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8188U -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8188U
CN207858188U CN201820082092.6U CN201820082092U CN207858188U CN 207858188 U CN207858188 U CN 207858188U CN 201820082092 U CN201820082092 U CN 201820082092U CN 207858188 U CN207858188 U CN 207858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ersible motor
sub
docking facilities
driving part
submers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20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炜
吴文明
杨全疆
邹国君
邱振军
夏新跃
梅胜文
刘青山
冯轶
蒋磊
王磊磊
梁志艳
涂东
睢芬
程婷
姜建华
黄静珠
赵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00820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8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8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8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潜油电机对接装置。该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包括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潜油电机的第一子潜油电机的支撑架和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能够推动支撑架竖直向上运动,以带动位于支撑架上的第一子潜油电机朝向该第一子潜油电机上方的第二子潜油电机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潜油电机的两节子潜油电机在对接过程中出现碰坏插销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两节子潜油电机对接一次下井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潜油电泵井施工的过程中,潜油电机由多节子潜油电机在井口对接而成,其中相邻两节子潜油电机在对接时操作难度要求高,既要保证花键与花键套连接,又要保证电机三相插销进入插销槽。
目前两节子潜油电机在对接时通常是操作人员直接操作修井机下放上电机与下电机对接,操作过程完全凭借个人的操作经验。由于修井机大钩下放速度很难控制,加上有些设备刹车不够灵敏,同时需要操作者和司钻之间配合作业,因此很难准确地控制上电机的下放位置,这样就导致在对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机插销被撞坏的现象,且由于现场无法对电极插销进行更换,因此经常会造成返工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进度。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了避免潜油电机的两节子潜油电机在对接过程中出现碰坏插销现象的发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迫切希望寻求一种潜油电机对接装置,以提高两节子潜油电机对接一次下井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避免潜油电机的两节子潜油电机在对接过程中出现碰坏插销现象的发生,以提高两节子潜油电机对接一次下井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包括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潜油电机的第一子潜油电机的支撑架和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能够推动支撑架竖直向上运动,以带动位于支撑架上的第一子潜油电机朝向该第一子潜油电机上方的第二子潜油电机运动。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用于与固定基础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和与固定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架,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滑动架相连,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固定基础相连,滑动架用于支撑第一子潜油电机。
进一步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壁和第二固定壁,第一固定壁与第二固定壁彼此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滑槽,滑动架包括形成在滑动架的相对的两端的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地,滑动架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滑块的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件的远离第一驱动部件的端面与两个滑块彼此相对的侧面形成凹口。
进一步地,潜油电机对接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对接组件。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用于固定对接组件的顶面和与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在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多个支撑柱,其中,顶面和底面上均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开口,开口位于两个对接组件之间,以用于容纳部分第一子潜油电机。
进一步地,开口的一端构造成在水平方向上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件为液压千斤顶。
进一步地,潜油电机对接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底座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通过采用第一驱动部件竖直向上驱动第一子潜油电机的方式,使得第一子潜油电机能够以可控的速度朝向第二子潜油电机运动,即当第一子潜油电机运动到适当位置时能够即时停下来进行相应的对接操作,由此可有效地避免对接过程中电机插销被撞坏等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潜油电机的两节子潜油电机对接一次下井的成功率。