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2393U -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2393U
CN204072393U CN201420502882.7U CN201420502882U CN204072393U CN 204072393 U CN204072393 U CN 204072393U CN 201420502882 U CN201420502882 U CN 201420502882U CN 204072393 U CN204072393 U CN 204072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st
block
adjustment
keeper
adjustmen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028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钊
徐凯
王君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 K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ina)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028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2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2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2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和调整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夹紧髋臼后壁,包括一定位杆,所述调整机构连接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所述定位杆上,所述调整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导向杆的套筒,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移动调整结构和角度调整结构,以对所述套筒的位置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位机构夹紧髋臼后壁,然后通过移动调整结构调整套筒平面位置,通过角度调整结构调整套筒的角度,从而既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本实用新型夹紧髋臼后壁,又能够对穿设导向杆的套筒进行快捷准确地调整,从而保证导向杆的高效、可靠地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髋臼假体植入前需先置入导向杆。该导向杆的常见定位方式为:凭借患者体位与病床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位,以确定前倾角及外翻角,该方式是一种主观判定方式,虽然已经常规应用在手术器械中,但定位效果不明显,造成的脱位率较高。还有使用髂骨以及耻骨进行三点定位的器械,但是器械体积大,操作繁琐。另外,目前还可以采用术前规划定位方式:通过CT、数字化软件等规划并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定制化产品进行定位,此技术虽定位效果很好,但价格十分昂贵,患者的经济压力非常大,因此难以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固连方便、可靠,操作位置调整便捷、准确的导向杆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和调整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夹紧髋臼后壁,包括一定位杆,所述调整机构连接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所述定位杆上,所述调整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导向杆的套筒,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移动调整结构和角度调整结构,以对所述套筒的位置进行调整。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下定位件与上定位件,所述下定位件与所述上定位件与所述定位杆共同形成楔形夹紧结构。
进一步,所述下定位件和所述定位杆之间呈89度夹角。
进一步,所述下定位件和所述上定位件均为弧形杆,所述下定位件的弧形和坐骨切迹相匹配,所述上定位件的弧形与髋臼内壁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下定位件远离所述上定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相连,所述上定位件远离所述下定位件的一端与一定位块相连,所述定位块滑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
进一步,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配连一锁定螺母,该锁定螺母顶靠在所述定位块上端。
进一步,所述移动调整结构包括滑杆与滑块,所述滑杆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杆,所述滑块滑动套连在所述滑杆上。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整结构包括调整杆、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和连接块,所述调整杆与所述套筒相连,并能够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槽,且与所述调整杆相连,所述第二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二调整槽,且连接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调整槽和所述第二调整槽之间具有夹角,所述连接块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调整槽和所述第二调整槽中,并能够在所述第一调整槽和所述第二调整槽中滑动。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上连接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提拉杆,所述第二调整块上设置连通所述第二调整槽的通孔,所述提拉杆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调整槽中,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突出于所述第二调整块之外。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整块或所述第二调整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角度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位机构夹紧髋臼后壁,然后通过移动调整结构调整套筒平面位置,通过角度调整结构调整套筒的角度,从而既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本实用新型夹紧髋臼后壁上,又能够对穿设导向杆的套筒进行快捷准确地调整,从而保证导向杆的高效、可靠地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角度调整结构工作状态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角度调整结构工作状态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固连被操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可以应用于固定调整并安装导向杆的场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1包括定位机构12和调整机构14。其中定位机构12用于夹紧髋臼7后壁(参考图4和图5所示),调整机构14用于调整套筒15相对髋臼7的位置。定位机构1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下定位件201与上定位件202,下定位件201与上定位件202和定位杆203共同形成楔形夹紧结构,以使定位杆203夹紧髋臼7后壁,其中下定位件201和定位杆203之间呈89度夹角。另外,该夹紧结构也可以是设置在定位杆203上的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弹性周向贴靠机构等。调整机构14转动连接设置在定位机构12上,调整机构14上设置有用于套设导向杆3的套筒15,调整机构14包括移动调整结构16和角度调整结构18,以对套筒15的平面位置和角度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合并不受限,以下结合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实现过程。在该实施例中,导向杆3是用于髋臼7的假体的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使用在髋臼假体导向杆的定位时,定位机构12与髋臼7后壁的卡夹贴合是根据髋臼切迹角来确定的。髋臼切迹角是指从坐骨大切迹到髋臼后壁的延长线与通过髋臼前后壁的直线之间的夹角,髋臼切迹角是人体永恒不变的特征,不会因各种病症而发生变化,恒为89°。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定位装置1来操作髋臼假体的导向杆3,免去了人为定位的干扰,定位准确有效。定位装置使用简单方便,仅需要三步即可完成前倾角及外翻角的定位。同时,可根据病人的临床需要增加前倾角度,更加保证术后脱位的风险。
