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9403U -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9403U
CN204099403U CN201420507723.6U CN201420507723U CN204099403U CN 204099403 U CN204099403 U CN 204099403U CN 201420507723 U CN201420507723 U CN 201420507723U CN 204099403 U CN204099403 U CN 204099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parating plate
bearing
bearing shell
oil sepa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077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海权
廖毅刚
刘小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Priority to CN2014205077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9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9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9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前一轴瓦、后一轴瓦、轴承座和带动镜板转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轴瓦和后一轴瓦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和支撑架,隔油板的上端与镜板工作面接触,隔油板的下端与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油槽上,所述隔油板上开有过油通孔,所述过油通孔所占面积是隔油板面积的20%-3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轴瓦之间设置隔油装置,不仅能够有效阻止附着在镜板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从而降低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而且能够增大相邻轴瓦间的过流面积,提高推力轴承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类产品的滑动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背景技术
液体动压推力轴承主要由转轴、镜板、轴瓦和轴承座组成,转轴与镜板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镜板转动,轴瓦为多个,分布在转轴四周,且轴瓦倾斜设置在镜板的工作面下方,轴瓦与轴承座通过等效支撑连接,轴承座固定在油槽内;轴瓦以等效支撑为支点顺转向与镜板形成楔形间隙,楔形间隙的大口侧为进油端,楔形间隙的小口侧为出油端。
使用时,冷油在顺转向的镜板带动下从进油端进入,从出油端流出,并在镜板工作面与轴瓦工作面之间形成用于承载载荷的油膜,轴瓦工作面是指用于承载油膜的表面,镜板工作面是指与轴瓦工作面相配合的表面。在相邻两块轴瓦中,由于前一轴瓦的出油端为后一轴瓦的进油端,而冷油在经过镜板摩擦后会变热,这就导致会有部分热油附着在镜板工作面,并在镜板的带动下进入后一轴瓦与镜板之间,使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升高,推力轴承承载能力下降。附着在镜板工作面的热油非常薄,该薄层内温度梯度很大,称为热油边界层。
公开号为CN 203730543U,公开日为2014年07月2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隔油装置的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和设置在镜板下方的多个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装置固定设置在相邻两轴瓦之间的油槽内,所述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油槽内,所述隔油板的下部与支撑架弹性连接,上部与镜板配合阻挡附着在镜板工作面的热油进入下一轴瓦。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液体动压推力轴承虽然通过隔油装置中的隔油板能够部分阻挡附着在镜板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但是为隔油板提供支撑力的支撑架无论是设置在油槽上,还是设置在后一轴瓦的进油端均会大幅减小前一轴瓦与后一轴瓦之间的有效过流面积,减少冷油的利用率。尤其是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为了满足顺转向和逆转向的同等需求,一般将隔油装置设置在前一轴瓦与后一轴瓦之间的中间位置,造成顺转向和逆转向的过流面积只有前一轴瓦与后一轴瓦之间面积的一半,一旦轴瓦间的过流面积大幅减小,将会大幅降低隔油装置隔离热油边界层的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轴瓦之间设置隔油装置,不仅能够有效阻止附着在镜板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从而降低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而且能够增大相邻轴瓦间的有效过流面积,提高隔油装置隔离热油边界层的效能,提高推力轴承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前一轴瓦、后一轴瓦、轴承座和带动镜板转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轴瓦和后一轴瓦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和支撑架,隔油板的上端与镜板工作面接触,隔油板的下端与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油槽上,所述隔油板上开有过油通孔,所述过油通孔所占面积是隔油板面积的20%-30%。
所述隔油板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柱,弹簧柱的一端与隔油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所述弹簧柱由弹簧和套在弹簧外的外护套构成,弹簧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外护套。
所述弹簧为三根,三根弹簧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外护套内。
所述隔油板由下部的刚性段和上部配合镜板隔油的柔性段构成,刚性段和柔性段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实用新型,前一轴瓦和后一轴瓦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能够有效阻止附着在镜板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从而降低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和支撑架,隔油板的上端与镜板工作面接触,隔油板的下端与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油槽上,隔油板上开有过油通孔,前一轴瓦和后一轴瓦之间的油液能够通过过油通孔来回流动,从而增大了双转向推力轴承轴瓦之间的过流面积,自动适应双转向推力轴承两个方向的流量需要,达到提高双向推力轴承承载能力的目的,过油通孔占隔油板面积的20%-30%,采用这种特定的面积占比,能够使隔油板两侧的油液流通更顺畅,保证轴瓦之间有较大的有效过流面积,提高隔油装置隔离热油边界层的效能,从而增强整个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承载能力。
