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0531U - 溢流阀 - Google Patents

溢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0531U
CN204140531U CN201420491137.7U CN201420491137U CN204140531U CN 204140531 U CN204140531 U CN 204140531U CN 201420491137 U CN201420491137 U CN 201420491137U CN 204140531 U CN204140531 U CN 204140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valve
retainer plate
core retainer
valve
val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11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复平
郭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911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0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0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0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流阀,包括:溢流阀套,溢流阀套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先导阀芯腔;主阀芯套,主阀芯套的一端插接在溢流阀套内,主阀芯套内限定有主阀芯腔且主阀芯套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阻尼孔;主阀芯,主阀芯安装在主阀芯腔内;以及先导阀芯,先导阀芯安装在先导阀芯腔内,先导阀芯沿溢流阀套的轴向可活动以打开和封闭阻尼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溢流阀,同时也可以减少机加工件、密封圈的使用数量和内泄露部位,明显降低了成本,同时溢流阀的性能更具稳定性;另外,只设置一个主阀芯套结构与先导阀芯配合,可以避免主阀芯套做成锥面密封结构,从而避免主阀芯与主阀芯套的撞击而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延长了溢流阀的寿命。

Description

溢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流阀。
背景技术
溢流阀在液压设备中运用广泛,主要起限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在调定压力之内,以免液压系统压力过高而损坏液压元件及密封件等。溢流阀有直动式和先导式之分,传统溢流阀由于主阀芯套与主阀芯是锥面密封,为了装配的可行性,先导阀芯座与主阀芯套得分成两个零件,然后先导阀芯座和主阀芯套之间用O密封,这样增加了密封圈的用量,同时增加了泄漏因素;同时正由于主阀芯套和主阀芯是锥面密封,因此传统溢流阀则要加工内锥面,高精度的内锥面在加工方面和检测方面都是比较困难的。
溢流阀在实现溢流时,总是不断的开启和关闭,因此主阀芯总是不停的撞击主阀芯套,主阀芯套与主阀芯接触的锥面容易出现永久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当主阀芯套的内锥面出现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时,系统的液压油从主阀芯与主阀芯套的接触面泄漏量增加,导致系统压力高于溢流阀的设定压力才能溢流,这样直接影响溢流阀的寿命和可靠性。溢流阀在高压大流量时其噪音也是相当大的,随着人们对机械噪音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因此对降低机械噪音的工作也是相当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溢流阀,该溢流阀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溢流阀,包括:溢流阀套,所述溢流阀套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先导阀芯腔;主阀芯套,所述主阀芯套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溢流阀套内,所述主阀芯套内限定有主阀芯腔且所述主阀芯套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阻尼孔;主阀芯,所述主阀芯安装在所述主阀芯腔内;以及先导阀芯,所述先导阀芯安装在所述先导阀芯腔内,所述先导阀芯沿所述溢流阀套的轴向可活动以打开和封闭所述阻尼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溢流阀,主阀芯套插接在溢流阀套内的一端相当于传统溢流阀的先导阀芯座,先导阀芯直接与主阀芯套配合即可控制溢流阀是否溢流,省去了另外设置先导阀芯座,同时也可以减少机加工件、密封圈的使用数量和内泄露部位,明显降低了成本,同时溢流阀的性能更具稳定性;另外,只设置一个主阀芯套结构与先导阀芯配合,可以避免主阀芯套做成锥面密封结构,从而避免主阀芯与主阀芯套的撞击而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延长了溢流阀的寿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溢流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阀芯套的前端敞开形成所述主阀芯腔,所述阻尼孔设在所述主阀芯套的后端且与所述主阀芯腔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溢流阀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设在所述主阀芯腔内以对所述主阀芯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阀芯套的后端面形成为沿所述溢流阀套的径向延伸