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1723U -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1723U
CN204021723U CN201420486787.2U CN201420486787U CN204021723U CN 204021723 U CN204021723 U CN 204021723U CN 201420486787 U CN201420486787 U CN 201420486787U CN 204021723 U CN204021723 U CN 204021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transfer device
line
cylinder
backhau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867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昌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867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1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1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17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转弯机构包括卸载滚筒、溜槽、四个改向滚筒、转向前后的滚筒对;输送机在运行中有水平转角;输送带在运行中有水平转角,是通过一段竖直方向或接近于竖直方向的输送带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实现的,输送带的扭转是通过两个改向滚筒特定的布置位置实现的,两滚筒之间的输送带的中心线始终保持是直线并与两滚筒的轴心线保持异面垂直关系;溜槽实现转向前后的物料转运;鼓形滚筒保证输送带在横截面上的受力均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带式输送机水平转弯功能,结构简单,控制点少,事故率低,输送带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机头滚筒、机尾滚筒、驱动滚筒、驱动装置、槽形托辊组、下托辊以及机架结构等构件,机尾滚筒布置在装料端,机头滚筒布置在卸料端,驱动装置和驱动滚筒相联,驱动滚筒一般布置在卸料端,使工作边是紧边,驱动滚筒是只具有驱动功能的滚筒或者驱动滚筒同时充当机头滚筒,输送带绕在各个滚筒之间,槽形托辊组和下托辊布置在各个滚筒之间、输送带直线段或上下改换方向较小的位置,用于支承输送带自重和物料重量,输送带工作边和非工作边上下对齐,并有适当大小的张紧力。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滚筒运转,驱动滚筒通过摩擦力带动输送带运转,其它的滚筒和托辊被动地跟随转动,物料由机尾装入,从机头滚筒卸载,驱动装置连续不断地运转,输送带就能源源不断地将物料由装料端运至卸料端并卸载下来,再由非工作边返回。 
带式输送机使用非常广泛,既可以运输散状物料,也可以运输成件物品,既可以连续运转,也可以和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能运输粉状、小颗粒、小块状物料,还能运输中等粒度、大块物料, 甚至可以超过600毫米,使用环境一般是-20℃至+40℃,也有能适应500℃的耐高温型输送机,其运行高速、平稳,噪音低,并可以上下坡传送,所以被广泛使用于煤、矿石、砂、水泥、化肥、粮食等各行各业。 
传统使用的带式输送机能上下起伏,但是不能水平转弯,运行中输送带直线段的中心线与各个滚筒的中面都要重合,与滚筒的轴心线异面垂直。输送带的中心线是输送带上一条距两边带边缘距离相等的假想线,输送带的工作面是直接和物料接触、承载物料重量的那一面,非工作面是另一面。滚筒中面是一个与滚筒轴心线垂直、与滚筒两个端面距离相等的假想平面。输送带绕过滚筒时,输送带在滚筒前边或后边的直线段始终保持这样的规则:输送带中心线与滚筒轴心线异面垂直,与滚筒中面重合,具有这样规则的输送带才不会跑偏。 
如果带式输送机水平转弯,它的输送带会发生跑偏现象。但是在布置带式输送机时,往往会遇到有些情况需要它水平转弯,传统的解决办法是使用多台带式输送机接力运输,即多台带式输送机首尾相互搭接,连接成一条折线,后一条带式输送机的机头把物料卸载给前一条带式输送机的机尾,最后面一条带式输送机装载物料,经过多台带式输送机转载和运输后,由最前面一条带式输送机卸载,运输过程即完成。这样的布置方式会增加机电运输设备的控制点、耗电量、运转费用和事故率。 
有研究人员探讨着试图让带式输送机具有水平转弯的功能,并且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也有一些较成熟的机型已经在国民生产的某些领域试用。主要有两种型式,一种是转向滚筒上安装鼓状小行星托辊型式,另一种是凸轮型转角滚筒上配备输送带支承件型式。 
专利号为CN200620081848.2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大角度转弯带式输送机》, 就是在转向滚筒上安装多个鼓状小行星托辊,描述的带式输送机由卸载部、转弯传送部、转弯装置、驱动部、驱动滚筒、储带涨紧部、皮带机尾、皮带等组成。转弯装置设在靠卸载部一侧,由上下交叉布置的两个转向滚筒以及改向滚筒和兼作第二个改向滚筒的卸载滚筒组成。两转向滚筒外圆周表面安装若干个长形鼓状小行星托辊。两转向滚筒在其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以<5转/分的转速缓慢转动。该机可实现15~100°转弯运输,适应多变地质条件、减少运输设备、简化运输环节、实现皮带上下层面交替,延长胶带寿命。 
