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1827U -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1827U
CN204041827U CN201420442413.0U CN201420442413U CN204041827U CN 204041827 U CN204041827 U CN 204041827U CN 201420442413 U CN201420442413 U CN 201420442413U CN 204041827 U CN204041827 U CN 20404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er
coupling block
mounting structure
damper cylind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424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敬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ONGYU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ONGY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ONGYU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ONGY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424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4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1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设置在减振器缸体的一端部,包括联接块,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块内设有安装腔,联接块内所设的液流通道与缸体内部相通,且该液流通道通向联接块的外侧,液流通道贯穿安装腔。本安装结构可以为减振器上的一些功能部件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使减振器带有发电功能,能够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缸体的端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应用在机车上,用于为运动过程中的机车提供减振作用,以提高驾乘者的舒适性,现有的减振器大多数为缸式结构,即在缸内设置活塞,利用活塞在充满液压油的缸内轴向运动,并利用液压油与阀片之间产生的阻尼力来达到减振的目的。这种减振器并没有把机车运动过程中的颠簸转化成有用功,而是把这种颠簸直接反映在液压油与阀片之间的相互作用上,久而久之,液压油的粘度会发生改变,而阀片也易出现疲劳性损伤,这会影响到减振器的工作效能,也会对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带来影响。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80045425.4)中公开了一种电减振器,用于对第一与第二质量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减振,包括通过质量运动驱动的发电机,其中,所述发电机集成在传动装置中,其中,形成定子的第一传动装置元件通过所述质量运动而转动,由此,形成转子的第二传动装置元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元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元件直接或间接地经变速地耦合,其中,或者在所述第一或者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元件上设置有用于产生磁场的机构。
这种电减振器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便加工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可以为减振器上的附加功能部件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设置在减振器缸体的一端部,包括联接块,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块内设有安装腔,联接块内所设的液流通道与缸体内部相通,且该液流通道通向联接块的外侧,液流通道贯穿安装腔。在该安装腔内可安装有动力机构,如液压马达,减振器在发挥作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会推动液压油在所述液流通道内流动,流动过程中的液压油会驱动动力机构进行动作,动力机构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发电机进行工作,从而可把减振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转化成电能,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作为优选,在联接块内设有轴孔,轴孔的内端相交于安装腔,轴孔的外端相交于联接块的外表面。发电机可集成在上述的动力机构上被一同安装在安装腔内,现在联接块上设置有轴孔,可以使液压马达上的叶轮轴伸出到联接块的外侧,叶轮轴作为传递动力之用,现可以把发电机安装在联接块的外侧,以方便对发电机的安装固定。
作为优选,在联接块外表面上固定有罩壳,轴孔的外端部朝向罩壳内部。通过设置罩壳,可以有效提高发电机的安装牢固性,而且也可以在罩壳内同时安装用于对液压马达上叶轮轴的转动速度进行提升的变速器,变速器安装后的牢固性也能得到保证,变速器的设置可以保证发电机能够及时响应减振器中活塞的动作。
作为优选,在联接块的内侧设有阀体,阀体内设有孔道,孔道沟通联接块内部的液流通道和缸体内部,缸体联接在阀体上。通过设置阀体一方面方便联接块与缸体之间的连接固定,另一方面也便于在阀体上设置用于限定液压油流向的单向装置。
作为优选,在阀体朝向缸体的端面上设有补偿阀片。通过设置补偿阀片,可用以对液压油的流向进行限定,结构简单,而且补偿阀片在被液压油推开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起作用,使得减振器的工作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在阀体的所述端面上设有凸出的凸体,补偿阀片与凸体相接触。通过设置凸体,可以减少补偿阀片与阀体端面之间的贴合程度,便于补偿阀片快速适应液压油的流动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缸体上设置本端部安装结构,可以在减振器上于缸体的端部整合发电装置,从而能够把减振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无用功转化成电能,能够节约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通过设置联接块,既用于对缸体的端部进行封闭,同时也能够为发电装置提供安装位置,结构简单,紧凑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在使用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本减振器缸体端部结构的使用状态为例,见图中,减振器的结构包括圆筒形的缸体4,缸体4的两端呈开口状,在缸体4内设置有活塞7,活塞7与杆体15的内端固连在一起,杆体15的外端伸出到缸体4的外侧。在缸体4的一端处设有联接块11,另一端固定有底阀2,底阀2和联接块11除了起到联接缸体4的作用外,它们还是作为缸体4两端的封闭件,杆体15穿过底阀2。
在联接块11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液压马达10。在活塞7的两侧形成有相通的液流通道,液流通道贯穿安装腔,液压马达10上的叶轮设置在液流通道的截流面内,叶轮轴穿过联接块11内所设的轴孔而伸出到联接块11的外侧。减振器在起作用时,活塞7会驱动液压油在液流通道内流动,流动时的液压油会驱动液压马达10上叶轮的转动,叶轮转动后会驱动与叶轮轴相联接的发电机8工作发电。
