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9903U -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9903U
CN204079903U CN201420472599.4U CN201420472599U CN204079903U CN 204079903 U CN204079903 U CN 204079903U CN 201420472599 U CN201420472599 U CN 201420472599U CN 204079903 U CN204079903 U CN 204079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de oil
tank body
unit
communicated
sl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25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富永
胡建国
张小龙
王博
潘峰
田鹏
蹇晓明
姬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25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9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9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9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地面工艺原油集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包括橇座一及固定在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内一侧置有与原油来油管连通的原油加热单元以及与原油加热单元连通的分离缓冲单元;所述原油加热单元与分离缓冲单元通过隔离板隔离;所述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具有外输控制单元;所述分离缓冲单元与外输控制单元连通。该方案实现了将原油接转站的加热处理设备、分离缓冲设备、外输控制设备等集成化到橇座上,使其可以提前预制,便于移动、拆卸安装维护都比较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地面工艺原油集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接转站是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的核心站场,规模大、辖井多、工艺较为复杂、具有阀组集油、单井收球、原油加热、原油接转、含水油加压输送、计量、伴生气输送等功能。
常规接转站主要工艺流程如下:丛式井组来油(来油设计温度3℃)和增压点来油(来油设计温度25℃)进入总机关, 混合油进入自动收球装置收球后进入加热炉,加热后进分离缓冲罐室,分离出的含水原油增压、加热、计量后外输;分离出的伴生气进入伴生气分液器进行二次分离后,一部分作为加热炉燃料,富余伴生气去保障点或者外输。
常规接转站的缺点:
1、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前提下,站场征地难度、赔偿力度不断加大,常规接转站占地大(约3.5亩)、征地难成为主要问题。
2、由于设备独立,加之防火间距的限制,站内设备多、工艺复杂、管网流程长、损耗大、维护管理不便。
3、工艺流程中的控制点均为手动开关、只监测不远程控制,操作岗位多、自控程度低。
4、常规接转站建设周期在35天左右,且受天气影响较大,建设周期长,投产慢。
5、各设备采用固定式安装,在规模变动的情况下,后期改造难度大,不适宜油田滚动开发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原油接转站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维修安装移动不便以及需要单独建立储蓄罐导致原油接转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包括橇座一及固定在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内一侧置有与原油来油管连通的原油加热单元以及与原油加热单元连通的分离缓冲单元;所述原油加热单元与分离缓冲单元通过隔离板隔离;所述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具有外输控制单元;所述分离缓冲单元与外输控制单元连通。
  所述原油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炉胆及与其连通并外置于罐体外的全自动燃烧器;所述加热炉胆上方设置有与罐体入口连通的换热盘管;所述加热炉胆连通有出口固定在罐体外的烟囱;所述原油加热单元具有膨胀水槽;该膨胀水槽置于罐体外顶部并与罐体连通;所述膨胀水槽设于换热盘管的上方位置;所述换热盘管入口与原油来油管连通;所述换热盘管出口穿过隔离板。
 所述分离缓冲单元包括固定于罐体内上方的入口分流器及入口分流器正下方斜向设置的分离挡板;所述罐体内壁入口分流器一侧的顶部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消泡构件;所述消泡构件一侧罐体内壁顶部设置贯通罐体外的迷宫式一级捕雾器;所述迷宫式一级捕雾器一侧下方罐体内壁底部固定有防波板;所述分离缓冲单元具有迷宫式二级捕雾器;所述迷宫式二级捕雾器设置于罐体上部并与迷宫式一级捕雾器连通。