相对于多台带式输送机首尾搭接的方式,这一种的转向滚筒还是需要有驱动装置配合它才能正常工作,不但没有减少驱动装置的数量,反而增加了一个,事故率还是比较多。小行星托辊的轴承转速比较高、规格比较小,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更换时需要把整条带式输送机停下,影响生产效率。要保证每一个小行星托辊正常工作,如果有一个或几个托辊因轴承损坏停止转动,输送带马上就会跑偏,甚至使输送带撕裂,维护周期较短,维护费用较高。转弯滚筒配上小行星托辊的机构做工非常复杂,造价比较高,使带式输送机整机的造价比较高。输送带绕在小行星托辊的外周包络面上,两者接触的位置输送带受到较大的压力,没接触的地方没有压力,压力集中于有限的几个点,应力集中处磨损严重,其它地方磨损较轻,形成沟槽形状,磨损不均匀,使输送带提前破坏。 
申请号为CN201010141716.5 的发明专利,名称为《用于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的转角滚筒》,描述了一种凸轮型式转角滚筒,包括:轴架、固定心轴、转动筒体、导轨、输送带支承件、空心圆柱凸轮,固定心轴由两端轴架固定,转动筒体同轴心支承在固定心轴上,在转动筒体和固定心轴之间设置有空心圆柱凸轮,空心圆柱凸轮同心固定在固定心轴中部,在空心圆柱凸轮上设置有一斜向闭环凸轮槽,转动筒体表面周围沿轴向均布间隔安装若干导轨,在导轨上设置有相配合的输送带支承件,输送带支承件的下部固定有推动件,推动件位于凸轮槽内。 
该发明的输送带与支承件相接触,在支承件空档里输送带悬空,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使输送带使用寿命缩短。滚轮数量较多,又是易损件,损坏或卡死后导致输送带跑偏,严重的导致输送带撕裂。工作时噪音较大,冲击较严重,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更换。 
以上两种方式的转角方式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输送带沿螺旋线方向绕在滚筒上,则输送带不可避免地要跑偏,然后再想办法去纠偏,纠偏措施带来了诸多弊端,使它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一种更合理的技术方案亟待推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在运行中有水平转角,是通过一段竖直方向或接近于竖直方向的输送带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实现的,输送带的扭转是通过两改向滚筒特定的布置位置实现的,两滚筒之间的输送带的中心线始终保持是直线并与两滚筒的轴心线保持异面垂直关系;通过溜槽实现转向前后的物料转运;鼓形滚筒保证输送带在横截面上的受力均匀。其具体方案见以下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机头滚筒组件、机尾滚筒组件、驱动滚筒、驱动装置、槽形托辊组、下托辊以及机架结构等构件;机尾滚筒组件布置在装料端,机头滚筒组件布置在卸料端,驱动装置和驱动滚筒相联,驱动滚筒与输送带通过摩擦力相联,驱动滚筒是只具有驱动功能的滚筒或者驱动滚筒同时充当机头滚筒;输送带绕过滚筒前或后是一直线段,绕在滚筒面上成为圆弧段;滚筒前与滚筒后的输送带直线段的中心线与该滚筒轴心线异面垂直、与该滚筒中面重合;输送带绕在各个滚筒之间,槽形托辊组和下托辊布置在各个滚筒之间、输送带直线段或上下轻微起伏的位置,同一工作段的工作边和非工作边上下对齐,输送带有适当大小的张紧力,其特征为: 
输送机在运行中有水平转角,输送带在运行中有水平转角;
还包括转弯机构,布置在发生转角的部位,转弯机构包括卸载滚筒、溜槽、四个滚筒组件、两个滚筒对及机架结构件;
四个滚筒组件包括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每个滚筒组件包括改向滚筒和张紧装置;
两个滚筒对包括回程扭转前滚筒对、回程扭转后滚筒对;一组滚筒对由两个滚筒组成,轴心线相互平行,中面重合,中面与相邻的输送带直段的中心线重合,分别布置在输送带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把输送带夹在中间并对输送带施加适当的挤压力,使输送带保持截面呈直线形,防止其产生弯曲、褶皱变形。
在输送带工作边上,在需要转向的位置先布置一个卸载滚筒,在卸载滚筒下面布置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该滚筒组件下面再布置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沿着运行的方向,输送带先绕过卸载滚筒,再绕过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后绕过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非工作面接触卸载滚筒,工作面接触两个滚筒组件;卸载滚筒与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轴心线可以平行,也可以异面,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的轴心线与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的轴心线异面; 
输送带的工作边扭转前段,即从卸载滚筒逆向输送带运行的方向至下一个上下或左右转向的位置,这一段直段;工作边扭转后段,即从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顺向输送带运行的方向至下一个上下或左右转向的位置,这一段直段;
输送带的工作边扭转前段的中心线与卸载滚筒的轴心线异面垂直、与它的中面重合;