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尼孔设在所述主阀芯套的后端面的中心,所述先导阀芯的前端形成为与所述阻尼孔同轴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尖端朝向所述阻尼孔,所述锥形部的尖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阻尼孔的径向尺寸且所述锥形部的另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阻尼孔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阀芯套的前端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溢流孔,每个所述溢流孔分别沿所述主阀芯套的径向向外向后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阀芯的前端设有倒角,每个所述溢流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主阀芯套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与所述倒角的角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倒角为锐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倒角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的主阀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溢流阀100;
溢流阀套10;先导阀芯腔11;
主阀芯套20;主阀芯腔21;阻尼孔22;溢流孔23;
主阀芯30;倒角31;
先导阀芯40;调节螺栓50;调节螺母60;先导弹簧70;卡环80;
溢流阀200;
主阀芯201;主阀芯弹簧202;主阀芯套203;先导阀芯座204;先导阀芯205;先导弹簧206;溢流阀套207;调节螺栓208;调节螺母2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包括溢流阀套10、主阀芯套20、主阀芯30和先导阀芯40。
具体而言,溢流阀套10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先导阀芯腔11,主阀芯套20的一端插接在溢流阀套10内,主阀芯套20内限定有主阀芯腔21且主阀芯套20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阻尼孔22,主阀芯30安装在主阀芯腔21内,先导阀芯40安装在先导阀芯腔11内,先导阀芯40沿溢流阀套10的轴向可活动以打开和封闭阻尼孔22。
换言之,如图1所示,溢流阀套10的轴向为图1中的前后方向,先导阀芯腔11贯通溢流阀套10的前后两端,先导阀芯40沿前后方向可活动地安装在先导阀芯腔11内。溢流阀套10的后端设有调节螺栓50,调节螺栓50通过调节螺母60安装在溢流阀套10上且调节螺栓50的一端伸入先导阀芯腔11内。先导阀芯40与调节螺栓50之间设有先导弹簧70,先导弹簧70的两端分别止抵先导阀芯40和调节螺栓50,先导阀芯40通过克服先导弹簧70的作用力在先导阀芯腔11内可活动。
主阀芯套20的后端插接在溢流阀套10的前端,主阀芯套20内限定有主阀芯腔21,主阀芯套20的后端设有阻尼孔22,该阻尼孔22的位置与先导阀芯40的位置相对应。正常状态下,先导阀芯40在先导弹簧70的作用力下封闭阻尼孔22,当主阀芯腔21内液体对先导阀芯40的作用力大于先导弹簧70的作用力时,可以推动先导阀芯40向后移动打开阻尼孔22,实现液体的溢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相当于将传统溢流阀中的主阀芯套与先导阀芯座设置为一体形成的结构,从而衍生出主阀芯套20与主阀芯30的间隙密封结构,该结构能够避免主阀芯套20与主阀芯30的撞击而导致的主阀芯套20与主阀芯30的永久性变形和疲劳损伤。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主阀芯套20插接在溢流阀套10内的一端相当于传统溢流阀的先导阀芯座,先导阀芯40直接与主阀芯套20配合即可控制溢流阀100是否溢流,省去了另外设置先导阀芯座,同时也可以减少机加工件、密封圈的使用数量和内泄露部位,明显降低了成本,同时溢流阀100的性能更具稳定性;另外,只设置一个主阀芯套20结构与先导阀芯40配合,可以避免主阀芯套20做成锥面密封结构,从而避免主阀芯30与主阀芯套20的撞击而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延长了溢流阀100的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先导式溢流阀200包括主阀芯201、主阀芯弹簧202、主阀芯套203、先导阀芯座204、先导阀芯205、先导弹簧206、溢流阀套207、调节螺栓208、调节螺母209,液压系统的压力油通过主阀芯201中间的阻尼孔进入到主阀芯弹簧腔,再通过先导阀芯座204阻尼孔进入先导阀芯205端面,从而作用于先导阀芯205上。
当系统压力低于先导弹簧206的设定压力时,先导阀芯205在先导弹簧206的作用下压紧先导阀芯座204,主阀芯201在主阀芯弹簧202的作用下压紧主阀芯套203,因此溢流阀200不能溢流。
当系统压力达到先导弹簧206的设定压力时,先导阀芯205压缩先导弹簧206,从而液压油能从先导阀芯座204流出,由于主阀芯201的阻尼孔比先导阀芯座204上的阻尼孔小,因此主阀芯弹簧腔的压力迅速降低,主阀芯201在前后压力差作用下,压缩主阀芯弹簧202,从而系统压力油从主阀芯套203的孔流出,系统压力降低,先导阀芯205重新压紧先导阀芯座204,主阀芯201回到初始位置,先导式溢流阀200处于关闭状态。
