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5166U -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5166U
CN204145166U CN201420513780.5U CN201420513780U CN204145166U CN 204145166 U CN204145166 U CN 204145166U CN 201420513780 U CN201420513780 U CN 201420513780U CN 204145166 U CN204145166 U CN 204145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lead wire
motor lead
mo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37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春光
郑朝盛
胡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37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5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5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5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机领域,提供了电机引线护套及具有该电机引线护套的电机,电机引线护套包括具有过线孔的护套本体,护套本体上还设有连通护套本体外壁与过线孔以供引线滑入安装于过线孔内的安装开口和用于防止引线从安装开口处滑脱出过线孔外的弹性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开口和弹性挡板的设置,使得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操作变得非常简单、方便,提高了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效率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利于实现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自动化装配操作;同时,其将弹性挡板设于安装开口处,使得过线孔可供多种不同规格的引线压入装配,增强了电机引线护套的通用性,减少了电机引线护套的物料种类,便于电机引线护套的生产管理。

Description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电机引线护套及具有该引线护套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上一般设有可防护引线的电机引线护套,电机引线护套上设有供引线穿设的过线孔。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引线护套,其过线孔大多为设于电机引线护套中间部分的封闭孔,这样,在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过程中,引线只能沿过线孔的轴向穿设于过线孔内,引线的穿设操作难度大、穿设过程复杂,从而导致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效率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此外,现有的电机引线护套,一般只能供一种规格的引线穿入装配,其通用性差,使得电机引线护套的物料种类较多,不利于电机引线护套的生产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电机引线护套及具有该引线护套的电机,其旨在解决现有电机引线护套与引线的装配效率低、引线穿设过程工人劳动强度大及电机引线护套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引线护套,包括具有过线孔的护套本体,所述护套本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护套本体外壁与所述过线孔以供引线滑入安装于所述过线孔内的安装开口和用于防止所述引线从所述安装开口处滑脱出所述过线孔外的弹性挡板。
具体地,所述护套本体包括U形构件和沿所述U形构件的端部弯折延伸于所述U形构件内侧的所述弹性挡板,所述U形构件的内壁和所述弹性挡板围合形成所述过线孔和所述安装开口。
作为弹性挡板设置方式的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弹性挡板设有两块,所述U形构件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两块所述弹性挡板分别沿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相向延伸,且两块所述弹性挡板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该第一间距为所述安装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的宽度小于所述引线的径向尺寸。
作为弹性挡板设置方式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弹性挡板设有一块,所述U形构件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弹性挡板沿所述第一内侧壁朝向所述第二内侧壁延伸,且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为所述安装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间距的宽度小于所述引线的径向尺寸。
作为护套本体成型方式的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护套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护套本体成型方式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护套本体由一弹性构件弯折而成,所述弹性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绕其连接处相向弯折形成所述护套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本体的外壁上凹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通过在护套本体上设置安装开口和弹性挡板,使得引线可沿过线孔的径向从安装开口处滑入安装于过线孔内,并可防止引线从安装开口处滑出过线孔外,保证了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连接的稳固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引线可沿过线孔的径向从安装开口处滑入安装于过线孔内,故,使得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操作变得非常简单、方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效率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利于实现引线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自动化装配操作。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弹性挡板防止引线滑脱出过线孔外,故,具体应用中,可将过线孔的尺寸设置得较大,从而使得过线孔可供多种不同规格的引线压入装配,增强了电机引线护套的通用性,减少了电机引线护套的物料种类,便于电机引线护套的生产管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机,其包括机壳、引线、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端盖和上述的电机引线护套,所述电机引线护套安装于所述机壳或所述端盖上,所述引线穿设于所述过线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电机引线护套,故,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电机部件的通用性,有效简化了电机部件的生产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在机壳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弹性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包括具有过线孔101的护套本体1,护套本体1上还设有连通护套本体1外壁与过线孔101以供引线2滑入安装于过线孔101内的安装开口102和用于防止引线2从安装开口102处滑脱出过线孔101外的弹性挡板12。