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与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之间的这一段输送带不仅绕改向滚筒转换了一个方向,而且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了一个角度,中心线还保持是直线并保持铅垂方向,分别与两个滚筒组件的中面重合,分别与它们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绕过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的输送带即成为工作边扭转后段,其中心线与该滚筒组件的中面重合、与它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在输送带回程边,即非工作边上,来自机头滚筒组件的输送带上布置回程扭转前滚筒对;顺着输送带运行的方向,后面布置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该滚筒组件上部布置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顺着输送带运行的方向,后面布置回程扭转后滚筒对;两组滚筒对的轴心线保持水平;
输送带通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先后绕过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和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再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然后去向机尾滚筒组件;
输送带的回程扭转前段,即从回程扭转前滚筒对向逆向输送带运行的方向至下一个上下或左右转弯的点,这一段直段;回程扭转后段,即从回程扭转后滚筒向顺向输送带运行的方向至下一个上下或左右转弯的点,这一段直段;
输送带的回程扭转前段的中心线与回程扭转前滚筒对的中面重合、与它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回程扭转后段的中心线与回程扭转后滚筒对的中面重合、与它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两个滚筒对的轴心线方向与两个改向滚筒轴心线方向四者互不平行,而是成空间异面关系;输送带通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后,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了一个不大的角度,然后再绕过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绕滚筒转换方向并且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一个较大的角度后,再绕过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绕滚筒转换方向并且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一个不大的角度,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后,即成为回程扭转后段,运行向机尾滚筒;
溜槽由几个斜向段联接在一起,或几个螺旋段组合成螺旋形,两段之间使用法兰联接或者焊接;溜槽喂料口与卸载滚筒搭接,溜槽卸料口搭接在工作边扭转后段的输送带工作面上;
不限于使用以上所述的溜槽,如果使用在矿山井下,也可以依据地形,在岩层里设置溜煤眼代替溜槽,溜煤眼的喂料口一端与卸载滚筒搭接,溜槽卸料口搭接在工作边扭转后段,这样可以降低输送机的造价,减小所开掘硐室的容积,维护比较方便。
四个改向滚筒工作面是圆柱面,输送带在工作时要张紧,不可避免地,扭转段的两个边缘的材料与中心线附近的材料相比,拉伸长度较大,要承受更大的拉力,如果使用的输送带弹性模量较小、扭转段长度较大或扭转角较小,边缘处的拉伸力在允许的范围内,输送带表面是光滑面,不产生褶皱,这种结构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如果输送带弹性模量较大、扭转段长度又较小或扭转角较大,则边缘处与中心线处拉伸长度的差异不可忽略,这时可以把四个改向滚筒全都或其中几个做成鼓形,即改向滚筒的两端直径较小,中面处直径较大,这样输送带边缘处和中心线处拉伸长度相当,承受的拉力也相当,可以避免边缘材料提前疲劳破坏,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鼓形滚筒,在沿过轴心线的平面的剖切面上,滚筒面的轮廓线可以是两条斜线,两个端点相连,相对于滚筒中面对称,滚筒中面处直径较大,两端直径较小;也可以是三条直线连成的折线,中间的直线与轴心线平行,其余两条分别与这一条两端相连,它们的另一端向轴心线方向靠拢,三条直线形成的折线相对于中面对称,形成的滚筒面中间段是圆柱形,两头的两段是圆锥形,圆柱面直径较大,滚筒两端直径较小;也可以是圆弧形,圆弧的圆心在滚筒中面上,滚筒中间直径较大,两端较小。 
以上所述的鼓形或圆柱形改向滚筒,在理想状态下是不跑偏的,但是由于存在制造和安装误差,改向滚筒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有一定的偏差,或者滚筒面相对于中面不完全对称,输送带可能存在缓慢跑偏的现象;由于每个改向滚筒都配备了张紧装置,可以微调滚筒的位置,使它运行在正确的方向上。 
以上所述的输送带在运行中在水平方向有转角,这个转角可以是5~100°。 
以上所述的溜槽上安装有清扫器,用来清扫掉粘结在输送带面上、不能完全卸载的物料,以防止带到改向滚筒上并粘结在上面引起输送带跑偏。 
