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8077U - 无人机吊舱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吊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78077U CN204078077U CN201420563246.5U CN201420563246U CN204078077U CN 204078077 U CN204078077 U CN 204078077U CN 201420563246 U CN201420563246 U CN 201420563246U CN 204078077 U CN204078077 U CN 2040780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tch door
- unmanned plane
- cover
- cabin
- brac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人机吊舱,包括舱罩,舱门,所述舱罩是近似椭圆体结构,在舱罩内设置有电机、用于检测舱门位置信号的传感器,所述电机与传感器与无人机通讯连接;在舱门的两侧设置有舱门固定架,在舱门固定架的安装中轴线与舱罩的中轴线重合,舱门固定架上设有转轴,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吊舱结构科学合理、轻巧实用、携带方便,且拆装容易,不增加无人机自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吊舱。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无人机有更广泛应用的要求,无人机不再仅仅用于军事任务,在民用领域上比军事领域上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无人机可以在恶劣、甚至危险的环境内完成摄像、探测、侦察、搜救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它可以携带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如高清摄像装置、穿透树叶的雷达、提供化学能力的微型分光计设备等,从而完成多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任务。而根据不同的任务的要求,一些设备或者工具则需要由无人机携带作业,为了更安全地随机携带这些设备,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为小型无人机研发出一款结构轻巧、承载力强的无人机吊舱,方便安全携带设备仪器,且拆装容易,不增加无人机自重。
实用型新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应用的具体要求,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轻巧实用、携带方便的无人机吊舱,能解决现有无人机携带设备不方便、设备防护结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吊舱,包括舱罩,舱门,所述舱罩是近似椭圆体结构,在舱罩内设置有电机、用于检测舱门位置信号的传感器,所述电机与传感器与无人机通讯连接;在舱门的两侧设置有舱门固定架,在舱门固定架的安装中轴线与舱罩的中轴线重合,舱门固定架上设有转轴,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优选地,舱罩由上盖、左侧盖、右侧盖拼接而成,在舱罩内安装左/右支撑架,左、右支撑架的上缘部固定在上盖的内壁,下缘部分别固定在左、右侧盖的内壁,舱门固定架的转轴安装在左/右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两侧对称镂空有一对长槽,长槽上嵌插有吊耳,左/右支撑架吊挂在所述吊耳上,所述电机、传感器固装在左/右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吊耳上设有挂槽,所述左/右支撑架的上部插进挂槽内,在的上部还设有插孔,插孔位于挂槽上方且插孔内横插有插块。
优选地,在左、右侧盖的内壁设置有竖定位环,竖定位环与舱罩的左/右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左、右侧盖的内壁设置有水平定位卡环,在左/右支撑架分别向外伸出安装板,安装板的末端设有向下伸展的定位钩,定位钩卡扣在所述水平定位卡环上。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左右端外缘设有一段搭檐,左、右侧盖的上部搭在上盖的搭檐上。
优选地,所述上盖、左侧盖、右侧盖、舱门、左/右支撑架、舱门固定架均为全碳纤维成型。
优选地,所述上盖向上凸起形成一用于容纳电源导线的凸槽,所述舱门是鼓形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吊舱结构科学合理、轻巧实用、携带方便,且拆装容易,不增加无人机自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吊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打开舱门吊舱结构示意图。
图3为舱罩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舱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角度的舱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左右侧盖与左右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左右侧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 “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吊舱,外形呈鹅蛋形。包括舱罩和舱门3,舱罩由上盖1、左、右侧盖2拼接而成,并形成下中部的舱口,该舱口由舱门关闭,舱门是鼓形的,它以绕轴旋转的方式打开或关闭舱口。上盖、左、右侧盖和舱门均为全碳纤维成型。在上盖的两侧对称镂空有一对长槽,长槽上嵌插有吊耳4,吊耳用于将吊舱安装在无人机上。在两长槽之间沿上盖壁面主轮廓线向上凸起形成一用于容纳/预埋电源导线的凸槽。
