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9248U - 具有待清洁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待清洁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59248U
CN204159248U CN201420115472.7U CN201420115472U CN204159248U CN 204159248 U CN204159248 U CN 204159248U CN 201420115472 U CN201420115472 U CN 201420115472U CN 204159248 U CN204159248 U CN 204159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r
air
compressed
loose unpacked
unpacked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54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萨韦尔·克诺普夫勒
乔纳斯·特里奇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TEC MATHIS TECHNIK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TEC MATHIS TECHN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TEC MATHIS TECHNIK GmbH filed Critical M-TEC MATHIS TECHNIK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59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592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804Cleaning containers having tubular shape, e.g. casks, barrels, drums
    • B08B9/0813Cleaning containers having tubular shape, e.g. casks, barrels, drums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07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 B01F27/071Fixing of the stirrer to the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07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 B01F27/072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respect to the rotating axis
    • B01F27/0723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respect to the rotating axis oblique with respect to the rotating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07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 B01F27/072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respect to the rotating axis
    • B01F27/0726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respect to the rotating axis having stirring elements connected to the stirrer shaft each by a single radial rod, other than open framew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6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B01F27/7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with paddles, blades or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 Nozzl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干燥和/或流质散装物料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包括混合容器,其具有筒状或槽形壁部、端侧端壁、与混合容器同轴布置且具有搅拌工具的搅拌轴以及在混合容器底部区域与端侧端壁相距设置用于导出已制混合物的排放口。为在排空之后清洁混合容器,在壁部内侧上设置多个在内壁侧通入混合容器的进气口,以在排放口之上且分别邻近一端侧端壁将压缩空气吹入混合容器。由进气口流入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沿混合容器内侧导向底部区域且/或传至排放口。每一端侧端壁上分别设置端侧进气口,具有置于其中且在端侧通入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喷嘴,由其流入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沿底部区域吹至排放口,以使从混合容器的内侧剥离的散装物料通过排放口排出混合容器。

Description

具有待清洁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混合过程之后在混合容器排空后利用压缩空气清洁用于干燥和/或流质散装物料的散装物料混合机的混合容器的方法,其中通过以下方式清洁混合容器:利用压缩空气冲击和/或吹向混合容器壁的内侧,以剥离粘附的散装物料;通过在底侧与混合容器的两个在端侧的端壁的至少之一相距设置的混合容器排放口将剥离的散装物料导出混合容器。
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该混合容器具有筒状或槽形壁部、端侧的端壁、与混合容器同轴设置的搅拌轴以及在混合容器底部区域与两个端侧端壁至少之一相距设置的排放口,搅拌轴具有与混合容器壁内侧相隔的旋转搅拌工具,排放口用于从混合容器导出制成的混合物。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这类方法及散装物料混合机。
在已知的散装物料混合机中,可能会由于搅拌工具与混合容器壁内侧的距离而在排放混合物料后尤其在混合容器的底部及下壁部残留混合物料。
然而,为将散装物料混合机准备用于下一混合过程,则需尽可能无残留地除去这些残留在混合容器中的残料,由此清洁壁部内侧。
迄今为止,为将混合容器清洁并准备用于后续混合过程,已知手持压缩空气喷枪和/或压缩空气喷杆利用压缩空气并且/或者利用手控刷稍佳地除去排放之后残留在混合容器中的残料。
