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1009U - 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1009U
CN204091009U CN201420173934.0U CN201420173934U CN204091009U CN 204091009 U CN204091009 U CN 204091009U CN 201420173934 U CN201420173934 U CN 201420173934U CN 204091009 U CN204091009 U CN 204091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ation
soup stick
cover
power supply
electronic cigaret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39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401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66079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739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1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1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10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包括吸杆及电源杆,吸杆顶端设有吸嘴盖组件,吸杆底端为连接端,所述电源杆套设于吸杆内部且包裹于烟液腔内;所述电源杆顶端与雾化装置的第一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吸嘴盖组件包括用于封盖吸杆顶部的顶盖以及用于供吸烟者吮吸的吸嘴;所述顶盖的中部凹陷形成一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吸嘴包括吸嘴部和与所述容置腔相插接的插接部,吸嘴部的中部轴向贯通形成一设定长度的通气孔;所述插接部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孔相贯通的冷却腔。这种电子烟其长度变短,结构更简凑,拆装方便,且烟雾量大、便于观察烟液的余量和能减少或避免吸烟者吸到烟液。

Description

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源杆内置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一般包括吸杆和电源杆,吸杆内设有用于储存烟液的烟液腔和用于将烟液雾化转变为烟雾的雾化器,吸杆一般采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由于电源杆设于吸杆的另一端,使得整个电子烟的长度较长,占用空间;再者,由于吸杆的外壳采用非透明的材料制成,不便于观察吸杆内部烟液的余量,因此会发生烟液被雾化器烧干的现象,甚至会产生难闻刺鼻的烧焦气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杆内置的电子烟,其长度变短,结构更简凑,且拆装方便,电子烟的吸嘴密闭性能好,以便于使夹在在烟雾中的细小烟液颗粒冷却凝结在其侧壁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烟, 一种电子烟,包括吸杆及电源杆,吸杆内限定有烟液腔且设有雾化装置,吸杆顶端设有吸嘴盖组件,吸杆底端为连接端,吸嘴盖组件内限定气流通道以导通电子烟内部的烟雾及空气至吸嘴盖组件外部;所述电源杆套设于吸杆内部且包裹于烟液腔内;所述电源杆顶端与雾化装置的第一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吸嘴盖组件包括用于封盖吸杆顶部的顶盖以及用于供吸烟者吮吸的吸嘴;所述顶盖的中部凹陷形成一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吸嘴插入所述顶盖的容置腔内并涨紧固定于该容置腔的侧壁上;所述吸嘴包括吸嘴部和与所述容置腔相插接的插接部,吸嘴部具有设定长度,吸嘴部的中部轴向贯通形成一设定长度的通气孔;所述插接部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孔相贯通的冷却腔。
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吸杆的顶端并与吸杆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所述顶盖和吸杆之间还设有防止烟雾从二者之间的间隙漏出的第一密封圈;插接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防止烟雾从二者之间的间隙漏出;所述吸嘴部的通气孔与所述冷却腔贯通形成吸嘴内的气流通道,且与吸嘴外部贯通。
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雾化座组件;该雾化座组件包括雾化套、雾化座和固定座;雾化座和雾化套上对应开设有卡槽;雾化座套设于雾化套底部内壁且卡槽对齐以将所述雾化器夹持固定;固定座盖合于雾化套顶部从而在雾化座组件内形成一个雾化腔供所述雾化器在其内部将烟液雾化转变为烟雾且作为烟雾通道。
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隔油座,所述隔油座设于雾化座组件顶部;所述隔油座顶轴向延伸形成通气管导通雾化腔以及吸嘴盖组件内的气流通道。
