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4974U - 手拉气筒把手 - Google Patents

手拉气筒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4974U
CN204024974U CN201420387107.1U CN201420387107U CN204024974U CN 204024974 U CN204024974 U CN 204024974U CN 201420387107 U CN201420387107 U CN 201420387107U CN 204024974 U CN204024974 U CN 204024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endoporus
handle
hole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71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迪契·伽艾塔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I LEISURE AND SPOR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I LEISURE AND S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I LEISURE AND SPOR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I LEISURE AND S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71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4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4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4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拉气筒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把手本体的上部具有凹腔,凹腔内安装有压力表,把手本体的下部中心位置处设有内孔、及外孔,内孔形成进气通道,内孔和外孔之间形成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把手本体中央的一侧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与所述内孔连通,凹腔的底面上开有连通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和内孔的连接孔,凹腔内设有滤网,凹腔的底面通过开有连通凹腔和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孔,凹腔的侧壁上开有缺口,滤网部分显露出该缺口,所述进气通道经由进气孔,滤网及缺口与外界连通。本把手无需额外在把手上设置进气口,简化把手的结构、成本低,再有滤网不仅起到进气的作用,还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气筒内。

Description

手拉气筒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拉气筒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手拉气筒把手,这种把手非常适合用于能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
背景技术
目前手拉气筒(也叫充气泵)种类相当多,传统手拉气筒包括具有一筒状的本体,在本体中组装有一由连接杆操作的活塞,活塞周侧设有向下凹的橡皮碗,并于连接杆顶端设有供用户握持的把手,在本体下端延伸出一充气管。用户拉起把手时,空气会进入本体内侧的活塞下方,当用户将把手下压时,则会由活塞将本体中的空气推入充气管中,提供一次充气。该种传统式的手拉气筒为单向手拉气筒,即在活塞上、下移动一个往返行程中,只能够有单一行程提供充气作用,使用效率较低。
市面上曾见到有另一种更进步的充气泵,其可在把手推、拉双向行程中均进行充气动作,而提高使用效率。如专利号为ZL00255072.5(公告号为CN245040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向充气泵》,专利号为ZL00255072.5(公告号为CN245040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向充气泵》,及专利号为ZL200620100394.9(公告号为CN287405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向充气泵》,它们均披露了能双向充气的充气泵。
无论以上哪种双向充气泵,其在把手上均未设置压力表,如要实时监测充气压力需要额外设置配置一个压力表,压力表与手拉气筒为两个独立部件,压力表可能会忘记携带,而且也易丢失,使用不方便。
针对前述现状,有一专利号为ZL201320467271.9(公告号为CN2034127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向充气的高压手拉气筒》披露了这样一种带有压力表的手拉气筒把手结构,其在把手中央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出气口;联动管内设有内管,内管贯穿联动管,内管下端与活塞相结合,上端与把手相结合,内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气口相通,内管的下端与活塞中的出气导气室相通;联动管内侧和内管外侧之间的空间下端与活塞中的进气导气室相连通,该空间的上端则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把手上方固定有压力表,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向下伸入内管的上端内。其在把手上设置压力表,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方便插入内管中,而与内管连通的出气口是与被充气设备(如气垫船)连通,因此该压力表能准确读出被充气设备的内部气压,压力表与握把为一体结构,压力表就作为手拉气筒的一部分,在使用过程就不易丢失,同时方便实时监测充气压力。
