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7775U -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57775U
CN204057775U CN201420475821.6U CN201420475821U CN204057775U CN 204057775 U CN204057775 U CN 204057775U CN 201420475821 U CN201420475821 U CN 201420475821U CN 204057775 U CN204057775 U CN 204057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oom system
jib
hold
attach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58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猛
宋世全
孟进军
张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4204758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57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57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57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该臂架系统包括臂架;还包括支撑臂和连接件;工作状态,所述支撑臂和所述连接件均对称设置于所述臂架的两侧,所述连接件张紧于所述臂架的臂头部和臂尾之间;所述支撑臂设置于所述臂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上述臂架系统的结构设置,在臂架系统的回转平面添加约束,将原来的悬臂梁压弯模型转化为双支点压弯模型,由于同等条件下,双支点的承载能力较悬臂梁的承载能力强,所以提高了臂架系统的侧向承载能力,即提高了臂架系统在回转平面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臂架系统的整体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背景技术
起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臂架,臂架是参与吊重作业的主要承力部件。
臂架在回转平面内可简化为悬臂梁压弯模型,在变幅平面内可简化为双支点压弯模型。同等条件下,悬臂梁的承载能力较低,也就是说,吊载作业时,臂架在变幅平面的稳定性要高于臂架在回转平面的稳定性,臂架容易因侧向挠度,即回转平面内的挠度,较大而损坏。显然,臂架在回转平面的稳定性限制了臂架的整体性能,特别是中长臂架,由于回转平面的稳定性差,致使无法充分发挥臂架的承载能力,影响起重机的作业。
有鉴于此,如何增强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的承载能力,提高臂架系统的吊重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该臂架系统的侧向承载能力较强,即在回转平面的稳定性较高,从而提高了臂架系统的整体承载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臂架系统,包括臂架;还包括支撑臂和连接件;工作状态,所述支撑臂和所述连接件均对称设置于所述臂架的两侧,所述连接件张紧于所述臂架的臂头部和臂尾之间;所述支撑臂设置于所述臂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创新提高了臂架系统的整体承载能力。具体地,本方案中,该臂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臂架的两侧(回转方向)对称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张紧于臂架的臂头部和臂尾之间,且连接件与臂架之间对称设置有支撑臂,如此,相当于在臂架系统的回转平面添加约束,将原来的悬臂梁压弯模型转化为双支点压弯模型,由于同等条件下,双支点的承载能力较悬臂梁的承载能力强,所以提高了臂架系统的侧向承载能力,即提高了臂架系统在回转平面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臂架系统的整体承载能力。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体为拉索、拉板或拉管。
优选地,还包括预紧件,所述预紧件用于预紧所述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预紧件具体为伸缩缸,或绞盘,或卷扬。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为箱型结构或桁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铰接于所述臂架侧面,并与所述臂架之间设置有折叠油缸。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臂架的节臂可拆卸连接,或与所述臂架的节臂设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垂直于所述臂架的轴线设置。
优选地,所述臂架靠近底节臂的位置设置所述支撑臂,或,所述臂架靠近底节臂和靠近顶节臂的位置均设置所述支撑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底盘和位于所述底盘之上的臂架系统,所述臂架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
由于臂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臂架系统的起重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
臂架10,底节臂11,中间节臂12,顶节臂13;
支撑臂20,桁架臂20a,箱型臂20b;
预紧件30,连接件40,折叠油缸5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该臂架系统的侧向承载能力较强,即在回转平面的稳定性较高,从而提高了臂架系统的整体承载能力。
所述起重机的臂架系统包括臂架;还包括支撑臂和连接件;工作状态,所述支撑臂和所述连接件均对称设置于所述臂架的两侧,所述连接件张紧于所述臂架的臂头部和臂尾之间;所述支撑臂设置于所述臂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