舱罩与舱门的连接结构:
参见图3-5,在舱门的两端连接左、右舱门固定架,在本实施例中,两者通过粘贴固定,但并不限于粘贴固定的方式。左、右舱门固定架13呈扇形,中间有多条轮辐状的肋条,在扇形的中心设置转轴结构。转轴结构分别安装在舱罩内的左右支撑架(5,6)上。左右支撑架位于舱口的左、右侧,它呈轮辕状,它的上缘部固定在上盖的内壁,下缘部固定在左、右侧盖的内壁,左右支撑架是整个载仓的重要承重零件,在它上面固定有电机、齿轮结构、传感器等,其中电机在人侧支撑架上,齿轮结构、传感器位于另一支撑架上。电机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埋在上盖内。左右支撑架、左、右舱门固定架由全碳纤维成型。
舱门的电驱动结构:参见图3-5,舱门的开启和关闭由电机7驱动,电机的驱动信号由无人机的电控系统提供,装设于左右支撑架上的电机控制转轴结构的旋转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舱门开合的位置。为适应多个无人机型号不同的输出信号范围,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轮传动机构对无人机输出信号进行调整,以达到舱门开合角度的设计要求。例如,可采用一对齿轮对来实现对无人机信号的放大调整:如图所示,输出齿轮结构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4,其中,第一齿轮15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第二齿轮14的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重合,通过齿轮结构可将无人机输出的舱门角度控制信号进一步放大,使舱门的实际旋转角位移更大。
舱罩的拼装结构:参见图3-4、图6-7,在左、右侧盖的内壁设置有水平定位卡环16和竖定位环18,两者均由全碳纤维成型,可以通过粘胶粘接在左、右侧盖上。竖定位环上设置若干螺栓孔19,相应地,在舱罩的左右支撑架上对应竖定位环的螺栓孔位置也设置在螺栓孔,通过螺栓把左、右侧盖固定在左右支撑架上。在左右支撑架的外侧,分别横向连接一安装板17,在板的末端设有向下伸展的定位钩8,定位钩卡扣在水平定位卡环的底面上,而且,在上盖的左右端外缘设有一段搭檐9,搭檐9的长度与侧盖的水平弧长相当,装配时,将左、右侧盖的上部搭在上盖的搭檐上,并使两端的定位钩扣在水平定位卡环上,再以螺栓固定在左右支撑架上,从而完成舱罩的拼装。
舱罩的承重结构:参见图4-5,由前述可知,上盖的长槽内嵌插有吊耳4,吊耳是一板状结构,它的两端设有吊装孔,可用螺栓将吊耳固定在无人机上。吊耳的中部镂空有一挂槽10,挂槽的宽度略大于左、右支撑架的厚度。当吊耳嵌插在上盖上时,它的挂槽伸入上盖内腔,而且左、右支撑架的上部插进挂槽内,在左、右支撑架的上部还设置有插孔11,插孔内横插有插块12,插块使左、右支撑架吊挂在吊耳上,而电机、齿轮结构等零件安装在左、右支撑架上,且舱门通过转轴结构与左、右支撑架转动连接,因此,吊耳成为吊舱的重要承载部件,吊舱的自重将通过左右支撑架、吊耳传递到无人机上。该结构设计可免除舱罩的外力作用,在使用可靠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为了减小自重,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对于多个零件都进行了优化设计,例如,左、右舱门固定架、左右支撑架、安装板等部件均采用了减重方案,在主体上设计为肋筋结构或通孔镂空结构,在安装电机的右支撑架的下半部为内部镂空设计,从而将整体自重下降。
吊舱使用时,舱门打开,将设备或其它物件以魔术贴固定在舱门的内壁,然后关闭舱门,将吊舱的吊耳安装在无人机的平台上,由飞行器运载至目的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旋转机构灵活、易于操控,可携带各种任务设备,可广泛应用在航拍摄影、环境监测、灾情巡查、防恐救生、军事侦察等领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无人机吊舱,包括舱罩,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罩是近似椭圆体结构,在舱罩内设置有电机、用于检测舱门位置信号的传感器,所述电机与传感器与无人机通讯连接;在舱门的两侧设置有舱门固定架,在舱门固定架的安装中轴线与舱罩的中轴线重合,舱门固定架上设有转轴,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舱罩由上盖、左侧盖、右侧盖拼接而成,在舱罩内安装左/右支撑架,左、右支撑架的上缘部固定在上盖的内壁,下缘部分别固定在左、右侧盖的内壁,舱门固定架的转轴安装在左/右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两侧对称镂空有一对长槽,长槽上嵌插有吊耳,左/右支撑架吊挂在所述吊耳上,所述电机、传感器固装在左/右支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上设有挂槽,所述左/右支撑架的上部插进挂槽内,在的上部还设有插孔,插孔位于挂槽上方且插孔内横插有插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盖的内壁设置有竖定位环,竖定位环与舱罩的左/右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盖的内壁设置有水平定位卡环,在左/右支撑架分别向外伸出安装板,安装板的末端设有向下伸展的定位钩,定位钩卡扣在所述水平定位卡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左右端外缘设有一段搭檐,左、右侧盖的上部搭在上盖的搭檐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左侧盖、右侧盖、舱门、左/右支撑架、舱门固定架均为全碳纤维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向上凸起形成一用于容纳电源导线的凸槽,所述舱门是鼓形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63246.5U CN204078077U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无人机吊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63246.5U CN204078077U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无人机吊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78077U true CN204078077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7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63246.