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3856U - 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3856U
CN204103856U CN201420361028.3U CN201420361028U CN204103856U CN 204103856 U CN204103856 U CN 204103856U CN 201420361028 U CN201420361028 U CN 201420361028U CN 204103856 U CN204103856 U CN 204103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backboard
terminal box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10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翔
尹力
王申存
姜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10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3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3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38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第一封装层、电池片、第二封装层、以及背板,所述电池片通过汇流条引出电流,所述汇流条于所述前板和背板之间从本体边缘引出;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形成为大体U形形状且卡合在所述本体的前板和背板的边缘处,所述接线盒的位于所述背板后侧的部分内具有腔室和设在所述腔室内的二极管,所述汇流条伸入所述腔室内与所述二极管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便节省光伏组件的安装空间、提高系统效率,而且可以防止接线盒的线缆被光伏组件的边框划伤夹破,以便提高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组件在生产时容易出现电池片漂移的现象。因此,在生产现有的光伏组件时需要使用夹具,而且对夹具的精确度的要求很高。由此不仅增加了现有的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而且导致现有的光伏组件的良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消除电池片漂移、强度高、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生产难度低、良品率高等优点的光伏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第一封装层、电池片、第二封装层、以及背板,所述电池片通过汇流条引出电流,所述汇流条于所述前板和背板之间从本体边缘引出;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形成为大体U形形状且卡合在所述本体的前板和背板的边缘处,所述接线盒的位于所述背板后侧的部分内具有腔室和设在所述腔室内的二极管,所述汇流条伸入所述腔室内与所述二极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通过将接线盒卡合在本体边缘处且将二极管设置在背板的边沿的内侧,并将汇流条从而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小接线盒的突出背板的部分,以便节省光伏组件的安装空间、提高系统效率,而且可以防止接线盒的线缆被光伏组件的边框划伤夹破,以便提高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反光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与本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与本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接线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本体1、前板101、背板102、第一封装层103、
第二封装层104、玻璃纤维层105、电池片106、
接线盒107、腔室1071、二极管1072、汇流条1073、
第一电连接段10731、第二电连接段10732、第三电连接段10733、
输出端正极1074、定位柱1075、开口1076、
第一反光条1081、第二反光条1082、矩形区域10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本体1和接线盒107,其中如图1所示,本体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101、第一封装层103、电池片106、第二封装层104、以及背板102,电池片106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图未示出),电池片106通过汇流条1073引出电流,汇流条1073于前板101和背板102之间从本体1边缘引出,如图4和图5所示。
接线盒107形成为大体U形形状且卡合在本体1的前板101和背板102的边缘处,接线盒107的位于背板102后侧的部分内具有腔室1071和设在腔室1071内的二极管1072,汇流条1073伸入腔室1071内与二极管1072相连。换言之,汇流条1073是折弯的汇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通过将接线盒卡合在本体边缘处且将二极管1072设置在背板102的边沿的内侧,并将汇流条从而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小接线盒107的突出背板102的部分,以便节省光伏组件的安装空间、提高系统效率,而且可以防止接线盒107的线缆被光伏组件的边框划伤夹破,以便提高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接线盒107内具有垫片(图未示出),二极管1072和伸入腔室1071内的汇流条1073均与垫片焊接。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接线盒107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柱1075,其中垫片穿过定位柱1075设置,其中二极管1072和汇流条1073均焊接在垫片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线盒107与前板101和背板102中至少一个的接触面粘胶,例如胶为硅胶。例如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在接线盒107的U形形状的封闭端的内表面(即接线盒的图5和图6中位于本体1的右侧的部分)具有硅胶;在另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在接线盒107的与前板101和背板102的接触面上均通过硅胶粘接。当然,也可以在接线盒107的与本体1的接触的所有面上均通过硅胶粘接。
如图3所示,接线盒107的朝向背板102的一侧具有两个适于汇流条1073通过的开口1076。可选地,在接线盒107的远离背板102的一侧表面敞开,在将汇流条1073、二极管1072焊接至垫片上之后,在腔室1071内灌满胶,然后通过下盖(图未示出)将腔室1071封闭,从而实现了对接线盒107的装配。
如图4所示,汇流条1073包括:第一电连接段10731、第二电连接段10732和第三电连接段10733,其中第一电连接段10731位于本体1内,第一电连接段10731的内端与电池片106电连接,第一电连接段10731的外端向外延伸超出本体1的边缘,第三电连接段10733的外端通过第二电连接段10732连接至第一电连接段10731,第三电连接段10733的内端延伸到背板102的背面且与二极管1072电连接。也就是说,在例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电连接段10732从第一电连接段10731的外端先向后延伸并沿背板102延伸至对应于开口1076处,然后再向后延伸至腔室1071内与二极管1072和垫片连接。也就是说,第二电连接段10732是折弯的,由此,进一步保证了汇流条1073整体位于接线盒107和本体1之间,不会外露,提高了接线盒和汇流条的使用寿命。