溜槽的溜角要根据溜槽所选材料的光滑程度和物料的静止堆积休止角设计,一般比休止角大5°左右或者更大,选得大了增加设备的高度,没有其它太大的负面影响,如果选小了,则有可能物料在里面堵塞,需要不断地疏通,影响生产效率。 
位于两个改向滚筒之间的一段扭转的输送带,如果长度比较小、扭转角比较小,则运行得比较平稳;如果长度比较大、扭转角比较大,则运行得不平稳,会抖动,两边缘有向中心线处靠拢的趋势,严重的会产生褶皱,甚至边缘处撕裂。为了使这一段输送带比较稳定,每隔一段距离布置一组滚筒对,在工作边布置工作边扭转滚筒对,在回程边布置回程扭转滚筒对,滚筒对的两个滚筒分别布置在输送带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把输送带夹在中间,输送带的中心线与两个滚筒中面重合,与轴心线异面垂直,滚筒对使输送带横向保持直线状态,使其运行稳定、避免抖动,但是并不改变其运行方向。 
不限于只使用一个转弯机构,同一条带式输送机可以使用多个转弯机构,每个转弯机构处都有水平转角。 
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输送带的工作边从机尾滚筒组件运行向机头滚筒组件,工作边扭转前段上面载有物料,当遇到转弯机构时,先从卸载滚筒处卸料,经溜槽把物料转送到工作边扭转后段,如有物料粘结在工作面上,清扫装置把它清扫干净,清扫下的物料也会汇入溜槽,运送到工作边扭转后段;输送带绕过卸载滚筒,绕过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和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之间的这一段,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一个角度,中心线还是保持直线,沿铅垂方向向下,绕过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运行向机头方向,遇到溜槽的卸料口时接受物料,把物料运送到机头滚筒组件再卸料;或者中间再遇到若干个转弯机构然后运送到机头滚筒组件再卸料。
输送带的回程边从机头滚筒组件运行向机尾滚筒组件,回程扭转前段经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后,绕自身中心线扭转一个角度后绕在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上,绕该改向滚筒转变方向并绕自身中心线扭转一个角度后绕在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上,绕该改向滚筒转变方向并绕自身中心线扭转一个角度后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然后就成了回程扭转后段。 
就这样,输送带在运行时,通过转弯机构,工作边和回程边都自动的转过一个角度,物料也顺利地转换方向后再运输到机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带式输送机水平转弯功能,使带式输送机能适应多变地质条件、减少运输设备、简化运输环节。
本实用新型的转弯装置,输送带是沿正对的方向,即中心线与滚筒轴心线相垂直的方向绕在滚筒上,而不是沿螺旋线方向绕在滚筒上,从运行机理上避免了输送带跑偏,所以不需要再纠偏,不需要使用高速运转的小行星托辊,结构大幅简化,使用的转动副比如轴承的数量大幅减少,事故率大幅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转弯装置不需要附加额外的驱动装置,减少了控制点,减少了事故率。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绕在改向滚筒上时,是完全包覆在改向滚筒上,改向滚筒工作面是连续的圆柱面、圆锥面或圆弧曲面,没有应力特别集中的现象,输送带受力均匀,大幅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中所示:1.机尾滚筒组件;1-1.张紧装置;1-2.机尾滚筒;2.输送带;2-1.卸料段;2-2.工作边扭转段;2-3.回程扭转段;2-4.中心线;2-5.工作边扭转前段;2-6.回程扭转后段;2-7.工作边扭转后段;2-8.回程扭转前段;3.卸载滚筒;3-1.轴心线;4.溜槽;4-1溜槽喂料口;4-2.溜槽卸料口;5.机架;6.槽形托辊组;7.机架;8.回程扭转后滚筒对;9.机架;10.机架;11.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11-1.改向滚筒;11-2.张紧装置;11-3.轴心线;12.机架;13.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13-1.改向滚筒;13-2.张紧装置;13-3.轴心线;14.机架;15.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15-1.张紧装置;15-2. 改向滚筒;15-3.轴心线;16.机架;17.机架;18.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18-1.改向滚筒;18-2.张紧装置;18-3.轴心线;19.机架;20.回程扭转前滚筒对;21.机架;22.机架;23.机头滚筒组件;23-1.张紧装置;23-2.机头滚筒;24.清扫器;25.下托辊;26.机架;27.回程扭转滚筒对;27-1.机架;27-2.滚筒对;28.工作边扭转滚筒对;28-1.机架;28-2.滚筒对;R.输送带运行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个角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向视图;
图5为图3中B向视图;
图6为图3中C向视图;
图7为图6中D向视图(旋转到竖直状态);
