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5424U - 连续化裂解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续化裂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5424U
CN204125424U CN201420371612.7U CN201420371612U CN204125424U CN 204125424 U CN204125424 U CN 204125424U CN 201420371612 U CN201420371612 U CN 201420371612U CN 204125424 U CN204125424 U CN 204125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tank
serialization
storage tank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16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716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5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5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54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油设备,公开了一种连续化裂解装置。其包括送料机构(1)、集油机构(3)和内部设有反应釜(23)的炼油机构(2),还包括导烟器(41),反应釜(23)内设有两端密封的内加热管(230),内加热管(230)上连通有烟气管(232),烟气管(232)与导烟器(41)连通;集油机构(3)包括双层再沸罐(31),导烟器(41)通过导管依次与再沸罐(31)的外层、烟气净化装置(43)连接;反应釜(23)内壁上设有呈双螺旋结构布置的导热片(27)。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状导热片来保证传热均匀,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导出进行净化处理,保护工作环境及提高炼油质量;并且设置再沸罐,提高影响炼油效果。

Description

连续化裂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油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连续化裂解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在自然环境下很难被降解,为了提高其回收利用率,可以将废塑量通过高温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通过分离制备汽油、柴油、液化气能燃料能源。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炼油装置传热不均匀,效果较差,并且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烟气不能得到处理,既污染工作环境,又影响了炼油质量;另外一般的炼油装置的冷凝机构是直接与气塔相连的,这样很容易造成气体直接在气塔内冷凝液化,继而导致部分油不能进入储油罐,严重影响炼油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炼油装置存在炼油效果不佳、效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种连续化裂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连续化裂解装置,包括送料机构、集油机构和内部设有反应釜的炼油机构,还包括导烟器,反应釜内设有两端密封的内加热管,内加热管上连通有烟气管,烟气管与导烟器连通;集油机构包括双层再沸罐,导烟器通过导管依次与再沸罐的外层、烟气净化装置连接,其中再沸罐的外层指再沸罐内筒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反应釜内壁上设有呈双螺旋结构布置的导热片。
内加热管内的烟气经过烟气管进入导烟器内,导烟器将内加热管里的烟气吸取,并使烟气进入再沸罐的外层,再沸罐外层的烟气的余热对再沸罐内部气体再次进行加热,防止气体在再沸罐处冷却液化。然后烟气从再沸罐出去,进入换热器中,将烟气的剩余热量传递给烟气净化装置,已达到烟气净化的目的。即避免了烟气直接排放,又实现了烟气的回收利用,充分利用资源。导热片可对燃料产生的热量进行导热作用,并且导热片在反应釜内壁上的布置为双螺旋结构,可对物料起到导料、翻转的作用,继而保证物料在反应釜内受热均匀,从而大大提高物料融化效率。
作为优选,反应釜外周设有与反应釜形成环状加热腔的保温壳。保温壳可对加热腔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从而可保证被加热物进行充分裂解。
作为优选,反应釜两端设有进料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依次与气塔、再沸罐的内层以及冷凝储油装置连接,内加热管上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换热管。通过在气塔与冷凝储油装置之间设置再沸罐,避免气塔与冷凝储油装置直接相连,从而避免气体直接在气塔内冷凝液化,提高炼油效率。换热管可将加热腔内的烟气输入内加热管中,即实现了烟气与油气的分离,又能利用烟气的热量对内加热管进行换热,保证内加热管内部温度。