所述雾化套为中空管,其两端开口;雾化套上部的侧壁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所述卡槽供所述雾化器穿过;雾化套的底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顶部;雾化套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为涨紧配合;所述雾化座为中空筒体结构,其顶端敞口;底壁中心开孔以导通空气通道;其顶端侧壁对应形成所述卡槽且与雾化套的所述卡槽对齐;雾化座套设于雾化套内壁底部;雾化座的底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顶部;所述固定座为下端敞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其底壁中心开孔以导通烟雾通道及空气通道;所述固定座盖合于雾化套顶部;固定座的底部边缘与雾化套顶部边缘抵接,且密封对接;所述隔油座为底端开口而顶端设有顶壁的中空筒状结构;隔油座套设于所述雾化套上部外侧;二者顶壁相压合使得隔油座的底端开口端抵接于所述雾化器上进一步夹紧所述雾化器;所述通气管直径较隔油座直径小。
所述电源杆顶端设有第二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杆底端为连接端,电源杆的连接端与吸杆的连接端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吸杆包括作为吸杆外壳的吸筒,所述电源杆包括作为电源杆外壳的套筒和设于套筒内的为所述吸杆提供工作电源的蓄电源,其中,所述吸杆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电源杆的连接端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电源杆从所述吸杆的连接端伸入并容置固定于吸杆内,吸杆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源杆的连接端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螺纹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设于吸筒底部用于密封吸筒底部的吸筒底座、穿过所述吸筒底座伸入吸筒内部且固定于所述吸筒底座上的且呈筒体形的隔液筒及设于隔液筒底部内侧壁上的连接套,连接套内设有所述内螺纹孔;对应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设于所述套筒底部以密封套筒底部的套筒底座,套筒底座的顶部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套筒底座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柱,套筒底座的底部设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的座体;所述吸筒座体的中部沿轴向贯通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隔液筒的安装孔,所述隔液筒的底部涨紧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套筒底座的座体和所述外螺纹柱之间还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吸嘴上设有冷却腔和具有设定长度的通气孔,能减少或避免吸烟者吸到烟液。
 电源杆容置于吸杆内,使得电子烟的整体长度变短,结构更为简凑。
其次,吸杆的底部和电源杆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二者为内螺纹孔和外螺纹柱相螺纹连接,二者的拆装方便快捷。
另外,吸杆的外壳和烟液腔的外壳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观察电子烟内部的烟液使用情况和余量。
此外,所述吸杆内还设有用作烟雾通道的隔油座,隔油座上的通气管直径较小,使得烟雾能集中输出,会让使用者吸烟时感觉烟雾量更大,感觉更像是在吸真烟,同时取到隔离烟油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的吸杆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的吸杆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的电源杆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的电源杆的套筒底座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的电源杆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的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的吸杆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的电源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的方向为准。
如图1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烟100,该电子烟100包括吸杆90和电源杆91,电源杆91同轴套设于吸杆90内。电源杆91完全插入并容置于吸杆90内。吸杆90内限定储存烟液的烟液腔900,电池杆91容置于烟液腔900中心。烟液腔900环绕于电池杆91外。电源杆91的底部和吸杆90的底部采用螺纹连接而使二者连接固定。吸杆90内设有雾化器21以及雾化座组件24,吸杆90顶端为吸嘴端底端为连接端,该吸嘴端和连接端也分别作为电子烟的吸嘴及底端。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吸杆90包括作为吸杆外壳的吸筒1,吸筒1内设有用于将烟液雾化转变成烟雾的雾化器21、供烟雾流通的雾化座组件24、用于储存烟液的烟液腔900及用于与所述电源杆91相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组件5。吸筒1的顶端为供吸烟者吮吸的吸嘴端,吸筒1的底端为用于与所述电源杆相连接的连接端,吸筒1的吸嘴端和连接端分别设有吸嘴盖组件4和第一连接器7。电源杆91也设置于吸筒1内,雾化座组件24设置于电源杆91顶端与吸嘴盖组件4之间。吸筒1呈中空圆筒体,且两端敞口。电源杆91包括作为电源杆外壳的呈筒体形的套筒910,套筒910的底端为用于与所述吸杆90的底端相连接的连接端,套筒9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5相电连接的第二电极组件6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器7相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器8,套筒910内还设有蓄电源911、用于控制雾化器21工作的控制板22及用于固定控制板22的控制板支座23。为便于看到吸筒1内部烟液的用量和余量,避免出现吸筒1内的烟液烧干的现象,吸筒1采用透明的塑胶材质制成。
