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5781U -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5781U
CN204115781U CN201420672530.6U CN201420672530U CN204115781U CN 204115781 U CN204115781 U CN 204115781U CN 201420672530 U CN201420672530 U CN 201420672530U CN 204115781 U CN204115781 U CN 204115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pressure
adaptation
stop valve
sampling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25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占良
龙运辉
常永锋
梁铭
呼军
解海龙
马珑
常鹏
方磊
常森
廖超
唐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725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5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5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57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包括阀式孔板计量装置、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还包括连接在阀式孔板计量装置的出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连接在差压变送器的入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三通件、取样截止阀一、取样截止阀二;三通件的入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一连接,三通件与其入口端在一条直线上的出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连接,三通件的另一出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二连接,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入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连接,且取样截止阀一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呈150°~170°角,取样截止阀二与压力变送器连接,该装置施工效率高、有效的降低了装置积液,降低维护维修难度,降低接头漏气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采气生产的领域,以及其他涉及压力的生产场所,涉及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背景技术
孔板流量计将标准孔板与变送器(或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及压力变送器)配套组成的高量程比差压流量装置,是天然气外输法定计量器具之一,其计量主要参数之一是管道气体在孔板前后形成压差,通过两根导压管连接差压变送器。
在标准设计图CTEC1123/04“差压变送器流量测量管路连接图”中,对装置具体尺寸和外观并没有详细要求,在现场制作过程中,一是电仪施工人员焊接的管路材料、外观、形状不统一,影响集气站标准化效果;二是湿气计量要求差压导管有倾斜(1:10~1:100)目前导压管段抬起角度不足,容易积液,冬季生产易冻堵;导压管段强行抬起回液,装置与流量计接口易漏气,密闭性不好;三是导压管段过长,施工过程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质量不高、标准化程度低;四是装置长期使用后,维护、维修和更换难度大,伴热带长度、保温等都需要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效率高、有效的降低了装置积液,降低维护维修难度,降低接头漏气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的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包括阀式孔板计量装置、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还包括连接在阀式孔板计量装置的出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连接在差压变送器的入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三通件、取样截止阀一、取样截止阀二;
所述的三通件的入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一连接,所述的三通件与其入口端在一条直线上的出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连接,所述三通件的另一出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二连接,且取样截止阀一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呈150°~170°角,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入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连接,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二与压力变送器连接。
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与三通件之间还设有对焊三通管件。
所述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与取样截止阀一通过压力管道焊接连接;所述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与三通件通过压力管道焊接连接。
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呈150°~170°角;所述的三通件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呈150°~170°角。
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呈160°角;所述的三通件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呈160°角。
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呈150°角;所述的三通件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呈150°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优化后的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自带的倾斜角度,在微伴热情况下,积液靠重力回流,可以有效的解决非标准型孔板流量计导压管在冬季运行中容易发生积液冻堵的问题;
2、两根引压管在安装过程中,微调轴向角度,可以自适应阀式孔板气嘴和三通阀组两个气嘴不同间距,实现不同品牌、型号差压变送器的通用;
3、可以将成品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作为备件,更换简单;标准化效果良好、质量稳定;节约建站过程制作导压装置的时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1.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2.取样截止阀一 ;3.对焊三通管件;4三通件;5.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6.取样截止阀二;7、阀式孔板计量装置;8.差压变送器;9.压力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施工过程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质量不高、标准化程度低;四是装置长期使用后,维护、维修和更换难度大,伴热带长度、保温等都需要更换的缺陷,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包括阀式孔板计量装置7、压力变送器9、差压变送器8,还包括连接在阀式孔板计量装置7的出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连接在差压变送器8的入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三通件4、取样截止阀一2、取样截止阀二6;
所述的三通件4的入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一2连接,所述的三通件4与其入口端在一条直线上的出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连接,所述三通件4的另一出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二6连接,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入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连接,且取样截止阀一2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50°~170°角,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二6与压力变送器9连接。
取样截止阀一2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50°或170°角,在微伴热情况下,积液靠重力回流,可以有效的解决非标准型孔板流量计导压管在冬季运行中容易发生积液冻堵的问题,角度如大于170°,坡度过于平缓,积液靠重力回流不稳定,会发生堵塞的状况,如角度小于150°,坡度过于陡,施工困难,工艺要求较高;
