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7666U - 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7666U
CN204147666U CN201420476748.4U CN201420476748U CN204147666U CN 204147666 U CN204147666 U CN 204147666U CN 201420476748 U CN201420476748 U CN 201420476748U CN 204147666 U CN204147666 U CN 204147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chamber
baffle
baffle plate
air inle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67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明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INGSHEN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INGSHEN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INGSHEN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INGSHEN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67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7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7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76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两侧分别连通有的水平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截面积沿排气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沉降室内由进气至出气方向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顶部与沉降室顶部连接,底部与沉降室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挡板底部位置比第一挡板底部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位置比沉降室的进气口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沉降室内分为三级沉降单元,大、中、小粒径的粉尘依次在三级沉降单元内完成沉降,实现了逐级沉降。

Description

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重力沉降室是利用重力作用使粉尘自然沉降的一种最简单的除尘装置。含尘气流通过横断面比管道大得多的沉降室时,流速大大降低,使大而重的尘粒得以按其终末沉降速度缓慢落至沉降室底部。在沉降室内,尘粒一方面以沉降速度下降,另一方面以气流在沉降室内的流速继续向前运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造价低、便于施工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但是,对大粒径粉尘的去除具有较高的效率,而对小粒径粉尘的捕获效率较低,因此常常只能用作去除大颗粒粉尘及除尘效率不高的情况下使用,有时也用作前置预除尘器。
针对上述之不足,有必要研究一种应用重力沉降原理且能够同时收集大、小粒径的粉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分级收集不同粒径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两侧分别连通有的水平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截面积沿排气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沉降室内由进气至出气方向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顶部与沉降室顶部连接,底部与沉降室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挡板底部位置比第一挡板底部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位置比沉降室的进气口低。
进一步,所述沉降室顶部位于第二挡板与出气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向沉降室内喷雾的喷雾管,所述喷雾管由上至下由连通的球形管和圆柱管组成,所述喷雾管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支座由两个左右对称的、与沉降室螺栓联接的半支座组成,所述半支座具有与球形管相接触的弧形球面,所述弧形球面沿球形管的水平中心面上下对称,所述球形管可在支座内转动。
进一步,所述喷雾管成两排设置,每个喷雾管的球形管上方连通有支管,处于同一排的所有支管由位于沉降室外部的主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主管一端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上具有沿缸体轴线对称的两个耳轴,所述耳轴通过关节轴承以自由转动方式安装在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固定在沉降室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两侧分别连通有的水平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截面积沿排气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沉降室内由进气至出气方向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顶部与沉降室顶部连接,底部与沉降室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挡板底部位置比第一挡板底部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位置比沉降室的进气口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沉降室内分为三级沉降单元,大、中、小粒径的粉尘依次在三级沉降单元内完成沉降,实现了逐级沉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1,沉降室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增大,将进气管的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增大,可以逐渐减缓气流进入速度,使气流中的粉尘能够有充分的沉降时间,沉降效果更好。进入沉降室后出气口上连通有排气管3,排气管3的截面积沿排气方向逐渐缩小,粉尘充分沉降后的洁净气流通过,排气管3排出,并且气流速度逐渐增大,进一步保证粉尘沉降的充分。为了实现根据不同粒径逐级沉降,在沉降室1内由进气至出气方向设有两个挡板,依次是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两个挡板将沉降室内分为三级沉降单元,进气口与第一挡板4之间为一级沉降单元,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之间为二级沉降单元,第二挡板5与出气口之间为三级沉降单元;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顶部与沉降室1顶部连接,底部与沉降室1留有间隙以便于气流通过;第二挡板5底部位置比第一挡板4底部低,第一挡板4的底部位置比沉降室1的进气口低。气流方向如图1中虚线所示,带有粉尘的气流首先进入一级沉降单元,较大粒径的粉尘碰到第一挡板4后在重力及第一挡板4的共同作用下在一级沉降单元内沉降,同时气流碰到第一挡板4后改变方向进入二级沉降单元内,此时气流内的中等粒径的粉尘遇到第二挡板5后沉降,同时气流改变方向进入三级沉降单元,气流仅剩较小粒径的粉尘,此时气流速度较低,在随气流上升过程中较小粒径粉尘受重力而沉降。这样就完成了大、中、小粒径的粉尘的逐级沉降。
为了保证较小粒径的颗粒在三级沉降单元内充分沉降,在沉降室1顶部位于第二挡板5与出气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向沉降室内喷雾的喷雾管6,通过喷雾将粉尘湿化,便于使其充分沉降。具体的,喷雾管由上至下由连通的球形管61和圆柱管62组成,喷雾管安装在支座7上,圆柱管62的出口向沉降室内部喷雾支座由两个左右对称的、与沉降室螺栓联接的半支座71组成,半支座71具有与球形管相接触的弧形球面72,两个半支座的弧形球面72可以保证球形管61可在支座内转动,球形管61转动可以调整圆柱管62的喷雾角度,使粉尘液化沉降更充分。为了限定球形管中心上下、左右位置不变,将弧形球面72沿球形管61的水平中心面上下对称设置。