上述臂架系统的结构,相当于在臂架系统的回转平面添加约束,将原来的悬臂梁压弯模型转化为双支点压弯模型,由于同等条件下,双支点的承载能力较悬臂梁的承载能力强,所以提高了臂架系统的侧向承载能力,即提高了臂架系统在回转平面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臂架系统的整体承载能力。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5所示臂架系统均是臂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的俯视图。下文介绍的臂架系统均是其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臂架的两侧,具体到示图中,指臂架的上下方位。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起重机的臂架系统包括臂架10,其具体包括底节臂11、顶节臂13和设置于底节臂11和顶节臂13之间的中间节臂12。
该臂架系统还包括支撑臂20和连接件40。
臂架10靠近底节臂11和靠近顶节臂13的位置均设置有支撑臂20,支撑臂20对称设置于臂架10的两侧。
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臂架10同侧的两个支撑臂20的顶端,并,连接件40处于张紧状态。如此,连接件40也对称设于臂架10的两侧。显然,支撑臂20起到支撑连接件40的作用。
这里,支撑臂20的底端为支撑臂20与臂架10连接的一端,对应地,其顶端指未与臂架10连接的一端。
如上支撑臂20和连接件40的设置,给臂架10的回转平面添加了约束,使得臂架10在吊重时可以抵挡侧向力,增强了臂架系统回转平面的承载能力,有效提高了臂架系统的吊重性能。该实施例中,支撑臂20为桁架结构,这里称之为桁架臂20a。
具体的方案中,桁架臂20a与臂架10的节臂(显然指设置桁架臂20a位置的节臂)设为一体结构,如此,起重机工作时,可以省去拆装桁架臂20a的步骤,节省时间。
另,桁架臂20a与臂架10的节臂也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即在臂架10节臂的侧面增加接口;如此,起重机处于非工作状态,可以将桁架臂20a拆卸(也包括连接件40),利于转场。
具体的方案中,连接件40可以选用拉索、拉板或拉管,其重量相对较轻,不会增加臂架系统的整体重量,也不会对整车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当然,连接件40也可选用单扇臂架或其他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臂架系统还包括预紧件30,该预紧件30用于预紧连接件40。
该实施例中,预紧件30设置于连接件40和支撑臂20之间。通过预紧件30预紧连接件40,以使连接件40具有足够的预紧力,从而有效发挥对臂架10侧向的稳定作用。
预紧件30可以选用伸缩缸,或绞盘,或卷扬,当然也可选用其他能够预紧连接件40的部件;具体设置时,可以选用使用方便,重量较轻的结构,避免对臂架系统增加额外的干扰。
实施例2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示出的臂架系统,与图1中臂架系统的结构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桁架臂20a。
图1和图2中,桁架臂20a大体呈三角形结构,对比两者可知,其区别在于三角形结构的桁架臂20a的朝向不同,但,无论哪种结构,均可提高臂架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桁架臂20a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三角形结构,实际设置时,也可设置为四角形等其他结构。
实施例3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的臂架系统,与图2中臂架系统的区别在于,仅在臂架10靠近底节臂11的位置设置有支撑臂20。
该实施例中,支撑臂20仍然设为桁架臂20a。此时,连接件40的一端连接支撑臂20的顶端,另一端连接臂架10的臂头部,当然,连接件40处于张紧状态。
由于臂架10靠近底节臂11处的刚度较大,只在臂架10的一个位置设置支撑臂20时,将其靠近底节臂11设置,相对而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臂架11稳定性的增强作用。当然,将支撑臂20设置于臂架10的其他位置也是可行的。
当然,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该实施例中支撑臂20的设置对臂架系统的稳定作用相对较低,但是,臂架系统的整体重量较轻,有利于整车起臂。
实施例4
请参考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与图3示出的臂架系统相比,图4示出的臂架系统,也只在臂架10靠近底节臂11的位置设置有支撑臂20,两者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支撑臂20为箱型结构,这里称之为箱型臂20b。
与桁架臂20a相比,箱型臂20b的横截面较小,为了增强臂架系统回转平面的约束,该实施例中,除了在箱型臂20b的顶端与臂架10的臂头部之间张紧连接件40外,在箱型臂20b的顶端与臂架10的臂尾之间也张紧有连接件40,相对地,箱型臂20b的位置与图3中桁架臂20a的位置相比,靠近臂架10的中部。当然,实际设置时,图3所示的臂架系统,其桁架臂20a的顶端与臂架10的臂尾之间也可张紧有连接件40。
该实施例中,箱型臂20b可铰接于臂架10侧面,并与臂架10之间设置折叠油缸50。
如上设置,当臂架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通过折叠油缸50可将箱型臂20b叠合于臂架10侧面,无需拆装箱型臂20b,便于收纳和运输。
当然,如实施例1中,在臂架10的侧面开设接口,通过接口来连接箱型臂20b也是可行的,或者将箱型臂20b与臂架10的节臂固设为一体也是可行的。
应当理解,支撑臂20选用桁架臂20a时,也可将桁架臂20a与臂架10铰接,并设置折叠油缸,但限于桁架臂20a的结构,如上设置较为不便,所以实际设置时,优选为实施例1中采用的方式。
实施例5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起重机的臂架系统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与图4示出的臂架系统相比,图5示出的臂架系统,除了在臂架10靠近底节臂11的位置设置箱型臂20b外,还在臂架10靠近顶节臂13的位置设置有桁架臂20a。
该实施例中,连接件40张紧于臂架10的臂尾和箱型臂20b的顶端之间,以及箱型臂20b的顶端和桁架臂20a的顶端之间。
与图4示出的臂架系统相比,该实施例中的臂架系统由于在臂架10的臂头和臂尾均设置有支撑臂20,所以其对臂架系统回转平面内的稳定增强作用也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臂架的臂头部指臂架的中部至顶节臂之间的臂架部分,臂架的臂尾指靠近底节臂的臂架部分。