然这种把手结构其必须在把手上设置出气口外还必须额外设置进气口,就会使得把手结构体积较大,不方便包装运输,由于进气口面积较大,一些加大的杂质如细沙也易从进气口进入到手拉气筒内,影响气筒的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代压力表的手拉气筒把手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带有压力表的手拉气筒把手,该把手无需额外设置出气口,结构更为简单,另外杂质也不易进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拉气筒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把手本体的上部具有凹腔,凹腔内安装有压力表,把手本体的下部中心位置处设有供内管插配连接的内孔、及供外管插配连接的外孔,所述内孔形成出气通道,内孔和外孔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中央的一侧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与所述内孔连通,所述凹腔的底面上开有连通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和内孔的连接孔,所述凹腔内设有滤网,凹腔的底面通过开有连通凹腔和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孔,凹腔的侧壁上开有缺口,所述滤网部分显露出该缺口,所述进气通道经由进气孔,滤网及缺口与外界连通。
上述连接孔设置在凹腔底面的中心位置,且该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压力表的下部具有向下延伸的螺纹连接柱,所述螺纹连接柱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滤网长时间使用会有灰尘积压,影响滤网的通气效果,该结构方便装卸压力表,由于压力表方便装卸,也就方便清洗或更换滤网,保证进气通道的畅通。
上述压力表的上部具有环形挡肩部,所述滤网套设在压力表下部的外周,并被压制在所述环形挡肩部和凹腔的底面之间。环形挡肩部对滤网有约束作用。
上述缺口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凹腔侧壁的两侧。两个缺口的设置即保证产品整体呈对称布置,美观度高,另外两个缺口的设置确保进气通道有足够的进气量。
上述压力表的外壳的底部开有用以连通外界和其内的压力感应端的穿孔。这样压力感应端便可设置在压力表外壳内,以起到保护压力感应端的作用。
上述内孔的内孔壁上设有用以对内管挡位的挡肩部。挡肩部对内管的安装有指示作用,当内管与挡肩部抵触表明内管安装到位。
为方便将把手安装到外管上,外孔的内孔壁上设有用以供外管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与内孔连通,而与内孔连通的出气口是与被充气设备连通,因此该压力表能准确读出被充气设备的内部气压,压力表与把手本体为一体结构,压力表就作为把手本体的一部分,在使用过程就不易丢失,同时方便实时监测充气压力;另外本把手中的进气通道经由进气孔,滤网及缺口与外界连通,因此无需额外在把手上设置进气口,简化把手的结构、成本低,再有滤网不仅起到进气的作用,还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气筒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把手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上内管和外观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手拉气筒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本体1整体呈大致的T形,把手本体1的左右两侧形成握把部,把手本体1的上部具有凹腔11,凹腔11内安装有压力表2,压力表2的外壳的底部开有用以连通外界和其内的压力感应端21的穿孔221。把手本体1的下部中心位置处设有供内管3插配连接的内孔12、及供外管4插配连接的外孔13,内孔23形成出气通道D1,内孔12和外孔13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气通道D2,出气通道D1和进气通道D2彼此独立不连通。
把手本体1中央的一侧设有出气口14,出气口14用以与被充气设备连接,该出气口14与内孔12连通,凹腔11的底面上开有连通压力表2的压力感应端21和内孔12的连接孔15,连接孔15设置在凹腔11底面的中心位置,且该连接孔15为螺纹孔,压力表2的下部具有向下延伸的螺纹连接柱22,螺纹连接柱22螺纹连接在连接孔15内。
凹腔11内设有滤网5,凹腔11的底面通过开有连通凹腔11和进气通道52的进气孔16,凹腔11的侧壁上开有缺口17,缺口17有两个且呈弧形,对称设置在凹腔11侧壁的两侧。滤网5部分显露出该缺口17,进气通道D2经由进气孔16,滤网5及缺口17与外界连通。压力表2的上部具有环形挡肩部23,滤网5套设在压力表2下部的外周,并被压制在环形挡肩部23和凹腔11的底面之间。
内孔12的内孔壁上设有用以对内管3挡位的挡肩部121。
外孔13的内孔壁上设有用以供外管4螺纹连接的内螺纹131。
压力表2的压力感应端21与内孔12连通,而与内孔12连通的出气口14是与被充气设备连通,因此该压力表2能准确读出被充气设备的内部气压,压力表2与把手本体1为一体结构,压力表2就作为把手本体1的一部分,在使用过程就不易丢失,同时方便实时监测充气压力;另外本把手中的进气通道D2经由进气孔16,滤网5及缺口17与外界连通,因此无需额外在把手上设置进气口,简化把手的结构、成本低,再有滤网5不仅起到进气的作用,还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气筒内。
滤网5长时间使用会有灰尘积压,影响滤网5的通气效果,压力表2螺纹连接在凹腔1内,故压力表2方便装卸,也就方便清洗或更换滤网5,保证进气通道的畅通。