图8为图6中E向视图(旋转到竖直状态);
图9为图6中F向视图(旋转到竖直状态);
图10为图3中沿G-G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中M向视图;
图13为图11中N向视图;
图14为图11中P向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转弯机构使用的鼓形滚筒外形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转弯机构使用的鼓形滚筒外形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转弯机构使用的鼓形滚筒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10。
一种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2、机头滚筒组件23、机尾滚筒组件1、驱动滚筒、驱动装置、槽形托辊组6、下托辊25以及机架结构等构件;机尾滚筒组件1布置在装料端,机头滚筒组件23布置在卸料端,驱动装置和驱动滚筒相联,驱动滚筒与输送带2通过摩擦力相联,机头滚筒23-2充当驱动滚筒;输送带2在绕过滚筒前或后的直线段的中心线与该滚筒轴心线异面垂直、与该滚筒中面重合;输送带2绕在各个滚筒之间,槽形托辊组6和下托辊25布置在各个滚筒之间、输送带2直线段或上下改换方向较小的位置,同一工作段的工作边和非工作边上下对齐,输送带2有适当大小的张紧力,其运行方向如图中的R所指示,其特征为: 
如图6中的俯视图所示,输送机在运行中在水平方向上有转角,输送带2在运行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两段之间有30°转角;
还包括转弯机构,布置在发生转角的部位,转弯机构包括卸载滚筒3、溜槽4、四个滚筒组件、两个滚筒对及机架结构件;
如图1至图5所示,在输送带2工作边上,在需要转向的位置先布置一个卸载滚筒3,在卸载滚筒3下面布置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13,该滚筒组件下面再布置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18,输送带2先绕过卸载滚筒3,再绕过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13,后绕过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18,非工作面接触卸载滚筒3,工作面接触两个滚筒组件;卸载滚筒3的轴心线3-1与工作边改向前滚筒组件13轴心线13-3平行,与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18的轴心线18-3异面;
输送带的工作边扭转前段2-5的中心线2-4与卸载滚筒3的轴心线3-1、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13的轴心线13-3异面垂直、与它们的中面重合;
如图10所示,工作边扭转段2-2不仅绕改向滚筒转换了一个方向,而且绕自身的中心线2-4扭转了30°,中心线2-4还保持是直线并保持铅垂方向,图中2-4指示的“X”型标记代表该铅垂直线在俯视图中的投影点,中心线18-3和13-3是在该俯视图中的正投影,该铅垂直线分别与两个改向滚筒的中面重合,分别与它们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绕过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18的输送带即成为工作边扭转后段2-7,其中心线与该改向滚筒的中面重合、与它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在输送带回程边上,来自机头滚筒组件23的输送带上布置回程扭转前滚筒对20,滚筒对20由两个滚筒组成,轴心线相互平行,中面重合,中面与相邻的输送带直线段的中心线重合,分别布置在输送带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把输送带2夹在中间并对输送带2施加适当的挤压力,使输送带2保持截面呈直线形,防止其产生弯曲、褶皱变形;顺着输送带运行的方向,下一个元件是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15,它上部布置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11,在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11去向机尾滚筒的方向上布置回程扭转后滚筒对8;输送带2通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20,先后绕过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15和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11,再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8,然后去向机尾滚筒组件1;两组滚筒对的轴心线保持水平;
