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0878U -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0878U
CN204100878U CN201420254605.9U CN201420254605U CN204100878U CN 204100878 U CN204100878 U CN 204100878U CN 201420254605 U CN201420254605 U CN 201420254605U CN 204100878 U CN204100878 U CN 204100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tube
flange
main part
location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546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惠芳
徐广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546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0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0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08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换热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主体部的左端设有向上的第一翻边,右端设有向上的第二翻边;以及第一弹性定位部,第一弹性定位部设在第一主体部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定位件可以对换热管进行定位,换热管被定位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且换热管的管壁可以与第一弹性定位部接触,对换热管的定位更加牢固,具有定位效果好。而且,可以将第一定位件直接卡接在换热管上,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更加方便实施,可以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例如为冷凝器,的换热管弯折成蛇形排布的结构后,相邻的换热管壁之间需要保证合适的距离,例如,需要保证相互平行的换热管之间的距离相等,以提高换热效率。但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定位换热管的定位装置生产成本较高,且安装定位十分繁琐,降低了换热器,例如为冷凝器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定位效果好,方便实施的换热管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管定位装置的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左端设有向上的第一翻边,右端设有向上的第二翻边;以及第一弹性定位部,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定位件可以对换热管进行定位,换热管被定位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且换热管的管壁可以与第一弹性定位部接触,对换热管的定位更加牢固,具有定位效果好。而且,可以将第一定位件直接卡接在换热管上,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更加方便实施,可以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设置成沿左右方向上分布为多行,每行具有至少两个等间距分布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错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任一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分布为多列,所述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上一一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对同一行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的左右两端,且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前侧和/或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翻边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部为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构造成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倒V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体冲压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定位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左端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右端设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之间的第二弹性定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设置成沿左右方向上分布为多行,每行具有至少两个等间距分布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错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任一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分布为多列,所述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上一一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为设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构造成一端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倒V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体冲压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左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右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成蛇形排布的换热管;以及上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所述换热管定位装置与所述换热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具有换热管定位装置,通过换热管定位装置第一定位件可以对换热管进行定位,换热管被定位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且换热管的管壁可以与第一弹性定位部接触,对换热管的定位更加牢固,具有定位效果好。而且,可以将第一定位件直接卡接在换热管上,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更加方便实施,可以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的第二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工过程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换热管300;换热器400;第一主体部10;第一弹性定位部21;第一翻边11;第二翻边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4;第二主体部30;第三翻边31;第四翻边32;第二弹性定位部22;第一安装部33;第二安装部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 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3-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定位件100,第一定位件100包括:第一主体部10以及第一弹性定位部21,第一主体部10的左端设有向上的第一翻边11,右端设有向上的第二翻边12。第一弹性定位部21设在第一主体部10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之间。换言之第一定位件100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弹性定位部21,第一弹性定位部10可以和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配合使用,以用于多呈蛇形排布的换热管300,例如为冷凝器中的冷凝管,进行定位,以确保相邻两个的换热管300的管壁可以保持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定位件100可以对换热管300进行定位,换热管300被定位在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之间,且换热管300的管壁可以与第一弹性定位部21接触,对换热管300的定位更加牢固,具有定位效果好。而且,可以将第一定位件100直接卡接在换热管300上,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更加方便实施,可以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定位部21设置成沿左右方向(参见图1)上分布为多行,每行具有至少两个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弹性定位部21。由此,可以实现至少对三根平行的换热管300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第一弹性定位部21错开布置。由此,在每行具有较少的第一弹性定位部21的 前提下,可以对更多的平行的换热管300进行定位。更近一步地,任一行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弹性定位部21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行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弹性定位部21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可以设置成,多个第一弹性定位部21在前后方向分布为多列,列之间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更精确地对换热管300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定位部21的分布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第一弹性定位部21在前后方向上可以一一相对,也可以实现对换热管300的定位。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相对同一行多个第一弹性定位部21的左右两端,且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设在第一主体部10的前侧和/或后侧。由此,可以通过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对换热管300的位置进行限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主体部10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3,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位于第一翻边11的外侧,第二连接部14位于第二翻边12的外侧。由此,可以方便通过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将第一定位件100与其它部件进行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的上端可以向内弯折,例如,第一翻边11上端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压紧部(未示出),第一压紧部可以与第一主体部10的上表面平行或成预定角度,第一压紧部可以将安装在第一主体部10上最左端的换热管300压紧在第一主体部10上。同理可知,第二翻边12的上端可以向内折弯形成第二压紧部(未示出)第二压紧部可以与第一主体部10的上表面平行或成预定角度,第二压紧部可以将安装在第一主体部10上最右端的换热管300压紧在第一主体部10上。由此,可以将换热管300固定的更加牢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压紧部和第二压紧部可以是在第一定位件100上的第一主体部10上安装完后,再通过对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的上端施压而形成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部21可以为设在第一主体部10上的弹性臂,弹性臂构造成一端与第一主体部10连接的倒V形。第一弹性部21为倒V形,其两侧可以具有一定的弹力,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与散热管300的装配效率,在第一弹性部21的外侧壁上可以设有凹坑,以便于与换热管300卡接。参见图1,第一弹性定位部21可以与第一主体部10一体冲压成型。