然而,这要求清洁人员极为细致谨慎。此外,手动清洁这类散装物料混合机,清洁人员需将至少一只手和/或手臂伸入混合容器及搅拌工具的区域且需排除无意中开通散装物料混合机的可能性,这对于清洁人员而言也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法及前述类型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中可更安全地全面清洁散装物料混合机,不会使负责清洁散装物料混合机的人员发生危险。
为实现该目的,本申请涉及一种在混合过程及排空混合容器之后利用压缩空气清洁用于干燥和/或流质散装物料的散装物料混合机的混合容器的方法,其中通过以下方式清洁混合容器:利用压缩空气冲击和/或吹向混合容器壁的内侧,以剥离粘附的散装物料;通过在底侧与混合容器的两个端侧端壁的至少之一相距设置的混合容器排放口将剥离的散装物料从混合容器导出,其特征在于:由设置于排放口之上的多个彼此间隔的固定部位开始利用压缩空气吹向或冲击混合容器的内侧并将由此剥离的散装物料输向排放口并导出,其中压缩空气以压缩空气流的形式从多个在内壁侧通入并设置于排放口之上的彼此间隔的固定部位沿着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吹向混合容器底部区域的方向并吹至排放口,并且由至少一个靠近底部设置于其中一侧端壁上的部位开始沿着底部区域吹向混合容器的排放口并由该空气将剥离的散装物料带向排放口并穿过该处。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散装物料混合机,该散装物料混合机包括混合容器,该混合容器具有筒状或槽形壁部及在端侧的端壁、与混合容器同轴布置的搅拌轴以及在所述混合容器的底部区域与两个端侧端壁的至少一端壁相距布置的排放口,所述搅拌轴具有与所述混合容器的所述壁部的所述内侧相隔的旋转搅拌工具,所述排放口用于使制成的混合物从所述混合容器导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的所述内侧上设置多个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以在所述排放口之上且分别邻近所述端侧端壁之一的位置将压缩空气吹入所述混合容器内,从而由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沿着所述混合容器的所述壁部的所述内侧上流向所述底部区域的方向且/或流至所述排放口;并且至少在与所述排放口间隔的所述混合容器的所述端侧端壁上设置在端侧通入所述混合容器的进气口或压缩空气喷嘴,从而由所述至少一端侧进气口流入所述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沿着所述底部区域流至所述排放口。
为解决前述目的,在所述方法的设置中,由设置于排放口之上的多个彼此间隔的固定部位利用压缩空气吹向和/或冲击混合容器壁的内侧并将由此剥离的散装物料传送至排放口并导出。
不同于利用手控压缩空气喷枪或压缩空气喷杆在不断变化的部位向壁部内侧吹送压缩空气的清洁过程,在根据本申请的清洁方法中,可由固定置于壁部内侧的部位向壁部内侧和/或沿着壁部内侧将压缩空气吹入混合容器内。
如此,可吹除并清洁混合容器壁部内侧及其底部区域,特别在设置相应的控制器或调节器的情况下,无需负责清洁混合容器的人员介入混合容器内,即可自动吹除并清洁混合容器壁部内侧及其底部区域,特别在混合容器较大时,亦无需登入其中。
此外,压缩空气进气口可设置成可利用压缩空气冲击混合容器壁部内侧的在混合容器排空之后据经验所知的混合物残料形式的散装物料可能堆积的部位。这可使混合容器受到有针对性地全面清洁。
为清洁混合容器并移走排空后残留于混合容器内的散装物料,压缩空气流形式的压缩空气由多个(特别是四个)在内壁侧开口并在排放口之上的彼此间隔的固定设置的部位开始沿着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吹入且/或吹向排放口并且由两个端侧端壁之一上的靠近底部设置的至少一个部位开始沿着底部区域吹向混合容器的排放口,剥离的散装物料被这种空气带至排放口并由此从混合容器排出。
在压缩空气流由至少两个在两端侧的端壁上相对设置的部位开始沿着底部区域吹向混合容器的排放口的情况下,则混合容器可受到特别彻底的清洁。
由此,可在吹入压缩空气流的同时于混合容器的排放口形成负压。然而还可在将压缩空气流吹入混合容器之前形成负压。
在压缩空气流吹入混合容器的同时于混合容器的排放口形成负压或在空气流吹入混合容器之前形成负压的情况下,可将用于清洁而吹入的压缩空气有针对性地指向混合容器底侧的排放口。在压缩空气既指向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又指向其底部区域并由此剥离并带走粘附的散装物料的情况下,则通过在混合容器的排放口形成的负压使压缩空气以及散装物料或混合物残料经过排放口导出混合容器。
由此,可同时或时间上相互延迟地将全部压缩空气流吹入混合容器,特别地,首先吹入在内壁侧通入的压缩空气流(尤其是四股),延迟之后吹入在端侧通入并越过底部的压缩空气流(优选两股)。
在时延地吹入压缩空气流时,可例如首先将内壁侧粘附的散装物料移除并传送至混合容器的底部区域。当散装物料在容器的底部区域聚积时,由端侧引入的压缩空气流并借助在底侧排放口形成的负压使底侧聚积的混合物残料经过排放口传出混合容器。
根据混合物料的稠度,有利地,吹入不同强度、脉动和/或冲力的压缩空气流并且/或者指向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
在压缩空气流对向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吹入时发生手动和/或自动转向的情况下,可借助压缩空气流使更大面积的壁部内侧清除粘附物并且更有效地清洁混合容器。
在端侧吹入混合容器的空气流的边沿限定得十分清晰且其作用范围尤高的情况下,有利地,端侧吹入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流作为多股平行和/或分散的气流吹入混合容器,优选向混合容器的排放口的方向吹入混合容器。端侧吹入的压缩空气的边沿界定清晰的优势在于,在借助吹入的压缩空气使聚积在底部区域的混合物残料或该处粘附和/或聚积的散装物料经过混合容器底侧的排放口导出时尽可能避免在其中形成涡流。
如上所述,内壁侧的压缩空气流由底侧排放口的上方吹向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
由此,有利地,内壁侧的压缩空气流由所述部位吹入,其置于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上粘附的混合物残料上方并在这些粘附材料的上方击中壁部的内侧,以使粘附在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上的散装物料或混合物残料尽可能无残留地从壁部内侧移除。
这些部位的位置及压缩空气流冲击壁部内侧的较佳碰撞点的位置可取决于混合容器的几何形状。散装物料在壁部内侧的粘附性及在壁部内侧的粘附位置另外取决于壁部内侧的倾斜度。
因而,有利地,内壁侧的压缩空气流(尤其对于部分筒状或筒状混合容器)从混合容器的排放口之上的某一高度吹入并且/或者击在壁部的内侧上,这一高度相当于混合容器的至少部分筒状部分直径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内壁侧的压缩空气流还可在混合容器中水平延伸设置的搅拌轴的高度吹入。
由此,压缩空气流可捕获排空混合容器后粘附于壁部内侧的散装物料、将其从壁部内侧剥离、将其传送至混合容器底部区域的方向及端侧吹入的压缩空气流的作用范围内并且经由排放口从混合容器排出。
