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1614U -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1614U
CN204161614U CN201420532745.8U CN201420532745U CN204161614U CN 204161614 U CN204161614 U CN 204161614U CN 201420532745 U CN201420532745 U CN 201420532745U CN 204161614 U CN204161614 U CN 204161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ke
oil cylinder
slide block
guide rail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27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有
张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ong 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27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61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1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1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包括船体,船体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三个撑脚,每个撑脚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卡槽,船体在船舷的外侧分别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驱动装置沿导轨运动,所述撑脚上设有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滑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上设有驱动油缸,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套筒相连接,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多个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能插入撑脚的卡槽中,所述固定套筒上设有多个锁止插销,所述锁止插销能插入撑脚的卡槽中。本实用新型在海上打桩时定位效率高,同时便于应对不同海底地质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极大的方便了海上打桩;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定位稳定,安全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桩船,尤其涉及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打桩设备主要是顶升式打桩平台和打桩船,打桩船又分桩架下支铰托举式打桩船和扒杆上支铰悬吊式打桩船,扒杆上支铰悬吊式又分为桩架不可回转式打桩船和桩架可旋转式打桩船(简称旋转式打桩船),目前所见其它形式的打桩船都是上述打桩船的变形或者是它们的嫁接组合。就目前在海上运营的打桩设备而言,无论是顶升式打桩平台还是打桩船,只要是带有撑脚(桩腿)的,其撑脚只能伸缩,不能水平方向移动,即撑脚水平位置是固定的,不管其撑脚的作用是用于把整个平台撑起在水面上,还是用于定位和稳定打桩船,撑脚都是固定式的;尤其对于打桩船,因为打桩船移动方便,使用起来局限性更小,但是因为撑脚的定位慢,所以会浪费很多时间,也就影响了打桩船的工作效率;此外,针对不同的海洋地质结构,撑脚往往不能很好的满足工作需要,存在局限性。因此,如何提高打桩船的工作效率,同时能满足不同的施工需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效率高,同时便于应对不同海底地质结构的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两侧的船舷位置分别设有撑脚,两侧船舷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三个撑脚,每个撑脚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卡槽,所述船体在船舷的外侧分别设有沿船体纵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驱动装置沿导轨运动,所述撑脚上设有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滑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套筒相连接,活塞杆运动时带动活动套筒在撑脚上运动,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多个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能插入撑脚的卡槽中,所述固定套筒上设有多个锁止插销,所述锁止插销能插入撑脚的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滑块上,电机的转轴上装有齿轮,所述导轨通过固定座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导轨平行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筒通过调节油缸与滑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上还设有一球头,所述滑块上设有球窝,所述球头与球窝铰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油缸设有两个,两个调节油缸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并且两个调节油缸以撑脚为中心的岔开角度为50°~7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导轨平行的限位腔,所述滑块上设有凸起,所述限位腔的内壁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开设的挡槽,所述凸起上设有限位油缸,所述限位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限位块,活塞杆运动时带动所述限位块与挡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油缸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限位油缸分别与不同的挡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导轨在两侧的船舷外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导轨配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可调整并移动的撑脚,所以比常规的固定撑脚式打桩船植桩速度提高20%,甚至一倍,其工作效率高,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撑脚数量更多,在移动的时候也更加方便,节省时间。
2.、本实用新型在拔起撑脚、移动撑脚、插下撑脚和移位打桩船时,能够始终保证有四条撑脚着力,提高了打桩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在风浪较大的海况下正常打桩创造了条件。本实用新型的打桩船上由于有六个撑脚,所以更能适应复杂多变施工条件,拓展了业务范围。
