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0952U - 发动机缸体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缸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0952U
CN204060952U CN201420530022.4U CN201420530022U CN204060952U CN 204060952 U CN204060952 U CN 204060952U CN 201420530022 U CN201420530022 U CN 201420530022U CN 204060952 U CN204060952 U CN 204060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oil
cylinder block
hol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00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济豪
刘玉凤
刘颖志
刘艳坤
安致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CHENG PACIFIC SHENLONG TURBOCHARG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SHENLO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SHENLO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SHENLO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00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60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0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0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将曲轴箱内腔单面外扩来扩大缸套行程、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性能并且适用于不同燃油泵的发动机缸体,包括一个缸体主体,在所述缸体主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曲轴箱内腔,每个曲轴箱内腔上方均设有一个与该曲轴箱内腔相通缸套冷却腔,在缸体主体的内部还设有沿缸体主体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凸轮轴孔和曲轴安装孔,其中所述曲轴箱内腔远离凸轮轴孔的一侧腔壁为沿腔壁径向外扩一段距离的外扩腔壁,所述缸体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机油回路和缸套冷却回路,所述缸体主体在远离凸轮轴孔的一侧分别设有新型燃油泵安装面和旧型燃油泵安装面。本实用新型行程增大,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性能,适用于不同燃油泵。

Description

发动机缸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将曲轴箱内腔单面外扩来扩大缸套行程、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性能并且适用于不同燃油泵的发动机缸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缸体,其曲轴箱部分通常为对称设置,如果在此种结构下想要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行程而又不增加缸体体积已经非常困难。另外,发动机的冷却和润滑系统十分重要,而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动机对于冷却和润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随着燃油泵技术的发展,改进后的新型燃油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旧式燃油泵尚未退出市场,依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缸体通常只能匹配一种燃油泵,这也大大限制了发动机对于燃油泵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通过曲轴箱内腔轮廓单面外扩来增加行程,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性能,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燃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一个缸体主体,在所述缸体主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曲轴箱内腔,每个曲轴箱内腔上方均设有一个与该曲轴箱内腔相通缸套冷却腔,在缸体主体的内部还设有沿缸体主体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凸轮轴孔和曲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内腔远离凸轮轴孔的一侧腔壁为沿腔壁径向外扩一段距离的外扩腔壁;所述缸体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机油回路和缸套冷却回路;所述缸体主体在远离凸轮轴孔的一侧分别设有新型燃油泵安装面和旧型燃油泵安装面。