作为优选,冷凝储油装置包括第一储油罐、第二储油罐以及两组冷凝管;第一储油罐与两组冷凝管均连通,两组冷凝管并联连接在再沸罐连接导管上,第二储油罐连接在第一储油罐上,第一储油罐与第二储油罐之间设有开关阀。冷凝储油装置设置两组冷凝管,可以加快气体冷却速度,提高集油效率;同时,因为工作过程中不能抽出储油罐内油,采用较小的油罐可能会难以储存,而采用较大储油罐,工作时储油罐内尾气不能抽取,造成资源浪费。所以串联一储油罐,使用时,将第一储油罐内油流入第二储油罐,再抽取第二储油罐内油,这样就解决了工作过程中不能抽取储油罐内油的问题,可对储油过程起到调节过渡的作用。
作为优选,再沸罐与烟气净化装置之间设有换热器。将烟气的剩余热量传递给烟气净化装置,已达到对烟气的充分净化。
作为优选,炼油机构底部设有炉门,反应釜外侧壁上包覆有环形保护套,保护套位于炉门正上方。因为炉门处温度最高,所以在反应釜外侧壁、且处于炉门正上方的位置上设置一圈环形保护套,该保护套为耐高温复合材料制成,可起到防腐蚀、耐高温的作用。
作为优选,进料管上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电机相连,通过传动齿轮来实现反应釜的旋转,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
作为优选,气塔顶端设有安全阀,在发生漏气、超压等情况下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斗形的备料箱、送料器以及往备料箱送料的传送带,送料器包括送料管和活塞杆伸入送料管的液压缸,活塞杆伸入送料管的一端设有推料板,送料管为双层套筒结构,外层与内层之间为冷却水,可对送料管起到冷却作用,提高送料管使用寿命;送料管的管壁上设有与备料箱底端连通的进料口。通过活塞送料可有效提高送料效率,同时使物料在送料管内堆积,通过物料阻塞防止反应釜内气体流出,起到自密封的作用。
作为优选,进料管和出气管上均设有水冷轮,水冷轮用于对整个炼油机构起到支撑作用,采用水冷的方式可以对水冷轮本身进行局部冷却,从而避免水冷轮过热,减小对轮子的磨损,增大水冷轮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反应釜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将反应釜内固体和气体分离。避免为融化的固体杂质进入出气管,从而达到防止出气管堵塞的目的。
作为优选,出气管上还设有出灰口,出灰口处连接有出渣机。出灰口用于将反应釜内穿过过滤网并存留在出气管内的灰尘清除,避免灰尘影响出气管工作,出渣机可将灰尘得到彻底清理,从而保护环境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该炼油装置采用螺旋状导热片来保证传热均匀,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导出进行净化处理,保护工作环境及提高炼油质量;并且设置再沸罐,避免气体直接在气塔内冷凝液化,提高影响炼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剖面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送料机构、2—炼油机构、3—集油机构、4—出渣机、11—备料箱、12—送料器、13—传送带、121—送料管、122—液压缸、123—推料板、21—进料管、22—出气管、23—反应釜、24—加热腔、25—保温壳、26—水冷轮、27—导热片、28—过滤网、29—出灰口、230—内加热管、231—换热管、232—烟气管、233—保护套、31—再沸罐、32—气塔、33—冷凝储油装置、34—安全阀、331—冷凝管、332—储油罐、333—开关阀、334—第二储油罐、335—三通连接管、336—水封机、41—导烟器、42—换热器、43—烟气净化装置、4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连续化裂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送料机构1、集油机构3和内部设有反应釜23的炼油机构2,还包括导烟器41,反应釜23内设有两端密封的内加热管230,内加热管230上连通有烟气管232,烟气管232与导烟器41连通;集油机构包括双层再沸罐31,导烟器41通过导管依次与再沸罐31的外层、烟气净化装置43连接;反应釜23内壁每隔50cm设有一组长条状导热片27,每组导热片27为两根,每组内两根导热片27呈双螺旋结构。导热片27在反应釜23内壁上的布置为双螺旋结构,可大大增加了反应釜23内的导热面积,大大提高对燃料产生的热量的导热效率,并且可对物料起到导料、翻转的作用,继而保证物料在反应釜23内受热均匀,从而大大提高物料融化效率。
反应釜23外周设有与反应釜23形成环状加热腔24的保温壳25。保温壳可对加热腔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从而可保证被加热物进行充分裂解。
反应釜23两端设有进料管21和出气管22,出气管22依次与气塔32、再沸罐31的内层以及冷凝储油装置33连接,内加热管230上设有与加热腔24连通的换热管231。
冷凝储油装置33包括第一储油罐332、第二储油罐334以及两组冷凝管331;两组冷凝管331前后布置,第一储油罐332与两组冷凝管331均连通,冷凝管331上方设有一根垂直于冷凝管331的三通连接管335,三通连接管335分别与再沸罐31以及两组冷凝管331相连,即两组冷凝管331并联连接在再沸罐31连接导管上,第二储油罐334连接在第一储油罐332上,第一储油罐332与第二储油罐334之间设有开关阀333。
再沸罐31与烟气净化装置43之间设有换热器42。将烟气的剩余热量传递给烟气净化装置,已达到对烟气的充分净化。
炼油机构3底部设有炉门20,反应釜23外侧壁上包覆有环形保护套233,保护套233位于炉门20正上方。在反应釜23外侧壁、且处于炉门20正上方的位置上设置一圈环形保护套233,该保护套233材质为碳化硅纤维与陶瓷复合,可起到防腐蚀、耐高温的作用。
