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1845U -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1845U
CN204121845U CN201420554002.0U CN201420554002U CN204121845U CN 204121845 U CN204121845 U CN 204121845U CN 201420554002 U CN201420554002 U CN 201420554002U CN 204121845 U CN204121845 U CN 204121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filter
gas
filter cloth
high velo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40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后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540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1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1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184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梁板及右梁板,所述左梁板固定设置,所述右梁板在外力驱动下可滑动地沿导轨或导杆左右移动所述左梁板及右梁板之间交替地排列设置有能组成封闭滤室的气模和料模,脱水方法是:待脱水浆料经滤布初步脱水形成滤饼或浆料层后,采用压缩空气穿过滤布,并击穿滤布中的滤饼或浆料层,形成高速气流通道,高速气流通过滤饼或浆料层时,就会使滤饼或浆料层内的间隙水雾化并随高速气流带出,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脱水率高、适用面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料脱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浆料(如泥浆)脱水技术有压滤脱水,负压过滤脱水,离心脱水,带式压滤机等方式,这些脱水技术归根到底到是依靠挤压脱水,但无论如何挤压,物料总是有间隙的,这些间隙就会藏水,这就是污泥滤饼的附着水(也叫游离水),所有传统技术对泥浆脱水后,滤饼含水率还是很高的,对滤饼的后续处理带来不便。
传统的隔膜压滤机,它在进料结束后进入压榨阶段,这时也会在滤饼两则形成较大的压差,但它在隔膜作用下,气压只能起到压榨的作用,而不能穿透滤饼,无法获得本技术的效果。
传统技术的真空脱水设备(包括真空带式、真空转鼓、预挂机)也有气流通过,但它在滤饼两侧形成的压差很小,因为它是靠抽真空实现压差的,一般是只能达到0.02-0.06兆帕的压差,即使完全真空,也只能达到0.1兆帕的压差,在滤饼阻力作用下,无法形成高速气流,对粒径较大的污泥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粒径较小的污泥基本没有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方法,待脱水浆料经滤布初步脱水形成滤饼或浆料层后,采用压缩空气穿过滤布,并击穿滤布中的滤饼或浆料层,形成高速气流通道,高速气流通过滤饼或浆料层时,就会使滤饼或浆料层内的间隙水雾化并随高速气流带出,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梁板及右梁板,所述左梁板固定设置,所述右梁板在外力驱动下可滑动地沿导轨或导杆左右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梁板及右梁板之间交替地排列设置有能组成封闭滤室的气模和料模,
所述料模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内注入待脱水浆料的进料管,输出端连接将待脱水浆料的水份排出滤室以形成滤饼的料模排水管;
所述气模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内注入压缩气体的进气管,输出端连接用于排出滤室内滤水的气模排水管,所述压缩气体击穿滤饼后形成高速气流将滤饼内水份雾化并带出。
进一步地,所述料模包括料模滤板、中部开有进料口的料模滤布,所述料模滤板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的进料通道,下部设有连接料模排水管的料模排水通道,所述料模的两个侧面中至少一个设有料模容料部,所述料模容料部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导水槽,每个导水槽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所述料模滤布覆盖在料模容料部表面,料模水排通道从料模滤板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连通,所述进料通道 从料模滤板边缘向内延伸与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料模容料部表面的导水槽与料模滤布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所述冲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模包括气模滤板、气模滤布,所述气模滤板上部设有连接进气管的进气通道,下部设有连接气模排水管的气模排水通道,所述气模滤板的两个侧面中至少一个设有气模容料部,所述气模容料部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导水槽,每个导水槽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所述气模滤布覆盖在气模容料部表面,所述进气通道、气模排水通道分别从气模滤板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模容料部表面的导水槽与气模滤布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所述冲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呈同心圆状分布、平行直线状分布或网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料模滤布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将料模滤布固定于料模容料部表面的环状滤布压板,所述气模滤布上相对环状滤布压板的位置设置有可覆盖进料口的盖板。