所述机油回路包括机油主油道、进油道、凸轮润滑油道、曲轴润滑油道和曲轴润滑孔,其中机油主油道设置于缸体主体设有凸轮轴孔的一侧,所述机油主油道通过进油道与每个曲轴箱内腔相通,在每个曲轴箱内腔中还设有凸轮润滑油道、曲轴润滑油道和曲轴润滑孔,机油进入进油道后通过所述凸轮润滑油道进入凸轮轴孔中,通过所述曲轴润滑油道和曲轴润滑孔进入曲轴箱内腔中。
所述机油主油道下方设有一个冷却油道,在缸体主体设有凸轮轴孔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机油冷却器的冷却器安装腔,所述冷却油道与所述冷却器安装腔相通,在所述冷却器安装腔下方设有与机油主油道相通的油卸荷回油孔以及一个放水口。
所述缸套冷却回路包括冷却水总水道、进水道和缸盖冷却水孔,所述冷却水总水道设置于缸体主体设有凸轮轴孔的一侧,所述冷却水总水道通过进水道与各个缸套冷却腔相通,在每个缸套冷却腔的上侧均设有一个与缸盖的冷却回路相通的缸盖冷却水孔。
所述新型燃油泵安装面包括两个圆形端面和一个条形端面,所述旧型燃油泵安装面包括两个方形端面和一个花瓣状端面。
缸体主体的一侧为齿轮室安装面,另一侧为飞轮壳安装面,在缸体主体的齿轮室安装面上设有机油泵安装孔,且在缸体主体该端两侧还分别设有发动机安装支架面。
缸体主体在远离凸轮轴孔一侧设有高增压车用主油道和油尺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曲轴箱内腔轮廓单面外扩来增加缸套行程,且在缸套行程增大的同时缸体主体的体积并没有明显增加。
2、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油回路集中供油润滑曲柄和凸轮,并通过集中供水冷却和合理的水冷却流量布局来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稳定。
3、本实用新型在缸体主体的一侧分别设有新型燃油泵安装面和旧型燃油泵安装面,以适应不同的燃油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5为安装有缸套时的缸套冷却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缸盖安装面,2为缸套孔,3为挺杆室,4为齿轮室安装面,5为机油泵安装孔,6为凸轮轴孔,7为发动机安装支架面,8为冷却油道,9为放水口,10为冷却器安装腔,11为机油卸荷回油孔,12为冷却水总水道,13为机油主油道,14为进油道,15为飞轮壳安装面,16为曲轴安装孔,17为高增压车用主油道,18为油尺安装孔,19为新型燃油泵安装面,20为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1为曲轴箱内腔,22为缸套冷却腔,23为凸轮润滑油道,24为进水道,25为缸盖冷却水孔,26为曲轴润滑油道,27为曲轴润滑孔,28为密封圈,29为外扩腔壁,30为缸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缸体主体,所述缸体主体的一端为与齿轮室相连的齿轮室安装面4,另一端为与飞轮壳相连的飞轮壳安装面15,所述缸体主体的顶侧为与缸盖接触的缸盖安装面1,底侧为与油底壳接触的油底壳安装面,在所述缸体主体的内部设有曲轴箱内腔21和缸套冷却腔22,在所述缸体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机油回路和缸套冷却回路。
如图3所示,在缸体主体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曲柄的曲轴箱内腔21,在每个曲轴箱内腔21上方均设有一个与该曲轴箱内腔21相通、用于容置缸套的缸套冷却腔22,在缸套冷却腔22的一侧设有挺杆室3。在缸体主体的内部设有沿缸体主体长度方向贯通的凸轮轴孔6和曲轴安装孔16,凸轮轴即安装在所述凸轮轴孔6中,曲柄轴即安装在所述曲轴安装孔16中。如图4所示,所述曲轴箱内腔21两侧腔壁并非对称设置,其中曲轴箱内腔21远离凸轮轴孔6的一侧腔壁为外扩腔壁29,所述外扩腔壁29与另一侧腔壁相比沿腔壁的径向向外侧扩大了一定距离以增大缸套行程,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扩腔壁29与另一侧腔壁相比,沿腔壁的径向向外侧扩出8mm。
曲柄和凸轮通过机油回路润滑,所述机油回路包括机油主油道13、进油道14、凸轮润滑油道23、曲轴润滑油道26、曲轴润滑孔27和冷却油道8,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机油主油道13集中供油润滑。如图1所示,在缸体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机油冷却器的冷却器安装腔10,机油主油道13和冷却油道8即平行设置于所述缸体主体设有冷却器安装腔10的一侧。如图4所示,在所述机油主油道13与每个曲轴箱内腔21之间均设有一个进油道14,在每个曲轴箱内腔21中还设有凸轮润滑油道23、曲轴润滑油道26和曲轴润滑孔27,机油进入进油道14后即通过所述凸轮润滑油道23进入凸轮轴孔6中润滑凸轮,机油进入进油道14后通过所述曲轴润滑油道26和曲轴润滑孔27进入曲轴箱内腔21中润滑曲柄轴。机油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因此需要冷却,待冷却的机油通过冷却油道8进入到安装在冷却器安装腔10内的机油冷却器中,在冷却器安装腔10的下侧设有机油卸荷回油孔11,冷却后的机油即通过所述机油卸荷回油孔11回到机油主油道13中,在冷却器安装腔10的下侧还设有一个放水口9,机油冷却器内的冷却水通过所述放水口9排出。
缸套30通过缸套冷却回路进行水冷却,所述缸套冷却回路包括冷却水总水道12、进水道24、缸套冷却腔22和缸盖冷却水孔25,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总水道12集中提供冷却水。所述冷却水总水道12设置于缸体主体设有冷却器安装腔10的一侧,且所述冷却水总水道12位于机油主油道13的上方,所述机油冷却器内的冷却水也由所述冷却水总水道12提供。如图4所示,所述冷却水总水道12通过进水道24分别与各个缸套冷却腔22相通,冷却水经进水道24进入缸套冷却腔22中。在缸体主体顶侧的缸盖安装面1上设有缸套孔2,如图5所示,缸套30由所述缸套孔2插装入缸套冷却腔22中,且缸套30进入缸套冷却腔22后,缸套30外侧壁与缸套冷却腔22的腔壁间便形成了一个环状空隙,冷却水进入缸套冷却腔22后即在所述环状空隙内流动冷却缸套30,在缸套30下端设有密封圈28防止冷却水进入曲轴箱内腔21中,在缸套冷却腔22的上侧设有一个缸盖冷却水孔25,冷却水通过所述缸盖冷却水孔25进入缸盖的冷却回路中。