具体通过一个实施例来说,为了方便描述各结构的相对空间位置,以本实用新型在图纸中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上、下关系。本实施例中,下定位件201和上定位件202均为弧形杆,下定位件201的弧形和坐骨切迹相匹配,上定位件202的弧形与髋臼内壁向匹配。下定位件201一端与定位杆203下端相连,通常为方便制作,下定位件201一体形成于该定位杆203的下端。上定位件202与一定位块204相连,其连接形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形成。定位块204为六面体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定位块204滑动套设于定位杆203上。定位杆203上面的杆部上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配连一锁定螺母205,该锁定螺母205顶靠在定位块204上端面,以在下定位件201与上定位件202和定位杆203夹靠髋臼7后壁以后,通过顶靠定位块204使下定位件201、上定位件202以及定位杆203和髋臼7的相对位置不变,即锁定定位杆203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移动调整结构14包括滑杆601与滑块602。滑杆601一端连接定位杆203,本实施例中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在滑杆601的一端连接设置有转动套603,转动套603能够转动地套设于定位杆203上。滑杆601另一端悬置,滑块602滑动套连在滑杆601上。为保证滑杆601与滑块602之间不发生转动,滑杆601与滑块602之间为非圆配合,可以是方形或多边形等结构。
本实施例中,角度调整结构18包括调整杆801、第一调整块802、第二调整块803和连接块806。其中,调整杆801的一端与套筒15相连,连接形式通常为焊接,调整杆801的另一端地套设于滑块602上,并能够相对滑块602发生转动。第一调整块802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槽804,且下端与调整杆801相连,其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键连接或非圆配合的方式。第二调整块803上设置有第二调整槽805,且固定设置在滑块602上,第一调整槽804和第二调整槽805之间具有夹角,非平行设置。连接块806同时穿设于第一调整槽804和第二调整槽805中,并能够在第一调整槽804和第二调整槽805中滑动。
本实施例中,连接块806上连接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提拉杆807。该提拉杆807的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调整块803上设置连通第二调整槽805的通孔,通孔方向和第二调整槽805轴线延伸方向平行,提拉杆807与连接块806相连的一端位于第二调整槽805中,另一端穿过通孔突出于第二调整块803上端,提拉杆807与通孔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在其中移动。另外,第二调整块80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角度标识808,连接块806伸出第二调整槽805部分有一个指向标记,通过上下拉动提拉杆807,指向标记分别指向角度标识808的不同角度,来确定前倾角。本实施例中角度标示设置在第二调整块803中,实际上也可设置在第一调整块802中。
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将下定位件201连带定位杆203沿着人体髋臼7后壁插入,将下定位件201扣住坐骨大切迹,此时,定位杆203所在轴线与下定位件201与坐骨大切迹接触点的切线大致呈89度角。定位块204连同上定位件202套设于定位杆203上,并如图4所示压下上定位件202,使上定位件202扣住髋臼7内壁,再通过锁定螺母205向下压力的作用,将上述位置锁定,从而使定位结构12固定在髋臼7后壁,此时定位杆203轴线即和髋臼的解剖轴线平行。然后将滑杆601套连在定位杆203上,并将安装好角度调整结构18的滑块602滑动套设于滑杆601上,通过旋转转动套603改变调整机构14相对定位机构12的位置,然后通过滑块602与滑杆601配连位置的变化调整角度调整结构18的平面位置,直到滑杆601和调整杆801的交点位于人体髋臼的中心位置。最后通过角度调整结构14调整前倾角,当提拉杆807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套筒15的轴线与定位杆203轴线平行,即和髋臼的解剖轴线平行。在安装假体时,有时为了使安装的假体更稳定,医生需要调整前倾角的角度,这时操作提拉杆807,拉动连接块806改变第一调整块802与第二调整块803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的角度可从第二调整块803上的角度标记805中看出,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第一调整槽804和第二调整槽805之间具有夹角,拉动提拉杆807时就会带动第一调整槽804所在的第一调整块802发生偏移,第一调整块802下端固定连接在调整杆801上,从而使得调整杆801的角度发生微调,调整杆801带动套筒15发生位置调整,待调整后的前倾角确定后,将导向杆3穿过套筒15,并将其头部置入髋臼7中,从而完成了导向杆3在髋臼7上的定位操作。
在导向杆3定位在髋臼7上时,医生即可参照导向杆3的方向,使用髋臼锉进行髋臼处理以及安装髋臼假体,为了更好更精确地定位髋臼锉的方向或者安装髋臼假体的方向,可在导向杆3上设置平行装置,使定位髋臼锉以及安装髋臼假体的工具和导向杆3的方向保持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下定位件201和上定位件202夹紧髋臼7后壁,通过下定位件201和定位杆203的角度设计来确定定位杆203的轴向,然后通过移动调整结构16调整套筒15平面位置,通过角度调整结构18调整套筒15的角度,能够对穿设导向杆3的套筒15进行快捷准确地调整,从而保证导向杆3的高效、可靠地定位,为后续的髋臼处理以及安装髋臼假体提供精确的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已由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和调整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夹紧髋臼后壁,包括一定位杆,所述调整机构连接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所述定位杆上,所述调整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导向杆的套筒,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移动调整结构和角度调整结构,以对所述套筒的位置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下定位件与上定位件,所述下定位件与所述上定位件与所述定位杆共同形成楔形夹紧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件和所述定位杆之间呈89度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件和所述上定位件均为弧形杆,所述下定位件的弧形和坐骨切迹相匹配,所述上定位件的弧形与髋臼内壁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件远离所述上定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相连,所述上定位件远离所述下定位件的一端与一定位块相连,所述定位块滑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配连一锁定螺母,该锁定螺母顶靠在所述定位块上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整结构包括滑杆与滑块,所述滑杆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