安装开口102的设置,使得引线2可沿过线孔101的径向滑入安装于过线孔101内;弹性挡板12的设置,可防止引线2从安装开口102处滑出过线孔101外,从而可保证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连接的稳固可靠性。在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的具体装配过程中,通过施加外力将引线2按压于弹性挡板12上可使得弹性挡板12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引线2可沿过线孔101的径向从安装开口102处滑入安装于过线孔101内;当引线2完全滑入过线孔101内后,即完成了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过程,此时,停止施加外力,弹性挡板12可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这样,通过弹性挡板12可防止引线2从安装开口102处滑出过线孔101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由于引线2可沿过线孔101的径向从安装开口102处滑入安装于过线孔101内,故,使得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操作变得非常简单、方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装配效率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利于实现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的自动化装配操作。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通过弹性挡板12防止引线2从安装开口102处滑脱出过线孔101外,故,具体应用中,可将过线孔101的尺寸设置得较大,从而使得过线孔101可供多种不同规格的引线2压入装配,增强了电机引线护套的通用性,减少了电机引线护套的物料种类,便于电机引线护套的生产管理。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护套本体1包括U形构件11和沿U形构件11的端部弯折延伸于U形构件11内侧的弹性挡板12,U形构件11的内壁和弹性挡板12围合形成过线孔101和安装开口102。优选地,弹性挡板12沿U形构件11的端部垂直弯折延伸于U形构件11的内侧。本实施例提供的护套本体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易于安装。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挡板12设有两块,U形构件11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111和第二内侧壁112及连接于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的底内壁113,两块弹性挡板12分别沿第一内侧壁111和第二内侧壁112相向延伸,且两块弹性挡板1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该第一间距为安装开口102。两块弹性挡板12具有相对设置的端部,第一间距形成于两弹性挡板12的相对端部之间。在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的具体装配过程中,通过施加外力将引线2从第一间距处按压于两弹性挡板12上可使得两弹性挡板12产生弹性变形并朝向过线孔101内弯折,从而使得引线2可沿过线孔101的径向从两块弹性挡板12之间的安装开口102滑入安装于过线孔101内;当引线2完全滑入过线孔101内后,停止施加外力,两弹性挡板12可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进而通过弹性挡板12可防止引线2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从安装开口102处滑出过线孔101外。
优选地,第一间距的宽度小于引线2的径向尺寸,这样,利于提高引线2装配于电机引线护套上的稳固可靠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一间距的宽度也可设计得等于引线2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护套本体1的外壁上凹设有卡槽103,卡槽103主要用于实现电机引线护套在机壳3或端盖上的安装。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护套本体1也可通过设置其它结构以实现电机引线护套在机壳3或端盖上的安装,如在护套本体1上设置扣体的方式等。
优选地,护套本体1由弹性较佳、绝缘性能较佳的材料制成,如弹性塑料等。
具体地,护套本体1可通过模具直接一体注塑成型,这样,通过模具的设计,可加工成型上述结构的护套本体1。
或者,如图3所示,护套本体1可由一弹性构件100弯折而成,弹性构件1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14和第二弯折部115,第一弯折部114和第二弯折部115的端部均设有弹性挡板12,第一弯折部114和第二弯折部115绕其连接处相向弯折形成护套本体1。具体地,第一弯折部114的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115的一端,第一弯折部114的另一端和第二弯折部115的另一端均弯折设有弹性挡板12。本实施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先通过模具一体注塑成型弹性构件100,再将弹性构件100弯折形成护套本体1。与上述护套本体1直接一体注塑成型的方案相比,本实施方案的弹性构件100在成型过程中只需上下出模,其具有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的特点。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电机,其包括引线2、机壳3、安装于机壳3上的端盖和上述的电机引线护套,电机引线护套安装于机壳3或端盖上,引线2从电机引线护套的过线孔101内穿设出电机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电机引线护套,故,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电机部件的通用性,有效简化了电机部件的生产管理。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机引线护套安装于机壳3上,机壳3上设有供电机引线护套安装的安装孔31,安装孔31的边缘卡于电机引线护套的卡槽103内,从而实现了电机引线护套在机壳3上的安装,其安装过程简单。引线2从电机引线护套的过线孔101穿设出机壳3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优选适用于对引线2穿设位置密封性要求较低的电机,这样,其在可有效防护引线2的前提下,还可利于通过将过线孔101的尺寸设计得较大以实现电机引线护套可供多种不同规格的引线2穿入装配。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挡板12设有一块,U形构件11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111和第二内侧壁112及连接于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的底内壁113,弹性挡板12沿第一内侧壁111朝向第二内侧壁112延伸,且弹性挡板12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为安装开口102。在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的具体装配过程中,通过施加外力将引线2从第二间距处按压于弹性挡板12上可使得弹性挡板12产生弹性变形并朝向过线孔101内弯折,从而使得引线2可沿过线孔101的径向从弹性挡板12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的安装开口102滑入安装于过线孔101内;当引线2完全滑入过线孔101内后,停止施加外力,弹性挡板12可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进而通过弹性挡板12可防止引线2从安装开口102处滑出过线孔101外。