但是该结构的先导式溢流阀200由于主阀芯套203与主阀芯201是锥面密封,为了装配的可行性,先导阀芯座204与主阀芯套203得分成两个零件,然后先导阀芯座204和主阀芯套203之间用O形圈密封,这样增加了密封圈的用量,同时增加了泄漏因素。同时正由于主阀芯套203和主阀芯201是锥面密封,因此先导式溢流阀200则要加工内锥面,高精度的内锥面在加工方面和检测方面都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先导式溢流阀200在实现溢流时,总是不断的开启和关闭,因此主阀芯201总是不停的撞击主阀芯套202,主阀芯套202与主阀芯201接触的锥面容易出现永久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当主阀芯套202的内锥面出现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时,系统的液压油从主阀芯201与主阀芯套202的接触面泄漏量增加,导致系统压力高于先导式溢流阀200的设定压力才能溢流,这样直接影响先导式溢流阀200的寿命和可靠性。先导式溢流阀200在高压大流量时其噪音也是相当大的,随着人们对机械噪音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因此对降低机械噪音的工作也是相当必要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的工作过程与传统的先导式溢流阀200的工作过程类似,因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省去了先导阀芯座204结构,当于将传统先导式溢流阀200中的主阀芯套202与先导阀芯座204设置为一体形成的结构,从而衍生出主阀芯套20与主阀芯30的间隙密封结构,该结构能够避免主阀芯套20与主阀芯30的撞击而导致的主阀芯套20与主阀芯30的永久性变形和疲劳损伤。
有利地,省去了另外设置先导阀芯座204结构,还可以减少机加工件、密封圈的使用数量和内泄露部位,明显降低了成本,同时溢流阀100的性能更具稳定性;另外,只设置一个主阀芯套20结构与先导阀芯40配合,可以避免主阀芯套20做成锥面密封结构,从而避免主阀芯30与主阀芯套20的撞击而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延长了溢流阀100的寿命。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阀芯套20的前端敞开形成主阀芯腔21,阻尼孔22设在主阀芯套20的后端且与主阀芯腔21导通。进一步地,溢流阀100还包括卡环80,卡环80设在主阀芯腔21内以对主阀芯30定位。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主阀芯套20的前端敞开,后端具有挡板,并且挡板上设有阻尼孔22,该挡板相当于传统先导式溢流阀200的先导阀芯座204。装配时,主阀芯30从主阀芯套20的前端装入,同时用卡环80定位。由此,在避免主阀芯30和主阀芯套20之间采用锥面密封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主阀芯30在主阀芯套20内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主阀芯套20的后端面形成为沿溢流阀套10的径向延伸的平面。优选地,阻尼孔22设在主阀芯套20的后端面的中心,先导阀芯40的前端形成为与阻尼孔22同轴的锥形部41,锥形部41的尖端朝向阻尼孔22,锥形部41的尖端的径向尺寸小于阻尼孔22的径向尺寸且锥形部41的另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阻尼孔22的径向尺寸。
也就是说,主阀芯套20的后端面形成为垂直于主阀芯套20的轴线的平面,该端面相对于传统结构的先导阀芯座204结构,可以减少占用溢流阀套10的空间,使整个溢流阀100的结构更紧凑。锥形部41的锥形结构的尖端部分即邻近主阀芯套20的一端,该部分的径向尺寸小于阻尼孔22的径向尺寸,则锥形部41的尖端部分可以伸入阻尼孔22内。锥形部41的其他部分的径向尺寸则大于阻尼孔22的径向尺寸,则可以起到有效封闭阻尼孔22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阀芯套20的前端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溢流孔23,每个溢流孔23分别沿主阀芯套20的径向向外向后倾斜延伸。进一步地,主阀芯30的前端设有倒角31,每个溢流孔23的中心线与主阀芯套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与倒角31的角度相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溢流孔23的中心线与主阀芯套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θ等于倒角31的角度θ。具体地,主阀芯套20的周向溢流孔23中心线与主阀芯套20轴线所成角度θ,此角度θ与主阀芯30前端倒角31的角度一致。具体地,θ的角度可以为锐角。优选地,倒角31可以在30-60°之间。
由此,此结构使得溢流阀100在溢流时能直接从溢流孔23射出,而不像传统溢流阀,由于传统溢流阀其溢流孔中心线与主阀芯套轴线垂直,因此传统溢流阀溢流时,液压油先撞击主阀芯套内壁,然后再从溢流孔流出,液流撞击金属面势必发出声音,而且溢流量越大,其声音越大。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由于主阀芯套30周向溢流孔23中心线与主阀芯套20轴线所成角度θ,此角度θ与主阀芯30前端倒角31的角度一致,这样由于主阀芯30前端倒角31的导流作用,因此避免了液流撞击壁面的情况,因此噪音相对小。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省去了另外设置先导阀芯座结构,同时也可以减少机加工件、密封圈的使用数量和内泄露部位,明显降低了成本,同时溢流阀100的性能更具稳定性;另外,只设置一个主阀芯套20结构与先导阀芯40配合,可以避免主阀芯套20做成锥面密封结构,从而避免主阀芯30与主阀芯套20的撞击而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延长了溢流阀100的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溢流阀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溢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溢流阀套,所述溢流阀套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先导阀芯腔;
主阀芯套,所述主阀芯套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溢流阀套内,所述主阀芯套内限定有主阀芯腔且所述主阀芯套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阻尼孔;
主阀芯,所述主阀芯安装在所述主阀芯腔内;以及