Claims (7)

1.一种手拉气筒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本体(1)的上部具有凹腔(11),凹腔(11)内安装有压力表(2),把手本体(1)的下部中心位置处设有供内管(3)插配连接的内孔(12)、及供外管(4)插配连接的外孔(13),所述内孔(12)形成出气通道(D1),内孔(12)和外孔(13)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气通道(D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1)中央的一侧设有出气口(14),该出气口(14)与所述内孔(12)连通,所述凹腔(11)的底面上开有连通压力表(2)的压力感应端(21)和内孔(12)的连接孔(15),所述凹腔(11)内设有滤网(5),凹腔(11)的底面通过开有连通凹腔(11)和所述进气通道(52)的进气孔(16),凹腔(11)的侧壁上开有缺口(17),所述滤网(5)部分显露出该缺口(17),所述进气通道(D2)经由进气孔(16),滤网(5)及缺口(17)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气筒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5)设置在凹腔(11)底面的中心位置,且该连接孔(15)为螺纹孔,所述压力表(2)的下部具有向下延伸的螺纹连接柱(22),所述螺纹连接柱(22)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孔(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拉气筒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2)的上部具有环形挡肩部(23),所述滤网(5)套设在压力表(2)下部的外周,并被压制在所述环形挡肩部(23)和凹腔(11)的底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气筒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7)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凹腔(11)侧壁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气筒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2)的外壳的底部开有用以连通外界和其内的压力感应端(21)的穿孔(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气筒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12)的内孔壁上设有用以对内管(3)挡位的挡肩部(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气筒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孔(13)的内孔壁上设有用以供外管(4)螺纹连接的内螺纹(131)。
CN201420387107.1U 2014-07-14 2014-07-14 手拉气筒把手 Active CN204024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7107.1U CN204024974U (zh) 2014-07-14 2014-07-14 手拉气筒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7107.1U CN204024974U (zh) 2014-07-14 2014-07-14 手拉气筒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4974U true CN204024974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7107.1U Active CN204024974U (zh) 2014-07-14 2014-07-14 手拉气筒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49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6295A (zh) * 2015-08-06 2015-12-16 格力休闲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三相手拉气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6295A (zh) * 2015-08-06 2015-12-16 格力休闲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三相手拉气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6295B (zh) 三相手拉气筒
CN212155088U8 (zh) 充气产品
CN204024974U (zh) 手拉气筒把手
CN205117652U (zh) 一种带压力表的手拉气筒握把
CN205236557U (zh) 一种脚踏式吹尘器
CN104791217A (zh) 一种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
CN203412716U (zh) 双向充气的高压手拉气筒
CN211667220U (zh) 一种啤酒机减压阀
CN202215733U (zh) 一种净水系统使用的安全压力储水桶
CN103362776B (zh) 双向充气的高压手拉气筒
CN201037454Y (zh) 轻便型打气筒
CN203906409U (zh) 一种真空发生器
CN216878347U (zh) 一种沟槽管件生产用负压吸砂装置
CN211152138U (zh) 一种防失真后级功放机
CN204553150U (zh) 一种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
CN205349640U (zh) 一种双筒手拉气筒
CN109656273B (zh) 一种能自动控制液位的液气转换型压力传递装置
CN203791093U (zh) 一种塑料封杯喷雾泵
CN205923358U (zh) 一种便携式杯刷
CN208396884U (zh) 卡榫式打气筒
CN214944791U (zh) 手拉打气泵
CN203335967U (zh) 轮胎气门嘴
CN203223426U (zh) 多功能打气筒
CN204961201U (zh) 三相手拉气筒
CN2882484Y (zh) 气压水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