  所述罐体内另一侧底部具有出口;所述罐体内安装有与出口连通的防涡器。
  所述外输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罐体另一侧外部的上下两个电子液位计;所述罐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内安装有与电子液位计连接的联锁控制电动阀门;所述橇座一的一侧固定有橇座二;所述橇座二上安装有与联锁控制电动阀门连通的外输泵。
    所述撬座二上还安装有与外输泵和电子液位计连接的变频控制器。
    所述罐体上顶部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位于换热盘管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包括橇座一及固定在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内一侧置有与原油来油管连通的原油加热单元以及与原油加热单元连通的分离缓冲单元;所述原油加热单元与分离缓冲单元通过隔离板隔离;所述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具有外输控制单元;所述分离缓冲单元与外输控制单元连通。
2.本实用新型将原油加热、分离缓冲、外输泵、控制、安装集成一体化,优化了原油加热、接转、外输设备工艺尺寸及配管安装,将接转站主要设备共同橇装拼接在橇座上,减少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周期,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投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全自动燃烧器;2、加热炉胆;3、烟囱;4、换热盘管;5、膨胀水槽;6、人孔;7、入口分流器;8、消泡构件;9、防波板;10、迷宫式二级捕雾装置;11、防涡器;12、液位计;13、橇座二;14、迷宫式一级捕雾装置;15、分离挡板;16、橇座一; 17、罐体;18、原油加热单元;19、分离缓冲单元;20、外输控制单元;21、出口;22、联锁控制电动阀门;23、外输泵;24、变频控制器;25、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包括橇座一16及固定在其上的罐体17,所述罐体17内一侧置有与原油来油管连通的原油加热单元18以及与原油加热单元18连通的分离缓冲单元19;所述原油加热单元18与分离缓冲单元19通过隔离板25隔离;所述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具有外输控制单元20;所述分离缓冲单元19与外输控制单元20连通。
该方案实现了将原油接转站的加热处理设备、分离缓冲设备、外输控制设备集成到橇座一上,使其可以提前预制,便于移动、拆卸安装维护都比较方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原油加热单元18包括加热炉胆2及与其连通并外置于罐体17外的全自动燃烧器1;所述加热炉胆2上方设置有与罐体17入口连通的换热盘管4;所述加热炉胆2连通有出口固定在罐体17外的烟囱3;所述原油加热单元18具有膨胀水槽5;该膨胀水槽5置于罐体17外顶部并与罐体17连通;所述膨胀水槽5设于换热盘管4的上方位置;所述换热盘管4入口与原油来油管连通;所述换热盘管4出口穿过隔离板25。
   所述分离缓冲单元19包括固定于罐体17内上方的入口分流器7及入口分流器7正下方斜向设置的分离挡板15;所述罐体17内壁入口分流器7一侧的顶部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消泡构件8;所述消泡构件8一侧罐体17内壁顶部设置贯通罐体17外的迷宫式一级捕雾器14;所述迷宫式一级捕雾器14一侧下方罐体17内壁底部固定有防波板9;所述分离缓冲单元19具有迷宫式二级捕雾器10;所述迷宫式二级捕雾器10设置于罐体17上部并与迷宫式一级捕雾器14连通。
    所述罐体17内另一侧底部具有出口21;所述罐体17内安装有与出口21连通的防涡器11。
    所述外输控制单元20包括安装在罐体17另一侧外部的上下两个电子液位计12;所述罐体17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21;所述出口21内安装有与电子液位计12连接的联锁控制电动阀门22;所述橇座一16的一侧固定有橇座二13;所述橇座二13上安装有与联锁控制电动阀门22连通的外输泵23。
    所述撬座二13上还安装有与外输泵23和电子液位计12连接的变频控制器24。所述变频控制器根据液位的变化来控制外输泵输出功率。
    所述罐体17上顶部设置有人孔6;所述人孔6位于换热盘管4上方。
所述人孔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起到便于检修和防止气压过大从而排气的功能。
    该方案将原油接转过程中的加热、分离缓冲、外输泵、控制、安装集成一体化,优化了原油加热、接转、外输设备工艺尺寸及配管安装,将接转站主要设备共同橇装拼接在橇座一上,减少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周期,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投资费用。
