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1161U - 智能手环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1161U
CN204091161U CN201420540282.XU CN201420540282U CN204091161U CN 204091161 U CN204091161 U CN 204091161U CN 201420540282 U CN201420540282 U CN 201420540282U CN 204091161 U CN204091161 U CN 204091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fit
button
main body
connector main
endless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02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402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1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1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1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环,智能主体与环带拆卸方便且连接可靠。所述智能手环,包括环带和智能主体,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与环带通过一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设置在连接件主体上的卡勾和按键,充电接口端上具有固定结构,按压按键时,卡勾的前端勾部向内运动脱离固定结构使充电接口端与连接件主体脱离,释放按键时卡勾复位。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地将智能主体充电接口端端拆卸脱离环带进行充电或维修、保养等操作,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频繁抠出智能主体会影响其与环带的连接可靠性问题,保证了智能主体与环带的可靠连接。

Description

智能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手环,尤其是一种智能主体与环带连接可靠且拆卸方便的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款穿戴式智能设备,佩戴在手腕上,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iphone、ipad和ipod 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环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用于佩戴的环带和集成智能功能的智能主体,环带通常为具有弹性的医用橡胶材质,由条形带首尾连接形成。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环带上成型槽或孔,将智能主体嵌入槽或孔中,由环带槽或孔处的弹性形变力对智能主体进行固定,而智能手环需要充电使用,充电用USB接口设置在智能主体上,因此每次充电或将智能主体拆离进行其他诸如维修、保养等操作时,需要从环带上抠出智能主体,操作麻烦,且频繁抠出智能主体,会影响智能主体在环带上的固定可靠性,影响使用。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可方便地将智能主体从环带上拆卸,且不影响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环,智能主体与环带拆卸方便且连接可靠。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手环,包括环带和智能主体,所述智能主体的一端为充电接口端,所述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与所述环带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设置在连接件主体上的卡勾和按键,所述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上具有与所述卡勾的前端勾部对应设置的固定结构,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卡勾的前端勾部向内运动脱离所述固定结构使所述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与所述连接件主体脱离,释放所述按键时,所述卡勾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件将智能主体与环带连接,通过按压连接件的按键使卡勾的前端勾部向内运动脱离智能主体充电接口端,则可以很方便地将智能主体的该端拆卸脱离环带进行充电或维修、保养等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频繁抠出智能主体会影响其与环带的连接可靠性问题,保证了智能主体与环带的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智能手环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左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右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智能手环分解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连接件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方位词语作一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以沿智能手环的环带两侧方向上定义为“左侧”和“右侧”,其他结构件以朝向环带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为“向内”,远离环带宽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为“向外”,卡勾具有勾部的该端为卡勾的前端,相对的另一端为后端。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智能手环,包括环带和智能主体2,环带为两段分体式,使用时将两段环带1、4首尾连接成环形手环,智能主体2具有内置有USB充电接口2.3的充电接口端2.1;其中一段环带1与智能主体2的充电接口端2.1通过一个连接件3连接,另一段环带4与智能主体2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主体、设置在连接件主体上的卡勾和按键,智能主体2的充电接口端2.1上具有用于固定卡勾的前端勾部的固定结构,按压按键时,卡勾的前端勾部向内运动脱离充电接口端2.1上的固定结构,使充电接口端2.1与连接件主体脱离,松开释放按键时,卡勾复位。