杆,所述滑块滑动套连在所述滑杆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结构包括调整杆、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和连接块,所述调整杆与所述套筒相连,并能够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槽,且与所述调整杆相连,所述第二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二调整槽,且连接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调整槽和所述第二调整槽之间具有夹角,所述连接块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调整槽和所述第二调整槽中,并能够在所述第一调整槽和所述第二调整槽中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连接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提拉杆,所述第二调整块上设置连通所述第二调整槽的通孔,所述提拉杆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调整槽中,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突出于所述第二调整块之外。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向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块或所述第二调整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角度标识。
CN201420502882.7U 2014-09-02 2014-09-02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Active CN204072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2882.7U CN204072393U (zh) 2014-09-02 2014-09-02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2882.7U CN204072393U (zh) 2014-09-02 2014-09-02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2393U true CN204072393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02882.7U Active CN204072393U (zh) 2014-09-02 2014-09-02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239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6798A (zh) * 2014-09-02 2014-11-19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CN107280727A (zh) * 2017-07-15 2017-10-24 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胫骨髓内定向器
CN110448351A (zh) * 2019-08-23 2019-11-15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髋臼骨赘去除用限深骨刀
CN110811939A (zh) * 2019-12-13 2020-02-21 刘瑞宇 用于单侧髋关节翻修术的髋臼假体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6798A (zh) * 2014-09-02 2014-11-19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CN104146798B (zh) * 2014-09-02 2016-06-01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CN107280727A (zh) * 2017-07-15 2017-10-24 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胫骨髓内定向器
CN107280727B (zh) * 2017-07-15 2023-10-27 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胫骨髓内定向器
CN110448351A (zh) * 2019-08-23 2019-11-15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髋臼骨赘去除用限深骨刀
CN110811939A (zh) * 2019-12-13 2020-02-21 刘瑞宇 用于单侧髋关节翻修术的髋臼假体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2393U (zh)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JP5261469B2 (ja) 骨盤平面位置特定器及び患者位置決め器
US20100292743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JPH0856956A (ja) 脛骨ミリング案内装置
CN101869506B (zh) 颈椎椎弓根钉瞄准器
CN208404842U (zh) 一种导向器
CN104146798A (zh) 一种导向杆定位装置
CN105581824B (zh) 经皮腰椎椎间孔镜穿刺定位器
CN201445559U (zh) 三维立体角度定位器
CN107280727B (zh) 胫骨髓内定向器
KR20150067266A (ko) 악교정 벤딩 플라이어
CN103622744A (zh) 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
CN203619664U (zh) 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
CN204274559U (zh) 一种定制化膝关节导板
CN101999930B (zh)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导向器
CN101999935A (zh) 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
CN105877833B (zh) 一种空间定位辅助钻孔装置
CN201782814U (zh) 颈椎椎弓根钉瞄准器
CN205107875U (zh) 双向转动式骨科定位导针导向装置
CN103142286A (zh) 一种股骨距截骨定位器
CN103126753A (zh) 一种股骨距截骨定位导向平台
CN105769316A (zh) 计算机辅助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定系统
US20150073426A1 (en) Native version align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CN203970483U (zh) 一种截骨导向器
CN203303143U (zh) 椎弓根钉置入角度校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in K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ina) Limited

Assignor: Beijing Nat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9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Guide rod locat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90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2

Address after: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oxing, No. 12, No. 1, 3, 2, and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in K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ina)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0082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eshengmen West Street No. 15 ocean scenery area 8-2-12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