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2099U -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2099U
CN204102099U CN201420424149.8U CN201420424149U CN204102099U CN 204102099 U CN204102099 U CN 204102099U CN 201420424149 U CN201420424149 U CN 201420424149U CN 204102099 U CN204102099 U CN 204102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touch
glue face
screen module
tack 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41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鹏
宋富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litech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241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2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2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2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触摸屏手机外框难于拆卸和更换,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换的触摸屏模组,依次包括第一盖板、第一粘结层、第二盖板、第二粘结层、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盖板连接,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二粘结层与感应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粘结层为透明的双面胶层,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第一胶面的粘性与第二胶面的粘性的强度不同。因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应用在手机屏幕上时不会影响触摸屏的透光效果,同时,由于盖板可以在同一个胶面上进行反复粘结,因而能在一定的次数内对第一盖板进行简单、快速的拆装,从而满足消费者随心更换手机面板、实现手机面板个性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拆换的触摸屏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手机外壳板通过光学胶与触摸屏粘结在一起,通常的做法是将上层的玻璃盖板和下层的感应片在一定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OCA光学胶贴合而成。由于OCA光学胶是一种在常温下具有高粘性和高剥离强度,难于拆卸和更换。消费者无法自行更换手机面板外框颜色,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CN202600587U中公开了一种方便拆换的全面触摸屏一体机,其采用卡扣结构将外前壳固定在显示屏上,但这种结构在拆卸时容易损坏外壳和触控面板。
CN202159321U中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触控面板,通过底板的螺丝孔柱将外壳与手机进行固定,但是由于需要额外增加一块底板用以承载螺丝孔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艺复杂度和机身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触摸屏手机外框难于拆卸和更换,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换的触摸屏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模组从内到外依次由第一盖板、第一粘结层、第二盖板、第二粘结层、感应电极层组成,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盖板连接,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二粘结层与感应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粘结层为透明的双面胶层,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所述第一胶面与所述第一盖板粘结,所述第二胶面与所述第二盖板粘结,所述第一胶面的粘性与第二胶面的粘性的强度不相同。
因所述胶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应用在手机屏幕上时不会影响触摸屏的透光效果,同时,由于盖板可以在同一个胶面上进行反复粘结,因而能在一定的次数内对第一盖板进行简单、快速的拆装,从而满足消费者随心更换手机面板、实现手机面板个性化的需求。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粘结层厚度为100~200μm,透光率为大于90%;所述第二粘结层厚度为50~150μm,透光率为大于90%。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中,粘性较强的胶面与盖板间的粘结强度为9~15N/25mm,粘性较弱的胶面与盖板间的粘结强度为50~100mN/25mm。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粘结层为有机硅胶粘剂层与OCA光学胶层组成;所述第二粘结层为OCA光学胶层。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盖板为一种薄型片状结构,厚度为0.4~0.6mm;所述第一盖板材料选自玻璃、蓝宝石、塑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盖板透光率大于90%。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可视区、非可视区、按键区、IR区和听筒孔区。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非可视区的正面或/和反面覆有遮盖层;所述遮盖层为黑色、白色、灰色或彩色油墨树脂。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盖板为一种薄型片状结构,厚度为0.2~0.4mm;所述第二盖板材料选自玻璃或蓝宝石;所述第二盖板透光率大于90%。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屏模组中采用的双层盖板,第二盖板直接覆于感应电极层之上,有效保护功能电极层;第一盖板为外观层,采用可重复粘接的胶粘剂连接于第二盖板之上,可以进行简易拆换,消费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方便快速的更换外观盖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触摸屏模组,所述触摸屏模组的第一盖板为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部分。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触摸屏模组的第一盖板为移动终端的前壳,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组成移动终端的外壳。