此外,由于在对接操作的过程中不需要和司钻配合,因此还可有效节约潜油电机的对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包括对接组件1,对接组件1包括用于支撑潜油电机的第一子潜油电机200(如图2所示)的支撑架11和与支撑架11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件12,第一驱动部件12能够推动支撑架11竖直向上运动,以带动位于支撑架11上的第一子潜油电机200朝向该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上方的第二子潜油电机300(如图2所示)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在使用时,结合图2所示,可首先将第一子潜油电机200吊卡至支撑架11上,随后将第二子潜油电机300吊起置于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的正上方,并使该第二子潜油电机300与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开启第一驱动部件12工作,通过控制第一驱动部件12使其能够以一定的速度缓缓地驱动支撑架11竖直向上运动,随着支撑架11的运动,即可带动位于支撑架11上的第一子潜油电机200朝向该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上方的第二子潜油电机300运动,在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缓缓垂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子潜油电机200距离第二子潜油电机300较近时,暂停第一驱动部件12的工作,此时可通过调整第二子潜油电机300的位置来使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上的花键套201与第二子潜油电机300上的花键轴301相对,当然,在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缓缓垂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也可运动至其花键套201与第二子潜油电机300的花键轴301部分嵌套时,暂停第一驱动部件12的工作,当花键套201与花键轴301对准或者部分配合后,再转动第二子潜油电机300,以使第二子潜油电机300上的插销302与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的插销孔202相对,最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部件12工作,以使其继续推动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缓缓向上运动,完成插销302与插销孔202的对接,即完成了潜油电机中两节子潜油电机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通过采用第一驱动部件12竖直向上驱动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的方式,使得第一子潜油电机200能够以可控的速度朝向第二子潜油电机300运动,即当第一子潜油电机200运动到适当位置时能够即时停下来进行相应的对接操作,由此可有效地避免对接过程中电机插销被撞坏等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潜油电机的两节子潜油电机对接一次下井的成功率。此外,由于在对接操作的过程中不需要和司钻配合,因此还可有效节约潜油电机的对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并不仅仅局限于实现上述对第一子潜油电机200和第二子潜油电机300的对接,当需要对多节子潜油电机进行对接时,可在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与第二子潜油电机300实现对接形成一整体结构后,继续向上推动该整体结构与下一节子潜油电机完成对接,这里不再赘述其工作过程。
优选地,为了快速对准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上的花键套201与第二子潜油电机300上的花键轴301,可在第二子潜油电机300的花键轴301上设置一定的参照部件,该参照部件优选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例如该参照物可以为绳线,当绳线沿花键轴301的外壁自然下垂时,当其末端能够与花键套201的内壁接触时则证明花键轴301与花键套201已实现对准。为便于绳线与花键轴301的连接和拆卸,该绳线可通过磁性件吸附到花键轴301的外壁上。此外,该参照部件也可以是平直的板状件,其具体的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来进行具体地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支撑架11包括用于与固定基础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壁111和第二固定壁112)和与固定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架113,第一驱动部件12的驱动端与滑动架113相连,第一驱动部件12的固定端与固定基础相连,滑动架113用于支撑第一子潜油电机200。通过固定架与滑动架113的滑动配合,且滑动架113与第一驱动部件12的驱动端相连,可实现当第一驱动部件12开启时带动滑动架113竖直向上运动。
优选地,第一固定壁111与第二固定壁112彼此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滑槽116,滑动架113包括形成在滑动架的相对的两端的与滑槽116相配合的滑块114。通过滑块114与滑槽116的配合可实现滑动架113与固定架之间的滑动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块114在滑槽116之间滑动的流畅性,可在滑块114在滑槽116之间设置多个滚珠。
进一步优选地,滑动架113还可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滑块114的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驱动部件12的驱动端相连。该连接件优选呈平台状,该平台状的连接件一方面便于与第一驱动部件12的连接,另一方面还能增加连接件与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保持第一子潜油电机200在滑动架113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件的远离第一驱动部件12的端面与两个滑块114彼此相对的侧面形成凹口115。该凹口115使第一子潜油电机200能够更稳定牢固地放置在其中,例如可将图2所示的第一潜油电机200的吊耳203更稳定牢固地抵卡在凹口115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还包括底座2,底座2上固定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对接组件1。该两个间隔设置的对接组件1可实现对第一子潜油电机200更稳定地支撑,同时由于每个对接组件1中均包含第一驱动部件12,因此还可实现对第一子潜油电机200更稳定可靠地驱动,以利于准确地控制第一子潜油电机200与第二子潜油电机300的对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底座2可包括用于固定对接组件1的顶面21和与顶面21相对的底面22,以及连接在顶面21与底面22之间的多个支撑柱23。其中,顶面21和底面22上均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开口24,开口24位于两个对接组件1之间,以用于容纳部分第一子潜油电机200。通过该设置,使得底座2的结构能够在保持其自身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减少结构的耗材,因此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开口24的一端构造成在水平方向上与外部连通,该开口24的设置用于避免因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置于滑动架114上时与底座2的顶面21发生干涉而影响第一子潜油电机200置于滑动架114上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对准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驱动部件12可以为液压千斤顶,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液压千斤顶可通过液压管线并联到液压缸,以保证两个千斤顶的同步运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还可包括用于驱动底座2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第二驱动部件,可无需对第二子潜油电机300进行转动操作,即在需要对准插销302与插销孔202时,通过开启第二驱动部件来驱动底座2转动来带动第一子潜油电机200转动,进而实现对准插销302与插销孔202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避免对接过程中电机插销被撞坏等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潜油电机各子潜油电机对接一次下井的成功率。