一种采用上述的装置进行高速气流脱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模,右梁板在外力驱动下,推动气模和料模紧密贴合实现合模,使相邻料模容料部和气模容料部形成封闭的滤室;
(2)压力脱水,将浆料从进料管和进料通道泵入各滤室,在进料压力的作用下,待脱水浆料里的部分水经滤布滤出后,分别经气模排水管、料模排水管排出滤室,剩余部分被截留在滤室内形成滤饼;
(3)高速气流脱水,压力脱水维持到设定时间后,关闭气模排水管及进料管,打开进气管,向气模中输入压缩空气,所述压缩空气穿透气模滤布后再击穿滤饼,气流击穿滤饼后形成细小的通道,气流在这些细小的通道内快速流过时,高速气流使滤饼里的残留间隙水雾化并随气流带出,最终使带有水份的压缩空气透过料模滤布后经导水槽、料模排水通道及料模排水管排出滤室外,实现滤饼的进一步脱水;
(4)脱模及卸料,关闭进气管,右梁板在外力驱动下,拉动气模和料模脱离后,卸掉滤室内的干燥滤饼,完成脱水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强值为0.2MPa~2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气流脱水的方法,可通过往气模输入高压气流,使滤饼两则形成0.2MPa~2MPa的压差,同时利用滤布的均匀分散作用和滤饼的阻碍作用,让这种大压差的高压气流穿过滤布在滤饼内形成细小的通道并高速流过,雾化并带走滤饼内的间隙水,带走滤饼内的水份,降低含水率,从实现滤饼的干化,进一步排出滤饼挤压过滤时滞留在滤饼颗粒间隙内的水份,而且,与传统的隔膜式压滤机相比,本实施例所需高压气流的压力值远小于隔膜挤压时所需的水压值,脱水效果好、适用性广、节能、环保、易实施。所提供的装置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脱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料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气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脱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另一种料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气模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梁板;2-进气管;3-进料管;4-右梁板;5-料模;6-气模排水管;7-料模排水管;8-气模;9-滤室;10-滤饼;;11-进料通道;12-料模滤布;13-料模容料部;14-冲孔板;15-进料口;16-环状滤布压板;17-料模排水通道;18-料模滤板;19-导水槽;20-连接孔;21-进气通道;22-气模滤布;23-盖板;24-气模容料部;25-气模滤板;26-气模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5所示,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梁板1及右梁板4,所述左梁板1固定设置,所述右梁板4在外力驱动下可滑动地沿导轨或导杆左右移动,所述左梁板1及右梁板4之间交替地排列设置有能组成封闭滤室9的气模8和料模5,
所述料模5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9内注入待脱水浆料的进料管3,输出端连接将待脱水浆料的水份排出滤室9以形成滤饼10的料模排水管7;
所述气模8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9内注入压缩气体的进气管2,输出端连接用于排出滤室9内滤水的气模排水管6,所述压缩气体击穿滤饼10后形成高速气流将滤饼10内水份雾化并带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包括交替排列设置的2个料模5和1个气模8,所述料模5包括料模滤板18、中部开有进料口15的料模滤布12,所述料模滤板18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3的进料通道11,下部设有连接料模排水管7的料模排水通道17,所述料模5的两个侧面中只有一个设有料模容料部13,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呈同心圆状分布、平行直线状分布或网状分布导水槽19,本实施例为同心圆状分布,每个导水槽19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20,所述料模滤布12 覆盖在料模容料部13表面,料模水排通道17从料模滤板18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20连通,所述进料通道11 从料模滤板18边缘向内延伸与进料口15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导水槽19与料模滤布1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模8设置在两个料模5之间,包括气模滤板25、气模滤布22,所述气模滤板25上部设有连接进气管2的进气通道21,下部设有连接气模排水管6的气模排水通道26,所述气模滤板25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气模容料部24,所述气模容料部24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呈同心圆状分布、平行直线状分布或网状分布导水槽19,本实施例为同心圆状分布,导水槽19,每个导水槽19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20,所述气模滤布22 