还有可能,内壁侧的压缩空气流不仅朝向和/或沿着壁部内侧吹入,亦可至少指向与通向内壁侧的进气口附近的端侧端壁相对的部分,从而也可移除此处粘附的散装物料。
在本文开篇定义的散装物料混合机中,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在壁部的内侧上设置多个进气口,特别是压缩空气喷嘴,用以在排出孔之上且优选分别邻近其中一个端侧端壁的位置将压缩空气喷入混合容器中,从而由进气口流入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沿着混合容器壁部内侧向底部区域的方向和/或朝向排出孔流动;至少在与排放口相距的混合容器端侧的端壁上设置在端侧开口的混合容器进气口,特别是压缩空气喷嘴,从而由至少一个端侧的进气口流入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沿着底部区域流向排放口。
由此,在混合容器的壁部内侧上粘附的散装物料可借助于由内壁侧进气口流入混合容器并流至壁部内侧的压缩空气使粘附于此处的混合材料脱落且从壁部内侧剥离并且借助压缩空气使其传向排放口且通过该排放口从混合容器传出。
对此,可在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上邻近各端侧端壁的位置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优选彼此相对)内壁侧开口的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并且/或者在每一端侧端壁上各设置一个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其中两个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优选相对设置且/或优选设置于混合容器底部区域的端壁上并且/或者特别对准混合容器的底侧排放口的方向。
当借助内壁侧吹入的压缩空气流从壁部内侧剥离的散装物料到达由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气体喷嘴吹入的压缩空气流作用的区域内时,这些散装物料被端侧的压缩空气流捕获并被带至混合容器的排放口且经由该排放口排出混合容器。
在两个端侧的进气口和/或压缩气体喷嘴彼此相对设置且/或优选设置于混合容器的底部区域的端壁上并且/或者特别对准混合容器的底侧排放口方向的情况下,则由两个端侧进气口开始的压缩空气流可沿着底部向混合容器底侧排放口的方向而且从两侧吹入,以将散装物料和/或混合物残料方向明确地从混合容器经由排放口导出。
在散装物料混合机的使用状态时将降压槽连接至排放口的情况下,可有利于从混合容器导出材料并有利于这种自动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如前述,降压槽连接至混合容器的排放口,以使经由不同进气口或压缩空气喷嘴引入混合容器的压缩空气流借助负压或吸力目标明确地沿着壁部内侧和/或混合容器的底部区域导向混合容器排放口的方向并有效地将混合过程之后残留在混合容器内的残余材料和/或残余混合物排除混合容器。
此外,有利地,端侧的进气口或压缩空气喷嘴具有单独出气孔,其中各出气孔均具有各自的供气通道和/或圆形横截面。在如此成型的端侧进气口或压缩空气喷嘴中,在端侧引入的压缩空气流可以边界分明的压缩空气束(仅略呈扇状发散)的形式引入混合容器中。利用这种边界受限的狭窄压缩空气束可改善输送效果且由此改进清洁效果,并且可减少和/或避免残留在混合容器中的混合物料发生不理想的涡流和分流。
由此,可自动吹过底部区域的足够长的长度(即对应于端侧端壁至混合容器底侧排放口的距离),而非供给的空气不受控制地流向容器内的侧面。
在散装物料混合机的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的两个毗邻出气孔之间的距离大于出气孔直径的情况下,则一队相互分隔的压缩空气束和/或压缩空气单股流可从端侧的进气口沿着混合容器的底面吹向其底侧排放口的方向。
为形成尽可能集中且作用范围较大的压缩空气束,有利地,单独出气孔的供气通道的长度总共至少一厘米。
在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的优选在一排上尤其水平地和/或随着混合容器底部区域的曲度并排设置的出气孔的总宽度小于混合容器底侧排放口面向于端侧进气口的宽度时,特别为底侧排放口宽度的至少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优选为其二分之一,则借助端侧引入的压缩空气流移走的混合物残料可方向明确地经由排放口导出混合容器,而绝非吹向其旁侧和/或残留在混合容器的内腔中。
在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的单独出气孔在非使用状态时通过锁销关闭的情况下,锁销的外截面近似对应于出气孔的内截面并且/或者可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调整且尤其可在供气侧插入出气孔中并/或可自其拔出,则可避免混合物组分流入出气孔中。
为开关单独出气孔,适于使锁销可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调整且尤其可在供气侧插入供气通道并/或可自其拔出。
为调整锁销,每一端侧气压喷嘴可设置线性驱动器,优选地,该线性驱动器构造为可利用压缩空气在气动缸中移动的气动活塞。
在用于混合容器的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的压缩空气供给的压缩空气供气孔通入式地设置在用于调节锁销的线性驱动器的端面(特别是气动活塞的端面)与端侧气压喷嘴的出气孔之间的情况下,则至少在清洁过程期间,但也可能在排放口关闭时,端面与出气孔之间的空间保持过压,从而可避免由于混合物料进入混合容器端侧进气口的单独出气孔中而造成的污染。
为实现在锁销的插塞状态时也在线性驱动器的端面与混合容器端侧进气口的单独出气孔之间的适当空间中保持过压,则用于散装物料混合机的端侧进气口和/或端侧压缩空气喷嘴的锁销可设置于在使用状态面向于供气通道入孔的线性启动器端面上,例如设置于距离保持柱上,该柱相对于端面凸出地设置于端面上。
在内壁侧的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构造为扇形喷嘴的情况下,则自其逸出的空气流沿着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传输并/或呈扇状散开,并且/或者在内壁侧的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进一步设置成压缩空气流沿着壁部内侧摆动的情况下,则可借助经由进气口引入的压缩空气流对更大面积的壁部内侧清除粘附的混合物残料。
内壁侧的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还可布置成和/或彼此间隔成其将各自的压缩空气流导入一个区域内,相邻喷嘴的压缩空气流也进入该区域内。借助这种相交的压缩空气流,可特别有效地清洁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
