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1265U -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31265U
CN204131265U CN201420547746.XU CN201420547746U CN204131265U CN 204131265 U CN204131265 U CN 204131265U CN 201420547746 U CN201420547746 U CN 201420547746U CN 204131265 U CN204131265 U CN 204131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lead
stator
out wire
moto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77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ECH FULL SIMO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ECH FULL SIMO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ECH FULL SIMO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ECH FULL SIMO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477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31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31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312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的两根引出线分别位于所述定子线圈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直流电机定子,包括换向极线圈,所述换向极线圈包括第一类定子线圈,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为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设有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的直流电机。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出线要求,有效利用直流电机内部的空间,直流电机内部空间更紧凑,从而使直流电机的风路顺畅自然,增大了电气间隙,利于直流电机线圈间的散热;此外,采用所述出线结构消除了因出线电缆在线圈间受到挤压而造成破损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使直流电机的接线操作更方便、安全。

Description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还涉及设有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定子,以及设有所述定子的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两根引出线位于线圈的同侧,包括此种线圈的直流电机定子的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均采用从电机机座一侧引出的结构。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的换向极线圈引出线出线位置示意图,定子内各换向器线圈的连线与出线结构均在直流电机的换向器端一侧完成,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从电机机座的一侧引出。
直流电机定子采用上述出线结构时,需从直流电机的出线一侧引两根电缆沿轴向穿过直流电机并绕到直流电机的另一侧,再进行接线,这样会对直流电机的风路带来不利影响,阻碍直流电机的风路;同时,直流电机定子采用上述出线结构,出线电缆在线圈间极易受到挤压而造成破损,不仅给直流电机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也不利于直流电机的接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线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带来的接线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的两根引出线分别位于所述定子线圈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定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的出线结构带来的阻碍直流电机风路、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接线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定子, 包括换向极线圈, 所述换向极线圈包括第一类定子线圈,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为上述方案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一个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还包括轴伸端端盖和刷架,所述轴伸端端盖具有定子出线孔,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其中一根引出线从所述定子出线孔引出,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另一根引出线与所述刷架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负极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所述第二类定子线圈包括至少两个两根引出线位于线圈同侧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还包括轴伸端端盖,所述轴伸端端盖具有两个定子出线孔,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和所述第二类定子线圈串联后引出的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分别从所述两个定子出线孔引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类定子线圈包括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引出线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引出线位于所述直流电机换向器端一侧,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引出线、位于所述第三线圈中轴线左侧的第一引出线和位于所述第三线圈中轴线右侧的第二引出线以及位于所述第四线圈中轴线左侧的第一引出线和位于所述第四线圈中轴线右侧的第二引出线位于所述直流电机轴伸端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还包括刷架,所述刷架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引出线连接,所述刷架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引出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引出线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引出线连接,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引出线和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引出线分别作为所述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的直流电机。
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
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出线要求,有效利用直流电机内部的空间,直流电机内部空间更紧凑,从而使直流电机的风路顺畅自然,增大了电气间隙,利于直流电机线圈间的散热;此外,采用所述出线结构消除了因出线电缆在线圈间受到挤压而造成破损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使直流电机的接线操作更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定子出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较佳实施例出线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机定子换向器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机定子较佳实施例换向器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机定子较佳实施例轴伸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的两根引出线分别位于该定子线圈的两侧,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定子线圈均采用两根引出线位于线圈同侧的结构,在具体接线时会带来不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定子线圈接线不便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定子,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的出线结构带来的阻碍直流电机风路、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接线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机定子包括换向极线圈,其中换向极线圈又包括第一类定子线圈,第一类定子线圈为上文所述的两根引出线分别位于定子线圈两侧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定子线圈仅包括一个如上文所述的两根引出线分别位于定子线圈两侧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7;直流电机定子中还包括两个主磁极线圈6,该直流电机定子线圈7与两个主磁极线圈6沿定子内壁圆周方向设置,且该直流电机定子线圈7设置在两个主磁极线圈6的中间位置;直流电机定子还包括轴伸端端盖和刷架5,轴伸端端盖具有定子出线孔,该直流电机定子线圈7的其中一根引出线71从该定子出线孔引出,进一步与电源的负极B2连接,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另一根引出线72与刷架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负极连接,刷架的正极在换向器端与电源的正极A1连接。