所述吸嘴盖组件4包括用于封盖吸筒1顶端的吸筒顶盖41、用于供吸烟者吮吸的吸嘴42、密封圈43和密封圈44,所述吸筒顶盖41盖合于所述吸筒1的顶端并与吸筒1螺纹连接固定;吸筒顶盖41的中部凹陷形成一容置腔411,该容置腔4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气孔412,所述吸嘴42插入所述吸筒顶盖41的容置腔411内并涨紧固定于该容置腔411的侧壁上。所述吸筒顶盖41和吸筒1之间还设有防止烟雾从二者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密封圈43。所述吸嘴42包括吸嘴部421和与所述容置腔411相插接的插接部422,吸嘴部421具有设定长度,吸嘴部421的中部轴向贯通形成一设定长度的通气孔423以便于使夹在在烟雾中的细小烟液颗粒冷却凝结在其侧壁上,减少或避免吸烟者吸到烟液;所述插接部422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孔423相贯通的冷却腔424,以便于使夹杂在烟雾中的细小烟液颗粒冷却凝结在其内壁上,减少或避免吸烟者吸到烟液;插接部422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425。所述吸嘴42和吸筒顶盖41之间还设有防止烟雾从二者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密封圈44,该密封圈44设于所述环形凹槽425内。通气孔423与冷却腔424贯通形成吸嘴42内的气流通道,且与吸嘴42外部贯通。
 电子烟100内设有雾化装置2,所述雾化器21为雾化装置2的一部分。所述雾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器21工作的控制板22和控制板支座23,控制板22置于所述控制板支座23内,控制板22上设有微型气动开关以控制电路导通而使电热线211启动工作。所述雾化器21包括电热丝211及用于吸收烟液和支撑该电热丝211的导液部件212,所述电热丝211缠绕于所述导液部件212上,导液部件212能吸收和贮存烟液,可由玻璃纤维或具有吸液和贮液性能的材质如棉质材料制成。本实例中,该导液部件212固定于下文将要描述的雾化座组件24上,电热丝2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5上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电连接。所述雾化装置2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雾化器21及供雾化器的21的电热丝在其内部工作的雾化座组件24,该雾化座组件24包括雾化座25、固定座26、雾化套28,雾化座25、固定座26及雾化座28相互夹合以将所述导液部件212夹持固定且二者之间形成一个雾化腔供所述电热丝211在其内部将导液部件212内的烟液雾化转变为烟雾并作为烟雾通道。所述雾化装置2还包括隔油座29,用于隔离烟液以免进入吸嘴盖4中。
所述雾化套28为中空管,其两端开口,雾化套28上部的侧壁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卡槽281供所述导液部件212穿过,导液部件212横跨于所述卡槽281上并伸出雾化套28外部进入烟液腔900中。雾化套28的底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5上,优选为涨紧配合。
所述雾化座25和固定座26容置并支撑于所述雾化套28内。雾化座25为中空筒体结构,其顶端敞口;底壁中心开孔以导通空气通道;其顶端侧壁对应形成卡槽251,与雾化套28的卡槽281对齐供所述导液部件212穿过。雾化座25同轴套设于雾化套28内底部,卡槽251与卡槽281对齐;二者侧壁贴合,优选为涨紧配合;雾化座25的底端抵接于第一电极组件5的顶部。
固定座26为下端敞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其底壁中心开孔以导通烟雾通道及空气通道。固定座26盖合于雾化套28顶部,底部边缘与雾化套28顶部边缘抵接,优选为密封对接。
所述隔油座29为底端开口而顶端设有顶壁的中空筒状结构,隔油座29套设于所述雾化套28上部外侧;二者顶壁相压合使得隔油座29的底端开口端抵接于所述导液部件212上与所述雾化套28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夹紧所述导液部件212,同时使固定座26压紧于雾化套28顶部;隔油座29的顶壁上沿轴向向上延伸出一通气管291用于与所述容置腔411相连通,该通气管291从所述通气孔412内插入所述吸筒顶盖41的容置腔411内并涨紧固定于通气孔412内;通气管291直径较隔油座29直径小。隔油座29将所述雾化座组件24包裹于内,其作用是使雾化后的烟雾能集中输出,雾化座24直接与所述吸嘴盖组件4相连通,会让使用者吸烟时感觉烟雾量更大,感觉更像是在吸真烟,同时达到隔离烟液的作用。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5包括分别作为吸杆90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第一座体51和第一极柱52,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座体51和第一极柱52相绝缘隔离的第一绝缘件53,所述第一极柱52利用所述第一绝缘件53插设于所述第一座体51的中部并伸出第一座体51外部。第一座体51呈中空的圆筒状,其上底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缘,上底中心轴向向上延伸形成通气孔510;所述雾化套28套设于通气孔510外壁,优选涨紧固定。雾化座25套设于雾化套28内且雾化座25底部抵接于第一座体51的通气管510顶部,雾化座25底部开孔与第一座体51的通气管510贯通,从而将第一电极组件5内的气流通道与雾化座24内的烟雾通道贯通。所述雾化器21的电热丝211的正负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座体51和第一极柱52电连接。第一极柱51为中空柱体形成通气孔与第一座体51的通气管510贯通。