在具有极大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中,还适于在两个内壁侧的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之间设置另一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其压缩空气流分别与其相邻的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发出的气流相交和/或相补。因而,亦可利用压缩空气流清洁混合容器壁部的内侧表面,否则由与端侧端壁相邻设置的进气口发出的气流无法到达该处。
在散装物料混合机端侧设置的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的出气孔供气通道中的流入侧入孔下凹并且/或者具有用于各单独锁销的导入斜面和/或导入锥面的情况下,可有易于锁销的导入及导出。
在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的出气孔的开口部伸入混合容器内并且/或者在气流方向形成开口式锥形时,其中凹部超出各锁销的自由端,可避免在使用状态锁闭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的单独出气孔的锁销产生磨损。因而,该凹部可添加混合物料并可由此通过混合物料保护锁销的端侧或端部。同时,可借此实现在混合过程之后这种“防护材料”已然由于重力从开口部的锥形部分落下并同时还被由出气孔逸出的压缩空气流拖走,并且可实现这一开口部并不会导致污染下次配料。
应注意,连续式散装物料混合机以及分批式混合机均属于“散装物料混合机”的定义范围内,由此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可以是连续式散装物料混合机或分批式混合机。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案。在部分示意图中:
图1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为分批式散装物料混合机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在散装物料混合机的筒状混合容器内部可看出水平延伸的搅拌轴、在混合容器的内腔内自搅拌轴径向突出的搅拌工具以及四个内壁侧进气口及压缩空气喷嘴中之三和两个端侧进气口及压缩空气喷嘴中之二,以箭头表示的从这些进气口及压缩空气喷嘴逸出的压缩空气流沿着壁部内侧并沿着混合容器的底部区域向底侧排放口方向流动;
图2表示图1中所示的散装物料混合机的截面侧视图,具有在使用状态时水平置于混合容器中的搅拌轴的局部视图,其中在散装物料混合机的两个端侧端壁上分别看出用于在端侧通入混合容器的进气口的压缩空气输入装置;
图3表示图1及图2中所示的用于两个端侧进气口和/或压缩空气喷嘴之一的两个压缩空气输入装置之一的截面透视图,其中压缩空气输入装置包括气动缸及气动活塞,图中的气动活塞位于其闭锁端侧进气口的闭合位置;
图4表示图3中所示的压缩空气输入装置,气动缸中的气动活塞位于其打开位置;
图5表示图3及图4中所示的压缩空气输入装置的截面侧视图,气动活塞位于其闭合位置;
图6表示图3至图5中所示的压缩空气输入装置的截面侧视图,气动活塞位于其打开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表示整体以标号1表示的用于干燥和/或流质散装物料的散装物料混合机,该散装物料混合机1具有筒形混合容器2并构造为分批式混合机,混合容器2具有筒状壁部3以及端侧的端壁4a和4b。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图中未示),散装物料混合机1构造为连续式散装物料混合机。以下对散装物料混合机以及清洁方法特征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构造为连续式散装物料混合机的散装物料混合机以及用于清洁这种连续式散装物料混合机的方法。
散装物料(图中未示)可经由在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使用状态时设置于混合容器2上侧的开口1a引入混合容器2。
与混合容器2同轴设置的搅拌轴5在两个端壁4a及4b之间延伸,该搅拌轴5与混合容器2的壁部3隔开并具有多个旋转的搅拌工具6。
在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设置与两个端侧端壁4a及4b相距设置的排放口8,用于从混合容器2中导出制成的混合物。利用散装物料混合机1,可混合例如干燥和/或流质建筑材料混合物,如墙灰泥、预拌灰泥、砂浆或诸如此类混合物。这种建筑材料混合物的原料以干燥的流动形式作为散装物料经由开口1a输入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以预设的特定部分并且在混合容器2的内部借助搅拌轴5的搅拌工具6彼此混合,在混合过程结束之后或散装物料混匀之后,混合物经由混合容器底侧的排放口8导出并继续处理和/或封装。
在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上设置四个在内壁侧通入混合容器2的进气口9,进气口9具有置于进气口9内的压缩空气喷嘴10,用于在排放口8之上将压缩空气送入混合容器2中,并且进气口9分别毗邻两个端侧端壁4a及4b中之一。在此,进气口9构造成使经由该进气口9流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沿着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流向底部区域7的方向并将粘附于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上的散装物料或混合物残料从壁部3的内侧3a剥离并传送入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且传至排放口8。
压缩空气管道(图中未示)连接至该进气口9或连接至压缩空气喷嘴10,以将压缩空气吹入混合容器2中。
在全部四个内壁侧进气口9及四个压缩空气喷嘴10旁边,在混合容器2的每一端侧端壁4a及4b上分别设置端侧进气口11及置于端侧进气口11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2,可使经由各端侧进气口11流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沿着底部区域7流向排放口8的方向。
借助端侧的进气口11以及端侧的压缩空气喷嘴12可使混合容器排空之后遗留在底部区域7中的散装物料借助压缩空气传向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8并经由该处从混合容器2导出。
全部四个内壁侧的进气口9及置于这些进气口9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连同端侧的进气口11及其所配的压缩空气喷嘴12在完成混合过程并排空混合容器2之后将粘附于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上的散装物料从壁部3的内侧3a剥离并几乎无残留地经由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7排出混合容器2。
如图1所示,在混合容器2的壁部3上邻近每一端侧端壁4分别设置两个相对的内壁侧进气口9以及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由此,对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每一端侧端壁4,分别设置一对对置的进气口9及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用于清洁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