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8077U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无人机吊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7807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9812A (zh) * | 2014-09-28 | 2015-01-28 | 佛山市安尔康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载舱结构 |
CN105046463A (zh) * | 2015-06-18 | 2015-11-11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吊舱的无人机货运执飞方法及智能吊舱 |
CN107200141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直升机外置插头保护罩 |
WO2018182564A1 (en) * | 2017-03-27 | 2018-10-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Portable drone pod |
CN110789724A (zh) * | 2019-10-12 | 2020-02-14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拖曳吊舱收放机构及收放方法 |
-
2014
- 2014-09-28 CN CN201420563246.5U patent/CN20407807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9812A (zh) * | 2014-09-28 | 2015-01-28 | 佛山市安尔康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载舱结构 |
CN105046463A (zh) * | 2015-06-18 | 2015-11-11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吊舱的无人机货运执飞方法及智能吊舱 |
CN107200141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直升机外置插头保护罩 |
WO2018182564A1 (en) * | 2017-03-27 | 2018-10-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Portable drone pod |
CN110789724A (zh) * | 2019-10-12 | 2020-02-14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拖曳吊舱收放机构及收放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78077U (zh) | 无人机吊舱 | |
CN204056294U (zh) | 一种折叠式四轴多旋翼飞行器 | |
KR20200002265U (ko) | 현수된 화물 안정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 |
CN104309812B (zh) |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载舱结构 | |
CN111284730A (zh) | 一种旋翼飞行器综合测试实验模拟平台及测试方法 | |
JP2018178694A (ja) | ドローン発着設備 | |
CN205186532U (zh) | 一种新型多用途救援无人机 | |
CN109552623A (zh) | 一种适用于山地飞行的着陆平稳的智能型无人机 | |
CN107416060A (zh) | 一种自动化杆类攀爬机器人 | |
CN210214608U (zh) | 一种无人机监管平台 | |
CN205854482U (zh) | 多旋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 |
CN107985574B (zh) | 一种浮力辅升无人机 | |
CN206871377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平衡调节功能的三轴吊舱 | |
CN218594592U (zh) | 一种工程验收检测飞行装置 | |
CN103847975B (zh) | 一种镶嵌式机载光电转塔及飞行器 | |
CN114475118B (zh) | 灾后空陆两用救援机器人 | |
CN113501125B (zh) | 一种空中发射及回收无人机的花开式可开启式吊舱 | |
CN213502887U (zh) | 一种空中物资精准抛投无人机飞行平台 | |
CN210101989U (zh) | 一种检测桥梁损伤的无人机系统 | |
CN103335836B (zh) | 飞机座椅综合试验台 | |
CN110775279B (zh) | 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 | |
CN209852601U (zh) | 一种基于舵机传动的双轴云台 | |
CN211766284U (zh) | 一种折叠式垂直起降侦察监测无人机 | |
CN202529592U (zh) | 检修方便的全回转伸缩式过桥装置 | |
CN211642593U (zh) | 一种新型航测用飞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