其中换向器端端盖包括内层端盖和外层端盖,该内层端盖设有开孔,便于该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另一根引出线72与刷架的负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至少两个上文所述的两根引出线分别位于定子线圈两侧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还包括第二类定子线圈,第二类定子线圈包括至少两个两根引出线位于线圈同侧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还包括轴伸端端盖,轴伸端端盖具有两个定子出线孔,第一类定子线圈和第二类定子线圈串联后引出的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分别从该两个定子出线孔引出。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机定子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换向器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轴伸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本较佳实施例中,直流电机定子包括四个换向极线圈和四个主磁极线圈6,换向极线圈和主磁极线圈6沿定子内壁圆周方向交替设置,主磁极线圈6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其中四个换向极线圈中,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第二类定子线圈包括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第一线圈1的第一引出线11和第二线圈2的第一引出线21位于直流电机换向器端一侧,第一线圈1的第二引出线12、第二线圈2的第二引出线22、位于第三线圈3中轴线左侧的第一引出线31和位于第三线圈3中轴线右侧的第二引出线32以及位于第四线圈4中轴线左侧的第一引出线41和位于第四线圈4中轴线右侧的第二引出线41位于直流电机轴伸端一侧。
本较佳实施例还包括刷架5,刷架5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正极与第一线圈1的第一引出线11连接,刷架5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负极与第二线圈2的第一引出线21连接。
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的第二引出线12与第四线圈4的第二引出线41连接,第二线圈2的第二引出线22与第三线圈3的第二引出线32连接,第三线圈3的第一引出线31和第四线圈4的第一引出线41分别作为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这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分别进一步与电源的负极B2和正极B1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机,该直流电机包括上文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出线要求,有效利用直流电机内部的空间,直流电机内部空间更紧凑,从而使直流电机的风路顺畅自然,增大了电气间隙,利于直流电机线圈间的散热;此外,采用所述出线结构消除了因出线电缆在线圈间受到挤压而造成破损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使直流电机的接线操作更方便、安全。
所有从电机输出轴端面出线的电机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子出线结构,不论是开启式电机还是封闭式电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圈的两根引出线分别位于所述定子线圈的两侧。
2.一种直流电机定子,包括换向极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极线圈包括第一类定子线圈,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一个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
还包括轴伸端端盖和刷架,所述轴伸端端盖具有定子出线孔,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其中一根引出线从所述定子出线孔引出,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线圈的另一根引出线与所述刷架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
还包括第二类定子线圈,所述第二类定子线圈包括至少两个两根引出线位于线圈同侧的直流电机定子线圈;
还包括轴伸端端盖,所述轴伸端端盖具有两个定子出线孔,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和所述第二类定子线圈串联后引出的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分别从所述两个定子出线孔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定子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类定子线圈包括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引出线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引出线位于所述直流电机换向器端一侧,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引出线、位于所述第三线圈中轴线左侧的第一引出线和位于所述第三线圈中轴线右侧的第二引出线以及位于所述第四线圈中轴线左侧的第一引出线和位于所述第四线圈中轴线右侧的第二引出线位于所述直流电机轴伸端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刷架,所述刷架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引出线连接,所述刷架位于换向器端一侧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引出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引出线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引出线连接,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引出线和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引出线分别作为所述两根换向极线圈引出线。
8.一种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机定子。
CN201420547746.XU 2014-09-23 2014-09-23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31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7746.XU CN204131265U (zh) 2014-09-23 2014-09-23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7746.XU CN204131265U (zh) 2014-09-23 2014-09-23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31265U true CN204131265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7746.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31265U (zh) 2014-09-23 2014-09-23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312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710A (zh) * 2014-09-23 2014-12-17 西安泰富西玛电机有限公司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CN105827052A (zh) * 2016-06-02 2016-08-03 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有限公司 全封闭式核级直流电动装置用直流电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710A (zh) * 2014-09-23 2014-12-17 西安泰富西玛电机有限公司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CN105827052A (zh) * 2016-06-02 2016-08-03 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有限公司 全封闭式核级直流电动装置用直流电动机
CN105827052B (zh) * 2016-06-02 2018-11-20 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 全封闭式核级直流电动装置用直流电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4739U (zh) 一种输电导线损伤预绞丝缠绕修补工具
CN204131265U (zh)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CN105099017B (zh) 电机、定子铁芯及其定子冲片
CN207705577U (zh) 一种电气柜电气元件接线锁紧装置
CN104218710B (zh) 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定子及直流电机
CN205248957U (zh) 一种可散热的电动机
CN205268061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03205994U (zh) 一种能降低开关磁阻电机噪音的新型定子
CN208477171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带有中间接头结构的工程光缆导线
CN206767264U (zh) 一种线缆拉制辅助放线装置
CN206807169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端部绝缘支架
CN205791870U (zh) 一种转子磁极均布单线分隔结构
CN205178683U (zh) 转子冲片
CN203589867U (zh) 电机及其转子磁钢的绝缘装置
CN211150201U (zh) 一种阻燃线缆除水设备
CN205791849U (zh) 一种转子磁极双线分隔结构
CN203423394U (zh) 带有集线功能的电源箱
CN203722446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03722275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3722277U (zh) 一种发射线圈的半径可调节的无线充电器
CN203951134U (zh) 线缆固定装置
CN203387149U (zh) 一种10kW户内外终端
CN204012580U (zh) 线缆固定装置
CN104836166B (zh) 一种电动穿线装置
CN104319965B (zh) 一种永磁伺服电动机的定子组件以及永磁伺服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