在图1所示的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透视图中,两个与端侧端壁4a相邻设置的进气口9及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中之一被端侧的端壁4a遮盖,因此仅能完全看到两对内壁侧进气口9及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的其中一对。
如图1及图2所示,两个带有端侧压缩气体喷嘴12的端侧进气口11相互对置并设置于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中的端侧端壁4a及4b上并且对准混合容器2的底侧排放口8的方向。
此外,降压槽13连接至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8的下侧。
借助降压槽13,可在排放口8上形成负压,将吹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流(参见两箭头PF1及PF2)方向明确地经由底侧的排放口8移出混合容器2。
由此,经由在内壁侧通入混合容器2的进气口9沿着混合容器2的壁部3吹入混合容器2的内壁侧压缩空气流(以箭头PF1表示)以及经由两端侧的进气口11向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8的方向沿着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吹入的压缩空气流(在图1中由PF2代表的箭头表示)方向明确地经由排放口8连同借助压缩空气流PF1及PF2传输的散装物料由混合容器2导出。降压槽13上的箭头PF3在此表示降压槽13的传送方向以及排放口8上所受吸力的方向。
如图1和图3及图4中所示的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1a所示,设置单独出气孔14,其中每一出气孔14均具有各自的供气通道15(亦如图5及图6所示),该供气通道15的横截面与出气孔一样均为圆形。还可看出,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端侧进气口11的两个相邻出气孔14之间的距离大于出气孔14的直径。
各出气孔14的供气通道15的长度为至少一厘米。其优势在于,可形成边沿清晰且传送距离最远化的压缩空气束。
图1表示端侧进气口11或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的在一排上水平相邻设置的出气孔14的总宽度小于混合容器2的底侧排放口8面向于端侧进气口11的宽度。
如图所示,箭头队PF2表示底侧的压缩空气流,其总宽度约为底侧排放口8面向于进气口11的宽度的四分之一。
在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一实施方案中(图中未示),端侧进气口的并排布置的出气孔14并非如图1及图2所示呈水平,而是随着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的曲度设置于各端侧端壁4a及4b上。
图3至图6表示端侧进气口11或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的单独出气孔14在非使用状态下被锁销16关闭,其中锁销16的外截面大致对应于出气孔14的内截面。
此外,如图3至图6所示,锁销16可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调整且尤其可在供气侧插入供气通道并可自其中拔出。
如图所示的两个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1a通过各自的凸缘11b在外侧安装至端侧的端壁4a及4b上并分别置于端侧的进气口11中。在此,两个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1a的置于进气口11中的端部分别包括两个在使用状态时在端侧指向混合容器2内的压缩空气喷嘴12之一。
为调节锁销16,作为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1a部件的每一端侧进气口11或每一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均设有线性驱动器17,在该实施方案中,该线性驱动器17构造成在气动缸19中的利用压缩空气移动的气动活塞18。
两气动缸19的每一个均具有各自的压缩空气供气孔20,用于端侧进气口11的压缩空气供给或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的压缩空气供给,该压缩空气供气孔20通入式地设置于用于调节锁销16的气动活塞18的端面与端侧进气口11或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的出气孔14之间的区域中。
在此,则用于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端侧进气口11和/或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的锁销14可设置于气动活塞18在使用状态下面向于供气通道15中的入孔22的端面21上。锁销14设置于气动活塞18的距离保持柱23上,该柱23相对于气动活塞18的端面21凸出。
置于内壁侧进气口9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构造为扇形喷嘴24,该扇形喷嘴24使自其逸出的压缩空气流沿着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传导并呈扇状散开(如图1中的箭头PF1所示),从而通过内壁侧进气口9吹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流可遍及更大范围的混合容器壁部3的内侧3a。
在图中未示的散装物料混合机中,内壁侧进气口9或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可进一步布置成使压缩空气流沿着壁部3的内侧3a摆动并以这种方式在混合容器中具有压缩空气束,该压缩空气束例如借助可偏转的压缩空气喷嘴流经混合容器壁部3的内侧3a,以使内侧3a上粘附的散装物料或粘附的混合物残料剥离并排出混合容器2。
置于内壁侧进气口9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可布置和/或彼此间隔地设置成其使各自的压缩空气流沿着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导入区域25内,在该区域25内还流入相邻的尤其内壁侧进气口9或压缩空气喷嘴10的压缩空气流。
在图中未示的散装物料混合机中,其包括的混合容器大于如图1及图2所示的混合容器2,在两个内壁侧通入的进气口9之间设置至少另一进气口和/或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其压缩空气流分别与由其相邻的进气口9及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发出的压缩空气流相交和/或相补。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端侧设置的进气口11的出气孔14的供气通道15中的流入侧入孔22下凹并具有易于将锁销16插入其在供气通道15的入孔22中关闭位置的导入斜面和/或导入锥面26。