触摸屏模组除第一盖板外的部分与移动终端后壳通过注塑形成为一体结构,结合力强,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模组一个实施例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模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粘结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模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盖板的示意图。
其中:A1——第一盖板、A2——第二盖板、B1——第一粘结层、B2——第二粘结层、A3——感应电极层、S1——第一胶面、S2——第二胶面、A1o——可视区、A1a——非可视区、A1b-——按键区、A1c——IR区、A1d——听筒孔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盖板,包括第一盖板A1和第二盖板A2。其中,第一盖板A1为一种薄型片状材料,厚度为0.4~0.6mm,第一盖板A1的材料选自玻璃、蓝宝石、塑胶中的一种或几种,透光率要求大于90%。第二盖板A2为一种薄型片状材料,厚度为0.2~0.4mm;材料选自玻璃或蓝宝石,透光率要求大于9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模组包括第一盖板A1、第一粘结层B1、第二盖板A2、第二粘结层B2、感应电极层A3;所述第一盖板A1通过第一粘接层B1与第二盖板A2连接;所述第二盖板A2通过第二粘结层B2与感应电极层A3连接。容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盖板A1为外观盖板,覆有一层具有视觉美观性的油墨层,第二盖板A2为保护盖板,避免感应电极层A3在拆换盖板时受到损坏。
粘结层,包括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的透光率均要大于90%。可以采用本领域内常用的涂覆方式、或购买由离型纸保护的胶粘剂膜贴装于盖板上;粘结层应均匀覆盖于盖板的整个平面。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粘结层B1,为一种双面胶,由第一胶面S1和第二胶面S2构成。由于第一胶面S1和第二胶面S2需要具有不同强度的粘性,可以由两种胶粘剂构成,通常情况下,应先将粘性较强的胶面固定于盖板上;粘性较弱的胶面与盖板间的粘结强度应在50~100mN/25mm之间,此时既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不脱落,又能在更外观盖板时轻松拆除;粘性较大的胶面与盖板间的粘结强度在9~15N/25mm,可以有效固定住粘结层,避免拆换外壳时使其结构受到外力影响。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S1胶面的粘性小于S2胶面时,粘性较强的第二胶面S2固定粘结在第二盖板A2上,粘性较弱的第一胶面S1与第一盖板A1粘结。拆除第一盖板时第一粘结层B1固定在第二盖板上,这时只需将新的第一盖板A1内侧清洁干燥后即可进行安装。同时,由于第一胶面S1具有反复粘结的特性,消费者可以在一定次数内根据喜好更换不同的外观盖板。
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S1胶面的粘性大于S2胶面时,具有较强粘性的第一胶面S1固定粘结在第一盖板A1上,拆除外观盖板时第一粘结层B1将随同第一盖板A1从第二盖板A2上一并拆除。此时的第二盖板上没有胶粘剂,第一盖板A1不能直接与之连接。因此,待更换的第一盖板A1上需要预置一层胶粘剂,形成第一粘结层B1,第一粘结层的S1胶面与第一盖板背面粘结,S2胶面用离型纸或塑胶片保护,避免与环境中的灰尘、杂物等接触影响透光效果和粘结效果。更换时只需揭开S2胶面的离型纸保护层与清洁干燥后的第二盖板粘结即可完成外观盖板的更换。同时,拆除下来的外观盖板由于覆有粘结层,为了便于之后的二次使用,用干净的离型纸或塑胶片遮盖于裸露的S2胶面上进行保护。
构成第一粘结层的胶粘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如可以为有机硅胶粘剂和OCA光学胶粘剂的组合,由于OCA光学胶粘剂的粘性大于有机硅胶粘剂,同时,有机硅胶粘剂上可以实现与清洁的盖板多次粘合。当将OCA光学胶层作为S2胶面置于靠近第二盖板A2的一侧时,可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此时,有机硅胶层作为S1胶面与第一盖板A1连接,更换外观盖板时只需将原来的第一盖板拆除即可;当OCA光学胶层作为S1胶面时,可与第一盖板A1固定连接,有机硅胶层作为S2胶面与第二盖板粘结,当更换外观盖板时,粘结层随原来的第一盖板一并拆下,此时新的外观盖板上需要预置一层胶粘剂,即第一粘结层。
就第二粘结层B2而言,其功能在于有效固定第二盖板A2和感应电极层A3,其粘结强度在9~15N/25mm之间时,可以满足使用;第二粘结层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胶粘剂层,如具有高的透光率和粘结强度的OCA光学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常用的胶粘剂,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盖板A1,所述第一盖板A1上设置有可视区A1o、非可视区A1a、按键区A1b、IR区A1c和听筒区A1d。第一盖板A1的至少一个面上覆有油墨遮盖层,油墨遮盖层涂覆于第一盖板的非可视区域A1a内,遮盖层可以有不同颜色,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所述遮盖层油墨的材料和涂覆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触摸屏模组,所述触摸屏模组的第一盖板A1为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部分,优选为移动终端的前壳。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后壳,所述后壳与前壳组成移动终端的外壳。触摸屏模组除第一盖板A1的部分外与移动终端后壳通过注塑形成为一体结构,结合力强,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第一盖板A1通过第一粘结层B1与移动终端上的第二盖板A2连接,当需要变换移动终端设备外观时,只需将第一盖板A1从设备上拆下,更换上新的第一盖板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 “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第一盖板、第一粘结层、第二盖板、第二粘结层和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盖板连接;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二粘结层与感应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粘结层为透明的双面胶层,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所述第一胶面与所述第一盖板粘结,所述第二胶面与所述第二盖板粘结;所述第一胶面的粘性与第二胶面的粘性的强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厚度为100~200μm;所述第二粘结层厚度为5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模组,所述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中,粘性较强的胶面与盖板间的粘结强度为9~15N/25mm,粘性较弱的胶面与盖板间的粘结强度为50~100mN/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由有机硅胶粘剂层和OCA光学胶层组成;所述第二粘结层为OCA光学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为薄型片状结构,厚度为0.4~0.6mm;所述第一盖板的材料选自玻璃、蓝宝石、塑胶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可视区、非可视区、按键区、IR区和听筒孔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可视区的正面或/和反面覆有遮盖层;所述遮盖层为黑色、白色、灰色或彩色油墨树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为薄型片状结构,厚度为0.2~0.4mm;所述第二盖板的材料选自玻璃或蓝宝石。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模组,所述触摸屏模组的第一盖板为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模组的第一盖板为移动终端的前壳,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组成移动终端的外壳。