优选地,第二间距的宽度小于引线2的径向尺寸。这样,利于提高引线2装配于电机引线护套上的稳固可靠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二间距的宽度也可设计得等于引线2的径向尺寸。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弹性挡板12的设置数量和安装开口102的形成方式:实施例一中,弹性挡板12设有两块,安装开口102由两弹性挡板12围合形成;而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挡板12只设有一块,安装开口102由弹性挡板12和第二内侧壁112围合形成。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也可达到提高引线2与电机引线护套装配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增强电机引线护套通用性的目的。
除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的其它结构、成型方式的设计原理与实施例一的设计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机引线护套,包括具有过线孔的护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本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护套本体外壁与所述过线孔以供引线滑入安装于所述过线孔内的安装开口和用于防止所述引线从所述安装开口处滑脱出所述过线孔外的弹性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本体包括U形构件和沿所述U形构件的端部弯折延伸于所述U形构件内侧的所述弹性挡板,所述U形构件的内壁和所述弹性挡板围合形成所述过线孔和所述安装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板设有两块,所述U形构件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两块所述弹性挡板分别沿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相向延伸,且两块所述弹性挡板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该第一间距为所述安装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的宽度小于所述引线的径向尺寸。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板设有一块,所述U形构件的内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弹性挡板沿所述第一内侧壁朝向所述第二内侧壁延伸,且所述弹性挡板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为所述安装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的宽度小于所述引线的径向尺寸。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本体由一弹性构件弯折而成,所述弹性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绕其连接处相向弯折形成所述护套本体。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本体的外壁上凹设有卡槽。
10.电机,包括机壳、引线和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引线护套,所述电机引线护套安装于所述机壳或所述端盖上,所述引线穿设于所述过线孔内。
CN201420513780.5U 2014-09-05 2014-09-05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Active CN204145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3780.5U CN204145166U (zh) 2014-09-05 2014-09-05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3780.5U CN204145166U (zh) 2014-09-05 2014-09-05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5166U true CN204145166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2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3780.5U Active CN204145166U (zh) 2014-09-05 2014-09-05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5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141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固定支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141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固定支架及电子设备
CN113131412B (zh) * 2019-12-30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固定支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5166U (zh) 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
CN204928385U (zh) 定子冲片及用于压缩机的电机
CN202026179U (zh) 一种电机机壳与端盖连接结构
CN203166129U (zh) 用于螺钉连接的线缆保护弹片及电连接装置
CN203774708U (zh) 车辆线束护套
CN203103650U (zh) 一种电器线路护线套
CN105914482A (zh) 一种连接帽
CN207336822U (zh) 光纤接口组件
CN204720264U (zh) 低压带电装接绝缘护套
CN203641429U (zh) 一种传动装置
CN203219059U (zh) 一种电机
CN203289227U (zh) 马达前支架
CN205605983U (zh) 紧固组件
CN204905531U (zh) 一种新型插头
CN203198259U (zh) 一种用于安装配电箱的电烙铁
CN202332595U (zh) 开关中端子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CN203660229U (zh) 一种换向器
CN204845793U (zh) 一种发动机舱线束护套扩孔结构
CN203301282U (zh) 一种排风扇电机
CN203309362U (zh) 多功能堵头
CN210715491U (zh) 一种衬套螺栓组合件
CN202531697U (zh) 一种电磁失电制动器
CN202628798U (zh) 一种提高组装效率的滚针轴承
CN203014628U (zh) 无刷直流电机
CN204578305U (zh) 电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