输送带的回程扭转前段2-8的中心线与回程扭转前滚筒对20的中面重合、与它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回程扭转后段2-6的中心线与回程扭转后滚筒对8的中面重合、与它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两个滚筒对的轴心线方向与两个改向滚筒轴心线方向四者互不平行,而是空间异面;输送带2通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20后,绕自身的中心线2-4扭转了一个不大的角度,然后再绕过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15,转换较大的方向并且绕自身的中心线2-4扭转一个较大的角度后,再绕过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11,转换较大的方向并且绕自身的中心线2-4扭转一个不大的角度,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8后,即成为回程扭转后段2-6,运行向机尾滚筒1的方向;
溜槽4由三个斜向段连接在一起,上面两段使用法兰联接,下面两段焊接,每一段使用多块钢板拼焊在一起,溜槽喂料口4-1与卸载滚筒3搭接,接受来自卸料段2-1的物料,溜槽卸料口4-2搭接在工作边扭转后段2-7的输送带工作面上;
本实施例使用的帆布芯带,弹性模量较小,工作边扭转段2-2和回程扭转段2-3长度较大,扭转角较小,四个改向滚筒的工作面使用圆柱面。输送带2在工作时要拉紧,不可避免地,扭转段的两个边缘的材料与中心线附近的材料相比,拉伸长度较大,要承受更大的拉力,但是边缘处的拉伸力在允许的范围内,工作带面光滑没有褶皱,这种结构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不会明显降低输送带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圆柱形滚筒,在理想状态下是不跑偏的,但是由于存在制造和安装误差,或者圆柱面存在微小的锥度,输送带2可能存在缓慢跑偏的现象;为了避免跑偏,每个滚筒上同时配备了张紧装置11-2、13-2、15-1和18-2,可以微调滚筒的方向,使它运行在正确的方向上。 
以上所述的溜槽4上安装有清扫器24,用来清扫掉粘结在输送带2工作面上、不能完全卸载的物料,以防止带到改向滚筒上并粘结在上面引起输送带2跑偏。 
图中所标的所有机架都和大地固定联接在一起、不能活动。 
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输送带2的工作边从机尾滚筒组件1运行向机头滚筒组件23,工作边扭转前段2-5上面载有物料,当遇到转弯机构时,先从卸载滚筒3处卸料,经溜槽4把物料转送到工作边扭转后段2-7,如有物料粘结在工作面上,清扫装置24把它清扫干净,清扫下的物料也会汇入溜槽4,运送到工作边扭转后段2-7;输送带2绕过卸载滚筒3,绕过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13,和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18之间的这一段,绕自身的中心线2-4扭转一个角度,中心线2-4还是保持直线,沿铅垂方向向下运行,绕过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18,运行向机头方向,遇到溜槽卸料口4-2时接受物料,把物料运送到机头滚筒组件23再卸料。
输送带2的回程边从机头滚筒组件运行向机尾滚筒组件,回程扭转前段2-8经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20,绕自身中心线2-4扭转一个角度后绕在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15上,绕该滚筒轴心线转变方向并绕自身中心线2-4扭转一个角度后绕在回程转向后滚筒组件11上,绕自身中心线2-4扭转一个角度后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8,然后就成了回程扭转后段2-6。 
就这样,输送带2在运行时,通过转弯机构,工作边和回程边都自动的转过一个角度,物料也顺利地转换方向后再运输到机头。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实现了带式输送机水平转弯功能,使带式输送机能适应多变地质条件、减少运输设备、简化运输环节。
本实施例的转弯装置,输送带2是沿正对的方向,即中心线2-4与滚筒轴心线相垂直的方向绕在滚筒上,而不是沿螺旋线方向绕在滚筒上,从运行机理上避免了输送带2跑偏,所以不需要再纠偏,不需要使用高速运转的小行星托辊,结构大幅简化,使用的轴承或滚轮的数量大幅减少,事故率大幅减少。 
本实施例的转弯装置不需要附加额外的驱动装置,减少了控制点,减少了事故率。
本实施例的输送带2绕在改向滚筒上时,是完全包覆在改向滚筒上,改向滚筒工作面是连续的圆柱面,不存在局部受力的情况,没有应力特别集中的现象,输送带受力均匀,大幅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参见图11至图17。 
一种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 
输送带2在运行中,在水平方向的两段之间有90°夹角;
转弯机构还包括回程扭转滚筒对27和工作边扭转滚筒对28,因为本实施例位于两个改向滚筒之间的一段扭转的输送带长度比较大、扭转角比较大,使用的是钢绳芯输送带,弹性模量比较大,运行得不平稳,抖动严重,两边缘处的材料有向中心线处靠拢的趋势,很有可能会产生褶皱,使用上两组滚筒对后,滚筒对使输送带2横向保持直线状态,使其运行稳定、避免抖动,但是并不改变其运行方向。
溜槽4沿螺旋方向布置,由于长度较大,分成了三段,中间布置了两组联接法兰,溜槽喂料口4-1与卸载滚筒3搭接,溜槽卸料口4-2搭接在工作边扭转后段2-7的输送带工作面上; 
由于输送带2弹性模量较大、扭转角较大,边缘与中心线2-4拉伸长度的差异不可忽略,所以把四个改向滚筒全都做成鼓形,即滚筒的两端直径较小,中面处直径较大,这样输送带2边缘处和中心线处拉伸长度相当,承受的拉力也相当,可以避免边缘材料提前疲劳破坏,延长输送带2使用寿命。
以滚筒13-1为例进行说明其鼓形形状: 
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形状,滚筒面的轮廓线是两条斜线,两个端点相连,相对于滚筒中面对称,滚筒中面处直径较大,两端直径较小;