CN201420424149.8U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4102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4149.8U CN204102099U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4149.8U CN204102099U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2099U true CN204102099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70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4149.8U Active CN204102099U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209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8158A (zh) * 2015-08-17 2015-12-09 江苏吉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蓝宝石晶片的贴片方法
CN105718099A (zh) * 2014-12-05 2016-06-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复合式盖板结构
CN106325396A (zh) * 2016-10-19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盖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31297A (zh) * 2018-05-29 2018-11-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099A (zh) * 2014-12-05 2016-06-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复合式盖板结构
CN105128158A (zh) * 2015-08-17 2015-12-09 江苏吉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蓝宝石晶片的贴片方法
CN106325396A (zh) * 2016-10-19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盖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31297A (zh) * 2018-05-29 2018-11-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2099U (zh)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A2847154C (en) Strengthened glass panel for protecting the surface of 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2161078A1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印刷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カバーガラス、液晶表示パネル、多機能端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印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6226947A (zh) 一体色显示屏
CN101566742B (zh) 内建式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43404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14087557A1 (ja) 家具ユニット
EP2886331B1 (en) Laminate comprising adhesive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4143403U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显示装置
CN204143402U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显示装置
CN202829924U (zh) 一种触摸屏光学透明胶膜
CN105425455A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工艺
JP7104077B2 (ja) クリスタルガラス又はスクリーンを含む装置
CN207028416U (zh) 一种热弯防爆有机玻璃手机保护膜
CN104915047A (zh) 触控面板及其贴合方法
CN204102100U (zh)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5473556U (zh) 一种滤蓝光及uv光的内防爆oca护眼膜
CN106155391A (zh) 一种油墨孔保护膜及触摸面板组件
CN207663431U (zh) 一种一体黑电容式触摸屏模组
CN205809838U (zh) 一种带起偏功能的触摸屏以及一体黑触摸屏显示模组
CN210506183U (zh) 一种应用于屏下指纹识别手机屏的防蓝光ab胶
CN204087145U (zh) 触控面板
KR101211910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 보호용 강화유리커버 및 이를 제작하는 방법
CN207249645U (zh)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模组
CN201259657Y (zh) 防水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IYAD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8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28

Address after: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BYD 518118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No. 3009

Patentee before: Biyadi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l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