所述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与阀式孔板流量装置7连接,阀式孔板流量装置7安装于天然气外输计量管段,是计量的主要装置;
所述的截止阀一2和截止阀二6主要用于放空,更换2、3、4、5、6组件及三通阀组、差压变送器9、压力变送器9时关闭气路;
所述的三通件4联通阀式孔板流量装置7下游节流前气路,连接取样截止阀二6,更换设备时空放引压装置内的天然气;
所述的自适应接头二5可以兼容各种孔间距不同的三通阀组(国内外部分差压变送器配置的三通阀组孔间距不一样),联通阀式孔板流量计节流前、后气路,给差压变送器测量节流压差提供气源,采集数值传送到PLC,通过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
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二6连接压力变送器9,测量阀式孔板流量计节流前压力,采集数值传送到PLC,通过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的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中,与阀式孔板流量装置7相连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和与差压变送器8三通阀组相连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不在同一高度。
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是阀式孔板流量计压力采集的引压部分、疏导体系和连接部位。阀式孔板流量装置7经过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用压力变送器8采集到节流前压力,用差压变送器9采集到孔板两端节流前、节流后的压力差值,最终计算出流量。
实施例3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三通件4之间还设有对焊三通管件3,对焊三通管件3联通阀式孔板流量装置下游节流后气路。
实施例4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与取样截止阀一2通过压力管道焊接连接。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50°或170°角。
所述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与三通件4通过压力管道焊接连接。所述的三通件4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呈150°或170°角。角度如大于170°,坡度过于平缓,积液靠重力回流不稳定,会发生堵塞的状况,如角度小于150°,坡度过于陡,施工困难,工艺要求较高;
实施例5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优化方案选,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50°角,所述的三通件4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呈150°角。坡度较大,有利于积液靠重力回流,有效的解决非标准型孔板流量计导压管在冬季运行中容易发生积液冻堵的问题。
实施例6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选优最优化的方案为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60°角,所述的三通件4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呈160°角。最合适的坡度,既有利于积液靠重力回流,安装简单。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的优点:一是通过优化后的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自带的倾斜角度,在微伴热情况下,积液靠重力回流,可以有效的解决非标准型孔板流量计导压管在冬季运行中容易发生积液冻堵的问题;
二是两根引压管在安装过程中,微调轴向角度,可以自适应阀式孔板气嘴和三通阀组两个气嘴不同间距,实现不同品牌、型号差压变送器的通用;
三是可以将成品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作为备件,更换简单;标准化效果良好、质量稳定;节约建站过程制作导压装置的时间。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包括阀式孔板计量装置(7)、压力变送器(9)、差压变送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阀式孔板计量装置(7)的出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连接在差压变送器(8)的入口端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三通件(4)、取样截止阀一(2)、取样截止阀二(6);
所述的三通件(4)的入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一(2)连接,所述的三通件(4)与其入口端在一条直线上的出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连接,所述三通件(4)的另一出口端与取样截止阀二(6)连接,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入口端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连接,且取样截止阀一(2)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50°~170°角,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二(6)与压力变送器(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三通件(4)之间还设有对焊三通管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与取样截止阀一(2)通过压力管道焊接连接;所述的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与三通件(4)通过压力管道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50°~170°角;述的三通件(4)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呈150°~170°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60°角;所述的三通件(4)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呈160°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截止阀一(2)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一(1)呈150°角;所述的三通件(4)与其焊接用的压力管线成直线,且与自适应取压管接头二(5)呈170°角。
CN201420672530.6U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5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2530.6U CN204115781U (zh)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2530.6U CN204115781U (zh)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5781U true CN204115781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3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253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5781U (zh)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5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7316A (zh) 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
CN203569129U (zh) 一种高炉风口模拟检测装置
CN204554185U (zh) 一种采用法兰连接的保温三通
CN204115781U (zh) 一种倾斜式自适应引压装置
CN207163773U (zh) 烟气的取样装置
CN201034648Y (zh) 气体流量计孔板装置
CN202707475U (zh) 一种新型立式水泵进出口成套设备
CN205859612U (zh) 集油系统
CN206093326U (zh) 一种多支路分流管道组件
CN205560278U (zh) 一种放散氩气回收装置
CN204494907U (zh) 地源热泵系统中一体式集合器装置
CN204420423U (zh) Y型三通
CN208206365U (zh) 一种城市供暖用的管道压力检测装置
CN203376191U (zh) 一种防堵风压取样设备
CN106641732B (zh) 一种成品油装车计量调节装置
CN202255484U (zh) 一种孔板流量计管道装置
CN204439155U (zh) 一种新型燃气汇管
CN108375402B (zh) 基于分流取样法的水电站水轮机过流量在线测量系统
CN204479110U (zh) 一种模块化风量测量装置
CN201819709U (zh) 瓦斯抽采无法兰式孔板流量计
CN209280058U (zh) 一种两相蒸汽在线计量装置
CN205483157U (zh) 一种高淤渠道手动闸门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N204328487U (zh) 基于副管流量计的输油管道泄漏监测装置
CN202708445U (zh) 管道圆环形补偿器
CN203567234U (zh) 一种新型六面顶压机液压站油温自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