为适应新旧两种不同的燃油泵,缸体主体在远离所述冷却器安装腔10的一侧分别设有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和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0,所述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包括两个圆形端面和一个条形端面,所述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的三个端面即分别对应新型燃油泵的安装位置,所述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0包括两个方形端面和一个花瓣状端面,所述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0的三个端面即分别对应旧型燃油泵的安装位置。
缸体主体的齿轮室安装面4上设有机油泵安装孔5,且缸体主体在该端两侧还分别设有发动机安装支架面7。在远离冷却器安装腔10的一侧,缸体主体在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和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0的上方设有高增压车用主油道17,在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的下方设有油尺安装孔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箱内腔21两侧腔壁并非对称设置,其中外扩腔壁29与另一侧腔壁相比沿腔壁径向向外侧移出一定距离以扩大缸套行程,机油主油道13、进油道14、凸轮润滑油道23、曲轴润滑油道26、曲轴润滑孔27和冷却油道8构成了用于润滑曲柄和凸轮的机油回路,冷却水总水道12、进水道24、缸套冷却腔22和缸盖冷却水孔25构成了用于冷却缸套30的缸套冷却回路,缸体主体在远离所述冷却器安装腔10的一侧分别设有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和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0以适应新旧两种不同的燃油泵。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一个缸体主体,在所述缸体主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曲轴箱内腔,每个曲轴箱内腔上方均设有一个与该曲轴箱内腔相通缸套冷却腔,在缸体主体的内部还设有沿缸体主体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凸轮轴孔和曲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内腔(21)远离凸轮轴孔(6)的一侧腔壁为沿腔壁径向外扩一段距离的外扩腔壁(29);所述缸体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机油回路和缸套冷却回路;所述缸体主体在远离凸轮轴孔(6)的一侧分别设有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和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回路包括机油主油道(13)、进油道(14)、凸轮润滑油道(23)、曲轴润滑油道(26)和曲轴润滑孔(27),其中机油主油道(13)设置于缸体主体设有凸轮轴孔(6)的一侧,所述机油主油道(13)通过进油道(14)与每个曲轴箱内腔(21)相通,在每个曲轴箱内腔(21)中还设有凸轮润滑油道(23)、曲轴润滑油道(26)和曲轴润滑孔(27),机油进入进油道(14)后通过所述凸轮润滑油道(23)进入凸轮轴孔(6)中,通过所述曲轴润滑油道(26)和曲轴润滑孔(27)进入曲轴箱内腔(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主油道(13)下方设有一个冷却油道(8),在缸体主体设有凸轮轴孔(6)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机油冷却器的冷却器安装腔(10),所述冷却油道(8)与所述冷却器安装腔(10)相通,在所述冷却器安装腔(10)下方设有与机油主油道(13)相通的油卸荷回油孔(11)以及一个放水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冷却回路包括冷却水总水道(12)、进水道(24)和缸盖冷却水孔(25),所述冷却水总水道(12)设置于缸体主体设有凸轮轴孔(6)的一侧,所述冷却水总水道(12)通过进水道(24)与各个缸套冷却腔(22)相通,在每个缸套冷却腔(22)的上侧均设有一个与缸盖的冷却回路相通的缸盖冷却水孔(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燃油泵安装面(19)包括两个圆形端面和一个条形端面,所述旧型燃油泵安装面(20)包括两个方形端面和一个花瓣状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缸体主体的一侧为齿轮室安装面(4),另一侧为飞轮壳安装面(15),在缸体主体的齿轮室安装面(4)上设有机油泵安装孔(5),且在缸体主体该端两侧还分别设有发动机安装支架面(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缸体主体在远离凸轮轴孔(6)一侧设有高增压车用主油道(17)和油尺安装孔(18)。