同理,所述第二电极组件6包括分别作为电源杆91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第二座体61和第二极柱62,还包括用于使第二座体61和第二极柱62相绝缘隔离的第二绝缘件63,所述第二极柱62利用所述第二绝缘件63插设于所述第二座体61的中部并伸出第二座体61外部。所述第二座体61和第二极柱62通过控制板22分别与所述蓄电源911的正负电极电连接。第一极柱52和第二极柱62的中部均设有沿轴向贯通的通气孔(图中未标号)。第二电极组件62与第一座体51结构及形状相同。第一极柱51和第二极柱61内的中空腔体以及第一座体51通气孔对齐,使得第一电极组件5与第二电极组件6相抵接且内部中心形成气流通道,与雾化座组件24内的烟雾通道贯通,进一步与吸嘴4中心的气流通道贯通至吸嘴4外部。
所述第一连接器7包括设于吸筒1底部以密封吸筒1底部的吸筒底座71、设于吸筒1内部的隔液筒72及设于隔液筒72底部的连接套73。所述吸筒底座71的中部沿轴向贯通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隔液筒72的安装孔(图中未标号),底座71呈中空的圆台结构,其侧壁形成台阶710,吸筒1底缘也形成台阶110,吸筒1与底座71相互插合并抵接于台阶上,吸筒1内壁与隔液筒外壁之间有一定间隙,形成储存烟液的烟液腔900,雾化器的两端自雾化座24的卡槽251、281中伸出后再伸进烟液腔900内。
隔液筒72呈中空圆筒结构且两端敞口,所述隔液筒72从所述底座71的安装孔内插入吸筒1内部,隔液筒72的底部利用其外侧壁涨紧固定于所述吸筒底盖71的安装孔内。隔液筒72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极柱组件5,第一极柱组件5的第一座体51与隔液筒72插接涨紧固定且二者的连接部位周圈密封。具体地,隔液筒72的顶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座体51的侧壁外并抵接于第一座体51的上底凸缘。较佳地,隔液筒72的顶部与第一座体51的侧壁涨紧配合,而且密封抵接于第一座体51的上底凸缘。雾化器21的导液部件212两端分别卡持于隔液筒72顶部与吸筒1内壁之间。
而所述连接套73涨紧固定于所述隔液筒72的底部内侧壁上;所述连接套73的为中空环形体,其中心沿轴向贯通设有内螺纹孔731。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筒1的内侧壁与隔液筒72和雾化座组件24的外侧壁之间、以及所述吸筒底座71和所述吸嘴盖组件4(具体为所述吸筒顶盖41)之间共同围成所述烟液腔900用于储存烟液。所述导液部件212的两端伸出所述隔油座29后自然下垂至烟液腔900的内以便于吸收该烟液腔900内的烟液。
所述第二连接器8包括设于套筒910底部以密封套筒910底部的套筒底座81及用于使第一连接器7和第二连接器8之间密封连接的密封圈82,所述套筒底座81呈筒形,其顶部设有插接柱811用于与所述套筒910底部相涨紧连接固定,套筒底座81中部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套73相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柱812,套筒底座81底部设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的座体813,借助于座体813将电源杆91旋紧安装于吸杆90内或从吸杆90内拆卸出来;座体813和所述外螺纹柱812之间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82的环形凹槽814。本实施例中,为使电源杆91的结构更简凑,所述控制板支座23设于套筒底座81内部,对应地,所述套筒底座81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控制板支座23的容置腔815,为便于观察电子烟工作情况,套筒910底部还安装有一个设有工作指示灯(图中未示)和进气孔(图中未示)的指示灯盖83,所述指示灯盖83设于所述套筒底座81底部,相应地,所述套筒底座81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指示灯盖82的灯盖孔816,该灯盖孔816与所述容置腔815相通。
组装时,电源杆91从所述连接套73的内螺纹孔伸入所述隔液筒72内,使第二电极组件6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5电连接,即使所述第二座体61与所述第一座体51相抵接通电,且使所述第二极柱61与所述第一极柱51相抵接。而电源杆91底部利用所述套筒底座81上的外螺纹柱812与所述吸杆90的连接套73的内螺纹孔731之间的螺纹连接固定,电源杆91与吸杆90的拆装方便快捷。吸烟时,外部空气从所述电源杆91上的指示灯盖83底部的进气孔进入,经所述套筒底座81内的容置腔815进入套筒910内,再分别经所述第二极柱62和第一极柱52的通气孔、雾化座组件24的烟雾通道、吸筒顶盖41的通气孔412及吸嘴42上的冷却腔424和通气孔423流出吸杆90外,形成电子烟内部的空气通道,电子烟和外部的空气流通顺畅。当然,外部空气也可以直接从吸嘴42上的通气孔423经吸筒顶盖41上的通气孔412进入吸筒1内到达所述雾化座组件24内。当吸筒1内的烟液用完时,拆卸吸嘴盖组件4即可往吸筒1内继续添加烟液。
如图9至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电子烟100’,该电子烟100’包括吸杆90’和电源杆91’,电源杆91’亦插入并容置于吸杆90’内。所述吸杆90’和电源杆91’分别与所述吸杆90和电源杆91的结构基本相同,吸杆90’包括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7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第一连接器7’,所述第一连接器7’包括与所述吸筒底座71的结构基本相同的吸筒底座71’,吸筒底座71’上设有外螺纹柱711’。