下面通过三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组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同时参照图2至图5,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一端与智能主体2卡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段环带1固定连接,即充电接口端2.1上的固定结构为设置在充电接口端2.1左右两侧面上的卡槽2.2,装配状态下,卡勾的前端勾部(下述的3.3.1、3.5.1)钩住卡槽2.2实现卡接。具体的,卡勾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连接件主体3.1的左、右侧部,即左卡勾3.3和右卡勾3.5,其勾部位于前端,两卡勾的前端勾部3.3.2、3.5.2均朝向外侧弯折,相背设置;相应地,按键数量为两个,即左按键3.2和右按键3.4,与两个卡勾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对应侧卡勾的外侧,以便于按压按键时进而联动按压卡勾使卡勾的前端勾部3.3.2、3.5.2同时向内运动脱离充电接口端2.1上的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卡勾与其对应侧的按键为一体注塑结构,如图3所示的左按键3.2和左卡勾3.3的一体结构,以及如图4所示的右按键3.4与右卡勾3.5的一体结构,一体结构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精度;同时,虽然该一体结构为注塑成型,整体结构的塑料材质按压后复位作用较小,为对按压后的按键及卡勾起到复位作用,连接件还包括有弹性复位部件,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部件为与按键及卡勾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弹簧,即左弹簧3.6和右弹簧3.7。具体的,连接件主体3.1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嵌槽3.1.1,两按键3.2、3.4的内端面上设有凸柱3.2.1、3.4.1,凸柱3.2.1和左弹簧3.6嵌入左侧面上的第一嵌槽3.1.1内,左弹簧3.6一端套设在凸柱3.2.1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嵌槽3.1.1的槽底,凸柱3.4.1和右弹簧3.7嵌入右侧面上的第一嵌槽3.1.1内,右弹簧3.7一端套设在凸柱3.4.1上,另一端抵靠在右侧第一嵌槽3.1.1的槽底,即弹簧位于凸柱与第一嵌槽的槽底之间。
本实施例智能主体2与环带1的拆卸和装配过程为:左、右按键3.2、3.4的凸柱3.2.1、3.4.1和左、右弹簧3.6、3.7分别对应嵌装在连接件主体3.1的第一嵌槽3.1.1内,形成组件;将该组件整体连接于环带1上,形成一体;连接件3通过左、右卡勾3.3、3.5卡入智能主体2上的卡槽2.2内,将连接件3与智能主体2卡接为一体。由于存在可压缩变形的左、右弹簧3.6、3.7,则通过按压左、右按键3.2、3.4,可以使左、右卡勾3.3、3.5脱离卡槽2.2,实现智能主体2的拆卸,非常方便;装配时,再次按压左、右按键3.2、3.4并向智能主体2方向推动连接件3使左卡勾3.3、右卡勾3.5的前端勾部接触卡在充电接口端2.1的对应侧面,进而卡入卡槽2.2内,松手即可,左、右弹簧3.6、3.7的弹性力作用在左、右按键3.2、3.4上,使左、右卡勾3.3、3.5的前端勾部3.3.2、3.5.2牢固钩住卡槽2.2,实现可靠连接。
为保证智能手环的外观时尚感,连接件3应占据空间较小,而在较小的空间内确保分别与左、右按键3.2、3.4一体的左、右卡勾3.3、3.5与智能主体2的卡槽2.2的准确、快速配合比较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在左、右按键3.2、3.4上还设置有导向柱3.2.2、3.4.2,在连接件主体3.1上对应设有两个导向槽3.1.2,装配时左、右按键3.2、3.4除其凸柱3.2.1、3.4.1嵌入连接件主体3.1的第一嵌槽3.1.1内外,其导向柱3.2.2、3.4.2插设在连接件主体3.1的导向槽3.1.2内,对左、右按键3.2、3.4的按压运动起到导向作用,进而保证了左、右卡勾3.3、3.5与卡槽2.2的配合准确。
为对连接件3及连接件3与环带1、智能主体2连接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各结构件损坏或丢失,进一步保证连接可靠性,同时改善本实施例智能手环的外观,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还包括有装饰外壳3.8,装饰外壳3.8与连接件主体3.1一体连接于环带1上,装饰外壳3.8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按键伸出孔3.8.1,连接件主体3.1、左、右弹簧3.6、3.7、左、右按键3.2、3.4的内端(凸柱3.2.1、3.4.1处)和左、右卡勾3.3、3.5,以及智能主体2的充电接口端2.1位于装饰外壳3.8的内部,而左、右按键3.2、3.4的的外端(即手动按压部位)伸出于装饰外壳3.8的按键伸出孔3.8.1,以便于按压按键。
由于为保证佩戴舒适性,环带1通常由医用橡胶材质制成,将连接件主体3.1直接连接于环带1上,连接可靠性较弱,为达到进一步提高连接可靠性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环带1上与连接件3连接的一端内置有塑料材质或其他硬质材质的硬质嵌件1.1,硬质嵌件1.1通过粘结的方式与环带1固连为一体,连接件主体3.1通过螺丝3.9连接于硬质嵌件1.1,进而连接于环带1。
实施例二
结合图1同时参照图6,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卡勾与按键为分体结构,且无需另外设置弹性复位部件,卡勾本身具有弹性复位作用。具体的,左、右卡勾3.3、3.5的材质为金属弹片,其后端与连接件主体3.1固连为一体,左按键3.2位于左卡勾3.3的前端勾部的外侧,右按键3.4位于右卡勾3.5的前端勾部的外侧。金属弹片易于按压,通过按压左、右按键3.2、3.4即可使卡勾脱离卡槽2.2,且金属弹片易于复位,无需另设弹性复位部件即可实现复位。
左、右卡勾3.3、3.5的后端与连接件主体3.1可以通过热熔注塑的方式固连为一体。另外,除金属弹片材质外,左、右卡勾3.3、3.5也可以采用回弹性好的尼龙或者高弹性的塑料等材质,与连接件主体3.1热熔为一体或一体注塑成型。
实施例三
结合图1同时参照图7,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卡勾与按键为分体结构,弹性复位部件为嵌装在连接件主体3.1上的U形弹性钢片3.10,其开口处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两侧的卡勾上,按键位于卡勾的前端勾部的外侧。U形弹性钢片3.10的开口端朝向智能主体2,在连接件主体3.1上开设U形的第二嵌槽3.1.3,U形弹性钢片3.10置于第二嵌槽3.1.3内从而嵌装在连接件主体3.1上,U形钢片3.6的封闭端通过胶粘或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二嵌槽3.1.3内以保证其稳固性。同时,连接件主体3.1的左右侧部上还分别设有第三嵌槽3.1.4,左、右卡勾3.3、3.5对应卡设在第三嵌槽3.1.4上。