上述方案中,需要单独调整每个喷雾管的喷雾角度,使用不便。为此,将喷雾管6设置成两排,同时,每个喷雾管的球形管61上方连通有一个支管63,处于同一排的所有支管63由位于沉降室外部的主管64连通,拉动或摆动主管64,就可以带动同一排的喷雾管调整角度,这样同一排的喷雾管可以由相应的主管64调整,使用更方便。主管64的运动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为了实现自动,在主管64一端与液压缸8的输出端连接,因为拉动或推动主管的时候,主管会上下摆动,因此必须保证液压缸8能够摆动,所以在液压缸的缸体上设有沿缸体轴线对称的两个耳轴81,耳轴81通过关节轴承82以自由转动方式安装在油缸座9上,油缸座9固定在沉降室1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1),所述沉降室两侧分别连通有的水平的进气管(2)和排气管(3),所述进气管(2)的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排气管(3)的截面积沿排气方向逐渐缩小,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1)内由进气至出气方向设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顶部与沉降室(1)顶部连接,底部与沉降室(1)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挡板(5)底部位置比第一挡板(4)底部低,所述第一挡板(4)的底部位置比沉降室(1)的进气口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1)顶部位于第二挡板(5)与出气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向沉降室内喷雾的喷雾管(6),所述喷雾管由上至下由连通的球形管(61)和圆柱管(62)组成,所述喷雾管安装在支座(7)上,所述支座由两个左右对称的、与沉降室螺栓联接的半支座(71)组成,所述半支座(71)具有与球形管相接触的弧形球面(72),所述弧形球面(72)沿球形管(61)的水平中心面上下对称,所述球形管(61)可在支座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管(6)成两排设置,每个喷雾管的球形管(61)上方连通有支管(63),处于同一排的所有支管(63)由位于沉降室外部的主管(6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64)一端与液压缸(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上具有沿缸体轴线对称的两个耳轴(81),所述耳轴(81)通过关节轴承(82)以自由转动方式安装在油缸座(9)上,所述油缸座(9)固定在沉降室(1)上。
CN201420476748.4U 2014-08-22 2014-08-22 除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7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6748.4U CN204147666U (zh) 2014-08-22 2014-08-22 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6748.4U CN204147666U (zh) 2014-08-22 2014-08-22 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7666U true CN204147666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5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674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7666U (zh) 2014-08-22 2014-08-22 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7666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738A (zh) * 2018-03-19 2018-07-27 无锡市万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列车真空保持式集便系统分离器
CN108343140A (zh) * 2018-03-19 2018-07-31 无锡市万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带有分离器的真空保持式集便系统
CN110006264A (zh) * 2019-05-06 2019-07-1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治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49807A (zh) * 2020-03-30 2020-06-09 上海岚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粉砂分离器
CN111271744A (zh) * 2020-02-20 2020-06-1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烟装置和蛋卷机
CN111715013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带粉尘有压气体的净化方法
CN111715012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738A (zh) * 2018-03-19 2018-07-27 无锡市万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列车真空保持式集便系统分离器
CN108343140A (zh) * 2018-03-19 2018-07-31 无锡市万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带有分离器的真空保持式集便系统
CN110006264A (zh) * 2019-05-06 2019-07-1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治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06264B (zh) * 2019-05-06 2024-02-0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治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71744A (zh) * 2020-02-20 2020-06-1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烟装置和蛋卷机
CN111249807A (zh) * 2020-03-30 2020-06-09 上海岚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粉砂分离器
CN111715013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带粉尘有压气体的净化方法
CN111715012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CN111715012B (zh) * 2020-06-16 2022-07-15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CN111715013B (zh) * 2020-06-16 2022-07-15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带粉尘有压气体的净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7666U (zh) 除尘装置
CN202697692U (zh) 一种卷烟机落料器
CN207722971U (zh) 单管路切向旋风除尘器和湿法洗涤塔组合的除尘系统
CN203304085U (zh) 旋风除尘器中的隔离装置
CN209549043U (zh) 摆动雾炮装置及细水雾射流抑尘系统
CN207886839U (zh) 一种圆筒形回转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08437240U (zh) 一种弹簧分离装置
CN203678144U (zh) 一种集中排潮支管粉尘预处理装置
CN207478986U (zh) 干辣椒去石机
CN203208804U (zh) 一种惯性除尘器
CN206240228U (zh) 陶瓷多管旋风除尘装置
CN205760290U (zh) 煤热解除尘器导流装置
CN206447040U (zh) 一种新材料腐化液输送装置
CN204073663U (zh) 一种高效复挡旋风除尘器
CN201140005Y (zh) 一种高效卧式螺旋风容积式分离器
CN204675149U (zh) 一种飞灰输送系统排堵装置
CN102658244A (zh) 旋风除尘器和使用该旋风除尘器的外旋四联体除尘器
CN207012727U (zh) 一种耐腐蚀组合式电除尘器
CN204176636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耐磨防积灰吹扫装置
CN206676117U (zh) 一种收尘器清堵装置
CN203790714U (zh) 一种具有较好除尘效果的球团竖炉
CN202909558U (zh) 除尘管网自动清灰装置
CN205109233U (zh) 一种环形送风的袋式除尘器
CN207429859U (zh) 一种沉降室清洗装置
CN202355942U (zh) 离心式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