其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汇流条的内端指的是邻近背板102(光伏组件)的中心的一端,而外端指的是远离背板102(光伏组件)的中心的一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汇流条1073包括:第一电连接段10731、第二电连接段10732和第三电连接段10733,其中第一电连接段10731位于本体1内,第一电连接段10731的内端与电池片106电连接,第一电连接段10731的外端向外延伸超出本体1的边缘,第三电连接段10733的外端通过第二电连接段10732连接至第一电连接段10731,其中第一电连接段10731和第三电连接段10733平行于背板102,第二电连接段10732分别垂直于第一电连接段10731和第三电连接段10733。也就是说,此时汇流条1073可以是大体U形。
通过将汇流条1073折弯,从而可以将二极管1072设置在背板102的边沿的内侧。由此可以使汇流条1073的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可以使接线盒107和背板光伏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玻璃纤维层105,玻璃纤维层105设在第二封装层104上。换言之,玻璃纤维层105设在电池片106与第二封装层104之间。可选地,玻璃纤维层105的厚度为0.1-0.5mm。由于玻璃纤维层105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因此在生产(封装)光伏组件时,电池片106不会随着第一封装层103和第二封装层104流动,从而可以避免电池片106漂移脱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通过在电池片106与第二封装层104之间设置玻璃纤维层105,从而在生产光伏组件时可以防止电池片106随着第一封装层103和第二封装层104流动,由此可以避免电池片106漂移脱层,从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良品率。也就是说,在生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无需使用夹具,从而可以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而且,由于玻璃纤维层105具有良好的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的强度,使光伏组件能够承受更大的风压雪压,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具有消除电池片106漂移、强度高、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生产难度低、良品率高等优点。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前板101可以是钢化玻璃板,背板102也可以是钢化玻璃板。第一封装层103和第二封装层104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热固性聚烯烃层。也就是说,第一封装层103和第二封装层104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由热固性聚烯烃制成。由热固性聚烯烃制成的第一封装层103和第二封装层104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以及优异的耐刮擦性能,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电池片106,进而可以减小前板101的厚度和背板102的厚度。由此光伏组件具有重量小、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而且,热固性聚烯烃的水汽透过率非常低,热固性聚烯烃的水汽透过率与现有的TPT(Tedlar/PET/Tedlar)背板的水汽透过率相当,即第一封装层103和第二封装层104的水汽透过率与现有的TPT背板的水汽透过率相当。另外,热固性聚烯烃的体积电阻率是EVA的体积电阻率的十倍以上,热固性聚烯烃的体积电阻率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体积电阻率相当。由此可以使第一封装层102和第二封装层104更加有效地保护电池片106的电性能。
有利地,第二封装层104的厚度可以在0.2毫米至2毫米的范围内。由此不仅可以使第二封装层104能够更好地保护电池片103,而且可以降低第二封装层104的制造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反光涂层(图中未示出),反光涂层设在第二封装层104与背板102之间。通过在第二封装层104与背板102之间设置反光涂层,从而可以将透过电池片106的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的光线反射回去,以便减少封装损失。
具体而言,反光涂层可以设在背板102的上表面上。反光涂层可以是白色的反光涂层。有利地,反光涂层可以由白色有机高分子制成,即反光涂层可以是白色有机高分子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反光涂层可以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第一反光条1081和多个彼此平行的第二反光条1082。多个第一反光条1081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每个第一反光条1081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多个第二反光条1082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每个第二反光条1082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多个第一反光条1081与多个第二反光条1082之间限定出多个矩形区域1083。电池片106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一一对应地落入多个矩形区域1083内。
换言之,电池单元的数量可以等于矩形区域1083的数量,且一个电池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入一个矩形区域1083内。由此可以使光伏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上下方向可以垂直于该水平面。
第一方向可以是背板102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背板102的宽度方向。第一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B所示,第二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C所示。
有利地,每个第一反光条1081可以是白色有机高分子反光条,每个第二反光条1082也可以是白色有机高分子反光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占用空间小、系统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第一封装层、电池片、第二封装层、以及背板,所述电池片通过汇流条引出电流,所述汇流条于所述前板和背板之间从本体边缘引出; 
