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将使用说明标签58贴于壳体上表面25b,但是也可以贴于壳体前表面25a。另外,也能够将使用说明标签58贴于打印机壳体25的左右侧面。并且,也可以将量度55、56以及操作说明图57直接印刷于打印机壳体25。另外,也可以将量度55、56以及操作说明图57形成于打印机壳体25的外表面。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在使用说明标签58印刷有闸门37的操作说明图57,但是也可以印刷根据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操作的排纸引导件28的引导部件29的操作说明图。
并且,在上述例子中,虽然打印机4是搭载有喷墨头54作为印刷头的打印机,但是也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搭载有与喷墨头54不同的印刷头的打印机。这里,在搭载有热敏头(Thermal head)的打印机4中,存在如下情况:以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姿势配置打印机壳体的形成有排纸口的端面,以使容易获取印刷完毕的印刷纸张。在该情况下,只要将量度、操作说明图设置于形成有排纸口的上表面(第一端面)或者与上表面邻接的任意一个侧面(第二端面),就会便于用户利用量度以及操作说明图。

Claims (8)

1.一种打印机,具备印刷头、以及用于经由基于所述印刷头的印刷位置而输送印刷纸张的输送路,
所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
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度能够测量所述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度的长度为能够在所述输送路输送的最大的所述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具有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根据在所述输送路输送的所述印刷纸张的宽度尺寸来手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具有吸引压板,该吸引压板配置于所述印刷位置,并且在与所述印刷头对置的压板面具备吸引口,
所述移动部件是在打开所述吸引口的打开位置与关闭该吸引口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闸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具有所述移动部件的操作说明图,
所述操作说明图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与所述量度邻接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度以及所述操作说明图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形成有供所述输送路的下游端连接的排纸口的第一端面、或者从所述第一端面的外周边缘部分向与该第一端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度以及所述操作说明图印刷于背面为粘着面的一张标签的表面,
所述标签贴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CN201420491362.0U 2013-08-30 2014-08-28 打印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7251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9098A JP2015048169A (ja) 2013-08-30 2013-08-30 プリンター
JP2013-179098 2013-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2512U true CN204172512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6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136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72512U (zh) 2013-08-30 2014-08-28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48169A (zh)
CN (1) CN20417251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84466A (ja) 2021-06-01 2022-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48169A (ja) 201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4366B (zh) 压印构件装置以及具备该压印构件装置的打印装置
CN101823373B (zh) 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
CN202412940U (zh) 压板和图像记录装置
CN102190174A (zh) 记录装置
CN204172512U (zh) 打印机
EP2230055A2 (en) Automatic cutter and printer with automatic cutter
JP2006026931A (ja) 印刷装置
EP1541363B1 (en) Printer including a cutting portion including a fixed blade and a movable blade
EP2258525A1 (en) Electric stapler and method adapted for electric stapler to adjust staple leg length
CN201205789Y (zh) 一种防塞纸打印机
JP5321139B2 (ja) プリンター
US8870362B2 (en) Inkjet printer having a paper edge cover
CN104339885A (zh) 供送托盘
US20130092577A1 (en) Refill
US8651757B2 (en) Printer
JP2013056384A (ja) スライド式カッタ
CN204222391U (zh) 热敏打印机
EP1607230B1 (en) Printer and continuous paper holder attached thereto
JP2018008782A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EP2783874A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80232889A1 (en) Ink ribbon cassett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1335160A (ja) 用紙ガイド,給紙装置,記録装置
JP4249067B2 (ja) 広告丁合装置
US8813619B2 (en) Cutting assembly with ejector posts
CN203282867U (zh) 电子设备设置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