下面就上述装置对原油转接的处理方法(过程)进一步进行描述: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一种原油接转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打开入口阀使原油进入换热盘管4并对该部分罐体17进行满注水,后开启全自动燃烧机1对加热炉胆2加热;
 所述换热盘管4所需加热温度为30~35℃,并且持续15-30分钟;
 (b)使步骤(a)处理完的原油进入分离缓冲单元对气液进行分离,进入分离缓冲单元的原油分两路一路为气路,另一路为液路;
 (c)将气路中的气排出罐体17,并将液路中的原油通过外输控制单元20抽出罐体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b)包括:
  (b1)、气路气体通过顶部气相空间后,进入迷宫式一级捕雾器14进行液体初级分离,再经过二级捕雾器10进行液体二级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由排气口排出;
(b2)、液路中的含水原油则依次经分离挡板15、消泡构件8、防波板9至罐体17内的溶液空间;
所述的分离挡板15对含水原油的流型进行整理,整理后的含水原油经过消泡构件8进行消泡处理,消泡处理后的含水原油经防波板9进行液面平稳处理;
(b3)、将经步骤(b2)处理后的罐体17内含水原油经防涡器11处理后通过联锁控制电动阀门22与外输泵23连通;
所述防涡器11对罐体溶液空间内流入的含水原油进行处理防涡处理以备外输泵23安全抽出。
 该方法对含水原油的进行加热、缓冲分离、两相(含水原油、气)分离、含水原油增压外输,对橇装原油脱气处理和含水原油增压输送;含水原油首先进入加热筒体通过加热盘管进行来油加热,含水原油加热至脱气温度30~35℃后并持续20min左右将含水原油、气两相分离,分离后的含水原油由出油口通过联锁控制电动阀门调节后进入输油泵外输;气相分离后,部分进入站内供气系统,另一部分气供全自动燃烧器燃烧,烟气通过烟囱排出。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对原油处理过程进行描述说明。
1.启动全自动燃烧器,高温烟气通过火筒,由烟囱排出,同时火筒把热量传导给周围的水,水被加热过程中,体积发生变化,膨胀的体积被膨胀水槽吸收;
 2.将含水原油通过进口管线进入换热盘管内,热水将流经换热盘管的含水原油加热至油气分离所需温度(30-35摄氏度并持续20-30分钟);经加热后的含水原油经过入口分流器对气液进行初步分离,消泡构件为气液界面形成的泡沫提供了大的附着面积,使泡沫聚结、破灭从而进入液体层,气体则通过顶部气相空间进入迷宫式一级捕雾器进行液体初级分离,再经过二级捕雾进行液体二次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由排气口排出;
3.预分离出来的含水原油则流入到分离挡板,对流型进行整理,而后随油水混合物进入分离流场,在分离流场中设置有消泡构件和防波板,以减弱流体进入时所造成的波动,为油水液滴提供稳定的流场条件,分离过程中的砂和油泥通过排污口定期排出;
4.分离后的含水原油进入缓冲室(溶液空间),当液位达到设定值后,联锁控制电动阀门打开含水原油出口,防涡器防止出口带气进入,造成外输泵气蚀,含水原油进入外输泵进口,外输泵增压后计量,通过出口外输至下级站场。
本实用新型的接转站取消了储罐,实现了泵-泵的输送工艺;优化简化还包括了工艺设备的露天化布置,如输油泵的露天布置,减少了土建工程量,缩短建设时间,加快投产时间,节约建设投资;其次是橇装化,根据优化简化后的工艺流程,结合设备的尺寸大小,综合考虑预制、运输、施工等因素,合理组成橇装单元。在单台货运车不能拉运的条件下,设备橇装采用工厂预制、分体货运、现场拼接的方式来满足需求;最后是集成化,在优化简化和橇装化的基础上,将一些功能相似,尺寸相对较小的设备与阀门和管线进行集成,实现功能集成,减少投资资金。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包括橇座一(16)及固定在其上的罐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7)内一侧置有与原油来油管连通的原油加热单元(18)以及与原油加热单元(18)连通的分离缓冲单元(19);所述原油加热单元(18)与分离缓冲单元(19)通过隔离板(25)隔离;所述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具有外输控制单元(20);所述分离缓冲单元(19)与外输控制单元(20)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加热单元(18)包括加热炉胆(2)及与其连通并外置于罐体(17)外的全自动燃烧器(1);所述加热炉胆(2)上方设置有与罐体(17)入口连通的换热盘管(4);所述加热炉胆(2)连通有出口固定在罐体(17)外的烟囱(3);所述原油加热单元(18)具有膨胀水槽(5);该膨胀水槽(5)置于罐体(17)外顶部并与罐体(17)连通;所述膨胀水槽(5)设于换热盘管(4)的上方位置;所述换热盘管(4)入口与原油来油管连通;所述换热盘管(4)出口穿过隔离板(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缓冲单元(19)包括固定于罐体(17)内上方的入口分流器(7)及入口分流器(7)正下方斜向设置的分离挡板(15);所述罐体(17)内壁入口分流器(7)一侧的顶部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