在联接块11的内侧设置有阀体19,在阀体19内沿轴向上设有孔道,孔道沟通联接块11内的液流通道和缸体4的内部。缸体4的另一端与阀体19固连,阀体19固连在联接块11上。液流通道在联接块11内的部分呈曲状,液压马达10上的叶轮设置在液流通道的弯曲部位处。在联接块1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变速器9,该变速器9作为发电机8与液压马达10两者之间的传动单元,变速器9用于对液压马达10叶轮轴所产生的转动速度进行提升,并把速度得到提升的动力传递给固连在变速器9上的发电机8,使发电机8能够及时响应活塞7的动作,哪怕是活塞7稍微的动作,体现在现实中,即是机车颠簸的幅度大小。固定在联接块11外表面上的罩壳20把变速器9和发电机8包裹固定在联接块11的外表面上。
在缸体4一端部的外周套接有外罩1,外罩1呈“凸”字形,杆体15穿过外罩1,外罩1与缸体4同轴设置。在外罩1与杆体15之间设有密封圈18,密封圈18嵌在外罩1内。外罩1同时套接固定在底阀2的外周,在缸体4的外周套接有外筒14,缸体4与外筒14同轴设置,外筒14的两端分别与联接块11和底阀2相联接。
缸体4和外筒14之间具有间隔,在该间隔内设置有导管16,导管16沿缸体4的轴向设置。在底阀2内设有斜孔17,斜孔17沟通导管16和缸体4内部,导管16同时与联接块11内部相通。为便于对导管16的固定,在缸体4的外周套接有联接片3,联接片3垂直于缸体4的轴线,导管16穿过联接片3。
液流通道沿阀体19的轴向贯穿阀体19,在阀体19朝向活塞7的端面上贴合固定有补偿阀片12,补偿阀片12遮挡在阀体19上液流通道的截流面上。为避免补偿阀片12与阀体19相应端面的过度贴合,在补偿阀片12的端面上设有凸出的凸体,凸体一般是呈形布置在阀体19的端面上,补偿阀片12与凸体相接触。液流通道沿活塞7的轴向贯穿活塞7,在活塞7背离底阀2的端面上贴合固定有流通阀片13,流通阀片13遮挡在活塞7上液流通道的截流面上。也正是由于补偿阀片12和流通阀片13的设置,从而在减振器内部形成了用于对液压油的流动方向进行限定的单向装置,使得活塞7在作往复运动过程中,液压油以固定方向对液压马达10上的叶轮进行持续作用。
以图中减振器所处的状态为例,在活塞7向着下方运动时,活塞7推动缸体4下侧部分内的液压油流出缸体4,液压油在流经导管16内后,进入到联接块11内,并在对液压马达10叶轮作用后进入到阀体19内,液压油推开阀体19上的补偿阀片12进入到缸体4上侧部分的空腔内,以适应活塞7向下的运动。在活塞7向上方运动时,缸体4上侧部分内的液压油推开活塞7上的流通阀片13而进入到缸体4下侧部分的空腔内,以适应活塞7向上方的运动。在流通阀片13和补偿阀片12及液压马达10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实现对机车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颠簸进行减振。
为对活塞7在缸体4内的最大行程进行限定,以及为避免底阀2对活塞7上的流通阀片13的动作进行限定,在缸体4内于杆体15的外周套接垫圈5,垫圈5是由弹性材料(如橡胶或塑料)制成,在垫圈5靠近活塞7的一侧设有由刚性材料(如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的卡圈6,垫圈5与卡圈6相贴合。在杆体15的外周面上卡接卡簧,在卡圈6朝向活塞7的端面上设有沉坑,卡簧位于沉坑内,而用于对卡圈6与活塞7之间的相对间隔进行限定,卡圈6与活塞7本身之间具有间隔。活塞7在动作过程中,仅会出现垫圈5与底阀2之间的相贴合,不会出现活塞7上的流通阀片13与底阀2相接触。

Claims (6)

1.一种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设置在减振器缸体的一端部,包括联接块,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块内设有安装腔,联接块内所设的液流通道与缸体内部相通,且该液流通道通向联接块的外侧,液流通道贯穿安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块内设有轴孔,轴孔的内端相交于安装腔,轴孔的外端相交于联接块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块外表面上固定有罩壳,轴孔的外端部朝向罩壳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块的内侧设有阀体,阀体内设有孔道,孔道沟通联接块内部的液流通道和缸体内部,缸体联接在阀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阀体朝向缸体的端面上设有补偿阀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阀体的所述端面上设有凸出的凸体,补偿阀片与凸体相接触。
CN201420442413.0U 2014-08-07 2014-08-07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Active CN20404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2413.0U CN204041827U (zh) 2014-08-07 2014-08-07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2413.0U CN204041827U (zh) 2014-08-07 2014-08-07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1827U true CN204041827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42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42413.0U Active CN204041827U (zh) 2014-08-07 2014-08-07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41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459A (zh) * 2016-04-07 2016-06-22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减振结构及起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459A (zh) * 2016-04-07 2016-06-22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减振结构及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4689B (zh) 一种叶轮式馈能减振器
CN204041835U (zh) 减振器缸体结构
CN102926956B (zh) 叶片式能量回收减振器
CN103423360B (zh) 一种双叶轮式节能减振器
CN201850573U (zh) 机械式液动破碎锤
CN108590992A (zh) 一种汽车振动能回收发电装置
CN203962842U (zh) 一种变流道半主动液压悬置
CN201300689Y (zh) 一种采用汽车液压防震器做功的装置
CN204041827U (zh) 减振器缸体端部安装结构
CN104265823A (zh) 带底座发电的减振器
CN202851745U (zh) 油压活塞双向缓速器
CN204784315U (zh) 中置并联式液力缓速器
CN204041366U (zh) 减振器上的发电装置
CN103527703B (zh)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
CN205779551U (zh)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
CN202984729U (zh) 一种电钻
CN105383251B (zh) 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的板簧减震器发电机构
CN105201738A (zh) 一种液压马达发电装置
CN105351155A (zh) 空气压缩动力机
CN202398857U (zh) 一种振动电锤
CN213043535U (zh) 一种带有减震安装端壳的电磁电机
CN202620774U (zh) 气体或机械脉冲萃取塔系统
CN203666372U (zh) 一种在电动汽车中连接电动水泵与车身架的装置
CN108757809B (zh) 车辆振动能量回收式减振器
CN101694179A (zh) 增压器涡轮端油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