覆盖在气模容料部24表面,所述进气通道21 、气模排水通道26分别从气模滤板25 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20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模容料部24表面的导水槽19与气模滤布2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导水槽19与料模滤布1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导水槽19和冲孔板14,有效增加了脱水作业时对滤布的支撑面积,均匀分布压力,减少高压环境下对滤布的破坏,延长滤布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料模滤布12的进料口15处设置有将料模滤布12固定于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环状滤布压板16,所述气模滤布22上相对环状滤布压板16的位置设置有可覆盖进料口15的盖板23,本实施例的料模滤布12采用通用滤布,环状滤布压板16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料模滤布12,防止泥浆在进料口15处渗漏,同时,进料通道11由软管与进料管2联接,料模排水通道17由软管与料模排水管7联接;气模滤布22也是通用滤布,料模滤布12上固定的盖板23的作用主要是在气压作用下,盖住进料口15,防止泥浆从料模5的进料通道11倒流回去,进气通道21由软管与进气管2联接,气模排水通道26由软管与气模排水管6联接。
如图2所示,相邻的气模8和料模5合模后形成滤室9,泥浆经进料管3、进料通道11泵入滤室9内,利用泥浆自身压力和滤布作用下,将水份经料模排水通道17、气模排水通道26排出滤室9,实现首次过滤,接着经进气管2和进气通道21向气模8内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形成高压气流透过气模滤布22后击穿滤饼10,将滤饼10间隙内内的残留水份雾化后带出料模排水通道17汇集至料模排水管7后排出,实现滤饼10的进一步脱水(见图3)。
实施例二
如图6至9所示,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梁板1及右梁板4,所述左梁板1固定设置,所述右梁板4在外力驱动下可滑动地沿导轨或导杆左右移动,所述左梁板1及右梁板4之间交替地排列设置有能组成封闭滤室9的气模8和料模5,
所述料模5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9内注入待脱水浆料的进料管3,输出端连接将待脱水浆料的水份排出滤室9以形成滤饼10的料模排水管7;
所述气模8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9内注入压缩气体的进气管2,输出端连接用于排出滤室9内滤水的气模排水管6,所述压缩气体击穿滤饼10后形成高速气流将滤饼10内水份雾化并带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包括交替排列设置的四个料模5和三个气模8,所述料模5包括料模滤板18、中部开有进料口15的料模滤布12,所述料模滤板18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3的进料通道11,下部设有连接料模排水管7的料模排水通道17,其中,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料模滤板18的两个侧面中均只有一个设有料模容料部13,其余2个料模滤板18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料模容料部13,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呈同心圆状分布、平行直线状分布或网状分布导水槽19,本实施例为同心圆状分布,每个导水槽19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20,所述料模滤布12 覆盖在料模容料部13表面,料模水排通道17从料模滤板18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20连通,所述进料通道11 从料模滤板18边缘向内延伸与进料口15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导水槽19与料模滤布1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
所述气模8设置在料模5之间,包括气模滤板25、气模滤布22,所述气模滤板25上部设有连接进气管2的进气通道21,下部设有连接气模排水管6的气模排水通道26,所述气模滤板25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气模容料部24,所述气模容料部24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呈同心圆状分布、平行直线状分布或网状分布导水槽19,本实施例为同心圆状分布,导水槽19,每个导水槽19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20,所述气模滤布22 覆盖在气模容料部24表面,所述进气通道21 、气模排水通道26分别从气模滤板25 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20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模容料部24表面的导水槽19与气模滤布2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导水槽19与料模滤布1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导水槽19和冲孔板14,有效增加了脱水作业时对滤布的支撑面积,均匀分布压力,减少高压环境下对滤布的破坏,延长滤布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料模滤布12的进料口15处设置有将料模滤布12固定于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环状滤布压板16,所述气模滤布22上相对环状滤布压板16的位置设置有可覆盖进料口15的盖板23,本实施例的料模滤布12采用通用滤布,环状滤布压板16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料模滤布12,防止泥浆在进料口15处渗漏,同时,进料通道11由软管与进料管2联接,料模排水通道17由软管与料模排水管7联接;气模滤布22也是通用滤布,料模滤布12上固定的盖板23的作用主要是在气压作用下,盖住进料口15,防止泥浆从料模5的进料通道11倒流回去,进气通道21由软管与进气管2联接,气模排水通道26由软管与气模排水管6联接。