3、本实用新型中的撑脚布置在船舷的外侧,不在船体上开设孔或槽,因此不会影响船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给撑脚的维修、维护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H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撑脚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的B-B处截面视图。
图7为图5中的C-C处截面视图。
图8为图5中的D-D处截面视图。
图9为图5中E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撑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船体        2   打桩架      3   撑脚
      31  卡槽        32  固定套筒    33  活动套筒
      34  驱动油缸    331 定位插销    321 锁止插销
      322 球头        4   导轨        41  滑块
      411 球窝        412 凸起        5   电机
      51  齿轮        52  齿条        6   固定座
      61  限位腔      611 挡槽        7   调节油缸
      8   限位油缸    81  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可移动撑脚的打桩船,包括船体1,船体1上设有打桩架2等设备,船体1两侧为船舷,两侧的船舷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三个撑脚3。如图5所示,每个撑脚3沿轴向设有多个卡槽31,所述船体1沿着船舷外侧分别设有沿船体1纵向设置的导轨4,所述导轨4上设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通过驱动装置沿导轨4运动,所述撑脚3上设有固定套筒32和活动套筒33,所述固定套筒32与滑块41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32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油缸34,所述驱动油缸34的活塞杆与活动套筒33相连接,活塞杆运动时带动活动套筒33在撑脚3上运动。如图6所示,所述活动套筒33上设有多个定位插销331,所述定位插销331能插入撑脚3的卡槽31中。所述固定套筒32上设有多个锁止插销321,所述锁止插销321能插入撑脚3的卡槽31中,其定位配合原理与定位插销331与卡槽31配合方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筒33在固定套筒32上方;此外,定位插销331和锁止插销321通过液压缸驱动来实现插入和退出卡槽3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驱动油缸34也可以设有三个或者四个,只要是能保证稳定的工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滑块41运动有多种方式,例如螺母丝杠结构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5、图9所示,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5,所述电机5固定在滑块41上,电机5的转轴上设有齿轮51,所述导轨4通过固定座6安装在船体1上,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与导轨4平行的齿条52,所述齿轮51与所述齿条52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固定套筒32通过调节油缸7与滑块41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32的外壁上还设有一球头322,所述滑块41上设有球窝411,所述球头322与球窝411铰接配合。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油缸7设有两个,两个调节油缸7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并且两个调节油缸7以撑脚3为中心的岔开角度为50°~70°,其中最优选的角度是60°。通过两个调结油缸7的配合作用,可以调节撑脚3的位置,并且因为固定套筒32和滑块41有铰接配合的关系,所以调节起来更加的灵活。
结合图5、6、7、8,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与导轨4平行的限位腔61,所述滑块41上设有凸起412;如图8所示,所述限位腔61的内壁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开设的挡槽611;所述凸起412中设有限位油缸8,所述限位油缸8的活塞杆上设有限位块81,结合图7-图9,当活塞杆运动时带动所述限位块81与挡槽611相配合;限位油缸8起定位作用,通过限位块81和挡槽611的配合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在工作状态下撑脚3沿着导轨4发生移动。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限位油缸8设有两个,并且两个限位油缸8分别与不同的挡槽611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保证滑块41的运动稳定,所述导轨4在两侧的船舷外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滑块41分别与两个导轨4配合。
结合图4-图10,本实用新型的撑脚3在常态下的定位插销331和锁止插销321都插入撑脚3的卡槽31中,驱动油缸34的活塞杆处于收缩或伸出状态均可,两个限位块81分别在滑块41限位腔61的两个挡槽611中,在需要调整撑脚3的位置时,其工作原理和过程为:以驱动油缸34的活塞杆的常态为收缩状态为例,先将锁止插销321全部从卡槽31中退出,此时撑脚3与固定套筒32没有连接配合关系;控制驱动油缸34的活塞杆运动,活塞杆带动活动套筒33和撑脚3一起向上运动将撑脚3从海底的泥层中拔出,当活塞杆达到最大行程后,将锁止插销321重新插入撑脚3的卡槽31中定位,退出定位插销331,然后活塞杆带着活动套筒33相对于撑脚3向下移动,当活塞杆复位后将定位插销331再插入撑脚3的卡槽31中,如果需要多次调整才能使撑脚3提升到理想位置,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当撑脚3通过上述动作被抬起时,控制限位油缸8将限位块81从挡槽611中退出,然后启动电机5,通过齿轮51和齿条52的配合运动,使得撑脚3沿着船舷外侧的导轨4运动,运动到预定的位置后,将撑脚3下放。下放时的工作过程与提升的过程相反,即先将定位插销331从卡槽31中全部退出让驱动油缸34的活塞杆伸出,然后在将定位插销331插入卡槽31并退出卡槽31中的所有锁止插销321,驱动油缸34驱动活塞杆回缩让撑脚3向下运动插入海底的泥层中,在下放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油缸7的作用来调节撑脚3的位置,根据需要可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当撑脚3下放到位后,控制限位油缸8将限位块81推入滑块41限位腔61的两个挡槽611中,从而完成一个撑脚3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撑脚3的调节原理均相同,以船体1设有六个撑脚3为例,每次可以同时调整两个撑脚3的位置,剩余的四个撑脚3可以保证船体1的稳定性,当两个撑脚3调整好后,对其他的撑脚3再进行调节,直至整个打桩船满足工作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能解决打桩船定位速度慢的问题,以及海底情况复杂不便于定位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两侧的船舷位置分别设有撑脚(3),其特征在于:两侧船舷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三个撑脚(3),每个撑脚(3)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卡槽(31),所述船体(1)在船舷的外侧分别设有沿船体(1)纵向设置的导轨(4),所述导轨(4)上设