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5425U -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5425U
CN204145425U CN201420555553.9U CN201420555553U CN204145425U CN 204145425 U CN204145425 U CN 204145425U CN 201420555553 U CN201420555553 U CN 201420555553U CN 204145425 U CN204145425 U CN 204145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switching tube
circuit
semiconductor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55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X High Speed 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X High Speed 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X High Speed 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UX High Speed 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555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5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5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542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包括: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分相电路和AGC反馈网络。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将输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一MOS管;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的基极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基极通过跨阻与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连接,第一MOS管(M0)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AGC反馈网络包括峰值检测电路和比较电路;峰值检测电路检测来自分相电路输出的差分电压信号,并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比较电路检测峰值检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与参考电平比较;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阻放大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跨阻放大器是讲电流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并加以放大的电子电路,常作为光通信接收芯片的前端电路。跨阻放大电路需要有足够大的输入动态范围以满足应用,为了保证跨阻放大电路能够处理大信号,需要在跨阻放大电路中引入自动增益控制机制,即当输入信号大于一定值时,电路自动增益环路开始工作,减小跨阻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达到处理大信号输入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跨阻放大电路主要有两种形式,如图1所示,当输入信号超过一定值时,自动增益环路开始工作,通过控制电压Vcon来调节工作在线性区的NMOS管MO,从而调节跨阻放大电路的增益。这种结构有一个缺点:当自动增益环路开始工作时,由于跨阻减小,使得环路的主极点向高频移动,而由于环路增益没有变化,使得稳定裕度下降,信号处理会出现振铃现象,因此无法满足大输入动态的要求。
图2显示了另一种常见的跨阻放大电路,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三极管Q0,当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工作时,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的Q0会减小环路增益,从而保证一定的稳定裕度,但是这样做带来了两个缺点:
1.当输入信号为小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环路没有工作时,虽然Q0工作在关断区,但是还是会在电路中形成较大的负载,从而影响次极点的位置,减小电路的稳定裕度。这种处理方式会严重影响带宽,从而限制了更高速信号的处理。
2.Q0在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开启后,基极固定偏置在Vibas,这意味着环路增益有一个突然变小的过程,且在自动控制环路后,无论Vcon值多大,环路增益都保持不变。
这两个缺点就造成了两个无法克服的问题
1.当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开启且Vcon较小时,由于环路增益突然减小,会使得跨阻放大电路的带宽可能不够大,不足以处理高速信号。
2.当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开启且Vcon超过一定值时,由于环路增益不能继续变小,有可能使得环路的稳定裕度不够,信号处理后会出现振铃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跨阻放大电路,在不增加电路额外负载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环路增益来实现自动增益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使得电路在自动增益控制环路阶段,环路增益随着信号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不管跨阻增益多小,都可以保持足够大的稳定裕度,不会出现振铃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包括:
跨阻放大前端电路,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将输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以及第一MOS管(M0);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基极通过跨阻(Rf)与第二开关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连接;
分相电路,所述分相电路与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将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输出的单端电压信号转化成差分电压信号;
AGC反馈网络,所述AGC反馈网络包括峰值检测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峰值检测电路检测来自所述分相电路输出的差分电压信号,并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所述比较电路检测所述峰值检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与参考电平(VREF)比较;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OS管(M0)为NMOS管,其漏极的电压和源极电压接近相等,当栅极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源电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环路增益,进而改变了跨阻增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Q2),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跨阻前端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M1),所述第二MOS管(M1)与所述跨阻(Rf)并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为三极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0)、第二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2)为三极管。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包括:
跨阻放大前端电路,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将输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以及第一MOS管(M0);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漏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栅极通过跨阻(Rf)与第二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漏极连接;
分相电路,所述分相电路与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将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输出的单端电压信号转化成差分电压信号;