所述电源杆91’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器8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第二连接器8’,所述第二连接器8’与所述套筒底座81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二连接器8’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柱711’相螺旋配合的内螺纹孔811’。吸杆90’和电源杆91’利用所述外螺纹柱711’和内螺纹孔811’螺旋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8’内亦设有所述控制板22和控制板支座23,第二连接器8’的底部未设有所述指示灯盖83。所述电源杆91’包括套筒910’,为便于气体进入电源杆91’内,套筒910’的侧壁上开设进气孔912’(如图12所示),此时,所述外螺纹柱711’和内螺纹孔811’的连接部位未设有密封圈以便于气体从二者螺旋配合处的间隙进入套筒910’内。第一连接器7’和第二连接器8’的其他配合部位作出适应性变化即可,此处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包括吸杆及电源杆,吸杆内限定有烟液腔且设有雾化装置,吸杆顶端设有吸嘴盖组件,吸杆底端为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杆套设于吸杆内部且包裹于烟液腔内;所述电源杆顶端与雾化装置的第一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吸嘴盖组件包括用于封盖吸杆顶部的顶盖以及用于供吸烟者吮吸的吸嘴;所述顶盖的中部凹陷形成一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底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吸嘴插入所述顶盖的容置腔内并涨紧固定于该容置腔的侧壁上;所述吸嘴包括吸嘴部和与所述容置腔相插接的插接部,吸嘴部具有设定长度,吸嘴部的中部轴向贯通形成一设定长度的通气孔;所述插接部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孔相贯通的冷却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吸杆的顶端并与吸杆螺纹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顶盖和吸杆之间还设有防止烟雾从二者之间的间隙漏出的第一密封圈;插接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防止烟雾从二者之间的间隙漏出;所述吸嘴部的通气孔与所述冷却腔贯通形成吸嘴内的气流通道,且与吸嘴外部贯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雾化座组件;该雾化座组件包括雾化套、雾化座和固定座;雾化座和雾化套上对应开设有卡槽;雾化座套设于雾化套底部内壁且卡槽对齐以将所述雾化器夹持固定;固定座盖合于雾化套顶部从而在雾化座组件内形成一个雾化腔供所述雾化器在其内部将烟液雾化转变为烟雾且作为烟雾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隔油座,所述隔油座设于雾化座组件顶部;所述隔油座顶轴向延伸形成通气管导通雾化腔以及吸嘴盖组件内的气流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套为中空管,其两端开口;雾化套上部的侧壁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所述卡槽供所述雾化器穿过;雾化套的底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顶部;雾化套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为涨紧配合;所述雾化座为中空筒体结构,其顶端敞口;底壁中心开孔以导通空气通道;其顶端侧壁对应形成所述卡槽且与雾化套的所述卡槽对齐;雾化座套设于雾化套内壁底部;雾化座的底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顶部;所述固定座为下端敞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其底壁中心开孔以导通烟雾通道及空气通道;所述固定座盖合于雾化套顶部;固定座的底部边缘与雾化套顶部边缘抵接,且密封对接;所述隔油座为底端开口而顶端设有顶壁的中空筒状结构;隔油座套设于所述雾化套上部外侧;二者顶壁相压合使得隔油座的底端开口端抵接于所述雾化器上进一步夹紧所述雾化器;所述通气管直径较隔油座直径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杆顶端设有第二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杆底端为连接端,电源杆的连接端与吸杆的连接端螺纹连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杆包括作为吸杆外壳的吸筒,所述电源杆包括作为电源杆外壳的套筒和设于套筒内的为所述吸杆提供工作电源的蓄电源,其中,所述吸杆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电源杆的连接端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电源杆从所述吸杆的连接端伸入并容置固定于吸杆内,吸杆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源杆的连接端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螺纹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设于吸筒底部用于密封吸筒底部的吸筒底座、穿过所述吸筒底座伸入吸筒内部且固定于所述吸筒底座上的且呈筒体形的隔液筒及设于隔液筒底部内侧壁上的连接套,连接套内设有内螺纹孔;对应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设于所述套筒底部以密封套筒底部的套筒底座,套筒底座的顶部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套筒底座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柱,套筒底座的底部设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的座体;所述吸筒座体的中部沿轴向贯通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隔液筒的安装孔,所述隔液筒的底部涨紧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底座的座体和所述外螺纹柱之间还设有的环形凹槽,第三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CN201420173934.0U 