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8535U -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 Google Patents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8535U
CN204078535U CN201420460894.8U CN201420460894U CN204078535U CN 204078535 U CN204078535 U CN 204078535U CN 201420460894 U CN201420460894 U CN 201420460894U CN 204078535 U CN204078535 U CN 204078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ten sulfur
heating coil
heating
heating module
sulfur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608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干
张大战
贺建勇
郝素函
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qing Petrochemical Co
Original Assignee
Changqing Petro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qing Petro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Changqing Petrochemical Co
Priority to CN2014204608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8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8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8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在液硫池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位于液硫池内的至少1个加热模块,即第一加热模块,在液硫泵区内有液硫泵,液硫泵与液硫池内液硫相通,作用是输送液硫池内的液硫至造粒间成型造粒,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容易检修、加热效果良好、蒸汽成本低等优点,可在炼油厂的液硫池上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硫磺回收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液硫池的加热盘管。
背景技术
硫磺回收装置液硫池使用的加热盘管,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加热盘管固定在池底或者罐底的液硫池或者液硫罐,盘管管束水平并列分布置于池底,加热盘管(每组10根)由压板固定,压板由支架支撑,压板与池底用螺栓联接,盘管两端汇总于集合管,在集合管上竖直方向各引出一条管线,伸至液硫池顶板之上,用于蒸汽入口及回水出口,整个硫池只有一块顶板,用螺栓固定在液硫池上,安装之后不能随意拆装,液硫池多次出现加热盘管腐蚀泄漏的问题,而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在用液硫池加热盘管若发生腐蚀泄漏,无法进行拆卸、维修。液硫池所用的加热盘管为四组,每组加热盘管平行分布于液硫池内,与集合管的接口及引入集合管的蒸汽管线、集合管引出的回水管线接口均在液硫池内部被液硫覆盖,容易出现腐蚀泄漏问题,液硫池顶板为一整体,在装置运行期间无法对某一组泄漏加热盘管进行拆卸、维修补焊,只能将其切出,或者继续使用,切出盘管势必造成热源不足,液硫易凝固结块,无法抽至造粒设备进行造硫,给硫磺生产操作带来困难,原使用0.3MPa蒸汽即可满足加热条件,切出后为保证液硫温度及较好的流动性,必须改用1.0MPa蒸汽作为热源,增加了蒸汽投用量。1.0MPa蒸汽温度约为240℃,液硫在150℃左右时流动性最好,过高或者过低均会使液硫流动性变差,同时由于温度过高,使得液硫蒸汽挥发量过大,易发生自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若对泄漏盘管不采取措施,继续使用,首先造成蒸汽资源的浪费;其次,蒸汽窜入液硫介质中,在冬季容易造成液硫结块,不利生产;再次,若泄漏源较大,压力较高,则有可能连带硫池内液硫喷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使用0.3MPa低压蒸汽也会存在液硫通过管线漏点进入蒸汽管线、污染蒸汽管线后路——凝结水系统的可能性,堵塞疏水阀降低疏水性能,而凝结水作为锅炉补充用水,一旦硫磺进入,凝结成块、堵塞管线,则会影响锅炉上水,将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液硫池盘管的缺点,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容易检修、加热效果良好、蒸汽成本低,装置安全隐患低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液硫池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位于液硫池内的至少1个加热模块,即第一加热模块,在液硫池侧设置有液硫泵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模块为:在顶板的左上部沿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与蒸汽入口管相联通的左集合管,左集合管的下部与一组垂直的加热盘管的左端口相联通,顶板右上部沿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与回水出口管相联通的右集合管,右集合管下部与一组加热盘管的右端口联通,在一组U型加热盘管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有管托的两块压板,管托的另一端设置在顶板上;其余的加热模块的结构与第一加热模块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管的截面形状为U形.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管管径为20~30cm。
本实用新型的单组加热盘管根数为10~15根。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液硫池内的至少1个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由一组U形加热盘管构成,加热盘管的焊缝及法兰接口全部移至硫池顶板上方,便于日常检维修时拆装,加热盘管为整根管,不易腐蚀、加热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容易检修、加热效果良好、蒸汽成本低等优点,可在炼油厂的液硫池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加热模块2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C—C剖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由液硫池1、第一加热模块2、第二加热模块3、第三加热模块4、第四加热模块5、第五加热模块6、液硫泵区7、安装架8联接构成。
在液硫池1上设置有安装架8,安装架8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5个加热模块位于液硫池1内,即从前到后依次为第一加热模块2、第二加热模块3、第三加热模块4、第四加热模块5、第五加热模块6,加热模块的具体个数应按照液硫池1体积以及液硫的体积来确定。在液硫池1侧设置有液硫泵区7,在液硫泵区7内有3个泵,用于输送液硫至造粒车间进行成型造粒,每个加热模块零件及其联接关系完全相同。
在图3、4、5、6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加热模块2由顶板2-1、蒸汽入口管2-2、左集合管2-3、加热盘管2-4、管托2-5、回水出口管2-6、右集合管2-7、压板2-8联接构成。
