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4250U -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4250U
CN204104250U CN201420476201.4U CN201420476201U CN204104250U CN 204104250 U CN204104250 U CN 204104250U CN 201420476201 U CN201420476201 U CN 201420476201U CN 204104250 U CN204104250 U CN 204104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hell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ousing unit
dead ring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62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好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62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4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4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4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中,壳体组件包括:金属壳体以及绝缘环,金属壳体上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金属壳体的耳机孔,绝缘环包括本体部和伸出部,本体部嵌入耳机孔内,且伸出部凸出于金属壳体的前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通过将绝缘环的本体部嵌入至耳机孔内,并将绝缘环的伸出部凸出于金属壳体的前表面,使耳机在使用时与金属壳体绝缘,避免了耳机在插入耳机孔时插头与金属壳体接触导通,从而满足了金属壳体作为天线使用的功能。同时也简化了壳体组件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通讯设备使用金属外壳,而且要求金属外壳为天线的一部分。当耳机的插头插入耳机孔时,其金属头部分很容易接触到通讯设备的外壳,当此部分外壳是金属而且同时也是天线时,这样的接触就会影响到天线的性能,从而使整个通讯设备的功能受到不良影响。
在现有的通讯设备上,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往往是将耳机孔周围的金属外壳独立出来,不用作天线,或者直接将这部分做成塑胶外壳。这种方式会限制天线的设计与调试,同时,因为要使此部分金属与整体分离,就相应的要有塑胶料填充隔断,将耳机孔处的部分外壳做成塑胶时,不仅限制了天线及整机的外观设计,还会因为塑胶的强度比金属小,导致整机的强度在此处很弱,容易裂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出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需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组件的通讯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包括:金属壳体以及绝缘环,所述金属壳体上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金属壳体的耳机孔,所述绝缘环包括本体部和伸出部,所述本体部嵌入所述耳机孔内,且所述伸出部凸出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表面,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耳机孔之间设有胶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通过将绝缘环的本体部嵌入至耳机孔内,并将绝缘环的伸出部凸出于金属壳体的前表面,使耳机在使用时与金属壳体绝缘,避免了耳机在插入耳机孔时插头与金属壳体接触导通,从而满足了金属壳体作为天线使用的功能。同时也简化了壳体组件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金属壳体的使用强度,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外形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环还包括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周壁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后表面卡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孔包括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孔段设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伸出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伸出部为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伸出部的周壁高于所述本体部的周壁。
可选地,所述绝缘环的内径为2-4mm,外径为3.5-6mm。
可选地,所述伸出部凸出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表面的高度为h,h为0.05-0.5mm。
可选地,所述绝缘环为塑胶绝缘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设备,通过将绝缘环的本体部嵌入至耳机孔内,并将绝缘环的伸出部凸出于金属壳体的前表面,使耳机在使用时与金属壳体绝缘,避免了耳机在插入耳机孔时插头与金属壳体接触导通,从而满足了金属壳体作为天线使用的功能。同时也简化了壳体组件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金属壳体的使用强度,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外形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壳体组件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壳体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绝缘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壳体组件与耳机的插头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组件100,
金属壳体10,耳机孔11,第一孔段12,第二孔段13,前表面14,后表面15,
绝缘环20,本体部21,伸出部22,卡接部23,
插头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通讯设备(图未示出)的壳体组件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100,包括:金属壳体10以及绝缘环20。具体地,金属壳体10上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金属壳体10的耳机孔11。需要说明的是,耳机的插头200可以插入到耳机孔11内,用户可以通过耳机进行通讯。在通讯过程中,金属壳体10可以作为天线使用,辅助通讯设备的接收和发送数据。
如图5所示,考虑到耳机的插头200为金属插头,为防止插头200与金属壳体10接触而影响金属壳体10的天线性能,可以在耳机孔11处设置绝缘环20。绝缘环20在插头200和金属壳体10之间形成绝缘层,有效地防止了插头200与金属壳体10接触导通,保证了通讯顺畅进行。可选地,绝缘环20为塑胶绝缘环20。
如图4所示,绝缘环20可以包括本体部21和伸出部22,本体部21嵌入耳机孔11内,且伸出部22凸出于金属壳体10的前表面14。由此,有效地防止了耳机的插头200插入耳机孔11后,插头200上接地部分的金属与金属外壳接触导通,满足了金属壳体10作为天线使用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为了将耳机孔周围的金属壳体独立出来,不用作天线,就要有填充物(例如塑料)在耳机孔周围进行隔断。这样,不仅限制了天线及整机的外观设计,而且还会因材料的改变,降低整机的强度,壳体在耳机孔处易产生裂纹,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100,有效地防止了耳机的插头200插入耳机孔11后,插头200上接地部分的金属与金属外壳接触导通,满足了通讯设备的使用需求,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外观整体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100,通过将绝缘环20的本体部21嵌入至耳机孔11内,并将绝缘环20的伸出部22凸出于金属壳体10的前表面14,使耳机在使用时与金属壳体10绝缘,避免了耳机在插入耳机孔11时插头200与金属壳体10接触导通,从而满足了金属壳体10作为天线使用的功能。同时也简化了壳体组件100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金属壳体的使用强度,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外形美观性。
如图3和图5所示,为进一步提高绝缘环20与金属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部21与耳机孔11之间可以设有胶粘层(图未示出)。例如,在绝缘环20与金属壳体10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增加点胶工序,以形成胶粘层,由此可以保证装配的牢靠性。
进一步地,绝缘环20还可以包括凸出于本体部21的周壁的卡接部23,卡接部23与金属壳体10的后表面15卡接。装配时,可以采用从前向后(如图3、图4所示的前后方向)的装配方向进行装配。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绝缘环20与金属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例如,卡接部23可以为沿本体部21的径向方向向外(如图2所示的外侧方向)凸出的凸起,将绝缘环20装配至金属壳体10上后,凸起上朝向前方(如图3、图4所示的前方)的一侧与金属壳体10的后表面15相抵。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绝缘环20脱离耳机孔11。