2013-04-10 2014-04-10 电子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1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3934.0U CN204091009U (zh) 2013-04-10 2014-04-10 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4013 WO2014166079A1 (zh) 2013-04-10 2013-04-10 电源杆内置的电子烟
CNPCT/CN2013/074013 2013-04-10
CN201420173934.0U CN204091009U (zh) 2013-04-10 2014-04-10 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1009U true CN204091009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393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1009U (zh) 2013-04-10 2014-04-10 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10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6347A1 (zh) * 2017-03-30 2018-10-04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109452691A (zh) * 2018-11-29 2019-03-12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0623300A (zh) * 2018-06-22 2019-12-3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该电子烟
CN110623300B (zh) * 2018-06-22 2024-06-04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该电子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6347A1 (zh) * 2017-03-30 2018-10-04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110623300A (zh) * 2018-06-22 2019-12-3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该电子烟
CN110623300B (zh) * 2018-06-22 2024-06-04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该电子烟
CN109452691A (zh) * 2018-11-29 2019-03-12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09452691B (zh) * 2018-11-29 2024-04-2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0538B (zh) 电源杆内置的电子烟
CN104023571B (zh) 电子烟及其吸杆
CN204861162U (zh) 电子烟
CN202618275U (zh) 电子烟及其吸嘴
CN204292194U (zh) 电子烟
CN203952443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5686086B (zh) 电子烟及其组装方法
CN104544569B (zh) 电子烟
CN204070562U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2262413U (zh) 一次性电子香烟
CN107072304B (zh) 雾化组件和具有该雾化组件的电子烟
CN204335831U (zh) 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104039182B (zh) 电子烟及其吸杆
CN203121011U (zh) 电子烟及其软质吸杆
CN206213290U (zh) 雾化组件
CN203168032U (zh) 电子烟及其软质外壳固定装置
US20110303231A1 (en) Tobacco Solution Atomiz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4023572A (zh) 电子烟及其电子烟装置
CN204070572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3989254A (zh) 电子烟
WO2017107546A1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
CN203575654U (zh) 电子烟用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2932040U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106418718B (zh) 一种顶部逆向进气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03952432U (zh) 可存储大容量烟液的电子香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