如图7所示,气模8和料模5合模后形成6个滤室9,泥浆经进料管3、进料通道11泵入滤室9内,利用泥浆自身压力和滤布作用下,将水份经料模排水通道17、气模排水通道26排出滤室9,实现首次过滤,接着经进气管2和进气通道21向气模8内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形成高压气流透过气模滤布22后击穿滤饼10,将滤饼10间隙内内的残留水份雾化后带出料模排水通道17汇集至料模排水管7后排出,实现滤饼10的进一步脱水(见图8),本实施例实现了多个滤室9同时作业,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作业成本。
实施例三
如图10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包括交替排列设置的一个料模5和两个气模8,所述料模5设置在两个气模8之间,所述气模滤板25的两个侧面中仅一个设有气模容料部24,所述料模滤板18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料模容料部13。
实施例四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包括交替排列设置的三个料模5和四个气模8,其中,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气模滤板25的两个侧面中均只有一个设有气模容料部24,其余两个气模滤板25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气模容料部24,所述料模5设置在气模8之间,其料模滤板18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料模容料部13。
实施例五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 合模,右梁板4在外力驱动下,推动气模8和料模5紧密贴合实现合模,使相邻料模容料部13和气模容料部24形成封闭的滤室9;
步骤2、压力脱水,将泥浆从进料管3和进料通道11泵入各滤室9,在进料压力的作用下,泥浆里的水经滤布滤出后,分别经气模排水管6、料模排水管7排出滤室7,剩余部分被截留在滤室9内形成滤饼10;
步骤3、高速气流脱水,压力脱水维持到设定时间后,关闭气模排水管6及进料管3,打开进气管2,向气模8中输入压缩空气,所述压缩空气穿透气模滤布22后再击穿滤饼10,气流击穿滤饼10后形成细小的通道,气流在这些细小的通道内快速流过时,高速气流使滤饼10里的残留间隙水雾化并随气流带出,最终使带有水份的压缩空气透过料模滤布12后经导水槽19、料模排水通道17及料模排水管7排出滤室9外,实现滤饼10的进一步脱水;
步骤4、脱模及卸料,关闭进气管2,右梁板4在外力驱动下,拉动气模8和料模5脱离后,卸掉滤室9内的干燥滤饼10,完成脱水过程。
在其它参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对表1所述浆料进行脱水处理后,与现有压滤方法(隔膜压滤机)获得的滤饼含水率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经过对比,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气流脱水的方法进行脱水后得到的滤饼,相比统技术压滤后得到的滤饼,其含水率降幅达50%左右,大幅度的提高了滤饼的干燥程度,简化对滤饼的后续处理,节能、环保、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梁板(1)及右梁板(4),所述左梁板(1)固定设置,所述右梁板(4)在外力驱动下可滑动地沿导轨或导杆左右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梁板(1)及右梁板(4)之间交替地排列设置有能组成封闭滤室(9)的气模(8)和料模(5),
所述料模(5)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9)内注入待脱水浆料的进料管(3),输出端连接将待脱水浆料的水份排出滤室(9)以形成滤饼(10)的料模排水管(7);
所述气模(8)的输入端连接向滤室(9)内注入压缩气体的进气管2,输出端连接用于排出滤室(9)内滤水的气模排水管(6),所述压缩气体击穿滤饼(10)后形成高速气流将滤饼(10)内水份雾化并带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模(5)包括料模滤板(18)、中部开有进料口(15)的料模滤布(12),所述料模滤板(18)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3)的进料通道(11),下部设有连接料模排水管(7)的料模排水通道(17),所述料模(5)的两个侧面中至少一个设有料模容料部(13),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导水槽(19),每个导水槽(19)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20),所述料模滤布(12) 覆盖在料模容料部(13)表面,料模水排通道(17)从料模滤板(18)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20)连通,所述进料通道(11) 