同时,由于目前很多潜油电泵井套管小、泵挂深,设计潜油电泵时需要电机功率大,且对电机外径有限制,单根电机功率不够,导致部分井必须要使用由多个子潜油电机串联对接形成的潜油电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100尤其适于应用在现有的潜油电泵井中,其在潜油电泵井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光明。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潜油电机的第一子潜油电机的支撑架和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能够推动所述支撑架竖直向上运动,以带动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子潜油电机朝向该第一子潜油电机上方的第二子潜油电机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与固定基础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和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滑动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基础相连,所述滑动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子潜油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壁和第二固定壁,所述第一固定壁与所述第二固定壁彼此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动架包括形成在所述滑动架的相对的两端的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端面与两个所述滑块彼此相对的侧面形成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油电机对接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对接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对接组件的顶面和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在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多个支撑柱,其中,所述顶面和底面上均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两个对接组件之间,以用于容纳部分所述第一子潜油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一端构造成在水平方向上与外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液压千斤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潜油电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油电机对接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底座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
CN201820082092.6U 2018-01-18 2018-01-18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Active CN207858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2092.6U CN207858188U (zh) 2018-01-18 2018-01-18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2092.6U CN207858188U (zh) 2018-01-18 2018-01-18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8188U true CN207858188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2092.6U Active CN207858188U (zh) 2018-01-18 2018-01-18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81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263A (zh) * 2018-10-18 2019-04-12 武汉智仁传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的更换装置
CN113500903A (zh) * 2021-07-08 2021-10-15 上海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与后桥连接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263A (zh) * 2018-10-18 2019-04-12 武汉智仁传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的更换装置
CN109605263B (zh) * 2018-10-18 2021-07-13 武汉智仁传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的更换装置
CN113500903A (zh) * 2021-07-08 2021-10-15 上海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与后桥连接装置
CN113500903B (zh) * 2021-07-08 2022-09-16 上海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与后桥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3723B (zh) 海床式锥探钻探一体机
US9857277B2 (en) Land based dynamic sea motion simulating test drilling rig and method
CN207858188U (zh)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CN205709685U (zh) 真空罐开盖装置及真空浸漆设备
CN107490367A (zh) 水下运载装置及海洋探测装置
CN110159268A (zh) 一种深海采矿输送硬管夹持摇摆装置
CN207566729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石油管道铺设用安装起吊装置
CN206417817U (zh) 一种稳定的垂直物料升降设备
CN203754289U (zh) 风力发电机组中的起重机
CN108080921A (zh) 潜油电机对接装置
CN201972633U (zh) 一种三坐标钻杆自动排放装置
CN21875969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便携式钻探装置
CN204456157U (zh) 一种用于沉井基础定位的大直径组合缆绳系统
CN204371138U (zh) 齿轮齿条式顶驱升降系统
CN207046714U (zh) 一种大型吊装设备
CN205990893U (zh) 水平定向钻钻杆自动装卸装置
CN104632104A (zh) 一种车载钻机的辅助接杆装置
CN205012942U (zh) 一种井架式连续油管对中结构
CN109944558B (zh) 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
CN204457500U (zh) 一种车载钻机的辅助接杆装置
CN212024509U (zh) 一种用于单侧巷道矿井的立井平罐装置
CN214221123U (zh) 自动装卸钻杆机构
CN210798837U (zh) 一种大管径热网管道施工用定向钻
CN209838341U (zh) 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
CN209603145U (zh) 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