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通过驱动装置沿导轨(4)运动,所述撑脚(3)上设有固定套筒(32)和活动套筒(33),所述固定套筒(32)与滑块(41)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32)上设有至少两个驱动油缸(34),所述驱动油缸(34)的活塞杆与活动套筒(33)相连接,活塞杆运动时带动活动套筒(33)在撑脚(3)上运动,所述活动套筒(33)上设有多个定位插销(331),所述定位插销(331)能插入撑脚(3)的卡槽(31)中,所述固定套筒(32)上设有多个锁止插销(321),所述锁止插销(321)能插入撑脚(3)的卡槽(3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5),所述电机(5)固定在滑块(41)上,电机(5)的转轴上装有齿轮(51),所述导轨(4)通过固定座(6)安装在船体(1)上,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与导轨(4)平行的齿条(52),所述齿轮(51)与所述齿条(52)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32)通过调节油缸(7)与滑块(41)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32)的外壁上还设有一球头(322),所述滑块(41)上设有球窝(411),所述球头(322)与球窝(411)铰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7)设有两个,两个调节油缸(7)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并且两个调节油缸(7)以撑脚(3)为中心的岔开角度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与导轨(4)平行的限位腔(61),所述滑块(41)上设有凸起(412),所述限位腔(61)的内壁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开设的挡槽(611),所述凸起(412)上设有限位油缸(8),所述限位油缸(8)的活塞杆上设有限位块(81),活塞杆运动时带动所述限位块(81)与挡槽(611)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油缸(8)设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油缸(8)分别与不同的挡槽(611)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在两侧的船舷外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滑块(41)分别与两个导轨(4)配合。
CN201420532745.8U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Active CN204161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2745.8U CN204161614U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2745.8U CN204161614U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1614U true CN204161614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3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2745.8U Active CN204161614U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616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5727A (zh) * 2015-07-03 2015-11-04 江苏怡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能防止倾覆的船舶
CN116605352A (zh) * 2023-05-18 2023-08-18 建湖宝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多向调整的打桩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5727A (zh) * 2015-07-03 2015-11-04 江苏怡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能防止倾覆的船舶
CN116605352A (zh) * 2023-05-18 2023-08-18 建湖宝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多向调整的打桩船
CN116605352B (zh) * 2023-05-18 2023-12-19 建湖宝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多向调整的打桩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4408B (zh) 一种打桩船及其姿态调整、定位控制和打桩方法
CN202148526U (zh) 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
CN102080370A (zh) 一种用于滩涂或者近海区域的基础施工平台
CN105464117A (zh) 旋转式水上打桩导架及水上群桩基础打桩工艺
CN204161614U (zh) 一种撑脚可移动的打桩船
CN106381870A (zh) 一种水泥深层搅拌船桩架系统及成桩方法
CN103910041A (zh) 高精度海上风机吊装船
CN105971539B (zh) 一种取芯钻机桅杆调节机构
CN202031476U (zh) 多臂式凿岩台车
CN202131986U (zh) 打桩机
CN204163080U (zh) 海上基桩的打桩导向装置
CN204078005U (zh) 水下吸泥清淤机用水面定位装置
CN207858188U (zh)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CN103924598A (zh) 抛石整平船用支撑桩腿
CN110576942A (zh) 压桩式海上平台定位装置
CN116104083A (zh) 一种配有舷侧定位工装的打桩船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44413B (zh) 一种打桩设备及其打桩方法
CN210852803U (zh) 压桩式海上平台定位装置
CN109573861B (zh)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波浪补偿的海上浮吊系统
CN209195270U (zh) 双井口门型井架
CN201972600U (zh) 一种用于明礁处理的钻孔装置
CN205444193U (zh) 旋转式水上打桩导架
CN203716860U (zh) 一种水下爆破钻孔定位工作平台
CN204252122U (zh) 一种自走式自动提升全回转一体构筑机
CN111994213B (zh) 一种可升降工作台的稳定型作业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9

Address after: 200131 Shanghai city east foot of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Road No. 418 three layer 358 parts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ong 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Shanghai city east foot of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Road No. 418 three layer 358 parts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