从料模滤板(18)边缘向内延伸与进料口(1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导水槽(19)与料模滤布(1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模(8)包括气模滤板(25)、气模滤布(22),所述气模滤板(25)上部设有连接进气管(2)的进气通道(21),下部设有连接气模排水管(6)的气模排水通道(26),所述气模滤板(25)的两个侧面中至少一个设有气模容料部(24),所述气模容料部(24)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导水槽(19),每个导水槽(19)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20),所述气模滤布(22) 覆盖在气模容料部(24)表面,所述进气通道(21) 、气模排水通道(26)分别从气模滤板(25) 边缘向内延伸并与连接孔(2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模容料部(24)表面的导水槽(19)与气模滤布(22)之间还设置有冲孔板(14),所述冲孔板(1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19) 呈同心圆状分布、平行直线状分布或网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气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模滤布(12)的进料口(15)处设置有将料模滤布(12)固定于料模容料部(13)表面的环状滤布压板(16),所述气模滤布(22)上相对环状滤布压板(16)的位置设置有可覆盖进料口(15)的盖板(23)。
CN201420554002.0U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1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4002.0U CN204121845U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4002.0U CN204121845U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1845U true CN204121845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78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400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1845U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18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8936A (zh) * 2014-09-24 2014-12-17 辛后安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方法及装置
CN105217920A (zh) * 2015-09-29 2016-01-06 广东屹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饼深度脱水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8936A (zh) * 2014-09-24 2014-12-17 辛后安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方法及装置
CN104208936B (zh) * 2014-09-24 2015-10-28 辛后安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方法及装置
CN105217920A (zh) * 2015-09-29 2016-01-06 广东屹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饼深度脱水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4459B (zh) 板式污泥脱水机及脱水方法
CN102225260B (zh) 一种自动压滤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2431196B (zh) 一种立/卧式自动压榨机
CN204502504U (zh) 热干化隔膜压滤机
CN102225259B (zh) 一种卧式自动压滤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08936B (zh)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方法及装置
CN105776809B (zh)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CN204121845U (zh) 一种高速气流脱水装置
CN104225985A (zh) 一种高压压滤装置
CN105217920A (zh) 一种滤饼深度脱水方法及装置
CN105561645B (zh) 一种齿状式保压压滤方法
CN205933584U (zh) 一种固液分离设备
CN107335256A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板框式压滤机滤布
CN108043090A (zh) 一种料液除渣的间歇式进液压滤装置
CN112194334A (zh) 一种物化污泥脱水的方法
CN112516633B (zh) 一种空气能压滤机及其使用方法
WO2008151531A1 (fr) Filtre-presse à plateaux et cadres à soufflage d'air pour déshydrater les boues
CN211486682U (zh) 一种聚醚醚酮聚合物生产用板式压滤机
CN210473170U (zh) 一种改进型压滤机滤板
CN202028248U (zh) 双压双开式压滤机
CN209974584U (zh) 一种超高压压滤机滤板组
CN209173452U (zh) 一种压滤机
CN105561646B (zh) 提高压滤/压榨机工作性能的方法及压滤/压榨机
CN204419732U (zh) 一种压滤机液压站系统
CN205635324U (zh) 一种分段式污泥脱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0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