二、隔油板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柱,弹簧柱的一端与隔油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弹簧柱能够自动调节隔油板与镜板之间的接触力度,不仅能够保证镜板转动顺畅,而且能够防止隔油板在运行过程中的过度磨损,从而保证良好的隔油效果。
三、弹簧柱由弹簧和套在弹簧外的外护套构成,弹簧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外护套,外护套一方面能够保护弹簧,防止弹簧长期浸渍在油液中而受损,另一方面,外护套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使弹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弹性性能,从而保证支撑架能够自适应的调整隔油板与镜板之间的接触力度,利于提高整个推力轴承的隔油效果。
四、弹簧为三根,三根弹簧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外护套内,弹簧采用这种特定结构的布局,能够使支撑架与隔油板各点接触更均匀,利于提高支撑架自适应调整隔油板与镜板之间接触力度的稳定性。
五、隔油板由下部的刚性段和上部配合镜板隔油的柔性段构成,刚性段和柔性段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整个隔油板的稳定性,隔油过程中,隔油板的柔性段能够顺应镜板转动方向,加之刚性段和柔性段为一体成型结构,刚性段能够为柔性段提供足够的支撑,从而增强整个隔油板的隔油力度,提高隔油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隔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镜板,2、前一轴瓦,3、后一轴瓦,4、轴承座,5、转轴,6、隔油板,7、支撑架,8、油槽,9、过油通孔,10、弹簧柱,11、弹簧,12、外护套,13、刚性段,14、柔性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1、前一轴瓦2、后一轴瓦3、轴承座4和带动镜板1转动的转轴5,所述前一轴瓦2和后一轴瓦3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6和支撑架7,隔油板6的上端与镜板1工作面接触,隔油板6的下端与支撑架7的上端连接,支撑架7的下端固定在油槽8上,所述隔油板6上开有过油通孔9,所述过油通孔9所占面积是隔油板6面积的20%-30%。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结构简单,通过在相邻轴瓦之间设置隔油装置,不仅能够有效阻止附着在镜板1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3,从而降低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而且能够增大相邻轴瓦间的有效过流面积,提高隔油装置隔离热油边界层的效能,提高推力轴承承载能力。
实施例2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1、前一轴瓦2、后一轴瓦3、轴承座4和带动镜板1转动的转轴5,所述前一轴瓦2和后一轴瓦3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6和支撑架7,隔油板6的上端与镜板1工作面接触,隔油板6的下端与支撑架7的上端连接,支撑架7的下端固定在油槽8上,所述隔油板6上开有过油通孔9,所述过油通孔9所占面积是隔油板6面积的20%-30%。
所述隔油板6与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弹簧柱10,弹簧柱10的一端与隔油板6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7连接。所述弹簧柱10由弹簧11和套在弹簧11外的外护套12构成,弹簧1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外护套12。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隔油板6与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弹簧柱10,弹簧柱10的一端与隔油板6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7连接,弹簧柱10能够自动调节隔油板6与镜板1之间的接触力度,不仅能够保证镜板1转动顺畅,而且能够防止隔油板6在运行过程中的过度磨损,从而保证良好的隔油效果;弹簧柱10由弹簧11和套在弹簧11外的外护套12构成,弹簧1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外护套12,外护套12一方面能够保护弹簧11,防止弹簧11长期浸渍在油液中而受损,另一方面,外护套12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使弹簧11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弹性性能,从而保证支撑架7能够自适应的调整隔油板6与镜板1之间的接触力度,利于提高整个推力轴承的隔油效果。
实施例3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1、前一轴瓦2、后一轴瓦3、轴承座4和带动镜板1转动的转轴5,所述前一轴瓦2和后一轴瓦3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6和支撑架7,隔油板6的上端与镜板1工作面接触,隔油板6的下端与支撑架7的上端连接,支撑架7的下端固定在油槽8上,所述隔油板6上开有过油通孔9,所述过油通孔9所占面积是隔油板6面积的20%-30%。
所述隔油板6与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弹簧柱10,弹簧柱10的一端与隔油板6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7连接。所述弹簧柱10由弹簧11和套在弹簧11外的外护套12构成,弹簧1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外护套12。所述弹簧11为三根,三根弹簧11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外护套12内。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弹簧11为三根,三根弹簧11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外护套12内,弹簧11采用这种特定结构的布局,能够使支撑架7与隔油板6各点接触更均匀,利于提高支撑架7自适应调整隔油板6与镜板1之间接触力度的稳定性。
实施例4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1、前一轴瓦2、后一轴瓦3、轴承座4和带动镜板1转动的转轴5,所述前一轴瓦2和后一轴瓦3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6和支撑架7,隔油板6的上端与镜板1工作面接触,隔油板6的下端与支撑架7的上端连接,支撑架7的下端固定在油槽8上,所述隔油板6上开有过油通孔9,所述过油通孔9所占面积是隔油板6面积的20%-30%。