CN201420530022.4U 2014-09-15 2014-09-15 发动机缸体 Active CN204060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0022.4U CN204060952U (zh) 2014-09-15 2014-09-15 发动机缸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0022.4U CN204060952U (zh) 2014-09-15 2014-09-15 发动机缸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0952U true CN204060952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202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0022.4U Active CN204060952U (zh) 2014-09-15 2014-09-15 发动机缸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09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887A (zh) * 2014-09-15 2016-04-13 辽宁神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887A (zh) * 2014-09-15 2016-04-13 辽宁神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
CN105484887B (zh) * 2014-09-15 2017-09-22 辽宁神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7995U (zh) 一种微型汽车发动机缸盖油道集成结构
CN204060952U (zh) 发动机缸体
CN105484887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
WO2009131812A3 (en) Integrated oil pump, water pump and oil cooler module
CN202081951U (zh) 一种用于四冲程发动机冷却的油冷系统
CN106121853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回油孔布置结构
CN203394647U (zh) 集成机油泵壳的发动机缸体
CN216157777U (zh) 一种组合活塞确保冷却油腔机油油位结构
CN103696866A (zh) 一种内燃机及其机体组
CN104196715A (zh) 一种带有溢流功能的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CN203362260U (zh) 一种机油滤清器座及机油滤清冷却装置
CN202117730U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泵
CN105612326B (zh) 内燃机
CN203614245U (zh) 一种内燃机及其机体组
CN202370689U (zh) 柴油机活塞裙部回油孔布局结构
CN204267163U (zh) 具有润滑油路分布的发动机气缸体
CN208518722U (zh) 一种柴油机机油冷却装置
CN203430649U (zh) 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
CN202032003U (zh) 改进的轴承体
CN102278186A (zh) 四冲程发动机油冷系统
CN203430647U (zh) 发动机右曲轴箱体
CN202055886U (zh) 通用发动机用曲轴润滑结构
CN201705411U (zh) 发动机的润滑油路构造
CN208106588U (zh) 一种气缸盖油路结构
CN204941681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ENGCHENG PACIFIC SHENLONG TURBOCHARG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AONING SHENLO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2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26

Address after: 118100, Zhenxing street, Fenghuang District, Dandong, Liaoning, Fengcheng 9, China

Patentee after: FENGCHENG PACIFIC SHENLONG TURBOCHARG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18100 Liaoning city of Dandong province Fengcheng city modern industrial park Liuzhou Industrial Park B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SHENLONG INDUSTRIAL GROUP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ngine cylind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Dandong Fengcheng Sub branch

Pledgor: FENGCHENG PACIFIC SHENLONG TURBOCHARGER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2100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