AGC反馈网络,所述AGC反馈网络包括峰值检测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峰值检测电路检测来自所述分相电路输出的差分电压信号,并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所述比较电路检测所述峰值检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与参考电平(VREF)比较;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OS管(M0)为NMOS管,其漏极的电压和源极电压接近相等,当栅极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源电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环路增益,进而改变了跨阻增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Q2),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漏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为MOS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0)、第二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2)为MOS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MOS管M0跨接在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或基极和漏极,通过控制MO,就可以控制环路增益,从而实现了控制跨阻增益的目的。不需要增加额外负载。
2.在AGC反馈电路工作阶段,环路的主极点始终由跨阻(Rf)和输入电容来绝帝国,次极点的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但环路增益减小了,因此具备了足够大的稳定裕度,因此输出信号不会出现振铃和振荡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跨阻放大电路的常见电路图之一;
图2为现有技术中跨阻放大电路的常见电路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整体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中峰值检测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中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三中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3,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包括:
跨阻放大前端电路,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将输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以及第一MOS管M0,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优选为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基极通过跨阻Rf与第二开关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为NMOS管,其漏极的电压和源极电压接近相等,当栅极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源电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环路增益,进而改变了跨阻增益。
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于输入电压VDD直接串联有第一电阻R0,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R1。
上述的第一开关管Q0、第二开关管Q1也可以更换为MOS管,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简单替换,故不再赘述。
分相电路,所述分相电路与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将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输出的单端电压信号转化成差分电压信号;
进一步参考图3,所述分相电路包括:
第三电阻R2,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0接地。
第三MOS管M2,其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1的发射极连接,其漏极通过第四电阻R3与输入电压VDD连接;
第四MOS管M3,其栅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2和第一电容C0的连接点连接,其漏极通过第五电阻R4与输入电压VDD连接;其源极与第三MOS管M2的源极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流源I0接地。
AGC反馈网络,所述AGC反馈网络包括峰值检测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峰值检测电路检测来自所述分相电路输出的差分电压信号,并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所述比较电路检测所述峰值检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与参考电平VREF比较;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参考图4,所述峰值检测电路包括:
第五MOS管M4,其栅极与漏极连接并与所述分相电路的第一输出电压信号连接,其源极通过第六电阻R5接地;
第六MOS管M5,其栅极与漏极连接并与所述分相电路的第二输出电压信号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五MOS管M4的源极连接,并通过第七电阻R6输出直流电压信号;所述第七电阻R6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C1接地。
参考图3,所述比较电路包括: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峰值检测电路的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R6与参考电平VREF的正极连接,所述参考电平VREF的负极接地;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2与所述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7与所述第一MOS管MO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7与第一MOS管MO的栅极的连接点通过第四电容C3接地。
整个环路的工作原理是:
如公式所示,RCLOSE为TIA闭环跨阻增益,ALG为环路增益。
R CLOSE = R f * A LG 1 + A LG = R f * ( 1 - 1 1 + A LG )
当输入光功率Popt<Pagc时,跨阻前端电路把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其跨阻值为Rf,而分相电路把单端的电压信号转化成差分信号,由于差分信号的幅度太小,使得峰值检测电路的输出VPD不足以达到VREF,因此比较器的输出电压为0,使得M0工作在关断区,跨阻前端电路增益没有变小,仍约为Rf。
当输入光功率Popt≥Pagc时,分相电路差分信号的幅度足够大使得峰值检测电路的输出VPD超过VREF,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升高,最终使得M0工作在线性区,相当于一个电阻,从而减小了跨阻前端电路环路增益ALG,进而减小了其跨阻增益RCLOSE
由于此技术通过控制跨阻前端电路环路增益来控制其跨阻,在AGC工作阶段,环路的主极点始终由跨阻Rf与输入电容来决定,次极点的位置也没有变化,但环路增益ALG减小了,因此具有足够大的稳定裕度,因此输出信号不会处理振铃与振荡现象。
实施例二
参考图5,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Q2,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2为一个共发共基级或共源共栅级,能够提升电路带宽。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0、第二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2均为三极管,也可以根据需要替换为MOS管。
实施例三
参考图6,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在跨阻Rf的两侧并联第二MOS管M1,第二MOS管M1控制跨阻Rf的,而第一MOS管M0控制环路增益,进一步保证了电路的稳定。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故不再赘述。

Claims (11)

1.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跨阻放大前端电路,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将输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以及第一MOS管(M0);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基极通过跨阻(Rf)与第二开关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连接;
分相电路,所述分相电路与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将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输出的单端电压信号转化成差分电压信号;
AGC反馈网络,所述AGC反馈网络包括峰值检测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峰值检测电路检测来自所述分相电路输出的差分电压信号,并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所述比较电路检测所述峰值检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与参考电平(VREF)比较;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M0)为NMOS管,其漏极的电压和源极电压接近相等,当栅极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源电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环路增益,进而改变了跨阻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Q2),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阻前端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M1),所述第二MOS管(M1)与所述跨阻(Rf)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为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第二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2)为三极管。