所述隔油板6与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弹簧柱10,弹簧柱10的一端与隔油板6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7连接。
所述弹簧柱10由弹簧11和套在弹簧11外的外护套12构成,弹簧1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外护套12。
所述弹簧11为三根,三根弹簧11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外护套12内。所述隔油板6由下部的刚性段13和上部配合镜板1隔油的柔性段构14成,刚性段13和柔性段14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隔油板6由下部的刚性段13和上部配合镜板1隔油的柔性段14构成,刚性段13和柔性段14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整个隔油板6的稳定性,隔油过程中,隔油板6的柔性段14能够顺应镜板1转动方向,加之刚性段13和柔性段14为一体成型结构,刚性段13能够为柔性段14提供足够的支撑,从而增强整个隔油板6的隔油力度,提高隔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包括镜板(1)、前一轴瓦(2)、后一轴瓦(3)、轴承座(4)和带动镜板(1)转动的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轴瓦(2)和后一轴瓦(3)之间设置有隔油装置,隔油装置包括隔油板(6)和支撑架(7),隔油板(6)的上端与镜板(1)工作面接触,隔油板(6)的下端与支撑架(7)的上端连接,支撑架(7)的下端固定在油槽(8)上,所述隔油板(6)上开有过油通孔(9),所述过油通孔(9)所占面积是隔油板(6)面积的2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板(6)与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弹簧柱(10),弹簧柱(10)的一端与隔油板(6)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10)由弹簧(11)和套在弹簧(11)外的外护套(12)构成,弹簧(1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外护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为三根,三根弹簧(11)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外护套(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板(6)由下部的刚性段(13)和上部配合镜板(1)隔油的柔性段(14)构成,刚性段(13)和柔性段(14)一体成型。
CN201420507723.6U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Active CN204099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7723.6U CN204099403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7723.6U CN204099403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9403U true CN204099403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07723.6U Active CN204099403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94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8403A (zh) * 2015-03-09 2015-05-27 东北大学 推力滑动轴承润滑特性教学演示装置
CN114776704A (zh) * 2021-12-23 2022-07-22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可倾瓦轴承的供油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8403A (zh) * 2015-03-09 2015-05-27 东北大学 推力滑动轴承润滑特性教学演示装置
CN114776704A (zh) * 2021-12-23 2022-07-22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可倾瓦轴承的供油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9403U (zh) 一种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CN206429527U (zh) 一种推力轴承的隔油装置
CN204164161U (zh) 一种自适应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CN204099422U (zh) 一种用于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自适应隔油装置
CN204164160U (zh) 一种可调式隔油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CN203730543U (zh) 一种带隔油装置的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CN203730563U (zh) 一种用于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隔油装置
CN204099423U (zh) 一种适用于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隔油装置
CN206647260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水泵端盖
CN204099404U (zh) 一种自适应可调隔油液体动压推力轴承
CN204099415U (zh) 一种用于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分段可调式隔油装置
CN202065348U (zh) 一种剖分式轴瓦
CN204357930U (zh) 一种止推轴承
CN203374652U (zh) 一种带有轴向推力面的滑动轴承轴瓦
CN204163919U (zh) 一种推力轴承的供油结构
CN202125610U (zh) 一种机械密封仿生鱼鳞槽密封环
CN203257886U (zh) 一种静压推力轴承的可倾式油垫
CN202946431U (zh) 潜水泵用自动调心式止推轴承
CN203239763U (zh) 新型轴瓦
CN103711800B (zh) 一种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隔油方法及隔油装置
CN204272957U (zh) 一种养殖用水车
CN203412802U (zh) 可降低轴向负荷的石墨轴承
CN204272958U (zh) 一种水车支撑座的改良结构
CN108851576A (zh) 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液压存放装置
CN202489632U (zh) 一种改进的相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