先导阀芯,所述先导阀芯安装在所述先导阀芯腔内,所述先导阀芯沿所述溢流阀套的轴向可活动以打开和封闭所述阻尼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套的前端敞开形成所述主阀芯腔,所述阻尼孔设在所述主阀芯套的后端且与所述主阀芯腔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设在所述主阀芯腔内以对所述主阀芯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套的后端面形成为沿所述溢流阀套的径向延伸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设在所述主阀芯套的后端面的中心,所述先导阀芯的前端形成为与所述阻尼孔同轴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尖端朝向所述阻尼孔,所述锥形部的尖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阻尼孔的径向尺寸且所述锥形部的另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阻尼孔的径向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套的前端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溢流孔,每个所述溢流孔分别沿所述主阀芯套的径向向外向后倾斜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的前端设有倒角,每个所述溢流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主阀芯套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与所述倒角的角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30-60°。
CN201420491137.7U 2014-08-28 2014-08-28 溢流阀 Active CN204140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1137.7U CN204140531U (zh) 2014-08-28 2014-08-28 溢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1137.7U CN204140531U (zh) 2014-08-28 2014-08-28 溢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0531U true CN204140531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7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1137.7U Active CN204140531U (zh) 2014-08-28 2014-08-28 溢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053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7689A (zh) * 2018-12-29 2019-05-03 燕山大学 可变阻尼阀
CN110630578A (zh) * 2019-08-26 2019-12-3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阀和液压控制回路
CN111456977A (zh) * 2020-04-09 2020-07-28 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 高压大流量反比例溢流阀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7689A (zh) * 2018-12-29 2019-05-03 燕山大学 可变阻尼阀
CN109707689B (zh) * 2018-12-29 2019-10-29 燕山大学 可变阻尼阀
CN110630578A (zh) * 2019-08-26 2019-12-3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阀和液压控制回路
CN111456977A (zh) * 2020-04-09 2020-07-28 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 高压大流量反比例溢流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71691C (en) A flow rate safety valve
CN102444637B (zh) 插装式溢流阀
CN101737370B (zh) 一种快速液动换向阀
CN204140531U (zh) 溢流阀
US9097352B2 (en) Relief valve for overload protection
CN103291983A (zh) 一种安全阀及安装有此安全阀的液压支架
CN104011441A (zh) 溢流阀
CN202580185U (zh) 一种新型拉断阀
CN201621119U (zh) 一种快速液动换向阀
CN205388158U (zh) 自密封截止阀
CN102454650A (zh) 液压差动式先导开启机构
CN202418609U (zh) 一种阀座导向密封阀
CN204186514U (zh) 一种高压共轨系统的限流器
CN204459327U (zh) 一种安全阀
CN202719182U (zh) 一种五片式锻钢球阀
CN204647410U (zh) 一种可注脂的多重复合密封阀座结构
CN105443783A (zh) 自密封截止阀
CN208750091U (zh) 一种缓冲式溢流阀
CN203384403U (zh) 一种可调节出水方式的水龙头
CN203176419U (zh) 一种中腔微间隙球阀
CN105179775A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
CN108757974B (zh) 一种滑阀式零泄漏换向阀
CN104595267B (zh) 植入型直动式溢流阀
CN204114265U (zh) 带截止阀的减压阀
CN201786790U (zh) 一种挖掘机用溢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