安装架8用螺纹紧固联接件与液硫池1联接,顶板2-1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架8,第一加热模块2采用在顶板2-1的左上部沿顶板2-1的宽度方向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安装有左集合管2-3,左集合管2-3上中部端口与蒸汽入口管2-2相联通,蒸汽从蒸汽管网通过蒸汽入口管2-2进入左集合管2-3,在左集合管2-3内部均匀分布,左集合管2-3的下部与均匀分布的一组垂直的加热盘管2-4的左端口联通。加热盘管2-4的截面形状为U形,每组加热盘管2-4均有12根,管径为25cm,每组加热盘管2-4中每根加热盘管为一整根管、无焊缝、无接口,耐腐蚀性及实用性好,加热盘管2-4浸在液硫中,蒸汽在左集合管2-3中分布均匀后进入各个加热盘管2-4,作为热源对液硫进行加热,维持液硫所需要的温度。顶板2-1的右上部沿顶板2-1的宽度方向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安装有右集合管2-7,右集合管2-7的上中部端口与回水出口管2-6相联通,右集合管2-7的下部与均匀分布的一组加热盘管2-4的右端口垂直联通,蒸汽经过加热盘管2-4加热液硫后,凝结的回水进入盘管另一端的右集合管2-7,再进入回水出口管2-6送至凝结水系统。在一组U型加热盘管2-4的底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竖向均匀安装有两块压板2-8,压板2-8的中上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垂直安装有管托2-5,管托2-5的另一端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在顶板2-1上,通过管托2-5和压板2-8拖住单组加热盘管2-4,防止加热盘管2-4因重力作用而变形,影响加热效果,其余加热模块的零件以及零件的联接关系与第一加热模块2的完全相同。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盘管2-4的截面形状为U型,每组加热盘管2-4均有10根,管径为20cm,每组加热盘管2-4中每根加热盘管为一整根管、无焊缝、无接口。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盘管2-4的截面形状为U型,每组加热盘管2-4均有15根,管径为30cm,每组加热盘管2-4中每根加热盘管为一整根管、无焊缝、无接口,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液硫池1内储存有液态硫磺,为防止液硫池1内温度过低造成液硫凝固,无法抽至造粒设备造硫,将加热盘管2-4浸入液硫中,加热盘管2-4内介质为蒸汽,当蒸汽从蒸汽管网通过蒸汽入口管2-2进入左集合管2-3中,在左集合管2-3内均匀分布以后进入加热盘管2-4,加热盘管2-4作为热源对液硫进行加热,维持液硫所需要的温度,凝结的回水进入加热盘管右端的右集合管2-7,再进入回水出口管2-6送至凝结水系统,该装置拆卸维修方便、蒸汽成本低、减少H2S气体挥发造成的污染。

Claims (6)

1.一种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在液硫池(1)上设置有安装架(8),安装架(8)上设置有位于液硫池(1)内的至少1个加热模块,即第一加热模块(2),在液硫池(1)侧设置有液硫泵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热模块(2)为:在顶板(2-1)的左上部沿顶板(2-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与蒸汽入口管(2-2)相联通的左集合管(2-3),左集合管(2-3)的下部与一组垂直的加热盘管(2-4)的左端口相联通,顶板(2-1)右上部沿顶板(2-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与回水出口管(2-6)相联通的右集合管(2-7),右集合管(2-7)下部与一组加热盘管(2-4)的右端口联通,在一组U型加热盘管(2-4)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有管托(2-5)的两块压板(2-8),管托(2-5)的另一端设置在顶板(2-1)上;其余的加热模块的结构与第一加热模块(2)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盘管(2-4)的截面形状为U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盘管(2-4)管径为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组加热盘管(2-4)根数为10~15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组加热盘管(2-4)根数为10~15根。
CN201420460894.8U 2014-08-15 2014-08-15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Active CN204078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0894.8U CN204078535U (zh) 2014-08-15 2014-08-15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60894.8U CN204078535U (zh) 2014-08-15 2014-08-15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8535U true CN204078535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60894.8U Active CN204078535U (zh) 2014-08-15 2014-08-15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853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2175A (zh) * 2017-07-06 2017-11-17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储罐的内置加热器
CN109928368A (zh) * 2019-04-22 2019-06-25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回收硫磺蒸气的液硫池复合盖
CN110094998A (zh) * 2019-06-03 2019-08-06 常州瑞凯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低温乙烯冷量回收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2175A (zh) * 2017-07-06 2017-11-17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储罐的内置加热器
CN109928368A (zh) * 2019-04-22 2019-06-25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回收硫磺蒸气的液硫池复合盖
CN109928368B (zh) * 2019-04-22 2023-12-01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回收硫磺蒸气的液硫池复合盖
CN110094998A (zh) * 2019-06-03 2019-08-06 常州瑞凯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低温乙烯冷量回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3873U (zh) 导热油载体炉供热装置
CN204929512U (zh) 一种用于变流器的供水冷却装置
CN204078535U (zh) 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CN202126087U (zh) 电加热器
CN203837537U (zh) 一种连续套管式液氯汽化器装置
CN209145649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螺杆膨胀发电系统的载冷剂循环装置
CN102494549B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设备
CN202018832U (zh) 核电站loca试验装置
CN207501127U (zh) 一种锅炉排污水余热与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3810530U (zh) 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15862870U (zh) 一种燃气汽化器
CN205919521U (zh) 一种导热油余热再利用系统
CN107741010A (zh) 一种锅炉排污水余热与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5332862U (zh) 一种液态乙烯气化热利用的节能装置
CN209763212U (zh) 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
CN208886748U (zh) 一种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4301024U (zh) 一种精馏塔空冷器余热回收发电设备
CN206683039U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供热系统
CN205999346U (zh) 一种利用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的装置
CN205019774U (zh) 净油机多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03419888U (zh) 一种柴蜡油加氢装置临氢系统
CN202023114U (zh) 一种压光机的电热装置
CN203844027U (zh) 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18443438U (zh) 一种节能型空气换热装置
CN204301034U (zh) 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热量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