由此,可以方便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2、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定位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定位件200,第二定位件200包括第二主体部30,第二主体部30的左端设有第三翻边31,第二主体部30的右端设有第四翻边32,第三翻边31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第四翻边32与第二连接部14连接,第二主体部30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位于第三翻边31与第四翻边32之间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2。第二定位件200通过第三翻边31和第四翻边32与第 一定位件100连接,可以使第一定位件100的定位的更加牢固,且便于对整个换热器300进行定位。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定位部22可以设置成沿左右方向(参见图2)上分布为多行,每行具有至少两个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1。由此,可以实现至少对三根平行的换热管300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2错开布置。由此,在每行具有较少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2的前提下,可以对更多的平行的换热管300进行定位。更近一步地,任一行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2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行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2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可以设置成,多个第二弹性定位部22在前后方向分布为多列,列之间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更精确地对换热管300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弹性定位部22的分布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行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2在前后方向上可以一一相对,也可以实现对换热管300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定位部22可以为设在第二主体部30上的弹性臂,弹性臂构造成一端与第二主体部30连接的倒V形。第二弹性定位部22为倒V形,其两侧可以具有一定的弹力,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与散热管300的装配效率,在第二弹性定位部22的外侧壁上可以设有凹坑,以便于与换热管300卡接。参见图1,第二弹性定位部22可以与第二主体部30一体冲压成型。由此,可以方便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主体部30的左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安装部33,第二主体部30的右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安装部34。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可以方便第二定位件200与其他制冷设备的部件连接,例如换热管300为冰箱的蒸发器管时,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可以与冰箱的箱体连接。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400,包括:成蛇形排布的换热管30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管定位装置,换热管300可以弯折成具有相互平行的多个管的结构,相邻的两个管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换热管定位装置与换热管30连接。即第一弹性定位部21和第二弹性定位部可以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管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400,具有换热管定位装置,通过换热管定位装置第一定位件100可以对换热管300进行定位,换热管300被定位在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之间,且换热管300的管壁可以与第一弹性定位部21接触,对换热管300的定位更加牢固,具有定位效果好。而且,可以将第一定位件100直接卡接在换热管300上,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更加方便实施,可以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如图3、图4所示,在换热器400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先将换热管300加工成以蛇 形排布,使换热器400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管300,第一定位件100的第一弹性定位部21可以插入两个平行的换热管300之间,第二定位件200的第二弹性定位部22也可以插入到两个平行的换热管300之间,安装完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之后,可以对整个换热器400进行弯折,以形成如图3所示的换热器4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左端设有向上的第一翻边,右端设有向上的第二翻边;以及第一弹性定位部,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设置成沿左右方向上分布为多行,每行具有至少两个等间距分布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错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分布为多列,所述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上一一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对同一行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的左右两端,且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前侧和/或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翻边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为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构造成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倒V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定位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体冲压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左端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右端设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之间的 第二弹性定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设置成沿左右方向上分布为多行,每行具有至少两个等间距分布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错开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行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分布为多列,所述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在前后方向上一一相对。 
17.根据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为设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构造成一端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倒V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定位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体冲压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左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右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安装部。 
2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蛇形排布的换热管;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定位装置,所述换热管定位装置与所述换热管连接。 
CN201420254605.9U 2014-05-15 2014-05-15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0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4605.9U CN204100878U (zh) 2014-05-15 2014-05-15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4605.9U CN204100878U (zh) 2014-05-15 2014-05-15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0878U true CN204100878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5460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0878U (zh) 2014-05-15 2014-05-15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08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1656A (zh) * 2014-05-15 2015-11-25 孙惠芳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N105444607A (zh) * 2015-12-29 2016-03-30 中山日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管的固定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1656A (zh) * 2014-05-15 2015-11-25 孙惠芳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N105091656B (zh) * 2014-05-15 2017-12-22 孙惠芳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N105444607A (zh) * 2015-12-29 2016-03-30 中山日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管的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83656U (zh) 一种盘管式热交换器
KR102218301B1 (ko) 열교환기 및 그 코르게이트 핀
CN204718185U (zh) 热交换器
JPWO2014091782A1 (ja) 扁平管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5033096B (zh) 换热翅片的制造方法和换热翅片
CN104422105B (zh) 空调
WO201419656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04100878U (zh)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N102967088B (zh) 用于冰箱的翅片蒸发器、制造方法和具有其的冰箱
CN204335266U (zh) 空调器的电控盒散热结构
CN204043463U (zh) 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折弯式换热器
CN216745578U (zh) 换热器
CN105091656A (zh)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N103913088B (zh) 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折弯式换热器
CN104061719A (zh) 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57975A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6903A (zh) 热交换器
CN204555271U (zh) 弧形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
CN102112250B (zh) 弯曲微通道换热器的改进方法及装置
CN203964754U (zh)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N204632749U (zh) 散热器以及空调
KR20140053804A (ko) 열교환기
CN20455506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柜
CN105091655A (zh) 换热管定位装置及换热器
CN203036909U (zh) 用于冰箱的翅片蒸发器和具有其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