7.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跨阻放大前端电路,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将输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以及第一MOS管(M0);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漏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栅极通过跨阻(Rf)与第二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漏极连接;
分相电路,所述分相电路与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将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输出的单端电压信号转化成差分电压信号;
AGC反馈网络,所述AGC反馈网络包括峰值检测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峰值检测电路检测来自所述分相电路输出的差分电压信号,并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所述比较电路检测所述峰值检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与参考电平(VREF)比较;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M0)为NMOS管,其漏极的电压和源极电压接近相等,当栅极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所述第一MOS管(M0)的漏源电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跨阻放大前端电路的环路增益,进而改变了跨阻增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阻放大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Q2),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2)的漏极与第二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0)和第二开关管(Q1)为MOS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0)、第二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2)为MOS管。
CN201420555553.9U 2014-09-25 2014-09-25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45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5553.9U CN204145425U (zh) 2014-09-25 2014-09-25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5553.9U CN204145425U (zh) 2014-09-25 2014-09-25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5425U true CN204145425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22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555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45425U (zh) 2014-09-25 2014-09-25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542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844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CN105897195A (zh) * 2016-05-26 2016-08-24 千度芯通(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动态范围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
CN107302345A (zh) * 2017-06-29 2017-10-27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光通信跨阻放大器分段自动增益电路
CN107332529A (zh) * 2017-06-09 2017-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差分跨阻放大器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N110086433A (zh) * 2019-02-20 2019-08-02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带复位信号的突发跨阻放大器
CN111726099A (zh) * 2020-07-27 2020-09-29 厦门亿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844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CN104242844B (zh) * 2014-09-25 2017-10-24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CN105897195A (zh) * 2016-05-26 2016-08-24 千度芯通(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动态范围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
CN105897195B (zh) * 2016-05-26 2018-12-28 千度芯通(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动态范围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
CN107332529A (zh) * 2017-06-09 2017-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差分跨阻放大器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N107332529B (zh) * 2017-06-09 2021-02-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差分跨阻放大器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N107302345A (zh) * 2017-06-29 2017-10-27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光通信跨阻放大器分段自动增益电路
CN107302345B (zh) * 2017-06-29 2023-05-05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光通信跨阻放大器分段自动增益电路
CN110086433A (zh) * 2019-02-20 2019-08-02 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 一种带复位信号的突发跨阻放大器
CN111726099A (zh) * 2020-07-27 2020-09-29 厦门亿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5425U (zh)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CN104242844A (zh)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跨阻放大电路
CN105393453B (zh) 具有宽输入电流范围的跨阻抗放大器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52377B (zh) 一种自适应补偿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02820857B (zh) 宽带高增益跨阻放大器
CN101997499B (zh) 一种用于跨阻放大器的agc电路
CN102201792A (zh) 音频功率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N103795356A (zh) 一种包络跟踪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CN201207034Y (zh) 一种光电转换前置放大电路
KR102178526B1 (ko) 전력 증폭기
JP2001217657A (ja) 光通信用前置増幅器
CN103201951B (zh) 偏置控制电路
CN109586675A (zh) 低噪声跨阻放大器
CN201674469U (zh) 带有自动增益控制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CN101026415A (zh) 用于跨阻放大器的光电流监控电路
CN103441741A (zh) 基于带隙基准的减小失调电压的运放电路结构
CN106505961B (zh) 快速响应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N103199799B (zh) 一种带工艺补偿偏置的功率放大器
CN105305990A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控制电路
CN106026940B (zh) 一种跨阻放大器的直流偏置电路
CN110034737A (zh) 功率放大电路
CN103944521B (zh) 一种电流喷射式音频功率放大器
CN205178999U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控制电路
CN202713234U (zh) 宽带自适应射频功率放大装置
CN105207633A (zh) 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