消泡构件(8);所述消泡构件(8)一侧罐体(17)内壁顶部设置贯通罐体(17)外的迷宫式一级捕雾器(14);所述迷宫式一级捕雾器(14)一侧下方罐体(17)内壁底部固定有防波板(9);所述分离缓冲单元(19)具有迷宫式二级捕雾器(10);所述迷宫式二级捕雾器(10)设置于罐体(17)上部并与迷宫式一级捕雾器(14)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7)内另一侧底部具有出口(21);所述罐体(17)内安装有与出口(21)连通的防涡器(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输控制单元(20)包括安装在罐体(17)另一侧外部的上下两个电子液位计(12);所述罐体(17)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21);所述出口(21)内安装有与电子液位计(12)连接的联锁控制电动阀门(22);所述橇座一(16)的一侧固定有橇座二(13);所述橇座二(13)上安装有与联锁控制电动阀门(22)连通的外输泵(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座二(13)上还安装有与外输泵(23)和电子液位计(12)连接的变频控制器(24)。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7)上顶部设置有人孔(6);所述人孔(6)位于换热盘管(4)上方。
CN201420472599.4U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Active CN204079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2599.4U CN204079903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2599.4U CN204079903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9903U true CN204079903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2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2599.4U Active CN204079903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99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4252A (zh) * 2014-08-21 2014-11-26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4252A (zh) * 2014-08-21 2014-11-26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164252B (zh) * 2014-08-21 2016-01-20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4824A (zh) 一种增压加热油气混输系统及方法
CN203905913U (zh) 试气试采天然气回收系统
CN103370493A (zh) 用于sage过程的模块化可运输系统
CN104593045B (zh) 一种撬装原油脱水装置
CN103968249A (zh) 天然气集气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3907219U (zh) 天然气集气一体化集成装置
CN104164252B (zh)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212482B (zh) 一种橇装原油脱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4079903U (zh) 一种橇装原油接转处理装置
CN203383786U (zh) 闭环分水地面掺水增压外输一体化装置
CN203319937U (zh) 一种橇装原油脱水处理装置
CN105065908B (zh) 一种含硫天然气集气一体化集成装置
CN101676366B (zh) 热电复合原油处理器
CN203400530U (zh) 加热三相分离器
CN203257402U (zh) 一种油井产出液就地脱水回掺装置
CN208595428U (zh) 一种集成系列化拼接橇装装置
CN206111115U (zh) 一种连续油管欠平衡冲砂装置
CN202832470U (zh) 原油气液分离流程集成设备
CN204625365U (zh) 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CN203603871U (zh) 一种油气节流保温分离计量一体化设备
CN207195147U (zh) 天然气增压装置
CN203907218U (zh) 天然气集气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4785550U (zh) 一种可调水封高度的水封罐
CN204002751U (zh) 井下作业抽汲排液自动除气分离装置
CN201836649U (zh) 油气集输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