送料机构包括斗形的备料箱11、送料器12以及往备料箱送料的传送带13,送料器12包括送料管121和活塞杆伸入送料管的液压缸122,活塞杆伸入送料管121的一端设有推料板123,送料管121为双层套筒结构,外层与内层之间为冷却水,可对送料管121起到冷却作用,提高送料管使用寿命;送料管121的管壁上设有与备料箱11底端连通的进料口。
进料管21和出气管22上均设有水冷轮26,水冷轮26用于对整个炼油机构2起到支撑作用,采用水冷的方式可以对水冷轮26本身进行局部冷却,从而避免水冷轮26过热,减小对轮子的磨损,增大水冷轮使用寿命。
进料管21上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电机相连,通过传动齿轮来实现反应釜23的旋转,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
气塔32顶端设有安全阀34,在发生漏气、超压等情况下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反应釜23内设有过滤网28,过滤网28用于将反应釜23内固体和气体分离。
出气管22上还设有出灰口29,出灰口处连接有出渣机4。出灰口29用于将反应釜23内穿过过滤网28并存留在出气管22内的灰尘清除,避免灰尘影响出气管工作,出渣机4内设有搅龙,搅龙用于对出灰口加水,即能起到降温作用,又能保证避免粉尘飞扬,保证了工作环境,即出渣机4可将灰尘得到彻底清理,避免污染环境。
该连续化裂解装置的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炼油装置底部的炉口对该装置进行加热,使加热腔24内部升温,且加热腔24外周上的保温壳25对加热腔24进行保温作用。传送带13将物料送入备料箱11,备料箱11内设有压板,压板将物料送至备料箱11底部,再压入送料管121内,启动液压缸122,使送料管121内物料在液压缸122活塞杆的作用下将物料往前推送,送入反应釜23内。
物料在进入反应釜23后,反应釜23内壁上的导热片27将加热腔24内温度传导进入反应釜23,继而融化物料,并且因为每两根导热片27呈双螺旋状,可增加反应釜内的导热面积,大大提高对燃料产生的热量的导热效率,并且可对物料起到导料与翻转搅拌的作用,从而保证物料受热均匀,使物料得到充分裂解。
加热腔24内燃料燃烧后的烟气经过换热管231进入反应釜23内部的内加热管230,该烟气的温度再次提高反应釜23内的温度,然后内加热管230内的烟气经过烟气管232进入导烟器41内,导烟器41将内加热管230里的烟气吸取,并使烟气进入再沸罐31的外层,即进入再沸罐内筒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中,再沸罐31外层的烟气的余热对再沸罐31内部气体再次进行加热,防止气体在再沸罐31处冷却液化。然后烟气从再沸罐31出去,进入换热器42中,将烟气的剩余热量传递给烟气净化装置43,已达到烟气净化的目的,最后通过风机44排出。
裂解后的未融化固体杂质被过滤网28阻隔在反应釜23内,使该固体杂质不会进入出气管22,从而防止出气管22被堵塞;裂解后的气体通过过滤网28,进入出气管22,然后在经过气塔32进入再沸罐31的内层,在再沸罐31外层烟气的余热下再次加温,保证再沸罐31内气体不会冷凝液化,然后气体再进入冷凝储油装置33,将气体先经过冷凝管331进行冷却液化,将液化后的油存储在储油罐332中,最后进入水封机336进行水封,水封主要起到防止尾气回火的目的。通过在气塔32与冷凝储油装置33之间设置再沸罐31,避免气塔32与冷凝储油装置33直接相连,从而避免气体直接在气塔32内冷凝液化,提高炼油效率。同时,因为冷凝储油装置31中设置两组冷凝管331,可有效加快冷却速度,继而提高集油效率。并且将第一储油罐332内油流入第二储油罐334,再抽取第二储油罐334内油,这样就解决了工作过程中不能抽取储油罐内油的问题,可对储油过程起到调节过渡的作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连续化裂解装置,包括送料机构(1)、集油机构(3)和内部设有反应釜(23)的炼油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烟器(41),反应釜(23)内设有两端密封的内加热管(230),内加热管(230)上连通有烟气管(232),烟气管(232)与导烟器(41)连通;集油机构(3)包括双层再沸罐(31),导烟器(41)通过导管依次与再沸罐(31)的外层、烟气净化装置(43)连接;反应釜(23)内壁上设有呈双螺旋结构布置的导热片(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23)外周设有与反应釜(23)形成环状加热腔(24)的保温壳(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23)两端设有进料管(21)和出气管(22),出气管(22)依次与气塔(32)、再沸罐(31)的内层以及冷凝储油装置(33)连接,内加热管(230)上设有与加热腔(24)连通的换热管(2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储油装置(33)包括第一储油罐(332)、第二储油罐(334)以及两组冷凝管(331);第一储油罐(332)与两组冷凝管(331)均连通,两组冷凝管(331)并联连接在再沸罐(31)连接导管上,第二储油罐(334)连接在第一储油罐(332)上,第一储油罐(332)与第二储油罐(334)之间设有开关阀(3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再沸罐(31)与烟气净化装置(43)之间设有换热器(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炼油机构(3)底部设有炉