参照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1a的剖视图,端侧进气口11的出气孔14的口部27亦伸入混合容器2内并在气流方向构造成开口式锥形。如图3及图5所示的锁销16的关闭位置表示出气孔14的凹部超出各锁销14的自由端。
干燥或流质散装物料的混合过程完成之后,例如用于制备干燥或流质的建筑材料混合物,制成的混合物经由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8导出混合容器2。制成的混合物导出之后,散装物料可能会保持粘在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上,这就需要在进行下一后续混合过程之前清洁混合容器2。
利用压缩空气冲击和/或吹向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以剥离粘附的散装物料,即可清洁混合容器2。其后,剥离的散装物料通过在底侧与混合容器2的两端侧端壁4a及4b相距设置的排放口8从混合容器2导出。
所述清洁方法的特征在于,由设置于排放口8之上的多个彼此间隔的固定部位(即端壁侧进气口11和置于其中的端壁侧压缩空气喷嘴12以及在内壁侧通入的进气口9以及在内壁侧通入并置于进气口9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利用压缩空气吹向或冲击混合容器2的内侧3a,并且由此剥离的散装物料排出排放口8。
在此,压缩空气是压缩空气流(在图1及图2中以箭头PF1及PF2代表)的形式从总共四个在内壁侧通入并设置于排放口之上的彼此间隔的固定部位(即总共四个在内侧壁通入混合容器2的进气口9及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沿着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吹向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的方向并吹至混合容器2的内侧3a上的排放口8,以剥离粘附的散装物料。
此外,分别由两端侧端壁4a及4b的每一端壁上的靠近底部设置的部位开始(即由两个在端侧相对设置的进气口11及置于其中的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沿着底部区域7朝向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8的其他压缩空气流PF2吹入混合容器2内,并且剥离的散装物料被该空气带向排放口8并穿过该处。
为将压缩空气流沿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且沿底部区域7目标明确地导向混合容器的排放口8,在吹入压缩空气的同时或之前由降压槽在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8上产生负压。
根据清空混合容器2之后在其中残留的散装物料的稠度,由不同部位开始同时或时间上相互延迟地将全部压缩空气流PF1及PF2吹入混合容器2。在时延地吹入压缩空气流时,可例如首先吹入在内壁侧引入的压缩空气流(以箭头PF1代表),迟后再吹入在端侧引入的靠近底部的压缩空气流(以箭头PF2表示)。
应注意,可手动和/或自动地使强度不同、脉动吹入且/或在吹入期间通过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的压缩空气流转向,从而可更好地将粘附的散装物料从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剥离。在图1中,如箭头PF2所示,在端侧吹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流作为多股平行且/或分开的压缩空气流在混合容器2中向混合容器2的排出口8吹入其中。
在此,内壁侧引入的压缩空气流PF1以水平贯穿混合容器2延伸的搅拌轴5的高度吹入混合容器2内,在内壁侧通入的进气口9及置于其中的压缩空气喷嘴10以该高度设置于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上。
散装物料混合机1包括混合容器2,该混合容器2具有筒状或槽形壁部3以及端侧的端壁4a和4b。此外,在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混合容器2中设置与混合容器2同轴布置的搅拌轴5,该搅拌轴5具有与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相隔的旋转搅拌工具6,并且在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混合容器2中具有在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与两个端侧端壁4a及4b相距设置的排放口,用于将由干燥和/或流质的散装物料组成的已制成的混合物从混合容器2导出。为在清空制成的混合物之后清洁混合容器2,在壁部3的内侧3a上设置多个在内壁侧通入混合容器2的进气口9(特别是压缩空气喷嘴10),以在排放口8之上并优选分别邻近端侧端壁4a及4b之一的位置将压缩空气吹入混合容器2内。由在内壁侧通入混合容器2的进气口9流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沿着混合容器2的壁部3的内侧3a流向底部区域7的方向且/或流至排放口8。另外,散装物料混合机1在两端侧端壁4a及4b上分别具有端侧进气口11,该进气口11具有置于其中且在端侧通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喷嘴12,从而由端侧压缩空气喷嘴12流入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沿着底部区域7流至排放口8,由此自混合容器2的内侧3a剥离的散装物料通过排放口8排出混合容器2。

Claims (15)

1.一种散装物料混合机,该散装物料混合机(1)包括一个混合容器(2),该混合容器(2)具有一个筒状或槽形壁部(3)及在端侧的端壁(4a,4b)、一个与所述混合容器(2)同轴布置的搅拌轴(5)以及一个在所述混合容器(2)的底部区域(7)与两个在端侧的端壁(4a,4b)的至少一个端壁相距布置的用于使制成的混合物导出所述混合容器(2)的排放口(8),所述搅拌轴(5)具有与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壁部(3)的所述内侧(3a)相隔的旋转搅拌工具(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3)的所述内侧(3a)上设置多个进气口(9,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0,12),所述进气口(9,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0,12)设置成在所述排放口(8)之上将压缩空气吹入所述混合容器(2)内,使由所述进气口(9,11)流入所述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沿着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壁部(3)的所述内侧(3a)上流向所述底部区域(7)的