按压左、右按键3.2、3.4,进而按压左卡勾3.3、右卡勾3.5的前端勾部向内运动,使其脱离卡槽2.2,实现智能主体2的充电接口端2.1与环带1的拆卸,松开左、右按键3.2、3.4时由U形弹性钢片3.10的回弹力使左卡勾3.3、右卡勾3.5复位;装配时,向智能主体2方向推动连接件3使左卡勾3.3、右卡勾3.5的前端勾部接触卡在充电接口端2.1的对应侧面,进而卡入卡槽2.2内,U形弹性钢片3.10的弹性力作用在卡勾上靠前端,使其前端勾部3.3.2、3.5.2牢固钩住卡槽2.2,松手即可,拆卸和装配过程非常方便,且连接可靠。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部位为扭簧,扭簧个数为两个,与两个卡勾一一对应设置,扭簧安装在连接件主体上,其一端固定在连接件主体上,另一端抵靠在其对应侧的卡勾上,同样按键位于卡勾的前端勾部的外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环,包括环带和智能主体,所述智能主体的一端为充电接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与所述环带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设置在连接件主体上的卡勾和按键,所述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上具有与所述卡勾的前端勾部对应设置的固定结构,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卡勾的前端勾部向内运动脱离所述固定结构使所述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与所述连接件主体脱离,释放所述按键时,所述卡勾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左、右侧部,其前端勾部朝向外侧,相应地,所述按键数量为两个,与两个所述卡勾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所述卡勾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卡勾复位的弹性复位部件,所述弹性复位部件对应为两个,所述卡勾与所述按键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嵌槽,所述按键的内端面上设有凸柱,所述按键的凸柱和所述弹性复位部件嵌入所述嵌槽内且所述弹性复位部件位于所述凸柱与所述嵌槽的槽底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内端面上还设置有导向柱,所述连接件主体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材质为金属弹片,其后端与所述连接件主体固连为一体,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卡勾的前端勾部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卡勾复位的弹性复位部件,所述弹性复位部件为一个嵌装在所述连接件主体上的U形弹性钢片,其两端分别抵靠在两侧的所述卡勾上,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卡勾的前端勾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卡勾复位的弹性复位部件,所述弹性复位部件为两个扭簧,与两个所述卡勾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主体上,另一端抵靠在其对应侧的所述卡勾上,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卡勾的前端勾部的外侧。
8.权利要求3、4、6、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有装饰外壳,所述装饰外壳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按键伸出孔,所述连接件主体、卡勾以及所述按键的内端、所述智能主体的充电接口端位于所述装饰外壳内部,所述按键的外端按压部伸出于所述装饰外壳的按键伸出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智能主体充电接口端的左右两侧面上的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带上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一端内置有与所述环带固连为一体的硬质嵌件,所述连接件主体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硬质嵌件。
CN201420540282.XU 2014-09-19 2014-09-19 智能手环 Active CN204091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0282.XU CN204091161U (zh) 2014-09-19 2014-09-19 智能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0282.XU CN204091161U (zh) 2014-09-19 2014-09-19 智能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1161U true CN204091161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0282.XU Active CN204091161U (zh) 2014-09-19 2014-09-19 智能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11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32A (zh) * 2015-05-12 2015-09-0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32A (zh) * 2015-05-12 2015-09-0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4882732B (zh) * 2015-05-12 2017-08-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7043A (zh) 一种智能手环
TWI566075B (zh) 用於一電子裝置之附接系統
TW201349985A (zh) 具有按鍵的殼體組件
CN206433908U (zh) 一种表带快速拆装结构
CN204467157U (zh) 表带及适用于智能手表的传输装置
CN104665130A (zh) 表带及适用于智能手表的传输装置
CN204091160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04009394U (zh) 智能手环
CN204091161U (zh) 智能手环
CN104432997A (zh) 一种穿戴产品柔性带的连接结构
CN206802016U (zh) 扣接装置
CN20947379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206699579U (zh) 易更换表带的手表
CN109497664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204695191U (zh) 具有定位功效的滑轨
CN204499686U (zh) 智能手环
CN211719856U (zh) 一种与按键结合的模块化usb塞结构
CN202075502U (zh) 一种新型眼镜架
CN204597105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9732781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CN205597377U (zh) 证件卡套
KR20130098482A (ko) 휴대단말기용 보호케이스
CN202133827U (zh) 一种组合式运动眼镜
CN212574380U (zh) 一种腕带式电子产品
CN202306021U (zh) 一种雪镜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