也可以是如图16所示的形状,滚筒面的轮廓线是三条直线连成的折线,中间的直线与轴心线平行,其余两条分别与这一条两端相连,另一端向轴心线方向靠拢,三条直线形成的折线相对于中面对称,形成的滚筒面中间段是圆柱形,两头的两段是圆锥形,圆柱面直径较大,滚筒两端是圆锥形小直径端;
也可以是如图17所示的形状,滚筒面的轮廓线是圆弧形,圆弧的圆心在滚筒中面上,滚筒中间直径较大,两端较小。
其它结构、功能、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同实施例1。 

Claims (9)

1.一种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机头滚筒组件、机尾滚筒组件、驱动滚筒、驱动装置、槽形托辊组、下托辊以及机架结构;机尾滚筒组件布置在装料端,机头滚筒组件布置在卸料端,驱动装置和驱动滚筒相联,驱动滚筒与输送带通过摩擦力相联,驱动滚筒是只具有驱动功能的滚筒或者驱动滚筒同时充当机头滚筒;输送带绕在各个滚筒之间,槽形托辊组和下托辊布置在各个滚筒之间,直线段的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前后相邻滚筒的轴心线异面垂直、与前后相邻滚筒的中面重合;其特征为:
输送机在运行中有水平转角,输送带在运行中有水平转角;
还包括转弯机构,转弯机构包括卸载滚筒、溜槽、四个滚筒组件、两组滚筒对;
在输送带工作边上,在需要转向的位置先布置一个卸载滚筒,在卸载滚筒下面布置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该滚筒组件下面再布置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沿着运行的方向,来自机尾滚筒组件的输送带先绕过卸载滚筒,再绕过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后绕过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非工作面接触卸载滚筒,工作面接触其余两个滚筒组件;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的轴心线与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的轴心线异面;
输送带的工作边扭转前段的中心线与卸载滚筒的轴心线异面垂直、与它的中面重合;
工作边扭转前滚筒组件与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之间的这一段输送带不仅绕滚筒转换了一个方向,而且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了一个角度,这一段输送带的中心线分别与两个改向滚筒的中面重合,分别与它们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工作边扭转后段的中心线与工作边扭转后滚筒组件的中面重合、与它的轴心线异面垂直;
在输送带回程边上,来自机头滚筒组件的输送带上布置回程扭转前滚筒对,该滚筒对中面与相邻的输送带直段的中心线重合,分别布置在输送带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把输送带夹在中间;
顺着输送带运行的方向,后面布置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该改向滚筒上部布置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顺着输送带运行的方向,后面布置回程扭转后滚筒对;
输送带通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先后绕过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和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再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然后去向机尾滚筒组件;
输送带的回程扭转前段的中心线与回程扭转前滚筒对的中面重合、与其轴心线异面垂直;
回程扭转后段的中心线与回程扭转后滚筒对的中面重合、与其轴心线异面垂直;
两个滚筒对的轴心线方向与两个改向滚筒轴心线方向四者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空间异面;输送带通过回程扭转前滚筒对后,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了一个角度,然后再绕过回程扭转前滚筒组件,转换方向并且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一个角度后,再绕过回程扭转后滚筒组件,绕自身的中心线扭转一个角度,通过回程扭转后滚筒对后运行向机尾滚筒;
溜槽喂料口与卸载滚筒搭接,溜槽卸料口搭接在工作边扭转后段的输送带工作面上;