方向且/或流至所述排放口(8);并且,在与所述排放口(8)间隔的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在端侧的端壁(4a,4b)上设置一个在端侧通入所述混合容器(2)的进气口(11)或压缩空气喷嘴(12),使由所述至少一个在端侧的进气口(11)流入所述混合容器(2)的压缩空气沿着所述底部区域(7)流至所述排放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9,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0,12)设置成在分别邻近所述在端侧的端壁(4a,4b)的位置将压缩空气吹入所述混合容器(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壁部(3)的所述内侧(3a)上邻近每一个所述在端侧的端壁(4a,4b)的位置设置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在内壁侧通入的进气口(9)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0);并且/或者在每一个所述在端侧的端壁(4a,4b)上设置一个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其中所述两个在端侧的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彼此相对设置且/或在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底部区域(7)内设置于所述端壁(4a,4b)上且/或对准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排放口(8)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使用状态时,一个降压槽(13)连接至所述排放口(8)。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端侧的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包括单独的出气孔(14),其中每一个所述出气孔(14)均具有一个各自的供气通道(15)以及一个呈圆形的横截面;并且所述单独出气孔(14)的所述供气通道(15)的长 度是至少一厘米且/或大于其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端侧的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的在一排上水平地和/或随着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底部区域(7)的曲度并排设置的所述出气孔(14)的总宽度小于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排放口(8)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宽度是所述底侧排放口(8)宽度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端侧的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的所述单独出气孔(14)在非使用状态时通过锁销(16)关闭,该锁销(16)的外截面对应于所述出气孔(14)的内截面;并且/或者所述锁销(16)可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调整且可在供气侧插入所述供气通道(15)中并/或可自其拔出;每一个在端侧的气压喷嘴(12)可设置一个用于调整所述锁销(16)的线性驱动器(17),该线性驱动器(17)构造为一个可利用压缩空气在一个气动缸(19)中移动的气动活塞(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一个用于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在端侧的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的压缩空气供给的压缩空气供气孔(20)通入式地设置在用于调节所述锁销(16)的所述线性驱动器(17)的一个端面(21)与所述在端侧的气压喷嘴(12)的所述出气孔(14)之间的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供气孔(20)通入式地设置于所述气动活塞(18)的一个端面(21)与所述在端侧的气压喷嘴(12)的所述出气孔(14)之间的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所述在端侧的进气口(11)和/或在端侧的压缩空气喷嘴(12)的所述锁销(16)设置于所述线性启动器(17)在使用状态时面向于所述供气通道(15)的入孔(22)的端面(2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16)设置于所述气动活塞(18)在使用状态时面向于所述供气通道(15)的入孔(22)的端面(2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16)设置于一个距离保持柱(23)上,该柱(23)相对于所述端面(21)凸出地设置于所述端面(2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所述进气口(9)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0)构造为扇形喷嘴,由该扇形喷嘴逸出的空气流(PF2)沿着所述混合容器(2)的所述壁部(3) 的所述内侧(3a)传导并/或呈扇状散开;并且/或者所述内壁侧的进气口(9)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0)设置成使压缩空气流沿所述壁部(3)的内侧(3a)摆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装物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装物料混合机(1)的所述在端侧设置的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的所述出气孔(14)的所述供气通道(15)中的所述入孔(22)下凹并且/或者包括一个用于每一个所述单独锁销(16)的导入斜面和/或导入锥面(26);所述在端侧的进气口(11)和/或压缩空气喷嘴(12)的所述出气孔(14)的开口部伸入所述混合容器(2)内且/或在气流方向形成开口式锥形,其中凹部(27)超出所述各锁销(16)的自由端。 
CN201420115472.7U 2013-03-14 2014-03-13 具有待清洁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5924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04491.7 2013-03-14
DE102013204491.7A DE102013204491A1 (de) 2013-03-14 2013-03-14 Reinigungsverfahren für einen Schüttgutmischer sowie Schüttgutmischer mit zu reinigendem Mischbehält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59248U true CN204159248U (zh) 2015-02-18