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形成为大体U形形状且卡合在所述本体的前板和背板的边缘处,所述接线盒的位于所述背板后侧的部分内具有腔室和设在所述腔室内的二极管,所述汇流条伸入所述腔室内与所述二极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内具有垫片,所述二极管和伸入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汇流条均与所述垫片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柱,其中所述垫片穿过所述定位柱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前板和背板中至少一个的接触面粘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的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具有两个适于所述汇流条通过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包括: 
位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电连接段,所述第一电连接段的内端与所述电池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段的外端向外延伸超出所述本体的边缘; 
第三电连接段,所述第三电连接段的外端通过第二电连接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连接段,所述第三电连接段的内端延伸到所述背板的背面且与所述二极管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封装层与所述电池片之间的玻璃纤维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1-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设在所述第二封装层与所述背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涂层包括: 
多个彼此平行的第一反光条,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条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反光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和 
多个彼此平行的第二反光条,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条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反光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条与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条限定出多个矩形区域,其中所述电池片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一一对应地落入多 个所述矩形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中的每一个均为钢化玻璃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层的厚度在0.2毫米至2毫米的范围内。 
CN201420361028.3U 2014-06-30 2014-06-30 光伏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03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1028.3U CN204103856U (zh) 2014-06-30 2014-06-30 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1028.3U CN204103856U (zh) 2014-06-30 2014-06-30 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3856U true CN204103856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7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102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03856U (zh) 2014-06-30 2014-06-30 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38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205A (zh) * 2015-05-29 2017-01-04 江苏银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双玻太阳能光电板接线盒用工装
CN115015607A (zh) * 2022-06-02 2022-09-06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分体接线盒测试样品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的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205A (zh) * 2015-05-29 2017-01-04 江苏银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双玻太阳能光电板接线盒用工装
CN115015607A (zh) * 2022-06-02 2022-09-06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分体接线盒测试样品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的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2615U (zh) 一种新型拼接式光伏屋面结构
JP2017501582A (ja) 光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1065543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746872U (zh) 双玻电池组件
CN106026905A (zh) 一种内置二极管的光伏组件
CN103378202A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204103856U (zh) 光伏组件
CN101922212A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面电池瓦
US20150129012A1 (en) Photovoltaic apparatus
CN102792460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TWM453245U (zh) 太陽能模組之玻璃板及具有此玻璃板之太陽能模組
CN202487616U (zh)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
CN107070398B (zh) 一种基于水流吸热循环太阳能电池板
CN205693630U (zh) 一种内置二极管的光伏组件
CN202917527U (zh) 一种混合焊接的太阳能组件
EP2408017B1 (en) Photovoltaic battery module and junction box assembly therein
CN202405279U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
CN202736938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铝边框
CN202363500U (zh) 集成式光伏组件
CN202601673U (zh) 光伏接线盒
CN207165590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串间距/片间距上的反光膜
CN205029627U (zh) 光伏电站防暑汇流箱
CN20586435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4119144U (zh) 新型带反射玻璃的光伏组件阵列
CN208352307U (zh) 一种高透双玻叠瓦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