为进一步提高绝缘环20与金属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卡接部23可以为多个,且沿绝缘环20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在本体部21的周壁上。由此,既保证了绝缘环20与金属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又减少了卡接部23的卡接面积,以便于将绝缘环20装配至金属壳体10上。更进一步的,卡接部23可以为两个,两个卡接部23设置在绝缘环20的同一条直径上。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伸出部22可以为圆环形。由此,可以有效地使耳机插头200与金属壳体10绝缘,保证了金属壳体10作为天线使用的功能特性。进一步地,伸出部22的周壁高于本体部21的周壁。由此,可以使绝缘环20牢靠得卡在耳机孔11内。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耳机孔11包括沿前后方向(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布置的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12和第二孔段13。具体地,第一孔段1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孔段13的径向尺寸,第二孔段13设在卡接部23和伸出部2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绝缘环20的内径为2-4mm,外径为3.5-6mm。如图3所示,伸出部22凸出于金属壳体10的前表面14的高度为h,h为0.05-0.5mm。由此,有效地防止了耳机的插头200插入耳机孔11后,插头200上接地部分的金属与金属外壳接触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讯设备,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讯设备,通过将绝缘环20的本体部21嵌入至耳机孔11内,并将绝缘环20的伸出部22凸出于金属壳体10的前表面14,使耳机在使用时与金属壳体10绝缘,避免了耳机在插入耳机孔11时插头200与金属壳体10接触导通,从而满足了金属壳体10作为天线使用的功能。同时也简化了壳体组件100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金属壳体的使用强度,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外形美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以及绝缘环,所述金属壳体上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金属壳体的耳机孔,所述绝缘环包括本体部和伸出部,所述本体部嵌入所述耳机孔内,且所述伸出部凸出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表面,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耳机孔之间设有胶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进一步包括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周壁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后表面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孔包括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孔段设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伸出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为圆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的周壁高于所述本体部的周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的内径为2-4mm,外径为3.5-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凸出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表面的高度为h,h为0.05-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为塑胶绝缘环。
9.一种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CN201420476201.4U 2014-08-22 2014-08-22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Active CN204104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6201.4U CN204104250U (zh) 2014-08-22 2014-08-22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6201.4U CN204104250U (zh) 2014-08-22 2014-08-22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4250U true CN204104250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7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6201.4U Active CN204104250U (zh) 2014-08-22 2014-08-22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42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227A (zh) * 2015-10-15 2020-11-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壳体及包括壳体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227A (zh) * 2015-10-15 2020-11-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壳体及包括壳体的电子设备
CN115000676A (zh) * 2015-10-15 2022-09-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壳体及包括壳体的电子设备
USRE49451E1 (en) 2015-10-15 202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nd material layer details of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0518B1 (ko) 모바일 기기의 송수신 감도 향상을 위한 안테나 부스터 케이스
CN105120041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
US2010020892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anufactured by molding, method and mol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lic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6785353B (zh) 终端的导电盖体组件及终端
EP3147922A1 (en) Waterproof apparatus for terminal side-key, and terminal
CN104183965B (zh) 防止干扰射频信号的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3182760U (ja) オーディオプラグ
US2010020893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anufactured by molding, method and mol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lic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4934746A (zh) 可正反插型usb连接器
CN204145919U (zh)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CN204104250U (zh) 通讯设备及用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组件
CN1055541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前壳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119446U (zh) 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耳机蓝牙天线
US2011015182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ceiver
JP2019047481A (ja) 携帯型デバイス
CN205016763U (zh) 防水电连接器结构
CN205040122U (zh) 电子设备
CN103811925B (zh) 开关型同轴连接器
CN201130740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4304073U (zh) 防水电连接器
JP2009104867A (ja) プラグ及びジャック
CN102438059A (zh) 一种耳机及移动终端
CN103825126B (zh) 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同轴连接器
CN104283051A (zh) 一种超薄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135069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