优选的方案中,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撑臂20垂直于臂架10的轴线设置,如此可以有效发挥连接件40的作用,使得臂架的侧向承载能力更强。
上述给出了臂架系统的五种具体结构形式,实际中,臂架系统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如在臂架靠近底节臂和顶节臂的位置均设置箱型臂,连接件的张紧方式根据情况适当设置。
除了上述臂架系统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底盘和位于所述底盘之上的臂架系统,所述臂架系统为前述臂架系统。
由于前述臂架系统具有前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臂架系统的起重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起重机的臂架系统,包括臂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臂(20)和连接件(40);工作状态,所述支撑臂(20)和所述连接件(40)均对称设置于所述臂架(10)的两侧,所述连接件(40)张紧于所述臂架(10)的臂头部和臂尾之间;所述支撑臂(20)设置于所述臂架(10)与所述连接件(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具体为拉索、拉板或拉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紧件(30),所述预紧件(30)用于预紧所述连接件(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件(40)具体为伸缩缸,或绞盘,或卷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0)为箱型结构或桁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0)铰接于所述臂架(10)侧面,并与所述臂架(10)之间设置有折叠油缸(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0)与所述臂架(10)的节臂可拆卸连接,或与所述臂架(10)的节臂设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0)垂直于所述臂架(10)的轴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10)靠近底节臂(11)的位置设置所述支撑臂(20),或,所述臂架(10)靠近底节臂(11)和靠近顶节臂(13)的位置均设置所述支撑臂(20)。
10.一种起重机,包括底盘和位于所述底盘之上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系统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
CN201420475821.6U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Active CN204057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5821.6U CN204057775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5821.6U CN204057775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57775U true CN204057775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5821.6U Active CN204057775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57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0965A (zh) * 2014-08-21 2014-12-1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0965A (zh) * 2014-08-21 2014-12-1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87871U (zh) 用于车辆检测设备的四连杆举升机构
CN103708362B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内折叠式臂架及起重机
CN202558505U (zh) 超起装置和起重机
CN204057775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CN104210965A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CN102351129B (zh) 一种提升起重机吊载性能的超起装置及起重机
CN203545535U (zh) 副臂及起重机
CN102674169A (zh) 桁架臂臂架及其折叠方法、起重机
CN202657871U (zh) 一种起重机的腰绳连接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起重机
CN202924633U (zh) 起重臂拉杆及包含该起重臂拉杆的塔式起重机
CN103434949A (zh) 超起装置及起重机
CN203715125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204823892U (zh) 一种高稳定性起重机
CN103641000A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201292225Y (zh) 履带起重机用的a型架
CN204778289U (zh) 索塔施工钢筋节段吊具
CN205346678U (zh) 塔式起重机标准节连接结构
CN206856933U (zh) 一种低风阻抗拉桅杆
CN202529745U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主变幅桅杆及包括该桅杆的起重机
CN202022677U (zh) 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变幅副臂
CN102659041A (zh) 一种工程机械
CN2920951Y (zh) 履带起重机侧扳起支腿
CN102351130B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及其配重支撑装置
CN201694763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202880681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与可移动钢架基础的固定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