Family

ID=4995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547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59248U (zh) 2013-03-14 2014-03-13 具有待清洁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77831B1 (zh)
CN (1) CN204159248U (zh)
BR (1) BR102014005677A2 (zh)
DE (1) DE102013204491A1 (zh)
RU (1) RU2651163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6783A (zh) * 2015-07-30 2015-11-18 南京萨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粉状物混合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1916A (zh) * 2017-10-17 2018-01-09 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摇摆式高效率色母搅拌装置
WO2022136240A1 (en) * 2020-12-22 2022-06-30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Jet nozzle for powder handl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8167A (en) * 1963-06-18 1964-06-23 Sprout Waldron & Co Inc Mixer for feeds and the like
DE1432998C3 (de) * 1964-04-24 1975-12-11 Wilhelm Loedige Vorrichtung zum restlosen Entleeren eines Mischbehälters o.dgl
CH675369A5 (zh) * 1988-09-07 1990-09-28 Werner Lueber
RU2150341C1 (ru) * 1999-10-06 2000-06-10 Ист Вест Инвеншнз энд Текнолоджи ПТВ Лтд.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резервуаров для нефти и темных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с утилизацией продуктов очистки
RU2200066C2 (ru) * 2001-04-10 2003-03-10 Анатолий Никитович Жилин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емкостей от твердых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US7011047B2 (en) * 2003-11-20 2006-03-14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etonative cleaning apparatus
DE102010025749B4 (de) * 2010-06-30 2014-11-20 Gema Switzerland Gmbh Pulverversor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Pulverbeschichtungsanlag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6783A (zh) * 2015-07-30 2015-11-18 南京萨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粉状物混合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4108958A (ru) 2015-09-20
DE102013204491A1 (de) 2014-09-18
BR102014005677A2 (pt) 2015-07-14
EP2777831A1 (de) 2014-09-17
EP2777831B1 (de) 2017-03-15
RU2651163C2 (ru) 2018-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9248U (zh) 具有待清洁混合容器的散装物料混合机
JP4738539B1 (ja) フィルタ装置、そのフィルタ装置を用いた塗装ブース、そのフィルタ装置を用いた簡易塗装ブース
CN107750190A (zh) 紧凑型喷洒模块、多个这种模块的喷洒和控制系统以及用于控制这种系统的模块的方法
CN110714596B (zh) 一种可加快烘干速度且避免堵塞的腻子喷涂机
CN101646500A (zh) 用于清洁喷枪的清洁装置
CN205271756U (zh) 一种汽车轮毂自动环保喷砂、脱漆一体机
RU2007145930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введе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в сыпучие сухие вещества
EP1930087A4 (en) SPRAYING PROCESS AND SPRAYING DEVICE FOR BENTONITE MATERIAL
CN107379300B (zh) 脆性基板划线器用粉尘去除装置
CN206240562U (zh) 化工原料筛选装置
CN109954603A (zh) 带加压和搅拌功能的小型手持式涂料喷涂装置
CN112044652A (zh) 一种喷涂雾化器清洗专用装置
CN205413466U (zh) 带微型自动集中上料及真空引流技术的喷枪清洗机
CN204250939U (zh) 一种开放式料罐连续喷料机
CN205052718U (zh) 一种奶粉加工的喷雾干燥系统
US20110031328A1 (en) Nozzle apparatus for dispersing droplets of flowable material
CN105028635B (zh) 一种奶粉加工的喷雾干燥系统
CN203591903U (zh) 喷漆枪喷盖结构
KR101974712B1 (ko) 도료 분사장치
CN215962172U (zh) 一种药剂用喷雾干燥塔
CN105269950B (zh) 用于印刷机的粉末设备
CN204274173U (zh) 一种喷射出料机构及固体配料装置
CN204154115U (zh) 喷补剂定量输送装置
CN212493627U (zh) 一种喷涂雾化器清洗专用装置
CN104315851B (zh) 喷补剂定量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