四个改向滚筒工作面是圆柱面或者鼓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输送机在运行中的水平转角的大小在5~10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在两个改向滚筒之间的一段扭转的输送带上布置滚筒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四个改向滚筒分别设置有张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溜槽由几个斜向段连接在一起,两段之间使用法兰联接或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溜槽由几个螺旋段组合成螺旋形,两段之间使用法兰联接或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鼓形滚筒的滚筒面轮廓线是两条斜线,通过两个端点相连,轮廓线相对于滚筒中面对称,滚筒中面处直径较大,两端直径较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鼓形滚筒的滚筒面轮廓线是三条直线连成的折线,中间的直线与轴心线平行,其余两条分别与这一条两端相连,它们的另一端向轴心线方向靠拢,三条直线形成的折线相对于中面对称,形成的滚筒面中间段是圆柱形,两头的两段是圆锥形,圆柱面直径较大,滚筒两端直径较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为鼓形滚筒的滚筒面轮廓线是圆弧形,圆弧的圆心在滚筒中面上,滚筒中间直径较大,两端较小。
CN201420486787.2U 2014-08-27 2014-08-27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1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6787.2U CN204021723U (zh) 2014-08-27 2014-08-27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6787.2U CN204021723U (zh) 2014-08-27 2014-08-27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1723U true CN204021723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678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1723U (zh) 2014-08-27 2014-08-27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17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153A (zh) * 2014-08-27 2014-11-19 杜昌峰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CN106494852A (zh) * 2016-12-16 2017-03-15 佛山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
CN108033206A (zh) * 2017-12-25 2018-05-15 中山施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装转弯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153A (zh) * 2014-08-27 2014-11-19 杜昌峰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CN104150153B (zh) * 2014-08-27 2016-05-11 张碧玉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CN106494852A (zh) * 2016-12-16 2017-03-15 佛山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
CN108033206A (zh) * 2017-12-25 2018-05-15 中山施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装转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0153B (zh)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CN102758626B (zh) 低高度改向机构超薄输送滚耙装载机
CN204021723U (zh) 带转弯机构的带式输送机
CN106477244A (zh) 自动伸缩皮带机
CN203439597U (zh) 板式给料机
CN2902968Y (zh) 大角度转弯带式输送机
CN107934443B (zh) 可遥控行走、循迹转弯的带式连续运输系统
AU2012250485A1 (en) A conveyor system
CN206358762U (zh) 自动伸缩皮带机
CN210709151U (zh) 销齿式带式输送机
CN104890748B (zh) 卸料车及其行走装置
CN204777199U (zh) 一种伸缩皮带输送机的上浮动导轮结构
CN111689130A (zh) 一种同步自移式转载运输系统
CN107651381B (zh) 一种中部呈拱形的皮带传输装置
CN208868787U (zh) 气动链斗可旋移升降式装卸机
CN109665256A (zh) 一种便于对输送带进行更换和角度调节的带式输送机
CN204399983U (zh) 矿用胶带输送机
CN108190361A (zh) 一种长距离大功率大倾角下运中间转弯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CN104477575B (zh) 矿用胶带输送机
CN210943511U (zh) 非煤矿山综采自推移皮带转载机
CN114313796A (zh) 一种柔性可移动带式输送机
CN206842325U (zh) 一种新型立井连续运输装置
CN201884030U (zh) 拐弯转载运输机
CN214778553U (zh) 自导式翻斗输送机
CN104803173A (zh) 给料和输送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