门(20),反应釜(23)外侧壁上包覆有环形保护套(233),保护套(233)位于炉门(20)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料机构包括斗形的备料箱(11)、送料器(12)以及往备料箱送料的传送带(13),送料器(12)包括送料管(121)和活塞杆伸入送料管的液压缸(122),活塞杆伸入送料管(121)的一端设有推料板(123),送料管(121)的管壁上设有与备料箱(11)底端连通的进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21)和出气管(22)上均设有水冷轮(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23)内设有过滤网(28),过滤网(28)用于将反应釜(23)内固体和气体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化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管(22)上还设有出灰口(29),出灰口(29)处连接有出渣机(4)。
CN201420371612.7U 2014-07-07 2014-07-07 连续化裂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5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1612.7U CN204125424U (zh) 2014-07-07 2014-07-07 连续化裂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1612.7U CN204125424U (zh) 2014-07-07 2014-07-07 连续化裂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5424U true CN204125424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161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5424U (zh) 2014-07-07 2014-07-07 连续化裂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54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3255A (zh) * 2017-05-22 2017-08-22 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废机油热裂解装置
CN107921394A (zh) * 2015-06-05 2018-04-17 工程与应用评估技术公司 裂解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1394A (zh) * 2015-06-05 2018-04-17 工程与应用评估技术公司 裂解炉
CN107921394B (zh) * 2015-06-05 2020-11-17 工程与应用评估技术公司 裂解炉
CN107083255A (zh) * 2017-05-22 2017-08-22 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废机油热裂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1396B (zh) 废塑料裂解设备及方法
CN205115389U (zh) 一种废旧轮胎热裂解炼油装置
CN105255503A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
CN204125424U (zh) 连续化裂解装置
CN104697342B (zh) 罐式煅烧炉u型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204111645U (zh) 一种废旧有机玻璃旋转螺式推进连续裂解设备
CN104560151B (zh) 一种采用废润滑油提炼汽柴油的方法
CN107270308A (zh) 一种碳化炉可燃废气燃烧热量回收装置
CN219995936U (zh) 一种烟气降温装置
CN101307154B (zh) 复合式物质热裂解整合系统
CN215892413U (zh) 一种双腔式锅炉尾气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JP2012012459A (ja) 廃棄物の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CN106085475B (zh) 一种生物质连续分解工艺及装置
CN204151277U (zh) 废旧有机玻璃裂解装置
CN206033679U (zh) 废塑料裂解设备
CN103992809B (zh) 使用废弃物料制备水焦油的方法
CN206955947U (zh) 废机油热解装置
CN208547258U (zh) 一种余热再利用装置
CN207313527U (zh) 一种自动再分配、自动加热、自动冷却和自动负压集气系统
CN206369327U (zh) 一种水垢监控的电热水器
CN205690381U (zh) 除垢装置
CN204198652U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换热器
CN206204236U (zh) 一种废矿物油再生处理系统
CN206930189U (zh) 一种混合热力闭式回热循环热机
CN204569808U (zh) 具有废烟气热回收装置的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